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18


2014/9/4    热度:157   

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中阿含经》卷18

 

  (七三)1《中阿含》2〈长寿王品〉《天经》3第二 (第二小土城诵)4

  解经

  [1]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卍续藏X74,956c2-4 // Z 2B:2,436a8-10 // R129,871a8-10):「二、《天品经》:佛为比丘说自[巳>己]修行得光明事,凡八事,谓:见形色说乃至曾生此天等。」: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17,n.2:本经叙说佛告诸比丘,在其未成就正觉之前,曾依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得生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集会、相慰劳,乃至知曾否生此天等八事。

  ※《增支部》(A. 8. 64. Gayā 伽耶)。

  一、序分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枝提瘦,在水渚林中。

  二、正宗分

  (一)佛说昔未成无上菩提时,由勤修故,渐次正知八行5

  1、见形色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本未得觉无上正真道时,而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6──如是我智7见极大明净。』

  我为智*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

  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也。

  然我未与彼天共同集会、未相慰劳、未有所论说、未有所答对。

  2、与天集会乃至论答[兼含前1项]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539c)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如是我智见极大明净。』

  我为智*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

  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也。

  然我不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

  3、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兼含前2项]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我智*见极大明净。』

  我为智*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

  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具>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也。

  然我不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

  4、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兼含前3项]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我智见极大明净。』

  我为智*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

  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也。

  然我不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540a)久住、如是命尽。

  5、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兼含前4项]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如是我智*见极大明净。』

  我为智*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

  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也。8

  然我不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

  6、知彼天作业受生[兼含前5项]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如是我智*见极大明净。』

  我为智*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

  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也。

  然我不知彼天彼彼(540b)天中。

  7、知彼天、彼彼天中[兼含前6项]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如是我智*见极大明净。』

  我为智*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

  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也。

  然我不知彼天上我曾生中、未曾生中。

  8、知彼天上我曾生中、未曾生中[兼含前7项]

  我复作是念:『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亦知彼天上我曾生中、未曾生中──如是我智*见极大明净。』

  我为智*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

  我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540c)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亦知彼天上我曾生中、未曾生中也。

  (二)佛自称因正知此八行故,乃至自知得无上道、超越一切世间等

  ◎若我不正知得此八行9者,便不可一向说得;亦不知我得觉无上正真之道;我亦于此世间、诸天、魔、梵、沙门、梵志不能出过其上;我亦不得解脱、种种解脱;我亦未离诸颠倒;未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若我正知得此八行者,便可一向说得;亦知我得觉无上正真之道;我亦于此世间、诸天、魔、梵、沙门、梵志出过其上;我亦得解脱、种种解脱;我心已离诸颠倒;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三、流通分

  佛说如是。

  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天经》第二竟10 (千七百七十四字)11。

  汉译经论对照

  [1]《集异门足论》卷7(大正26,395c8-396a4):

  四修定者:一、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现法乐住;

  二、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最胜知见;

  三、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胜分别慧;

  四、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诸漏永尽。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现法乐住。

  答:于初静虑所摄离生喜乐俱行心一境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勤修习。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现法乐住。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最胜知见?

  答:于光明想俱行心一境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勤修习。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最胜知见。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胜分别慧?

  答:于受、想、寻、观俱行心一境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勤修习。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胜分别慧。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诸漏永尽?

  答:于第四静虑所摄清净舍念俱行阿罗汉果无间道,摄心一境性,若习、若修,坚作、常作,精勤修习。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为能获得诸漏永尽。

  如薄伽梵于波罗衍拿起问中说:「断欲想忧怖,离惛沉睡眠及恶作掉举,得舍念清净。*轮为上首,得正智解脱;我说断无明,得胜分别慧。」

  [2]《瑜伽师地论》卷12(大正30,339a11-23):

  复次,

  ◎云何修定为得现法乐住?

  谓于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及未圆满清净鲜白诸根本地所有修定,为显修习未曾得定,是故世尊说初静虑前方便道。

  ◎云何修定为得智见?

  谓诸苾刍于光明相殷勤、恳到审谛而取,如经广说。当知此在能发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

  此中天眼,于诸色境能照、能观,说名为「见」;能知诸天如是名字如是种类,乃至广说,如《胜天经》,是名为「智」。

  ◎云何修定生分别慧?谓谛现观预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或为修习诸无碍解。

  ◎云何修定为尽诸漏?谓阿罗汉果方便道中所有修定。

  [3]《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58a21-23):

  复有四修道:一、为今世乐修道;二、生死智修道;三、为漏尽故修道;四、分别慧修道。

  [4]《大智度论》卷47(大正25,400a4-8):

  「欢喜三昧」者:得是三昧,于诸法生欢喜乐。

  何者是?

  有人言:初禅是。如佛说有四修定:一者、修是三昧,得现在欢喜乐;二者、修定,得知见,见众生生死;三者、修定,得智慧分别;四者、修定,得漏尽。

  (七四)12《中阿含》13〈长寿王品〉《八念经》14第三 (第二小土城诵)15

  解经

  [1]《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卍续藏X74,956c4-8 // Z 2B:2,436a10-14 // R129,871a10-14):「三、《八念经》:阿那律陀作是七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及知足、远离、精勤、正念、定意、智慧一一对明。佛知其所念,便往赞之,并为说: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得,非从戏、乐戏、行戏得。是名八大人念。」: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23,n.3:本经叙说尊者阿那律陀于坐中作是七念:道从无欲、知足、远离、精勤、正念、定意及智慧得。世尊获知后,入如其像定而往赞之,并为说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之第八大人之念。后并集合比丘为详说此大人八念。

  ※《增支部》(A. 8. 30. Anuruddha 阿那律)、《增一阿含》〈八难品〉第六经(大二?七五四上)、后汉?支曜译《佛说阿那律八念经》(大一?八三五)。

  一、序分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婆奇瘦16,在鼍山17怖林鹿野园18中。

  二、正宗分

  (一)尊者阿那律陀自念道从「无欲乃至智慧」七事而得

  尔时,尊者阿那律陀在枝提瘦19水渚林中。

  彼时,尊者阿那律陀在安静处燕20坐思惟,心作是念:「[1]道从无欲,非有欲得;[2]道从知足,非无厌得;[3]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4]道从精勤,非懈怠得;[5]道从正念,非邪念得;[6]道从定意,非乱意得;[7]道从智慧,非愚痴得。」

  (二)佛知尊者阿那律陀心念,为往说教开解

  1、明第八大人之念

  ◎于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尊者阿那律陀心中所念、所思、所行;世尊知已,即入如其像定21;以如其像定,犹(541a)若力士屈申22臂顷,如是世尊从婆奇瘦鼍山怖林鹿野园中忽没不现,住枝提瘦水渚林中尊者阿那律陀前。

  ◎是时,世尊便从定觉,叹尊者阿那律陀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陀!谓汝在安静处燕坐思惟,心作是念:『[1]道从无欲,非有欲得;[2]道从知足,非无厌得;[3]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4]道从精勤,非懈怠得;[5]道从正念,非邪念得;[6]道从定意,非乱意得;[7]道从智慧,非愚痴得23。』

  阿那律陀!汝从如来更受第八大人之念,受已,便思: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24

  2、成就大人八念→得四禅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此大人八念25者,汝必能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

  3、成就大人八念→得四禅→获诸功德

  (1)心无欲自在

  A、举衣事──以粪扫衣为第一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26

  如王、王臣有好缄27簏28,盛满种种衣,中前欲着,便取着之;中时、中后29若欲着衣,便取着之,随意自在。

  阿那律陀!汝亦如是,得粪扫衣为第一服;汝心无欲,行此住止行。

  B、举食事──以常乞食为第一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

  如王、王臣有好厨宰。种种净妙甘美肴膳30。

  阿那律陀!汝亦如是,常行乞食为第一馔;汝心无欲,行此住止行。

  C、举住处事──以树下坐为第一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

  如王、王臣有好屋舍、或楼阁、宫殿。

  阿那律陀!汝亦如是,依树下止为第一舍;汝心无欲,行此住止行。

  D、举坐处事──以草座、叶座为第一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541b)法乐居、易不难得者,

  如王、王臣有好床座,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31波遮悉哆罗那32。33

  阿那律陀!汝亦如是,草座、叶座为第一座;汝心无欲,行此住止行。

  (2)游行之时,安乐无患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

  如是汝若游东方,必得安乐,无众苦患;若游南方、西方、北方者,必得安乐,无众苦患。

  (3)善法增胜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

  我尚34不说汝诸善法住,况说衰退!但当昼夜增长善法而不衰退。

  (4)得二圣果──阿罗汉,阿那含

  阿那律陀!若汝成就大人八念,而复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者,

  汝于二果必得其一:或于现世得究竟智,或复有余得阿那含。

  4、勉其增修大人八念、四禅已,还至鹿野园

  ◎阿那律陀!汝当成就此大人八念,亦应得此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已,然后于枝提瘦水渚林中受夏坐也。

