随笔禅话——消除私心杂念


2014/9/3    热度:153   

  随笔禅话——消除私心杂念

  秦孟潇

  消除私心杂念

  有人问:佛家的基本教义是什么?要回答这一问题是有一定的困难!佛经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更稀奇的是,看上去,佛经繁多,通称“经”,“律”、“论”三藏十二部,随不同的根机而说种种法门,形成了八大宗派,各有不同的理论系统。但,最终的极限,佛家否定一切语言、又字,认为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并指出这一切犹如船筏一样,登上岸了,还要船筏做什么用呢?它主张“放下”,即能“成佛”。

  所谓“放下!”谈何容易!佛陀指出人们放不下的原因,不得不指出最基本的道理来、说“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基本教义,认识到了这些道理之后;可以“再上一层楼”。

  佛陀所说的“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所谓“苦谛”指人们活著无不感到痛苦!并归纳为“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相爱的人偏偏分离)、求不得苦(追求的偏偏得不到)、怨憎会苦(怨家偏偏碰在一起)、五盛阴苦(人生自身就是各种苦的集合体)。这“八苦”不是人人被其所困惑吗?又有谁能摆脱呢?

  有人说,人活著,有“苦”,也有“乐”呀!佛家认为人们的所谓“乐”是短暂的,往往乐极生悲!唯有彻底断除烦恼根源,即是所谓“放下”,即是铲除私心杂念,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乐!

  揭开“神秘面纱”

  佛教的教义是非常独特的。世界上许多宗教都有相似之处,它们信奉一个至高无上的“上帝”、,或称为“神”,或称为“真主”;佛教是彻底的“无神论”者,甚至把“神”兴“人”等同起来,所谓“神”可转为“人”,而“人”又可转为“神”,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上升和下降,皆取决于“善”与“恶”的表现!

  佛家这一论点,为其他宗教所不能接受。其他宗教认为人和世间万物,皆是“神”所创造的!佛家把人看为宇宙的中心,一切皆由“人”自己所主宰、创造。佛典说:“一切唯心造。”离开了“心”的运作,就没有万事万物了。人的“智愚”、“祸福”、“贫富”,以及“寿命长短”等等,不是上帝的创造或赐予,完全是“人”本身所决定的;否则,人的“智愚”、“祸福”、“贫富”、“寿命长短”等等,归于“神”的创造,是无法说得清楚的,同是上帝(神)所创造的,为何有如此差距呢?神的意旨究竟是什么呢?看来,是一笔糊涂账。

  这一切不平等的现象,不归于“神”的创造‥疑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人底“心”,有人做“恶”事,有人做“善”事,有的人行仁慈,有的人凶狠残暴……这一切的所作所为,构成了这个不平衡的世界,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循环的法则,这不是揭示了宇宙人生难解的“神秘面纱”吗?

  因缘果报何时了?

  佛家说,一切事物皆受因果律的支配。这一观点,有人接受,有人否定;也有人说,因果也可以转变的;如此众说纷纭,到底哪一说法正确呢?依据佛典说,世间上有因果,但因果律是不可消灭的!至于说因果可以转变,且看一则佛偈云:“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逢时,果报还自受。”意思是说:即是过了百千劫那样久的时间,各人所造的罪业仍是不会消除的!

  要知道因果的中间有个“缘”,因与缘会逢的时候,果报还是自己要受的。因是因,缘是缘‥果是果。彼此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段来说明;因由“缘”而生“果”,这个“缘”该作如何解呢?比如说,“目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吗?”从形势情况来说,“不会发生!”这是“大战”的缘还未到,在此缘末成熟的时候,才可转变因果,假若断掉了战争末成熟的缘、就可能转变战争到来的“果报”。一旦缘成熟了就无法补救,因为过去“共同”造的“业缘”成熟,是无法转变了。

  一个人做了不少坏事,这是种下“恶因”,所谓恶果并不是立即出现,它须要经过一段成熟时期,还被其他的“缘”扯到,一旦因果成熟,必感受到恶果的报应。在恶果末成熟前,多做善事,在特定的情况下,因果会发生转化作用。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有一些人聪到“因果”两字,就反感!认为这是“说教”、“迷信”,拒不接受这层道理。事实上,人人不一样;各有各的想法,这就是所谓“人生观”互异吧了。虽然人人不同,总的来说,不外乎“智慧”与“愚痴”两种人;有智慧的人一动机就感觉,看到后来的果报;愚痴的人有动机不但没有感觉,就是千言万语对他说,你造这种不合法的因,将来一定会有恶果的,他怎么也不会听别人的话。

  佛经上有句名言;“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看因便知后果,就不敢再作恶;凡夫不知作恶因的可怕,就为非作歹,等到受果报时,虽然怕也来不及了。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例子;聪明人警觉性高,不轻易冒犯有碍社会秩序的公众利益,有道德观念规范自己的言行,深知做了坏事,一定会受到惩罚(恶果报应),这就是所谓“畏因”的缘故。

  但,有些亡命之徒只顾自己利益,不惜昧著良知,丧心病狂地干尽坏事,等到受法律严惩时,惊恐不已,这就是所谓“畏果”。两者之分别,显而易见。懂得一点佛学理论而能用在实践上,真可谓受益匪浅。

