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宗法师:传灯法语 慈悲心与菩提心


2014/9/4    热度:165   

乘宗法师:传灯法语 慈悲心与菩提心

 

  很多人学习佛法之后会以为:做很多善事就是菩萨了!以为捐钱护持、当义工、每天念念经,就是菩萨了,其实不是的。

  慈悲心和菩提心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有菩提心,就一定会有慈悲心;但是如果有慈悲心,却不一定会有菩提心。慈悲心是通于各种教派的善法,而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特有的愿心。

  菩提心除了慈悲心的这种希望众生离苦得乐的思维特质之外,还多了更重要的成分: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所以我也要修学无上的佛道。

  为什么要发愿让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呢?因为在佛陀的法教当中,观察最究竟最圆满的生命状态就叫做成佛。这时候不再受到心中各式各样的生老病死、烦恼概念的干扰束缚,有钱的时候能够快乐,没有钱的时候也能够快乐,那个快乐源自于心灵的富足,这种状态叫做成佛。

  菩提愿心是菩萨最重要的精神与修持,一件简单的善法,例如给人微笑,有了菩提心的成分,就成为庄严的菩萨行,也能够真实的利益众生;否则也只是用外在的善法,在包装微细的我执,所以容易成为一个苦恼忧郁的菩萨,甚至是个自我感觉良好,却不断带给他人苦恼的泥菩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佛门常讲,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佛门也盛传,“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但我们要知道,慈悲喜舍,是建立在定慧的基础上。你没有定慧的基础,就容易被人骗,你那个“慈悲喜舍”麻烦就大了。你明白这个道理,修学的次第就知道了,先修止观要紧。“止”,就是把你的妄想烦恼习气伏下去;“观”,就是保持头脑清醒。教下讲“止观”,念佛人讲“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说实在地,你的定慧没有成就,你的慈悲喜舍是有限度的。定慧成就之后,这个慈悲就变成大慈大悲,为什么?你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你有神通、有慧眼。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