  ◎尔时,世尊为尊者阿那律陀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

  (三)佛为鹿野园比丘众宣说大人八念,并以尊者阿那律陀为例勉众

  1、佛为鹿野园比丘众宣说大人八念

  (1)佛命阿难集鹿野园比丘众

  ◎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犹若力士屈申*臂顷,如是,世尊从枝提瘦水渚林中忽没不见,住婆奇瘦鼍山怖林鹿野园中。

  ◎彼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

  于是,世尊便从定觉,回顾告曰:「阿难!若有比丘游鼍山怖林鹿野园中者,令彼一切皆集讲堂;集(541c)讲堂已,还来白我。」

  ◎尊者阿难受佛教已,稽首礼足,即行宣敕,诸有比丘游鼍山怖林鹿野园中者,令彼一切皆集讲堂;集讲堂已,还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诸有比丘游鼍山怖林鹿野园中者,已令一切皆集讲堂,唯愿世尊自当知时。」

  (2)佛开示大人八念之义

  A、命众等谛听善思

  于是,世尊将尊者阿难往诣讲堂,于比丘众前敷座而坐;坐已,告曰:「诸比丘!我今为汝说大人八念。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B、正明法要

  (A)总说

  佛言:「大人八念者,谓:[1]道从无欲,非有欲得;[2]道从知足,非无厌得;[3]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4]道从精勤,非懈怠得;[5]道从正念,非邪念得;[6]道从定意,非乱意得;[7]道从智慧,非愚痴得;[8]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

  (B)别释

  [1]无欲

  云何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谓比丘得无欲,自知得无欲,不令他人知我无欲;得知足,得远离,得精勤,得正念,得定意,得智慧;得不戏,自知得不戏,不欲令他知我无欲。

  是谓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2]知足

  云何道从知足,非无厌得?

  谓比丘行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躯。

  是谓道从知足,非无厌得。

  [3]远离

  云何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

  谓比丘行远离──成就二35远离──身及心俱远离。

  是谓道从远离,非乐聚会、非住聚会、非合聚会得。

  [4]精进

  云何道从精进,非懈怠得?

  谓比丘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为诸善本不舍方便。

  是谓道从精勤。非懈怠得。

  [5]正念

  云何道从正念,非邪念得?

  谓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内觉、心,法如法。

  是谓道从正念,非邪念得。

  [6]定意

  云何道从定意,非乱意得?

  谓比丘离欲、离恶(542a)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

  是谓道从定意,非乱意得。

  [7]智慧

  云何道从智慧,非愚痴得?

  谓比丘修行智慧──观兴衰法,得如是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

  是谓道从智慧,非愚痴得。36

  [8]不戏、乐不戏、行不戏

  云何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

  谓比丘意常灭戏,乐住无余涅槃,心恒乐住,欢喜意解。

  是谓道从不戏、乐不戏、行不戏,非戏、非乐戏、非行戏得。

  2、佛以尊者阿那律陀为例勉众

  诸比丘!阿那律陀比丘成就此大人八念已,然后枝提瘦水渚林中受夏坐也。

  我以此教彼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

  彼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四)尊者阿那律陀得阿罗汉,说偈自明

  是时,尊者阿那律陀得阿罗呵,心正解脱,得长老上尊;则于尔时而说颂曰:「

  遥知我思念,无上世间师,正身心入定,乘虚忽来到。

  如我心所念,为说而复过,诸佛乐不戏,远离一切戏。

  既从彼知法,乐住正法中;逮得三昧达,佛法作已办。

  我不乐于死,亦不愿于生;随时任所适,立正念正智。

  鞞耶离竹林,我寿在彼尽,当在竹林下,无余般涅槃。」

  三、流通分

  佛说如是。

  尊者阿那律陀及诸比丘闻佛所(542b)说,欢喜奉行。

  《八念经》第三竟37 (千九百五十四字)38。

  附:汉译经论对照

  [1]《阿那律八念经》卷1(大正1,835c12-837a1):

  闻如是。

  一时佛在誓牧39山求师树下。

  贤者阿那律,在彼禅空泽中坐思惟言:「[1]道法少欲,多欲非道;[2]道法知足,无厌非道;[3]道法隐处,乐众非道;[4]道法精进,懈怠非道;[5]道法制心,放荡非道;[6]道法定意,多念非道;[7]道法智慧,愚闇非道40。」

  佛以圣心逆知其意,譬如力士屈申臂顷,飞到其前,赞言:「善哉!善哉!阿那律!汝所念者为大士念。听吾语汝大士八念,善思行之,当学四禅,捡意观法,而无中止,必获大利,不失所愿。

  ◎何谓四禅?

  ⊙惟弃欲、恶不善之法,意以欢喜,为一禅行。

  ⊙以舍恶念,专心守一,不用欢喜,为二禅行。

  ⊙欢喜以止,惟如法观觉见苦乐,为三禅行。

  ⊙又弃苦乐,忧喜悉断,而住清净,为四禅行。

  ◎已学如是,而后惟行八大人念,四禅为捡意法,快见于行,得利愿疾,不复中止。

  又少欲者,其义譬如王有边臣,主诸緘簏,满中彩衣;而汝自乐着麁弊者,[1]少欲、[2]知足、[3]隐处、[4]精进、[5]制心、[6]定意、[7]智慧、[8]舍家,不以戏慢,无有差跌,必安隐人,至泥洹门,是八大人念,惟四禅捡意观法

  其义譬如王有边臣,监主厨宰和调五味;而汝自乐乞食,趣得救身,不以快心。

  其义譬如王有游观楼阁;而汝自乐山泽树间燕处精进,无欲于世。

  其义譬如王有边臣,主诸良药及酪、酥、醍醐、石蜜;而汝自乐有疾以服,小便趣得除恼,以行八念、思惟四禅,精进不亏,心无差跌,必自安隐,至泥洹门。」

  佛说是已,即还誓牧*,告诸弟子:「[1]道当少欲,无得多欲;[2]道当知足,无畜遗余;

  [3]道当隐处,无乐众会;[4]道当精进,无得懈怠;道当制心,无得放逸;[6]道当定意,无得乱念;[7]道当智慧,无得愚暗。

  [1]比丘!当少欲者快,谓:身自少欲,不使众人知我少欲。义当从是。

  [2]比丘!知足,谓:应器法衣、床卧、病药,得食足止,不畜遗余。义当从是。

  [3]比丘!隐处,谓:避人间,不入众会,远居山泽、岩石、树间,如有四辈、若王、大臣来从问道,为说清净,欲令疾去。譬如贫人负豪姓债为主所牵抴,欲离不乐,潜隐远遁。义当从是。

  [4]比丘!精进,谓:断非法,勤行经道,未常懈惓;上、中、后夜经行坐卧,常觉寤意念净,以除五盖。义当从是。

  [5]比丘!制心,弃欲恶法,坐意惟观,以断苦乐,得四禅行。义当从是。

  [6]比丘!定意,谓:常一心,观身、观意、观法,不为猗行,摄念就道,舍痴恼想。义当从是。

  [7]比丘!智慧,谓:知四谛苦、习、尽、道。

  ◎何谓苦谛?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恩爱别苦、怨憎会苦、所欲不得苦,合五盛阴苦。

  ⊙生苦者,谓人随行所堕,受胞成生,已出形现,根入受长。

  ⊙老者,谓人根熟形变,发白、齿落、筋缓、皮皱、偻步、拄杖。

  ⊙病者,谓人罪行所致痈疽、疮脓、癎癫、长病,亦百余种。

  ⊙死者,谓人命逝形坏,温消气绝,魂神离逝。

  是皆为苦。

  ◎何谓习谛?谓YIN心乐喜而生恩爱,志在贪欲,令复有漏,众行滋盛,以着自缚。所谓爱者,眼爱色,耳爱声,鼻爱香,舌爱味,身爱细滑,心爱所欲;但观其常乐,在望安以为利,呼言:『是我有』以着自缚。从是故色、痛、想、行、识五阴爱盛,见常贪乐,谓是我有,以着自缚。

  所谓色者,精神所受,地气、水气、火气、风气变化为形,以所爱着,令眼识色、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细滑、意识法着,信41为习谛。

