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静思清澄妙莲华


2014/9/4    热度:806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静思清澄妙莲华

 

  时间如梭,过得很快,所以常常跟大家说,我们要把握分秒。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说法华,法华,是一部大乘经典,不过光是佛陀的时代,他就要谈七年,可况佛陀轻轻的一句话,他能涵盖了普天下万事物理,我们凡夫要来解释那句话,可能我们就要用很长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尽量把握时间,将法华的法髓灌输进来,让人人能体会,佛陀讲《法华经》的精神。

  静思法脉勤行道,慈济宗门人间路,我们静思的法脉,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那就是「静思清澄妙莲华」,静思精舍,我们静思的道场,我们从开始就是,「内修诚正信实」,「外行慈悲喜舍」。

  「诚正信实」,就是我们要心很清净,净到什么样的境界呢?静寂清澄,甚至我们不是要,自修自利,独善其身,不是只有这样而已。

  我们在民国五十五年,那一年开始,成立了「克难慈济功德会」,也就是希望,佛陀的精神来到人间,虽然要度众生,拯救众生,但是芸芸众生这么多,各种苦难都是不同,不只是人的苦难不同。

  尤其是未来的时间,又是那么长,未来的世代,人心和生态,都会不断不断地变动。

  所以佛陀,在二千多年前开始说法,也就是为了那个时候,一直到未来,没有边际的宇宙之间,人生生态的变动,知道未来苦难会更多,所以佛陀本来所要说的,要畅演他的本怀,是从华严开始,要将他心灵的境界,和大家分享,可是人人总是听不懂,因为人天都听不懂了,何况一般的凡夫。

  所以佛陀才又决定,来讲适应众生听得懂的法,叫做「阿含」,佛陀从阿含开始说起,就只是要人人能知道因果报,佛陀用这么长的时间,来讲《阿含经》,众生是不是全都听懂了,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

  但是时间无法等人,所以佛陀开始转入「方等」,慢慢对根机较利的人,体会到人间无常,知道人生是无常,开始就进入了「般若」,让人人开启智慧的门,使人人的心,没有物质的障碍,能没有情牵着的障碍,不管是物或是情、爱、欲念,完全将它蠲除。

  所以这就是在,「般若」里面的道理,要让人人的心没有挂碍,没有情、爱、物的挂碍,不过难道都完全真空了吗?不是,因为你要真正到无挂碍,就要将因缘果报,都能够真正透彻贯通。

  所以从华严开始,佛陀清净无染,那种「静寂清澄」的境界,众生没办法一时就能够归纳,在华严的境界,法,广无边际,我们凡夫哪有办法?去容纳如此开阔,广无边际,那种静寂清澄的境界,没办法。

  所以让大家先了解因缘果报,但是众生就会因此执着下去,执着该如何造功德,所以虽然知道这个业,业因,众生受苦难,就是因为有造了业因,才会得到苦果。

  知道大家苦,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业因,只有在受苦的当中,要如何能消灾免难,这样就会追求,求,求功德,求能消灾免难,真是有可能吗?要消灾,能去掉苦难,除非也要回归到源头去了解,我们如何才招来这么多的苦。

  所以若只是说「般若」,有些人就会偏空,偏空就会拨无因果,这样不对,佛陀就是赶快开始说,在这个「空」中,还有「妙有」,妙有就是业的种子。

  所以《法华经》是叫做圆教,不执有,也不执空,所以空中还有妙有存在,所以这就是我们的心,要回归那分「静寂清澄」,所以我们必定要静思来反省,静静来思考,我们的心灵境界,为什么会这么复杂?佛陀的一句话,不就是会让我们透彻明了,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种种烦恼障碍重重。

  所以我们必定要修行,我们要进入圆融真空妙理,那就是在静寂清澄,谈何容易?佛陀也还要再跟我们,以法华来比喻,因为我们都是在五浊恶世中,所以佛陀在真空妙有的圆教中,用什么譬喻呢?就如莲花一样,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因为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就是已经进入五浊恶世的时代。