  布施是结缘

  在我言谈中,常常提到个“缘”字,说起“缘”字来,其吸引力太奇妙了,有了它,就能改变一切:一男一女,碰上“缘”的话,能建立起幸福家庭,子孙绵绵相续,代代相传;一个宇宙存在“阴”与“阳”两大要素;它们的结合,就能生长万物,欣欣向荣,没有缘的结合;人类与宇宙,将是一片死寂景象,在月球上不能生长万物,凄凄零零的荒芜无垠的沙漠,这就是没有“缘(条件)所致;它与太阳有点“近缘”,而获得了光辉,如果没有阳光照射,无人知其存在了。佛说:“有缘则生,无缘则灭。”我常对人说,缘,就像粮食,人人需要它营养生命,“缘”的对立面是“怨”,而这个“怨”字,就好似一副毒药。谁碰上它,就是毁灭,就是死亡!佛陀常告诫弟子:“一念嗔恨︵怨︶起,八万障门开!”这句话的意思说:只要你动了嗔恨心的念头,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佛陀把“贪”、“嗔”;“痴”(三种心理状态︶说成是“三毒”。有了这“三毒”,就能把“功德林”烧毁,也就是说把一切好事破坏殆尽,多么可怕!

  佛陀一再教诲世人:“要结缘,不要结怨。”,凡是懂得佛理的人,在生活中常常“财布施”(供养三宝、救济穷人︶也叫“结缘”。法师讲经说法;是“法布施”,这是跟众生“结法缘”。

  三大类别布施

  通常谈“布施”的内容,在佛门中分为三大类;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所谓“财施”,一种指的是饮食、衣服、金钱、家宅田园,这叫做“外财施”;另一种指的自身的头目脑髓,即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利益众生、这叫“内财施”。修行人行这种布施时,唯一的目的是为众生乐,而不为自己利益著想。所谓“法施”,主要指的是以大乘佛法教化众生、使之悟入佛之知见;行菩萨道的人为利他的悲心所驱使、在求法时不惜躯命,学习一切法。

  在“财”、“法”二施中,佛陀称“法施”第一说;“财施”但益色身,“法施”能利心神;“财施”为愚贫人所爱,“法施”为智者所敬;“财施”能增贫病,“法施”能除“三毒”(贪、嗔、痴);但这不是否定了“财施”,如能运用得切合实际方面,即是“舍施一钱”,也远胜于死守教条迷心读经百千万卷。所谓“无畏施”:主要的指为能于有生命危险恐怖的众生,给以安稳快乐的保障。为了全人类的和平,献身于保卫和平事业、反对一切挑拨、制造战争的阴谋、便是最现实最实际的行“无畏施”。

  佛陀说“布施”,指的是合理而又是实际的行为、不是为自己或少数人的利益,一切都是为广大众生的长远利益。唯有如此的悲愿心并能实践,这就叫做“布施波罗蜜多”。

  何谓“六波罗蜜”

  打开“成佛”的大门并不难!可以说,只要掌握到一把金钥匙就行了。这把金钥匙的名称叫“六波罗蜜”。谁能掌握它,谁就是“佛”如此说来,要“成佛”,不是轻而易举吗?说“易”,就“易”;说“难”,就难,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够做到“依教奉行”。贵在实践,空说一通,等于“画饼充饥”吧了。

  所谓“波罗蜜”,又作“波罗蜜多”,原是印度语,把它翻译成过来的意思,叫做“到彼岸”;(波罗!彼岸;蜜,到)、如以生死、烦恼为“此岸”,则忴槃、菩提为“彼岸”。修“六波罗蜜”法门能转“生死”为“忴槃”,转“烦恼”为“菩提”,是为“到彼岸”。

  对一个“信佛”而想“成佛”的人来说,只有一条修“六波罗蜜”的大路可走,舍此别无他途。所以说,这是打开“成佛”大门的一把金钥匙。那末,这“六波罗蜜”到底是哪些组成的呢?依据经典来说,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大要素。不具足这六大“修行”要素,所谓“成佛”、只是一句空话而已。看来,谈谈这“六波罗蜜”是很有必要了。

  一、布施波罗蜜--谈到布施波罗蜜,这不是一般善长仁翁捐献钱财而已,这种“布施”是建立在“菩提心”与“大悲心”之上的,佛陀曾说:“四大海水尚可称堂,我身施血不可称量。”如是悲心积累功德,才能达成“无上菩提”之果。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般凡夫最严重的习气,是嫉妒、嗔恚、贪爱。看到别人稍稍比我自己好,嫉妒心就生起来;殊不知嫉妒、嗔恚、贪爱是三恶道的业因。 纵然一天念十万声阿弥陀佛,这三种心要是不断,将来的果报还是在三途。学佛的人,对人事物都不能有牵挂;心里面还有一丝毫的牵挂,就出不了六道。不出六道,三途的成分多,这个事情很麻烦!我们凡夫动感情,把理智转变成感情,理智迷了就叫做感情;一念迷,恐怕是要多生多劫堕落三途,这个利害得失太大了!一般人都很执着;执着,是自己见解上的错误。见解上的错误制造出许许多多的障碍,有这些障碍,就起烦恼;有烦恼就引起苦报,三途是苦报。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种错误的见解如果不能断,我们三途就有分,三恶道免不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