  ◎何谓尽谛?不受、不入,爱尽无余,缚着已解。如慧见者,不复有一切故,世间人无所见五阴所着,计数已尽,爱缚都解,已从慧见非常、苦、空、非身故断。是为尽谛。

  ◎何谓道谛?谓八直道:正见、正思、正言、正行、正治、正命、正志、正定。

  ⊙何谓正见?正见有二:有俗,有道。

  知有仁义,知有父母,知有沙门梵志,知有得道真人,知有今世后世,知有善恶罪福,从此到彼以行为证,是为世间正见。

  已解四谛──苦、习、尽、道,已得慧见空、净、非身,是为道正见。

  ⊙正思亦有二:思学问、思和敬、思诫慎、思无害。是为世间正思。

  思出处、思忍默、思灭爱尽着,是为道正思。

  ⊙正言亦有二:不两舌、不恶骂、不妄言、不绮语,是为世间正言。

  离口四过,讲诵道语,心不造为,尽无复余,是为道正言。

  ⊙正行亦有二: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是为世间正行。

  身口精进、心念空净,消荡灭着,是为道正行。

  ⊙正治亦有二:不杀盗YIN,不自贡高,修德自守,是为世间正治。

  离身三恶,除断苦习,灭爱求度,是为道正治。

  ⊙正命亦有二:求财以道,不贪苟得,不诈绐心于人,是为世间正命。

  以离邪业,舍世占候,不犯道禁,是为道正命。

  ⊙正志亦有二:不嫉妒、不恚怒、不事邪,是为世间正念。

  离心三恶,行四意端42,清净无为,是为道正志。

  ⊙正定亦有二:性体淳调,安善、安固,心不邪曲,是为世间正定。

  得四意志43,惟空、无想、不愿,见泥洹源,是为道正定。

  是为道谛。

  [8]比丘!舍家弃捐恩爱,安静思道,无所恋慕,意不随欲,净无罣碍,是为道法义,当从是。」

  贤者阿那律闻佛说经,开导其意,受行三月,漏尽意解,得三治44以为证已,自觉得罗汉,便说偈言:「夫欲而无厌,乐众以放意,是行以致苦,修恶多所着。

  少欲知道行,知惭不自见,是法堕清净,远恶致度世。

  道意不贪生,亦无乐死别,吾以如空定,诸苦得待时。

  从佛受教命,守行弃欲恶,所身患已舍,得利就无为。

  自致至三治,已拔恩爱根,当于维沙聚,竹园般泥洹。」

  [2]《增壹阿含经》卷37〈八难品〉(大正2,754a12-c13):45

  闻如是。

  一时,尊者阿那律游在四佛所居之处。

  是时,阿那律在闲静之处,便作是念:「诸释迦文佛弟子之中,戒德、智慧成就者,皆依戒律,于此正法中而得长养。诸声闻之中不具足戒律者,斯等之类皆离正法,不与戒律相应。如今此二法──戒与闻,何者为胜?我今可以此因缘之本,往问如来,是事如何?」

  阿那律复作是念:「此法, [2]知足者之所行,非无厌者之所行;[1]少欲者之所行,非为多欲者之所行;[3]此法,应闲居者之所行,非在愦闹之所行;[4]此法,持戒人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5]三昧者之所行,非乱者之所行;[6]智慧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

  [7]多闻者之所行,非少闻者之所行。」

  是时,阿那律思惟此八大人念46:「今我可往至世尊所,而问此义。」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是时,王波斯匿请如来及比丘僧夏坐九十日。

  是时,阿那律渐渐人间,将五百比丘游化,转至舍卫国,到如来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时,阿那律白世尊言:「我在闲静之处思惟此义:『戒与闻,此二法何者最胜乎?』」

  是时,世尊与阿那律便说此偈:「戒胜闻胜耶?汝今起狐疑;戒胜于闻者,于中何狐疑?」

  「所以然者,阿那律!当知,若比丘戒成就者,便得定意;已得定意,便获智慧;已得智慧,便得多闻;47已得多闻,便得解脱;已得解脱,于无余涅槃而取灭度。以此明之,戒为最胜。」

  是时,阿那律向世尊说此八大人念。

  佛告阿那律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今所念者,正是大人之所思惟也。[1]少欲、[2]知足、[3]在闲居之处、[4]戒成就、[5]三昧成就、[6]智慧成就、解脱成就、[7]多闻成就。

  汝今,阿那律!当建是意,思惟八大人念。云何为八?[8]此法,精进者之所行,非懈怠者之所行。

  所以然者,弥勒菩萨应三十劫当成无上正真等正觉,我以精进之力超越成佛。

  阿那律!知之,诸佛世尊皆同一类,同其戒律、解脱、智慧而无有异;亦复同空、无相愿;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庄严其身,视无厌足,无能见顶者,皆悉不异。唯有精进不同。于过去、当来诸佛世尊精进者,吾最为胜。

  是故,阿那律!此第八大人之念,此为最、为上、为尊、为贵、为无有喻。

  犹如由乳有酪,由酪有酥,由酥有醍醐,然复醍醐于中最上,为无有比;此亦如是,精进之念,于八大人念中最上,实无有比。

  是故,阿那律!当奉八大人念,亦当与四部众分别其义。

  设当八大人念流布在世者,令我弟子皆当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所以然者,[1]我法,少欲者之所行,非多欲者所行也;[2]我法,知足者之所行,非无厌者之所行也;[3]我法,闲居者之所行,非众中者之所行也;[4]我法,持戒者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也;[5]我法,定者之所行,非乱者所行也;[6]我法,智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也;[7]我法,多闻者之所行,非少闻者所行也;[8]我法,精进者之所行,非懈怠者所行也。

  是故,阿那律!四部之众当求方便行此八大人念。

  如是,阿那律!当作是学。」

  尔时,阿那律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3]《长阿含经》卷9《十上经》(大正1,55c21-26) [~D. 34. Dasuttara-suttanta.]:

  云何八生法?谓八大人觉:道当少欲,多欲非道;道当知足,无厌非道;道当闲静,乐众非道;道当自守,戱笑非道;道当精进,懈怠非道;道当专念,多忘非道;道当定意,乱意非道;道当智慧,愚痴非道。

  [4]《佛说八大人觉经》卷1(大正17,715b3-c2):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念三衣、瓶、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

  [5]《菩萨璎珞本业经》卷1(大正24,1013b4-6):

  佛子!五、修诸清白法,所谓八大人觉:少欲、知足、寂静、精进、正念、正定、正慧、不诤论,顺一切法故。

  [6]《十住毗婆沙论》卷13(大正26,92c1-6):

  复有八法能摄佛道,所谓八大人觉:少欲、知足、远离、精进、念、定、慧、乐不戏论。

  如说:若人决定心住八大人觉,为求佛道故除诸恶觉观;

  如是则不久疾得无上道48,如人行善者必当得妙果。

  [7]《成实论》卷5(大正32,277a13-16):

  又八大人觉中,亦次第说:若比丘行少欲则知足,知足则远离,远离则精进,精进则正忆念,正忆念则心摄,心摄则得慧,得慧则戏论灭。

  [8]《成实论》卷14(大正32,353b5-354c2):

  八大人觉者,佛法中若少欲者能得利益,非多欲者;知足者;远离者;精进者;正忆者;定心者;智慧者;无戏论者能得利益,非戏论者。是名为八。……

  [9]《成实论》卷15(大正32,358b1-2):

  八大人觉中,六觉名止,二觉名观。

  ※三异译本之「大人八念」对照表

  《中阿含》&《增支部》

  《阿那律八念经》

  《增壹阿含》

  1.无欲

  1.少欲

  1.少欲

  2.知足

  2.知足

  2.知足

  3.远离

  3.隐处

  3.闲居

  4.精勤

  4.精进

  8.精进

  5.正念

  6.定意

  6.定意

  5.制心

  5.定

  7.智慧

  7.智慧

  6.智慧

  8.不戏、乐不戏、行不戏

  8.舍家

  4.持戒

  7.多闻

  (七五)49《中阿含》50〈长寿王品〉《净不动道经》51第四 (第二小土城诵)52

  解经

  [1]《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卍续藏X74,956c8-10 // Z 2B:2,436a14-16 // R129,871a14-16):「四、《净不动道经》:说三种净不动道、三种净无所有处道、一净无想道,及说涅槃、圣解脱。」: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31,n.4:本经叙说佛毁呰一切之欲、色、欲想、色想。以欲为无常、虚伪、妄言,为魔饵,为生无量恶不善法之本。若能善观,则能净不动、净无所有处想、净无想处而次第升进,以至于「舍」我、我所之本有。若又执着此「舍」者,则不得般涅槃(因法执);如果不乐、不住、不着此舍,则必得般涅槃。

  ※《中部》(M. 106. ā?a?jasappāyasutta? 《不动利益经》)。

  一、序分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楼瘦53,在剑磨瑟昙54拘楼都邑。

  二、正宗分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一)净不动道55

  1、第一说净不动道

  欲者,无常、虚伪、妄言56,是妄言法57,则是幻化、欺诳、愚痴。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则是魔饵,因此令心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增伺58、瞋恚及鬪诤59等,谓圣弟子学时为作障碍。

  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世尊所说:「欲者,无常、虚伪、妄言,是妄言法,则是幻化、欺诳、愚痴。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则是魔饵,因此令心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鬪诤等,谓圣弟子学时为作障碍。」』

  彼作是念:『我可得大心成就游,掩伏世间,摄持其心;若我得大心成就游、掩伏世间、摄持其心者,如是心便不生无量恶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鬪诤等,谓圣弟子学时为作障碍。』

  彼以是行、以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

  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动60,或以慧为解。61

  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不动。

  是谓第一说净不动道62。

  2、第二说净不动道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有色者,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四大者,是无常法、是苦、是灭。』

