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名相杂集:禅师


2014/9/4    热度:188   

 佛学名相杂集:禅师

   禅师梵语 dhy2yin,通达禅定之比丘。原始佛教时代,阿罗汉为通晓一切禅法者;以后至部派佛教时代,比丘间产生各种专门人才,如经师、律师、论师、三藏师、法师、禅师等。其中专意坐禅,通晓禅定者,称禅师。在中国,禅师之称,不限用于禅宗名德,于天台宗、净土宗、三阶教等专习坐禅者,亦称禅师。续高僧传习禅篇收载之达磨禅师、慧文禅师、慧思禅师、保志禅师、道绰禅师、信行禅师等即属其例。

  后朝廷亦赐有德之僧予禅师号,中国以禅宗北宗之祖神秀获谥「大通禅师」为最早。后有南宗之祖慧能于示寂后百余年获谥「大鉴禅师」。生前即有赐号者,以宋代宗杲之受赐「大慧禅师」为嚆矢。

  夫禅师者,撮其枢要直了心源,出没卷舒纵横应物,咸均事理顿见如来,拔生死深根获见前三昧。若不安禅静虑,到遮里总须茫然,随机授法三学虽殊,得意忘言一乘何异。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云:「禅师于一切法悉无所得,彼无忆念。若不忆念彼则不修,若不修者彼则不证。天子!以何因缘唯有名说,谓三十七菩提分法。彼名无物,意憙因缘而生此名,一相无相如是而说。或说或不说皆如是名,诸有识知皆无所得,此实知见。若有识知此三十七菩提分法皆无所得。」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云:「天子问言:文殊师利!言禅师者,何等比丘得言禅师?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得言禅师。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彼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皆不取。谓一切法悉无众生,如是不取,得言禅师。天子!若彼禅师,无少法取,非取不取,以是义故得言禅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在一切法里头,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叫邪知邪见。经上说得很清楚,“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有同学受了菩萨戒,还有四相四见,那叫名字菩萨,有名无实。真正的菩萨没有四相,没有四见,为什么?菩萨是正知正见。四相四见是邪知邪见,我们岂止这四种,不知道有多少种,一天到晚乱七八糟的知见,想东想西,全叫妄想,全是邪知邪见。什么叫正知正见?没有知见,般若无知,那叫正知正见。什么时候你到了无知,正知正见就现前,人家来问你,无所不知,妙就妙在这里!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