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义工:过堂用斋的礼仪
2014/9/4   热度:403
佛教义工:过堂用斋的礼仪 《过堂用斋的礼仪》 来源:南普陀在线 佛教斋粥二时过堂,即使只是一餐简单的午饭,也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修行课题,主要展现佛教重视内观自省、感恩惜福、知足常乐等,佛教教义思想与礼仪的统一结合。 壹、受食心境 一、食存五观 (一)计功多少 量彼来处 (二)忖己德行 全缺应供 (三)防心离过 贪等为宗 (四)正事良药 为疗形枯 (五)为成道业 应受此食 二、明自利、利他 (一)愿断一切恶 (二)愿修一切善 (三)誓度一切众生 三、明祝愿与菩提成就 “所谓布施者 必获其利益 若为乐故施 后必得安乐” “饭食已讫 当愿众生 所做皆办 具诸佛法” 贰、受食礼仪 一、端身正坐 二、龙含珠 三、凤饮水 四、以食就口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功夫不到家的时候,一定要守着一个老师!古人讲师承,世出世间法都要师承,都要有老师指导;没有老师指路,就是盲修瞎练。老师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要如何辨别哪些是善知识?这一点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他老人家入灭之前,教我们“四依法”,这个四依法就是辨别善知识的标准。四依法第一句,“依法不依人”,非常重要!经教是法,讲经说法的法师或居士,他的思想见解、行持、言论与经教相应不相应?如果他的思想见解、言论、行为与经教所讲的相应,这个人是善知识,这个人是真正佛弟子。如果他讲经说法一百句话里头,九十九句话都跟经教相应,只有一句不相应,跟佛相违背,这个人是魔,不是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