  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

  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动,或以慧为解。63

  彼于后时,(542c)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不动。

  是谓第二说净不动道。

  3、第三说净不动道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64于尔时必得不动想。

  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

  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动,或以慧为解。65

  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不动。

  是谓第三说净不动道。

  (二)净无所有道66

  1、第一说净无所有道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得无所有处想。

  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

  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所有67,或以慧为解。

  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所有68。

  是谓第一说净无所有处道69。70

  2、第二说净无所有道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此世空──空于神、神所有,空有常、空有恒、空长存、空不变易。』71

  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

  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所有处,或以慧为解。

  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所有处。

  是谓第二说净无所有处道。72

  3、第三说净无所有道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我非为他而有所为,亦非自为而有所为。』

  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

  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所有处,或以慧为解。

  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所有处。

  是谓(543a)第三说净无所有处道。73

  (三)净无想道74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无所有处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而得无想。

  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

  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无想,或以慧为解。

  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无想处。

  是谓说净无想道75。」

  (四)无余涅槃

  1、总明依上所行,或有得、或有不得般涅槃

  是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

  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若有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543b)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世尊!比丘行如是,彼为尽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难!此事不定。或有得者,或有不得。」

  2、别解

  (1)凡有所取著者,即不得般涅槃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比丘云何行不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阿难!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乐彼舍、着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比丘若有所受,不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难!若比丘有所受者,彼必不得般涅槃也。」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彼比丘为何所受?」

  世尊告曰:「阿难!行中有余,谓有想无想处,于有中第一,彼比丘受。」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彼比丘受余行耶?」

  世尊告曰:「阿难!如是比丘受余行也。」

  (2)凡无所取著者,即必得般涅槃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比丘云何行必得般涅槃?」

  世尊告曰:「阿难!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不乐彼舍、不着彼舍、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

  尊者阿难白曰:「世尊!比丘若无所受,必得般涅槃耶?」

  世尊告曰:「阿难!若比丘无所受,必得般涅槃。」

  (五)圣解脱76

  尔时,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已说净不动道,已说净无所有处道,已说净无想道,已说无余涅槃。世尊!云何圣解脱耶?」

  世尊告曰:「阿难!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及不动想、无所有处想、无想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是谓自己有;若自己有者,是生、是老、是病、是死。阿难!若有此法,一切尽灭无余不复有者,彼则无生、无老病死。』

  圣如是观,若有者,必是解脱法;若有无余涅槃者,是名甘露。

  彼如是观、如是见,必得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六)劝诸弟子应勤修习

  阿难!我今为汝已说净不动道,已说净无所有处道,已说净无想道,已说无余涅槃,已说圣解脱。

  如尊师所为弟子起大慈哀、[邻>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者,我今已作。

  汝等当复自作,至无事处、至林树下、空安静处,燕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进,莫令后悔。

  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训诲。」

  三、流通分

  佛说如是。

  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净不动经》第四竟77 (千七百八十七字)78。

  附:汉译经论对照

  [1]《瑜伽师地论》卷97(大正30,858a17-859a22):

  ◎复次,诸圣弟子已见谛迹,未离欲者,应知略有二种杂染,谓:欲杂染,后有杂染。

  于此二种,诸圣弟子应勤加行,净修其心。

  ⊙诸圣弟子为欲断除欲杂染故,勤方便时,渐依三行,谓:趣无动行、趣无所有处行[、趣非想非非想行]79,证入无动、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处定。此由断对治80故及远分对治81故,超度欲杂染。

  ⊙或为断除后有杂染,勤方便时,已离欲界爱,未离色界爱,谓我所何当不有、我何当不有,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今所有、若昔所有,如是一切我皆弃舍。彼正修习能断后有所有差别对治道已,离色界爱,乃至能入非想非非想处定。

  ◎[1]若现法中,于其上舍多生爱味,不般涅槃,彼于现法不全解脱一切所有后有杂染。

  [2]若于上舍不生爱味,彼现法中能般涅槃,能全解脱所有一切后有杂染。

  ◎[1]当知此中,若为对治欲杂染故,修对治道,渐次乃至能入第一有定。

  若为对治后有杂染,修对治道,渐次乃至能入第一有定。

  如是二种,名「共解脱」,由诸圣者、非圣异生皆可容有,是故此解脱不名圣解脱。

  [2]若于一切乃至有顶萨迦耶苦如实知已,超度有顶,于现法中永断一切所有杂染。如是解脱,唯诸圣者方能获得,故此解脱名「圣解脱」。

  ◎如是一切,总有五处:一、趣无动行,二、趣无所有处行,三、趣非想非非想处行,四、现法涅槃,五、圣解脱。

  ◎复有三种诸欲过患:一者、诸欲能为顺乐受境界所生贪欲因缘;二者、诸欲能为顺苦受境界所生瞋恚因缘;三者、诸欲能为顺不苦不乐受境界所生无明愤发因缘。

  又此诸欲,当于三处应观过患:一、自性故,二、所缘故,三、助伴故。

  自性故者,谓:虚妄分别所生贪爱。

  所缘故者,谓:若内、若外五种色境。

  助伴故者,谓:非理作意相应倒想。

  ◎又离上欲胜方便心,说名广大,何以故?由彼上地转上转胜,故修彼心,说名广大。

  若能厌离下地世间,当知定以无常等行厌坏制伏;于其上地所应得处,当知亦以暂时方便起寂静想,住持其心。

  ◎又我已得于是处所具足安住生信解者,当知彼于加行道中修习净信,于是处所生净信心。由此净信增上力故,修习精进、念、定、慧等,从初静虑,渐次乃至识无边处诸无动定,皆能证入。

  又由其慧,起是胜解,谓:我已能入如是定,此即能感识无动处所有生果。

  若现法中不般涅槃,或不进求往于上地,彼于当来决定应往此无动处。

  ◎又由三缘,于是诸地,当知建立为无动处,谓:

  外欲等散动断故,立初静虑为无动处;寻伺、喜乐色界地中诸动断故,立第四静虑为无动处;有色、有对、种种、别异想动断故,82立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为无动处。

  第二、第三静虑中,后后所有诸动断故,当知亦得名无动处。识无边处,由空无边处外门缘动得远离故,当知建立为无动处。

  以要言之,缘所有定无动摇故,皆名「无动」。

  此定边际,极至识无边处。是故当知,乃至此处建立无动。

  ◎即此一切缘所有定,皆名「有上想定」。从此已上,缘无所有定,当知名为「无上想定」。从此已上,复名「非想非非想处定」。故由三分,宣说三行。

  ◎由三种门,诸圣弟子厌坏欲等;既厌坏已,渐次能入,乃至识无边处定,是故建立能趣三种无动处行。

  ◎[1]又若色想、若无动想,于诸下地深厌坏已,能入无所有处定,是名第一能趣无所有处行。

  [2]又即此处,是无漏道修习边际。83此无漏道复有二种:一者、有上;二者、无上。

  如有想定,其有上者,无常行俱;其无上者, 无我行俱。

  由有上行,于其下地深厌坏已,入此处定;由无上行,于下、于上一切法中,思惟无我,能入无漏无所有处定。

  此无上行,当知名为第二趣行。

  ◎此第二趣行,复由二行有差别故,建立二种。云何二行?谓能依、所依智差别故。

  [NO.3]此中能依无我智者,谓诸所有,若有情界、若我己身,于中都无我所属处,谓地方域;我所属者,谓:诸有情;我所属事,谓:或父、或母、或伴、或主,如是等类。

  如彼于我非所属处、非所属者、非所属事,如是我亦于彼非所属处、非所属者、非所属事。84

  [NO.2]此中所依无我智者,谓诸世间空无有常及我我所,此中都无常、我、我所真实可得,唯有诸法。如是世间既悉是空,当复有谁有所属处、有所属者、有所属事?

  是故当知前无我智,是其能依;后无我智,是其所依。

  ◎非想非非想处无无漏道,唯由厌坏无所有处想故,能入此处定,于中唯有此一趣行。

  ◎又于此中,「我所何当不有」者,谓:由生等苦故,说「我有苦」。

  「我何当不有」者,谓:即以生等苦为我。

  发生如是乐欲心已,正勤加行;正加行已,获得前后所有差别。由是因缘,复得决定,谓:「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

  「若今所有」者,谓今现法造作、增长所有新业。

  「若昔所有」者,谓诸故业。

  彼于此一切所有异熟果皆不愿求,一切弃舍无顾恋故。

  [2]《瑜伽师地论》卷83(大正30,766a10-16):

  复次,「我何当不有,我所何当不有」者,谓:约未来世,于我我所性所摄、内处外处所摄自内体性及摄受事,希求不生故。又复显示希求依止不生故;及希求依彼受不生故。

  「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者,谓:约现在世说。

  此观无常灭;前观于择灭。

  又前但有希望故;后于现在因,观无常性故。

  (543)(七六)85《中阿含》86〈长寿王品〉《郁伽支罗经》第五(第二小土城诵)87

  解经

  [1]《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卍续藏X74,956c10-12 // Z 2B:2,436a16-18 // R129,871a16-18):「五、《郁伽支罗经》:为一比丘略说法要,谓四念处应与三定、四共俱禅并修,亦修四无量心,必得果证。」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37,n.5:本经叙说佛游郁伽支罗,在恒水池岸,为一比丘说法,谓四念处应与三定、四共俱定并修,亦当善修习四无量心,则必可得果证。

