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愿性之4 愿性的层次


2014/9/4    热度:93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愿性之4 愿性的层次

   愿性的层次最浅的就是要「下决定」,也就是要有取舍。相较于理性的想东想西、相较于感性的情绪而言,愿性就是「下决定」,就是「做抉择」。而在做抉择时,层次较低的就是犹豫不决,这是在最浅的层次;再上面一点,就是自己可以明确做决定,所展现出来的就是「意志」。而「意志」这个地方也有深浅,也就是自约。

  愿性是做抉择,不过不是要不要吃素、要不要读大学?而是要提升到更高层次的人生的抉择;但这也还是在意志的范围。愿性层次再高一些就会进到一般宗教所讲的「信仰」的层次——不是这一生的抉择,而是累世生命的抉择!想到的是自己这个生命在承担什么?这是所谓的「使命感」了,层次更高、范围更大了。

  进入到使命感这个层次,这样的愿性境界已经不是意志的部分了,而是有相当程度的超越;如果再进一步,就可以变成菩萨大乘——会体验到自己内心的菩萨的无始清净大愿,能体会到这里,已经超越了意志、使命感,是意志、使命感所不及的范围,这就是发菩提心了!到了这个境界的话,愿性这个面向就进入了直觉,它可以「无畏」,直觉的阶段是大无畏的!

  所以,理性、感性与愿性这三个面向,到最后都进入了直觉;进入直觉以后,就是汇归到菩提心。直觉就是从菩提心出来的感觉,所以直觉也可以说是「率萨埵性而行」,亦即儒家所说的「率性而为」。

  (摘录整理自2005年7月3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忏除业障从哪里落实?经上讲得很清楚:善护三业。佛门中有求不应,是因为求的人有业障。业障消不了,是由于缺乏真心真信;若以真心真信去求,就一定会有感应。天天接受佛法的熏陶,可断疑生信、忏除业障。平时忍辱是消业,好事让别人,辛苦自己承担,这个消业增福慧,比什么都快。这一生中,绝对不得罪任何人,绝对不与人结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