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苦与乐的价值观


2014/9/4    热度:77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苦与乐的价值观

   中国的文化里有一个价值观:要吃苦,鼓励吃苦,吃苦才能代表有成就。你如果轻易地就能把书读得很好,赚得很多钱,那么在文化的影响之下,我们会认为这是运气好,不牢靠;一定要吃得苦中苦,越苦越好,如此得到的才是真的成就,才可靠。

  这样发展下去,让我们的心中根深柢固的认为读书就是要苦读,工作就是要苦干;没有苦过,就不算。这样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影响所及,产生了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变成求苦、找苦吃、制造苦,而不是离苦!虽然佛法也有说要苦修,但是苦修的目的是要离苦得乐啊!如果变成不离苦,而是要找苦,没有苦不行,这样一直找苦吃就不对了,就有问题了。

  在长期追求苦的文化价值观影响之下,大家已经变得不自觉地就这样做了。所以这样的价值观已经深到十二因缘的「无明」了!不自觉地这样做,会有些很不正常的矛盾出现。因为苦和穷是一家,所以你苦了,本应要穷;但是如果后来你变富有了,生活上的富有和心里的苦文化在潜意识里就会起冲突。这么大的冲突是藏在潜意识里面,不是在表面上,是不易察觉的,所以这个人就会变得很不安,压力很大。

  以前我们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中有真乐」、「先苦后乐」,有些人甚至将这些话奉为人生准则,这样其实已经变成苦的奴隶了。我们不自觉地接受了这样的文化价值观,我们的命运也受到影响,被操纵而不自知。因为苦是和穷、丑、贫贱在一起,你要苦的话就得贫贱、穷、丑;苦和无常、悲、弱也很亲和,接受了苦,无常、悲、弱都会随着长出来。反观以追求乐为主的文化,乐会跟什么亲和呢?乐和富、美、尊贵、慈爱、长长久久,以及强盛是亲和的。以上是正好相反的两套东西。

  本来苦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当环境真的很不好、很苦的时候,我们真的要以吃苦耐劳的方式来克服这样的困境;而当我们克服了这个困境以后,我们就要脱离这个苦。但是现在有一个危险,就是苦变成习惯了,脱离不了了。于是我们用苦的方式去赚钱,去经营企业,结果就是做得比人家辛苦,但是也不一定比别人赚得多。而现在对台湾来讲,还有更大的压力,因为要吃苦也吃不过人家——中国大陆,大陆比你更会吃苦,你连吃苦的优势都没有了。

  苦文化的人不懂得、也不相信用乐可以赚钱,总认为要乐就是要花钱的,但是西方国家他们就是用乐在赚钱啊!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华德迪士尼,他在做什么?他就是用乐在赚钱,他给人家乐,也给自己乐。

  事实上用乐可以做到的不只是工作赚钱,我们念书、生活,都是可以用充满喜乐的心去面对。透过反省,透过以境验心的方式,我们要把心中那种不太正常、不太好的文化价值观检讨出来,把它消除掉,我们就可以逃脱苦的命运了。(摘录整理自2003年2月2日连线法会)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贪嗔痴这三种恶业,感召的是饿鬼、地狱、畜生。佛告诉我们贪心堕饿鬼,嗔恚堕地狱,愚痴变畜生,三种罪业都造,这个果报就很可怕!佛教给我们,念念缘佛,念念想阿弥陀佛,我们娑婆世界六道里头没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这个心,跟六道里头没有感应,念念与西方极乐世界起感应道交。念念都缘佛的境界,念念与西方极乐世界起感应道交,大乘经里面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人念念想佛,佛就现前,他就变成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