  ※参阅《相应部》(S. 47.2. Sato 正念)、《杂阿含》卷二十四第六二四经(大正[  >二]?卷二十四?六一O经)。

  一、序分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郁伽支罗,在恒水池岸。

  二、正宗分

  (一)某比丘请佛说法,使令得现法涅槃

  尔时,一比丘则于晡时从燕坐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唯愿为我善略说法。从法88世尊闻已,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二)佛为说修习四念处并三定、四共俱定,及修四无量心,乃至所获利益

  1、明修习四念处并三定、四共俱定

  (1)修身念处并三定、四共俱定

  世尊告曰:「比丘!当如是学,令心得住,在内不动无量善修。

  ◎复观内身如身,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复观外身如身,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复观内外身如身,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比丘!如此89之定,去时、来时当善(544a)修习,住时、坐时、卧时、眠时、寤90时、眠寤*时,亦当修习。

  ◎复次,亦当修习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修习无觉无观定。

  ◎亦当修习喜共俱定、乐共俱定、定共俱定,修习舍共俱定。

  (2)修受念处并三定、四共俱定

  比丘!若修此定极善修者,

  ◎比丘!当复更修观内觉如觉,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复观外觉如觉,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复观内外觉如觉,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比丘!如此之定,去时、来时当善修习,住时、坐时、卧时、眠时、寤*时、眠寤*时,亦当修习。

  ◎复次,亦当修习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修习无觉无观定。

  ◎亦当修习喜共俱定、乐共俱定、定共俱定,修习舍共俱定。

  (3)修心念处并三定、四共俱定

  比丘!若修此定极善修者,

  ◎比丘!当复更修观内心如心,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复观外心如心,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复观内外心如心,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比丘!如此之定,去时、来时当善修习,住时、坐时、卧时、眠时、寤*时、眠寤*时,亦当修习。

  ◎复次,亦当修习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修习无觉无观定。

  ◎亦当修习喜共俱定、乐共俱定、定共俱定,修习舍共俱定。

  (4)修法念处并三定、四共俱定

  比丘!若修此定极善修91者,

  ◎比丘!当复更修观内法如法,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复观外法如法,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复观内外法如法,行极精勤,立正念、正智,善自御心,令离悭贪,意无忧戚。

  比丘!如此之定,去时、来时当善修习,住时、坐时、卧时、眠时、寤*时、眠寤*时,亦当修习。

  ◎复次,亦当修习有觉有观定、无觉少观定,修习无觉无观定。

  ◎亦当修习喜共俱定、乐共俱定、定共俱定,修习舍共俱定。

  2、明修习四无量心

  比丘!若修此定极善修者,

  比丘!心当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544b)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3、明修习之功德利益

  (1)游行之时,安乐无患

  比丘!若汝修习此定极善修者,若游东方,必得安乐,无众苦患;若游南方、西方、北方者,必得安乐,无众苦患。

  (2)善法增胜

  比丘!若汝修习此定极善修者,我尚不说汝诸善法住,况说衰退!但当昼夜增长善法而不衰退。

  (3)得二圣果──阿罗汉或阿那含

  比丘!若汝修习此定极善修者,汝于二果必得其一:或于现世得究竟智,或复有余,得阿那含。

  (三)比丘依教奉行,证阿罗汉

  于是,彼比丘闻佛所说,善受善持;即从坐92起,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受持佛教,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因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故,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彼尊者知法已至,得阿罗诃。

  三、流通分

  佛说如是。

  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郁伽支罗经》第五竟93(千二百六字)94。

  附:汉译经论对照

  [1]《杂阿含.610经》卷24(大正2,171b14-23)[~S. 47. 2. Sata.]: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说修四念处,谛听,善思。

  云何修四念处?谓:

  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知、正念,调伏世间忧悲;外身;内外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

  如是受,心;[法> ]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过去、未来修四念处,亦如是说。

  [2]《杂阿含.624经》卷24(大正2,174c21-175a16)[~S. 47. 16. Uttiya.]: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欝低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如上广说,乃至「不受后有」。

  佛告欝低迦:「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但于我所说法,不悦我心,彼所事业亦不成就,虽随我后而不得利,反生障阂。」

  欝低迦白佛:「世尊所说,我则能令世尊心悦,自业成就,不生障阂。唯愿世尊为我说法,我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如上广说,乃至「不受后有」。

  如是第二、第三请。

  尔时,世尊告欝低迦:「汝当先净其初业,然后修习梵行。」

  欝低迦白佛:「我今云何净其初业,修习梵行?」

  佛告欝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何等为四?内身身观念住,专精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广说。

  时,欝低迦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时,欝低迦闻佛教授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不受后有。

  如欝低迦所问,如是异比丘所问,亦如上说。

  [3]《大智度论》卷48(大正25,404a28-b5):

  「除世间贪忧」者,

  ◎贪除则五盖尽去;犹如破竹,初节既破,余节皆去。

  ◎复次,行者远离五欲,出家学道,既舍世乐,未得定乐,或时心生忧念。如鱼乐水95;心相如是,常求乐事,还念本所欲。

  行者多生是二心,是故佛说「当除贪、忧」。

  说「贪」,即说世间喜,以相应故。

  [4]《瑜伽师地论》卷32(大正30,464c2-11):

  如是所有初修业者,蒙正教诲修正行时,安住炽然,正知具念,调伏一切世间贪忧。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恒常修作、毕竟修作、无倒作意,非喧闹等所能动乱,是名                                    「炽然」。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审谛了知乱不乱相,如是名为「正知具念」。

  ◎若能善取诸厌离相、诸欣乐相,如是乃名「调伏一切世间贪忧」。

  →由是因缘,宣说彼能安住炽然乃至调伏世间贪忧。

  (七七)96《中阿含》97〈长寿王品〉《娑鸡帝三族姓子经》98第六(第二小土城诵)99

  解经

  [1]《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轮宝忏》卷2(卍续藏X74,956c12-14 // Z 2B:2,436a18-b2 // R129,871a18-b2):「六、《娑鸡帝三族姓子经》:为阿那律等三年少说离欲法,乃至说授四辈生处记义。」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41,n.4:本经叙说佛为阿那律陀、难提、金毗罗三位年少新学比丘说离欲法。又言如来住于无事处山林树下,乃为自现法乐居及为慈愍后生人得以效法之缘故。又如来记说弟子命终时生于何处,亦为清信男女得生信爱喜悦而效法。并举四众弟子为例。

  ※《中部》(M. 68. Nā?akapānasutta? 《那罗伽波宁村经》)。

  一、序分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娑鸡帝,在青林中。

  二、正宗分

  (一)佛为说:不受惑染,得无上止息,能具诸忍,出家行道,以尽苦边

  尔时,娑鸡帝有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难提、尊者金毗罗,并皆年少新出家学,共来入此正法不久。

  尔时,世尊问诸比丘:「此三族姓子并皆年少新出家学,共来入此正法不久。此三族姓子颇乐于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

  时,诸比丘嘿然不答。

  世尊复再三(544c)问诸比丘:「此三族姓子并皆年少新出家学,共来入此正法不久。此三族姓子颇乐于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

  时,诸比丘亦复再三嘿然不答。

  于是,世尊自问三族姓子,告尊者阿那律陀:「汝等三族姓子并皆年少新出家学,共来入此正法不久。阿那律陀!汝等颇乐此正法律中行梵行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曰:「世尊!如是,我等乐此正法,修行梵行。」

  世尊问曰:「阿那律陀!汝等小时年幼童子,清净黑发,身体盛壮,乐于游戏,乐数澡浴,严爱其身。于后亲亲及其父母皆100相爱恋,悲泣啼哭,不欲令汝出家学道;汝等故能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阿那律陀!汝等不畏王而行学道,亦不畏贼、不畏负债、不畏恐怖、不畏贫穷不得活故而行学道,但厌生、老、病、死、啼哭、忧苦,或复欲得大苦聚边。

  阿那律陀!汝等不以如是心故出家学道耶?」

  答曰:「如是。」

  「阿那律陀!若族姓子以如是心出家学道者,为知所由,得无量善法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

  阿那律陀等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

  ◎若为欲所覆、恶法所缠者,不得舍乐、无上止息;彼心生增伺、瞋恚、睡眠,心生不乐101,身生频伸102,多食,心忧。彼比丘便不能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不能忍;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545a)可乐皆不堪耐。所以者何?以为欲所覆、恶法所缠,不得舍乐、无上止息故。

  ◎若有离欲、非为恶法之所缠者,必得舍乐及无上止息;彼心不生增伺、瞋恚、睡眠,心不生不乐、身不生频伸*,亦不多食,心不愁忧。彼比丘便能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耐。所以者何?以非为欲所覆故、不为恶法之所缠故,又得舍乐、无上止息故。

  (二)佛为说:如来于诸漏亦尽亦知,复因此身故、因六处故、因寿命故,或有所除乃至所吐103

  世尊问曰:「阿那律陀!如来以何义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545b)那律陀!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

