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如实知


2014/9/4    热度:91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如实知

   佛经常会这样叙述:菩萨对现象和状态都是「如实知」。什么是「如实知」?「如实知」不只是清楚的认知,更是一种明确而实际的feeling。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在一些迎新、送旧或庆祝的活动中,当活动近尾声的时候,常会有点灯的仪式,每个人手上都捧着蜡烛。我就要问:当你手上捧着蜡烛时,你对所捧的蜡烛有没有如实知?你知道自己手中有蜡烛,你也知道蜡烛的烛火已经点了起来,但你对那烛火有没有如实知?

  什么样子才叫做「如实知」呢?如果要我讲的话,就是你要专注地去感觉那个烛火──你要非常地专注,把其它事都忘掉,只注意那烛火;你要专注地去感觉烛火的光、烛火的热。这样你对这光、热就会有不同的了解。

  当你手捧蜡烛,看见了烛火,也知道了烛火的光与热,这是一种「知」,也是如实的,但你还可以再深入。

  你若能非常专注地去感觉那光是什么、热是什么;然后,再把自己的心融入那个烛火里去──这样你对烛火就会有更深一层的如实知。

  若拿第一种层次的「知」与第二层次的「知」来比较的话,第二层次的「知」就更加如实了。然而,到了第二层次之后,还可以更深入、更如实啊!

  什么是更深入的如实知呢?当你自己投进了烛火里面──其实是你进入了你对火的光与热的感觉之中,这时候,你全身就会烧起来,就像烛火一样;再深入下去,所谓的「拙火定」就会出来。这也是如实知啊!

  这样做之后,还可以扩大──在时间上,把过去连到现在、连到未来,使之连绵不断;在空间上,则可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就是如实啊!而这样的「如实」,绝对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概念。

  所有的「如实知」都不会断尽,不会说:「我到这里就停止了!」,不会的,如实知是不断不尽的!

  彼得˙杜拉克也曾经提过类似的事情:知识可以传授,但经验不可以传授。他举了一个例子:「玫瑰花有玫瑰的香味」──这是概念,这个概念是可以传授的,而你也可以记起来;如果有一个人问你:「玫瑰花是不是有玫瑰的香味?」你也会答「有!」──这是知识,你学了就会知道;但这样的知识无法让你感受玫瑰花的香味是什么。他认为「知识」与「经验」是不同的──「经验」这个词是翻译过来的,我会说是「体验」。

  那要怎么体验呢?很简单啊!就拿一朵玫瑰花闻一下,那就是体验!这样的体验就是feeling啊!就是感觉啊!就是如实啊!如果你只是学到「玫瑰花有玫瑰的香味」,也会讲,但是从来没有闻过,那就是虚的、不如实的、隔了一层的。要真实的话,就要真的拿玫瑰花闻一下,就有啦!这个是体验、是feeling,feeling就是这样实际!

  像彼得˙杜拉克也注意到这些事。这些大师们写了很多有关企业管理的书,其实他们所传授的还是知识。企业管理到底是什么味道,你光看他们的书是学不到真实的况味的;终究还是要自己去经营,真的去企业里工作,才会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就像你真的闻了玫瑰花的香味一样。

  真的去体验,才是「实」;而光说不练,就是「不实」。而且不只是「实」,如实知是不断不尽的!(本文摘选自20070312经典讲座)(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佛门讲功德,“功”是功夫,“德”是果报。譬如我们持戒有功,心安清净就是德;清净心安,这又是功夫,你的心愈清净,你的身心愈安稳,智慧开了,智慧就是德。大家要知道,福德可以与人共享,功德不能给人。譬如我有财富,我的财富可以分给人,我可以送房子给人,我可以送汽车给人,人家可以得到享受,唯独功德没有办法送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