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养成修行的习惯


2014/9/4    热度:116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养成修行的习惯

  修行其实是一个需要养成的习惯,就好像你习惯要吃饭,所以每到吃饭的时间,你就想要吃饭;如果修行也变成你的一个习惯,时间一到就想要修行,修完了你就舒服。只要养成了这个修行的习惯,修行的效果就会出来,就会帮助你修行成道。所以这个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譬如说〈金刚心菩萨念诵法〉,它的重点就是消业,你每天做,你的业就每天消掉一点。业消掉一点,代表你的无明壳也被磨掉一点,这个是相通的,这个很重要呀!大家好像对于把无明壳打掉很有兴趣,其实,你只要把业障消掉一点,就是无明壳磨掉了一点啊!这是要很有耐性,每天做的事情,经由持续不断的努力,才会成功的。

  我们修〈去十恶行十善法〉,只是念十遍,念多了都会背了,你就把里面的内容,内化成你自己的个性。这样你就是在行善去恶了。既去恶又行善,你就是在种善根。如果你每天都这样做、这样念,就会内化成你的个性,这时候这个法就是你的了!它就时时刻刻在帮你种善根,帮你做善事!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要养成修行习惯,养成习惯就会内化成你的个性。真正修行的功夫是这个,这样的功夫才是实在的。以前我教大家,以入定、能够悟本来面目当作目标来修。我现在发现,那样子修不如刚才讲的实在。我们就修〈金刚心菩萨念诵法〉、我们就修〈行十善去十恶法〉,养成这种习惯,内化成自己个性,比入定、悟本来面目还要重要。

  我以前就是教大家入定、悟本来面目,我也知道,至少有十几个同修真的做到、达成了。但是达成又怎样?他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改变呀!跟修行成道没有什么关系。但也不是没有好处,达成以后,因为有真实的体验过,他们对佛法的信心更坚定了。所以我才意识到,我们如果能够把修行的习惯养成,把佛法修行内化成自己的个性,这个远比悟本来面目重要、远比入定重要。这是最近这几年,我改变佛法的教导方法以后才弄清楚的。我们真要想修行成道,基金会现在就是帮助大家养成习惯,内化成你的个性;你成功了,基金会就成功了,这就是基金会未来要努力的方向。企业、公司验收成果,就是看你有没有赚钱;我们验收成果,就是看你有没有变成习惯。养成习惯了,就是有绩效、有成果。

  我们常常误以为经典就是我们要学的佛法,那是错的!那是佛菩萨的心得报告。你可以参考:「喔!这样修,祂会有这些成果、效果呈现出来。」你知道有这种情形就好了,不是你要跟祂一样,你一定不会跟哪一个佛菩萨一样,就算同一个人,此一时彼一时,今天跟明天也会不一样。这个地方有很多人弄错了,他老是觉得自己都没修好,其实他做得很努力,只是套错了,本来就应该不一样的东西,他以为要一样。

  每一部经,都是佛菩萨祂们的心得报告,你只要从里面找到祂们讲的方法,去找到适合你的那个方法。那些方法,我现在都已经整理出来给你们啦!全部都在修行班(一)(二)(三)里,没有什么其他方法了。你们只是要写自己的心得报告,修了以后的心得报告,只是这样而已。(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修行,在念佛或者念经、念咒时,不要去追求数量的多少,而是要做到如理如法,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如理如法,如理指的是要遵循大慈普渡、真实平等之佛理;如法指的是能够正确的理解佛经,按照佛经正确的修行。 如理如法,二者不能相违背,应当一致。 我们念佛或者念经、念咒,不能是为了自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去念佛念经念咒,这样就违背了佛理。 学佛修行,应当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所以呢,念佛念经念咒要发心为所有一切众生而念,愿所有一切众生都能凭借念佛念经念咒的功德,得以脱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成佛道,这才是正确学佛修行,也就是符合了大慈普渡之佛理。 真实平等,是让我们不要再去执著三界六道中的一切虚妄、无常、生灭的事物,全心投入到学佛普度众生利益众生中去,这样就做到了真实平等。 心不执著于虚妄、心不执著于生灭、心不执著于无常,这样的心就是真实心。 心不再随着生灭而生灭,就是不生不灭。 因此,如理如法的修行最重要。 违背佛理,追求念佛念经念咒的数量的多少,都不是正确的学佛修行,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