  阿那律陀等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

  ◎阿那律陀!诸漏秽污,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如来非不尽、非不知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104

  ◎阿那律陀!如来但因此身故、因六处故、因寿命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

  阿那律陀!如来以此义故,或有所除、或有所用、或有所堪、或有所止、或有所吐。

  (三)佛为说:如来为自现法乐居及慈愍后世故,于无事处随顺燕坐105

  世尊问曰:「阿那律陀!如来以何义故,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耶?」

  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

  阿那律陀等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如来非为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故,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

  阿那律陀!如来但以二义故,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一者、为自现法乐居故;二者、为慈愍后生人故──或有后生人效如来106,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

  阿那律陀!如来以此义故,住无事处、山林树下,乐居高岩,寂无音声,远离,无恶、无有人民,随顺燕坐。

  (四)佛为说:如来为令四众弟子生渴仰心而随顺行,故于诸弟子行授记事

  1、总说

  世尊问曰:「阿那律陀!如来以何义故,弟子命终,记说某生某处、某生某处?」

  尊者阿那律陀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唯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阿那律陀!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

  阿那律陀等受教而听。

  世尊告曰:「阿那律陀!如来非为趣为人说、亦不欺诳人、亦不欲得人欢乐故弟子命终记说某生某处、某生某处。

  阿那律陀!如来但为清信族姓男、族姓女,极信极爱、极生喜悦,闻此正107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故弟子命终,记说某生某处、某生某处。

  2、别辨

  (1)为化比丘众而说

  ◎若比丘闻某尊者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得究竟智,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 不更受有,知如真。

  或自见彼尊者,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545c)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尊者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闻某尊者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五下分结已尽,生于彼间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

  或自见彼尊者,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慧108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尊者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闻某尊者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尽,YIN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

  或自见彼尊者,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尊者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闻某尊者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际。

  或自见彼尊者,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尊者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尊者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2)为化比丘尼众而说

  ◎阿那律陀!若比丘尼闻(546a)某比丘尼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得究竟智,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 不更受有,知如真。

  或自见彼比丘尼,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尼闻某比丘尼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彼为佛所记:五下分结已尽,生于彼间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109。

  或自见彼比丘尼,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比丘尼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尼闻某比丘尼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YIN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

  或自见彼比丘尼,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慧>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复次,比丘尼闻某比丘尼于某处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际。

  或自见彼比丘尼,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比丘尼如是有信、如是(546b)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比丘尼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3)为化优婆塞众而说

  ◎阿那律陀!若优婆塞闻某优婆塞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五下分结已尽,生于彼间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

  或自见彼优婆塞,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优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优婆塞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优110婆塞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优婆塞闻某优婆塞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YIN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

  或自见彼优婆塞,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111优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优婆塞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彼优婆塞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优婆塞闻某优婆塞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际。

  或自见彼优婆塞,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优婆塞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优婆塞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优婆(546c)塞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4)为化优婆私众而说

  ◎阿那律陀!若优婆私闻某优婆私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五下分结已尽,生于彼间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

  或自见彼优婆私,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优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优婆私有信、持戒、博闻、慧*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优婆私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优婆私闻某优婆私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YIN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

  或自见彼优婆私,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优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优婆私有信、持戒、博闻、慧*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优婆私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阿那律陀!复次。优婆私闻某优婆私于某村命终,彼为佛所记: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112,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际。

  或自见彼优婆私,或复从他数数闻之:彼*优婆私如是有信、如是持戒、如是博闻、如是惠施、如是智慧。

  其人闻已,忆彼优婆私有信、持戒、博闻、惠施、智慧;闻此正法律已,或心愿效如是如是。

  阿那律陀!如是优婆私必得差降安乐住止。

  3、结成

  阿那律陀!如来以此义故,弟子命终,记说某生某处、某生某处。

  三、流通分

  佛说如是。

  尊者阿那律陀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547a)《娑鸡帝三族姓子经》第六竟113(三千四百六字)114。

  《中阿含经》卷第十八 (万一百二十七字)115(第二小土城诵)116

  1 《中阿含.73经》卷18(大正1,539b19-540c17)。

  2 〔中阿含〕-【宋】【元】【明】。(大正1,539d,n.5)

  3 ~A. VIII. 64. Gayā.。(大正1,539d,n.6)

  4 〔第二小土城诵〕-【明】。(大正1,539d,n.7)

  5 [1]印顺导师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47-848):说明在「原始佛教」中,早已存在「在定中见到了,可以有问有答」的记载。如《中阿含经》〈长寿王品〉中的几部经,是与定中见闻有关的:《长寿王本起经》[修习见光明,见形色,「广知光明,亦广见色」的过程],《天经》[修得光明,见形色,与天聚会、论说、答对等增胜的过程],《梵天请佛经》[佛于定中升梵天,与梵天问答],《有胜天经》[阿那律说:光天、净光天、遍净光天与我集,共相慰劳、论说、答对]。在定中,到他界,见诸天等,与其聚会、论答(与大乘的到他方净土,见他方佛与菩萨的情形相近),是存在于「原始佛教」的事实。

  [2]印顺导师着《华雨集(三)》,p.153:

  在修定中,如修光明想,能依光明相而见天(神)的形色,与天共会、谈论,进而知道天的姓名,苦乐,食,及天的寿命等,如《中阿含》(七三)《天经》(大正1,539b-540c),《增支部》「八集」(南传21,241-246)所说。《中阿含》(七九)《有胜天经》所说,能生光天、净天、遍净的,也是由于「意解作光明(天,也是光明的意思)想成就游」(大正1,550b-511c;南传11下,183-190)。这样,修光明想成就的,能见天人,生于光天、净天。

  [3]印顺导师着《华雨集(三)》,p.162:

  念佛,一般是先取佛像相,忆念不忘,如在目前,然后修念佛三昧。修行而成就三昧的,佛身明显的现前,还能与修行者问答(大正13,905a-b),这可说是《中阿含》《天经》的大乘化。

  6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17,n.5:「我宁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见形色」,巴利本作 sace kho aha? obhāsa? c'eva sa?jāneyya? rūpāni ca passeyya? (我如果能够知觉光明以及见诸色的话)。下文所有如此句子,其相当之巴利文皆同。

  7 智=知【元】【明】*。(大正1,539d,n.8)

  8 关于「如是姓~如是命尽」此八言说句,可参见:《瑜伽师地论》卷37(大正30,493c17-24),卷44(大正30,538b5-12),卷49(大正30,570a14-b9),卷85(大正30,777a15-20),卷92(大正30,824c6-11)。

  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21,n.1:「八行」,巴利本作 a??hapariva??a? adhideva?ā?adassana? (八转依天智见)。

  10 〔天…竟〕-【明】。(大正1,540d,n.1)

  11 〔千…字〕-【宋】【元】【明】。(大正1,540d,n.2)

  12 《中阿含.74经》卷18(大正1,540c18-542b2)。

  13 〔中阿含〕-【宋】【元】【明】。(大正1,540d,n.3)

  14 ~A. VIII. 30. Anuruddha,[No. 46, No. 125.(42.6)]。(大正1,540d,n.4)

  15 〔第二小土城诵〕-【宋】【元】【明】。(大正1,540d,n.5)

  16 [>婆奇瘦]~Bhaggesu.。(大正1,540d,n.6)

  17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23,n.6:鼍山(Su?sumāragira)(巴),又作尸收摩罗山、设首婆罗山。

  18 [>鼍山怖林鹿野园]~Su?sumāragira Bhesaka?āvana Migadāya.。(大正1,540d,n.7)

  19 [>枝提瘦]~Cetīsu.。(大正1,540d,n.8)

  20 燕=宴【元】【明】。(大正1,540d,n.9)

  21 关于「如其像定」,其意可参考:

  [1]唐?智俨述《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1(大正35,26a6-12):「…『即如其像』者:一、如器像;二、如器所对境像。『像』者:缘集似故,影现故也。『即如其像现神通力』者:…能随其行别位殊故,显会相应也。」

  [2]唐?法藏述《华严经探玄记》卷4(T35,169b5-c1):「…『即如其像现神力』者:现像答也;满其器也。…又『像』者:缘集所成无碍之义;以机心器量印于佛身而成此像。…『如其像』者:明称法合机。…而佛身光先现彼像,令众见已,知说某法…。故云『如其像现神通』也。」

  22 申=伸【明】*。(大正1,541d,n.1)

  23 得+(道)【元】。(大正1,541d,n.2)

  24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25,n.2:以上「第八大人之念」,巴利本作 nippapa?cārāmassāya? dhammo nippapa?caration, nāya? dhammo papa?cārāmassa papa?caratino ti(此法为乐无戏论者所有、喜无戏论者所有,此法非乐戏论者所有、喜戏论者所有。)

  25 [>大人八念]~A??ha mahāpurisa-vittakka.。(大正1,541d,n.3)

  26 「得四增上心~易不难得」,可参见:《中阿含.3经》卷1《城喻经》(大正1,423b4-16)。

  27 缄=[禾*咸]【元】【明】。(大正1,541d,n.4)

