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佛法与儒家文化的比较
2014/9/4   热度:208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佛法与儒家文化的比较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我们的教育也一向是以儒家思想为根本,而大家现在正走在修行的路上,有时候会觉得佛教所讲的义理和儒家思想好像是不合的,甚至是矛盾的。 儒家文化到底合不合佛法?我发觉这两个系统是完全不一样的,唐朝韩愈曾写过一篇文章叫「辟佛」,指责佛教无君、无父!从中国儒家的观点来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出家就是最大的不孝;而且出家之后何止无君、无父而已,甚至还无夫妻、无儿女——五伦中只剩朋友一伦。所以佛教和儒家二者是非常不同的系统。 这种文化上、观念上的冲突,解了吗?台中曾有一位李炳南老居士,他的弟子就是净土法门法师。李炳南老居士是孔子的侍奉官的秘书,所以他是儒家的代表啊!另一方面,他又极力推广佛法,主张把儒家的忠、孝融进他的佛法里。但是他没有解释出家后的孝道问题,他说:出家可以度很多众生,这就是大孝,所以孝顺父母的孝道就可以不遵守,可以不拘小节。这种说法是从佛法的角度去看;如果从儒家的角度去看,这是不通的。佛法目前虽然已经生存在儒家的社会里,而且两个观念已经共存在一起;但是大家常常可以看到,如果有哪一家的子女要出家,家庭里就会有不小的冲突。所以严格讲起来,这个问题没有真的解掉,只是硬把他们凑在一起,这样的作法不够究竟,没有达到「了义」的境地,只是一种勉强的作法。 关于这一点,我的师父华藏上师的做法是改变佛法对「出家」的定义:「出家」是出三界!原来「出家」的定义是指剃光头,穿袈裟,离开家庭,跑到庙里面去住。其实「家」和「庙」都是房子,只不过那个房子叫「庙」,这个房子叫「家」而已啊!他不要这个定义,他定义「出家」是出三界,是心灵出离三界;而不是身体离开家庭,到庙里去住。用这个定义,就不在乎是居士还是和尚、尼姑,都可以出三界。那就没有孝不孝的问题,因此跟儒家就没有冲突了,这样才真的化解矛盾。 再说到佛法的五依法,第一个就是「依法不依人」;而儒家所采取的是依人,两者是相反的。这个冲突,我们又怎么去解呢?我们发觉儒家的伦理文化在实践时有很多不妥的地方,譬如说:儒家提倡臣子要效忠国君,子女要孝顺父母,但是遇到皇帝是昏君,或父母真的很烂,那该怎么办呢?遇到这种情形儒家就没办法,不能解,很僵化。但这种情形大乘佛法是可以化解的:首先「依法不依人」,这里的「人」代表一个我相,我相就是假我,我们当然不要依这个假我,要依法;接下来「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到第五个「依能知能觉,不依被知被觉」,这里的「能知能觉」是什么?是真我,真我就是纯粹的能知能觉。照五依法皈依到最后,依的是真我;而儒家依的只是假我。依「真我」,就是回到「人」本主义,而且是「佛」本主义!这样做,不但化解了佛法与儒家文化的冲突,而且还把儒家文化提升了。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何儒家后来会出现那么多问题?因为儒家重视的五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多着重在对外的关系;而本来面目这边没被彰显,所以内心会不安、不踏实,才会想向外去框别人,求确认、确认再确认,以便肯定自己、安定自己。 而且即使后来我们不做向外框人的事了,问题还是没解决,主要原因就是内心不安!如果能让自己的内心安了,就根本不需对外求确认,也不需要去绑人、框人了。因为在源头的本来面目没有证到,内心不得安宁,只要一证到,心就安了;心安了以后,就不需要执着、执着再执着,确定、确定再确定了。 我们要藉修行体验心安了以后的心灵运作方式,心安了就可以接受不定法,也就是接受不定、不定再不定,放了、放了再放了。面对不安不定,能甘之如饴。一旦悟了本来面目,一切本自具足,你的心才会安下来,这些问题就都没有了。 (摘录整自2004年3月8日共修)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念经,念佛的目的在哪里?为什么要念经?为什么要念佛?一定要懂得。不念经、不念佛就打妄想,妄想是什么?妄想就是业障。有人说:“我业障很重!”你问问他,什么是业障?他也说不出来。他罪业很重,什么是罪业?他也搞不清楚。《地藏经》上讲得清楚,“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罪业是什么?罪业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打妄想。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