  所以我们学佛必定要像莲花,在五浊恶世中不受它污染,这就是我们要修行的地方,虽然佛陀跟我们说,我们与生俱来,有清净与佛同等的本性。

  不过无始以来,我们已经一世又一世,在六道中轮回,不断在轮转,不断养成了我们的习气,所以我们人人,都有与生俱来那分烦恼习气。所以在人间,虽然说我要修行,我发愿、我发心,不管在家出家,这样的习气还没有离开。

  所以佛陀他就跟我们说,我们要好好地,将我们内心的浊气要去除,因为佛的时代,一直到我们现在,还有未来,这一生一世,不断不断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习气愈来愈多,要怎么办呢?

  我们现在知道,过去说不定,我们没有因缘接触到佛法,所以即使接触到时,我们的习气还未断,还是在浊世中受污染,所以我们习气很多,我们现在既然有缘,在同一个道场,这个道场的名称叫做「静思」,甚至我们大家所要的境界,就是静寂清澄。

  我们在静思的道场,要承我们的法脉,我们虽然处在五浊恶世,我们还是要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不要被五浊恶世这种的生态,把我们污染了,明知我们有与生俱来的习气,我们没办法再等下去了,还有多少时间?让我们这辈子能走入圆教呢?

  所以我们现在开始,我们就赶紧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生态里,我们还有什么习气未除?

  我们要赶紧把握时间,在我们现在,「静思清澄妙法华」,「慈济人群菩萨道」,我们不是要独善其身,我们还要广招来众,人人一起来,让我们这个浊恶的世间,能多一个人走入慈济的门。

  慈济,必定就要有慈悲喜舍,佛陀要教菩萨法,要来教育我们走入菩萨道,必定要慈悲喜舍。

  所以内修是信实诚正,外行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就是菩萨道,虽然我们修行,我们也要兼行菩萨道,虽然我们自己要去除习气,我们也要为天下人发心。

  现在现代的人口,比佛陀的时代增加很多,佛陀的时代,只有二亿多的人口,我们现在将近七十亿的人口,只要想到人的呼吸间,有将近七十亿的人口,呼吸时呼出去的气,想想看气候,空气都污浊了,何况是人心的欲念不断,世界工业一直发达,欲念的追求。

  这种世间,你们想,大地污染,空气污染,人心污染,是多么的严重,所以我们必定要发大心,我们要走入人群中,我们要广度众生,让众生人人能够理解,佛陀来人间,能够让人接触到佛法,认识佛法,所以我们必定要走入人群,行菩萨道。

  各位,「静思法脉勤行道」,「慈济宗门人间路」,这是在我们的道场中,我们要有共同这个方向,共同心愿,所以这念心,我们要常常自我警愓,我们的心时时要有那分,「静思清澄妙莲华」的心,还有在人群中,我们要行菩萨道。

  各位,希望你们是,入群入世的菩萨行者,我们必定为人间开一条,菩萨大道直的菩萨道,菩提大直道的这一条菩萨道,我们人人有责任,我们人人要有这分的承担,所以我们对在家居士,希望能广招来众,让人人能认识。

  所以《法华经》其实是很长,因为我们要适应现代的时代,还要适应现代的空间,还要适应现代人与人之间,这和佛陀二千多年前,世界二亿的人口,和现在将近七十亿的人口,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性,真的是距离很远,不过我们若能愈多的人,来认识妙法华,大家的心,都能在五浊恶世而不染。

  若能如此,相信这个人间、社会、人心,一定能净化,人心若净化,就是消弭灾难最好的方法。

  所以各位菩萨,我们与世无争,但是我们要与事无争,更要与人无争,更要会更要会合道理行入菩萨道,所以请大家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重新将过去的杂念习气,我们要发心愿赶快去除掉。

  记得,我们的心要「静思清澄妙莲华」,我们要「慈济人群菩萨道」,所以,「静思勤行道,慈济人间路」,这就是希望为法华来铺路,我们要如何走入,法华的法髓精华,请大家要时时多用心。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曰:“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相是一副皮囊,也是给人的外在形象;心是一种境界,也是操控情绪的源泉。要想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