  28 [1]《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25,n.5:「缄簏」(dussakara??aka)(巴),指衣箱。

  [2]《汉语大词典(八)》,p.1238b:「簏」:竹编的盛器。

  2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25,n.6:「中前」,谓中午以前,即上午。「中时」,谓正午之时。「中后」,谓午后。

  30 膳=馔【宋】【元】【明】。(大正1,541d,n.5)

  31 《翻梵语》卷10(大正54,1051b10):「加陵伽波和罗(译曰:『加陵伽』者,国名。『波和罗』者,衣。)」

  32 《翻梵语》卷10(大正54,1051b12) :「波遮悉多罗那(应云:『钵罗〔罗〕ィ-【原】赖咤悉多罗那』。译曰:[雨/复]酖褥也)。」

  33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25,n.9:「加陵伽......罗那」,巴利本作 Kadalimigapavarapaccatthara?o 其意为:羚羊〔毛皮制造之〕最好毛毡。

  34 尚=向【明】。(大正1,541d,n.6)

  35 二=三【明】。(大正1,541d,n.7)

  36 以上,可与《中阿含.3经》卷1《城喻经》(大正1,423a11-b4)之「七善法」相对照[其中,精进、正念、智慧三项,说法相同]。

  按:若并参照《中阿含.22经》卷5《成就戒经》(大正1,450b8-29)明「长老比丘具五法,为人敬重:持戒,多闻,禅定,智慧,漏尽解脱」,以及《中阿含.56经》卷10《弥醯经》(大正1,491b25-c15)、《中阿含.57经》卷10《即为比丘说经》(大正1,492a16-b4)所说「五习法」:「与善知识俱,持戒,说圣法义,精进,智慧 」,则约为《中阿含经》卷36《瞿默目揵连经》(大正1,654c12-655a29):「具十法而得尊敬」之内容:「持戒,多闻,作善知识,乐住远离,乐燕坐,知足,正念,精进,智慧,漏尽解脱」。且由其同异之处,可见修学之重点。

  37 〔八…竟〕-【明】。(大正1,542d,n.1)

  38 〔千…字〕-【宋】【元】【明】。(大正1,542d,n.2)

  39 [5]牧=枝【宋】*【元】*【明】*。

  40 [6]道+(道法舍家)【宋】【元】【明】。

  41 [19]信=作【宋】【元】【明】。

  42 即「四正勤」。

  43 即「四念处」。

  44 依据隋?净影慧远《大乘义章》卷2(大正44,488c20-491b5),「三治」,即「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之别名。

  45 [3]~A. VIII. 30. Anuruddha.,[No. 26(74). No.46]。

  46 按:若依上文,但有七项。

  47 按:关于「多闻」一项之次第列于「戒、定、慧」之后,有可能与《杂阿含.25经》卷1(大正2,5b28-c8)说到:「若闻色…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的教义有关。

  48 得无上道=能亦度人【宋】【元】【明】【宫】。(大正26,92d,n.6)

  49 [1]《中阿含.75经》卷18(大正1,542b3-543b29)。

  [2]本经可参考印顺导师着《性空学探源》(p.91-94)、《空之探究》(p.29-34)之解说。

  50 〔中阿含〕-【明】。(大正1,542d,n.3)

  51 ~M. 106. ā?a?fijasappāya sutta.。(大正1,542d,n.4)

  52 〔第二小土城诵〕-【明】。(大正1,542d,n.5)

  53 [>拘楼瘦]~Kurūsu.。(大正1,542d,n.6)

  54 [剑磨瑟昙]~Kammassadhamma.。(大正1,542d,n.7)

  55 印顺导师着《性空学探源》,p.91:

  净不动道,经说:「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如是观「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亦复如是)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得不动想。」这观欲观色皆是无常苦而超脱之,甚至连后世之欲色想也超脱了;离欲离色,与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同。

  56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31,n.8:「妄言」,巴利本作 musā(虚妄)。

  57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31,n.9:「妄言法」,巴利本作 moghadhamma(愚痴法)。

  58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31,n.10:「增伺」,巴利本作 abhijjhā(增上思念),即贪欲。

  5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31,n.11:「鬪诤」,巴利本作 sārambhā(激愤)。

  60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31,n.12:「入不动」,巴利本作 ā?a?ja? samāpajjati(入不动定)。

  61 MLDB(p.1311,n.1011)引《中部》注解书,成就此第一净不动道,若从「定」方面,乃等同于「第四禅」;若发慧观,则可成就阿罗汉道。

  62 [1][>是谓第一说净不动道]~Aya? pa?hamā ā?a?jasappāya pa?ipadā akkhāyati.。(大正1,542d,n.8)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31,n.13:「是谓第一说净不动道」,巴利本作 Aya? pa?hamā ā?a?jasappāyā pa[t>?]ipadā akkhāyati.(此被称为第一随应不动的道迹。)

  63 MLDB(p.1311,n.1012)引《中部》注解书,成就此第二净不动道,若从「定」方面,乃等同于「空无边处定」;若发慧观,则可成就阿罗汉道。

  64 彼=后【宋】【元】【明】。(大正1,542d,n.9)

  65 MLDB(p.1311,n.1013)引《中部》注解书,成就此第三净不动道,若从「定」方面,乃等同于「识无边处定」;若发慧观,则可成就阿罗汉道。

  66 印顺导师着《性空学探源》,p.91-92:

  净无所有道,经说:「及不动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得无所有处。……空于神、神所有,空有常,空有恒,空长存,空不变易。……我非为他而有所为,亦非自为而有所为。」这与无色界的无所有处定同。但分析其内容,觉得它包含三解脱门思想在内。观欲色相,欲色想,不动想无所有,是无相的;观常恒我我所的不可得,是空的;观不为自不为他而有所作为,是无作(无愿)的。虽包含三义,但特重在无所作为,所以称之为无所有道。

  67 按:原「不动」二字,今依本段文义,改作「无所有」。另参见印顺导师着《空之探究》(p.34,n.3)。

  68 按:原「不动」二字,今依本段文义,改作「无所有」。另参见印顺导师着《空之探究》(p.34,n.3)。

  69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33,n.3:「净无所有处道」,巴利本作 āki?ca??āyatanasappāyā pa?ipadā (随应无所有处的道迹)。

  70 印顺导师着《空之探究》,p.30-31:

  《中部》说:圣弟子作如此的思惟:现在欲,……不动想,这一切无余灭尽,那是寂静的,殊妙的,就是无所有处。这样的专心安住,于是得心清(净)。《中部》说:无所有处是寂静、殊妙的;《中阿含经》作:「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这可能是一般所说:观下苦、粗,(障),观上静、妙(离),厌下欣上的修法。厌下而专住于无所有处想,成就无所有处定。然经上说:修习无所有处的,或得无所有处定,或依慧而得解脱,可见这不只是世俗定了。依《中阿含经》说:「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坏法,那在离欲……不动想时,无常、苦、灭的观慧,是有解脱可能的。

  71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33,n.4:「此世空──空于神、神所有,空有常,空有恒,空长存,空不变易」,亦即:此世间空──无我、我所的,无有常的,无有恒的,无长存的,无不变易的。巴利本作 sa??am(su??a? 之误) ida? attena vā attaniyena vā ti.(此由于我、我所故空。)

  72 印顺导师着《空之探究》,p.31:

  圣弟子作这样的思惟:我,属于我的,是空的。这样的专心安住而得心净,也有得无所有处定,或依慧得解脱的二类。《中阿含经》说;「圣弟子作如是观:此世(间)空:空于神、神所有(我我所有的旧译);空有常,空有恒,空长存,空不变易」。这是说一切有部经论,从常、恒、不变易法空──无常,以明我我所空的意义。修无我我所的空观,得无所有处定,古人虽有多种解说,其实是空与无所有的同一意趣。

  73 印顺导师着《空之探究》,p.31-32:

  《中部》(一0六)《不动利益经》(南传一一上?三四三)说:「圣弟子作如是思惟:我不在何处,非谁,亦不在何物之内。我所不在何处,不在谁中,亦不在何物」。《中阿含经》作:「圣弟子作如是观:我非为他而有所为,亦非自为而有所为」,意义不大明显。《大毗婆沙论》引此经作:「非我有处有时有所属物,亦无处时物属我者」,与《中部》说相近。依《婆沙论》说:无论何处、何时,没有我所属的物;也无论何处、何时,没有物是属于我的。从我与我所相关中,通达无所有,这也是空与无所有是相同的。依此而得心净的,也有得无所有定、或依慧得解脱的二类。

  74 印顺导师着《性空学探源》,p.92-93:

  净无想道,经说:「及无所有处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而得无想。」这即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定,重心在不起想念。佛教通常说的无想有两种:一在无色界的第四定,叫非想非非想定。一在色界最高处(除五净居),是外道住的无想天。不过,这两种分别为《杂含》所无,出于《中阿含?大缘经》与《长阿含?大本缘经》。校勘巴利藏的《中阿含》并没有这《大缘经》,《长阿含》才有;这可见是比较更后起的。从《中阿含》各处看,无想都在无色界的无所有定之上,与非想非非想定的性质相当。这里的无想道,就是一个实例。所以,从不动而无所有,而无想,只缺一个识无边处定,其余的次第,全与无色界定的次第符合。

  75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35,n.1:「净无想道」,巴利本作 nevasa??ānāsa??āyatanasappāyā pa?ipadā(随应非想非非想处的道迹)。

  76 印顺导师着《性空学探源》,p.93:

  解脱,经说:「无所有处想,无想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是谓自己有;若自己有者是生是老是病是死。阿难!若有此法一切尽灭无余不复有者,彼则无生、无老病死。……如是见必得解脱。」本经对前三道的说明,是:「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彼处。」这说修前三种道,如果不能得无漏智现生解脱,可由「本意」生于彼三种天。前三道是立足在禅上,于是就建立起无色定的层次组织了。在三道以上,再建立解脱。

  77 〔净…竟〕-【明】。(大正1,543d,n.1)

  78 〔千…字〕-【宋】【元】【明】。(大正1,543d,n.2)

  79 按:原论文缺,今依《中阿含?净不动道经》补。

  80 《瑜伽师地论》卷66(大正30,667a11-12):「从远离作意乃至方便究竟作意,名断对治修。」

  81 《瑜伽师地论》卷66(大正30,667a13-14):「从此已上即此一切七种作意,堕=随【明】【宫】于胜地=他【知】,上地所摄,当知一切名远分对治修。」

  82 《瑜伽师地论》卷53(大正30,594a8-9)。

  83 关于无法依非想非非想定起无漏慧观,

  [1]参见:《大毗婆沙论》卷84(大正27,433c1-21):

  云何非想非非想处?

  如《契经》说:「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是名非想非非想处。」

  问: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处?

  答:此地中无明了想相,亦无无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处。

  ◎无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

  ◎亦无无想相者,非如无想及灭定故。

  →由此地想暗钝羸劣,不明了不决定故名非想非非想处。…

  问:欲界、非想非非想处,何缘无有无漏道耶?

  答:◎非由器故。谓彼二地非无漏道所依,由器故无漏道二地中无。

  ◎复次,断有根故。谓彼二地是有根本,诸无漏道断有根本,故无漏道二地中无。

  ◎复次,断二边故。谓彼二地是下、上边,诸无漏道能断二边住于中道,故彼地无。

  ◎复次,欲界无定亦非修地、非离染地,有顶暗钝不决似疑。诸无漏道必依定界修离染地明利决定,故二地无。

  ◎复次,欲界地中掉举增上,有顶地中寂止增上,非无漏道所依止处。

  《大毗婆沙论》卷185(大正27,929b3-29):

  如说:「苾刍!乃至想定能达圣旨。」世尊弟子生非想非非想处,彼依何定得阿罗汉果?

  答:无所有处。

  问:何故作此论?

  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

  如《契经》说:「有七依定,我说依彼能尽诸漏,谓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又《契经》说:「苾刍!乃至想定能达圣旨。」

  想定者,谓四静虑、三无色。能达圣旨者,谓能起智断烦恼,修道尽漏。

  或有生如是疑,非想非非想处既无圣道,若世尊弟子生彼处者,依何能尽诸漏,将无彼类不由圣道得阿罗汉耶!为令此疑得决定故,说彼依无所有处得阿罗汉果。

  复次,为止分别论者说齐有顶阿罗汉故。彼说:「世尊弟子生非想非非想处,于命终时烦恼、业、命三事俱尽,不由圣道得阿罗汉果。」为止彼意显尽非俱必由圣道,故作斯论。

  问:何故但说依无所有处,非余地耶?

  答:此于有顶最邻近故。

  问:生下诸地亦有邻近下地无漏,何故不说依之尽漏,而但说生有顶者耶?

  答:下诸地中,有自地或上地圣道易可现前,非于下地。所以者何?下地系善皆已舍故圣道难起,由此无有起现前者。生有顶不尔,自地无圣道又无上地可依,不可不由圣道而能尽漏。是故下地虽难而起,然彼圣道由因力强非加行力,暂起现前断余烦恼得阿罗汉果已。设更住寿经八万劫,终不重起,以无用故。

  [2]依南传的说法,乃基于非想非非想定的心心所过于微细,无法作为无漏慧观的所缘。[此由温宗坤老师提供]

  84 遁伦集撰《瑜伽论记》卷24之上(大正42,860b27-c1):「『能依无我智者乃至非所属』者,如我不属他,他亦不属我也。」

  85 《中阿含.76经》卷18(大正1,543c1-544b20)。

  86 〔中阿含〕-【明】。(大正1,543d,n.3)

  87 〔第二小土城诵〕-【明】。(大正1,543d,n.4)

  88 〔法〕-【宋】【元】【明】。(大正1,543d,n.5)

  89 此=是【宋】【元】【明】。(大正1,543d,n.6)

  90 寤=觉【宋】*【元】*【明】*。(大正1,543d,n.7)

  91 修+(习)【宋】【元】【明】。(大正1,544d,n.1)

  92 坐=座【元】【明】。(大正1,544d,n.2)

  93 〔郁…竟〕-【明】。(大正1,544d,n.3)

  94 〔千…字〕-【宋】【元】【明】。(大正1,544d,n.4)

  95 水=外【圣】(大正25,404d,n.13)。

  96 [1]《中阿含.77经》卷18(大正1,544b21-547a3)。

  [2]另参见:《中阿含.72经》卷17《长寿王本起经》(大正1,536a17-539b10),《中阿含.185经》卷48《牛角娑罗林经》(大正1,729b27-731a28)。

  97 〔中阿含〕-【明】。(大正1,544d,n.5)

  98 ~M. 68. Na[a>ā]?akapana sutta.。(大正1,544d,n.6)

  99 〔第二小土城诵〕-【明】。(大正1,544d,n.7)

  100 皆=共【宋】【元】【明】。(大正1,544d,n.8)

  101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43,n.3:「不乐」(arati)(巴),不欣喜。

  102 [1]伸=呻【宋】*【元】*【明】*。(大正1,544d,n.9)

  [2]《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43,n.4:「身生频伸」,巴利本作 tandī pi citta? pariyādāya(倦怠也占据其心)。

  103 本段可与《中阿含经》卷2〈七法品〉《漏尽经》(大正1,431c13-432c28)〔~M. 2. Sabbāsava-Sutta.〕相对照。彼经说明从七处断漏:「有漏从见[巴:dassana]断;有漏从护[巴:sa?vara]断;有漏从离[巴: parivajjana]断;有漏从用[巴:pa?isevana]断;有漏从忍[巴:adhivāsana]断;有漏从除[巴:vinodana]断;有漏从思惟[巴:bhāvanā]断。」另参照《增壹阿含经》卷34〈七日品〉(大正2,740a25-741b16),以及《瑜伽师地论》卷95(大正30,840b26-841c2)的释义。

  104 《佛光阿含藏?中阿含(二)》,p.645,n.1:「或有所除,......或有所吐」,巴利本作 sa?khāy' eka? patisevati sa?khāy' eka? adhivāsati, sa?khāy' eka? parivajjeti sa?khāy' eka? vinodeti(思考而后或受用,思考而后或堪忍,思考而后或远离,思考而后或遣除。)

  105 此段另见《中阿含经》卷49《大空经》(大正1,740a7-24)。

  106 来=是【宋】【元】【明】。(大正1,545d,n.1)

  107 正=王【元】。(大正1,545d,n.2)

  108 慧=惠【宋】*【元】*【明】*。(大正1,545d,n.3)

  109 生=世【宋】【元】【明】。(大正1,546d,n.1)

  110 (彼)+优【宋】【元】【明】。(大正1,546d,n.2)

  111 彼+(处)【宋】*【元】*【明】*。(大正1,546d,n.3)

  112 趣=法【宋】【元】【明】。(大正1,546d,n.4)

  113 〔娑鸡帝三族姓子经第六竟〕-【明】,娑=婆【宋】。(大正1,547d,n.1)

  114 〔三…字〕-【宋】【元】【明】。(大正1,546d,n.2)

  115 〔万…字〕-【宋】【元】【明】。(大正1,546d,n.3)

  116 第二小土城诵在卷末题前行【明】。(大正1,546d,n.4)

  《中阿含经》卷18

  73-77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人,这个世间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我们要放下,我们不求得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即使得到,应当立刻舍弃,为什么?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才清净。名利能染污你的自性,要把它舍掉,这是自利。真正自利,才有能力利他。我们能够闻到正法,就一定要肩负起护持正法的使命。首先,我们要护自己的觉正净,这就是护持自己的法;然后是帮助别人,护持他自己的觉正净,这叫护持大众的佛法。能护持自己、护持大众,就是护持十方诸佛的正法。即使是弘法利生,帮助别人,我们一定不失自己的清净心,为什么?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度。否则的话,帮助了别人,自己出不了三界,那就变成三界之内的有漏福报,自己还是没办法往生。会修的人,自己一定往生净土!但帮助别人,不碍自己的清净;自己清净,不碍帮助别人,这才叫真正的功夫。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