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王舍城的由来


2014/9/4    热度:303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王舍城的由来

 

  王舍城的由来(一)

  住无所住无处不住

  佛说法处庄严道场

  永恒法身慧命常住

  佛在灵山人心中处

  我们就能了解,在佛的境界,他是住无所住,无处不住,常常跟大家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陀真如本性,是无处不住,佛说法的地方,就是最庄严的道场,我们不管读哪一本经,经的开头就向我们叙述,佛陀说法,道场庄严。尤其是在灵山会这个道场,说法的地方,那就是成长慧命的地方。

  所以「永恒法身慧命常住」,佛陀的法身是永恒的,无生无灭,所以佛的慧命是常住,也是常常和大家说,人人的慧命要不断地成长,因为我们人人本具慧命,只是无明遮盖,所以学佛是要如何去除无明,减轻一分无明就成长一分慧命。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这不就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一句偈文,是啊,灵山在那里呢?是在印度吗?在人间的事相,没有错在印度,不过佛陀说法《妙法莲华经》,只要我们用心听,真如本性体会,灵山当时的说法和我们现在的心境应该是一样,心境和事相地方的环境,只要你用心体会,心境环境合一,所以人人心中都有真如的本性,真如本性永远都向我们自己说法。

  所以佛在灵山莫远求,不要想向很远去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五.处成就

  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谓能住住所住

  佛为能住

  所住者即忍土

  讲经的六成就,现在已经是第五个成就,佛所住处说法的地方,若没有这个地方,要在哪里说话呢?所以必定要有这个地方,地方在哪里,住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这是讲《法华经》的场地,佛陀当时,就是在这个地方讲《法华经》,现在要跟大家解释,「王舍城耆阇崛山」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

  饮水思源,我们也要知道讲经的来处,它为什么被取这样的名字,就说「住」先解释住。佛为了要适应人间,因为是讲人间事,人间的事就有能,所,所以现在说的「住」,能住,住所住。

  什么叫做「能住」,能住的人,这个地方谁能住,我能住,你能住,还有估么人能住,就是「能」,有我这个人,所以我能住在这里,这是「能」我们能在这里,所以那个时候,佛陀游化来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刚好很适合众生的根机成熟,佛陀能住在这个地方向大家讲经,这叫做「能」,「能住」,这个人能住在这里,住所住灵鹫山,就是佛所讲法的地方,这叫做「所」「能」「所」。

  我可以用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我所用的,这是世间的法,能与所,所以住王舍城,就是「能住 住所住」,佛为能住的主,佛陀这么大一群人,也是不能缺佛一个人,所以他是主宰,就是佛在这个地方,因为要讲这部经,这一大群的人,唯有讲经的这个人不能不在这里,所以佛为能住。

  所住者即忍土,王舍城,「忍土」就是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是这个世间,堪忍的世间。佛教徒人人都知道,娑婆世界,它的名称叫做堪忍,因为世间苦,苦事偏多就是这个世间,所以叫做「忍土」。我们堪得忍耐的地方,佛为能住,所住者即忍土,

  王舍城为什么它的名称,叫做王舍城,我们可以再解释,在梵语的名称叫做罗阅祗伽罗,这是在印度,在这里翻译过来叫做王舍城,这是一个国家的地方,王舍城又有它的国名,国的名称叫做摩竭陀,译成我们这里的意思,叫做「不害」。意思就是说,这个国家很祥和,因为这个国家没有刑杀。

  因为这位国王很仁慈,国家所领导的就是很善良,所以没有人犯法,国家也没有施行刑罚,所以这个国家是一个很祥和的国家,所以又再有另一个名称,叫做摩竭提,摩竭提就是国王的名字,意思就是说这位国王的仁慈,人民的善良,这个国家都没有杀盗这些种种不法的事。

  所以这个国家以国王的名字来称国号,这位国王后来又有一个儿子,因为他的脚底有斑痕有驳痕,所以人人给他称名为「驳足」。

  王舍城

  梵语罗阅祗伽罗

  此云王舍城

  国名摩竭陀

  此云不害

  言无刑杀

  亦云摩竭提

  此云天罗

  即国王名也

  此王驳足之父

  这位驳足太子很聪明,只是有一分喜爱,就是爱吃肉,一天当中要吃很多肉,性情比较暴躁,但是国王只有这个儿子而已,所以到他即将往生时,把他的王位传给太子,太子开始掌政,他最爱的就是三餐饭,一定要有很丰富的肉类,所以厨房的厨师,每一天每一天都要准备很多很多丰盛的肉食,来供给国王。

  有一段时间忽然间缺肉,找不到肉可以供应,厨师看到一个孩子往生了,孩子既然死了,就把孩子的肉拿来厨房料理过后,就是一道菜,驳足王吃到这个肉,他觉得很好吃,这很好吃,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肉类,所以就开始交代,交代厨房,以后你们每天都要用这种肉类来供应我,当时的厨师不知如何处理,这种的肉类是人体,所以只好厨房就开始,每一天到外面去抓孩子来处理。

  作为料理来供奉国王的三餐,能吃得很高兴,但是这个消息已经使得全国人民开始很惶恐,人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今天能否保命到明天。所以每一位为人父母的人,都是很担心。所以触怒了他的国家的民众。

  这个消息又传到其他的邻国,以前的印度是以城称国,所以邻近的国家都是很愤怒,所以除了他自己本身的民众很惶恐很愤怒,也触怒了周围的国家,所以过了这一段时间,千王大家共同聚会,就开始认为这个国家不值得继续存在。

  所以就共谋要讨伐这个国家,所以这个国王就被很多国家大家共同包围起来,他就逃,逃到灵鹫山,那时候鹫山中有很多鬼神,因为这座山,平时印度有这种风俗,人若往生不能在家里,往生之后就要抬出去外面,放在露天的地方,所以鹫山就有一种名称-天丧。人死之后就放在那里,因为人死后都放在那里,所以会养成一些鸟,那些鹫鸟会集中到那里吃人的尸体。

  人人认为那个地方有很多鬼神,在那个地方,这位驳足王他就被大家包围,包围逃到那里,他再也无法出去了。但是那座山里有很多山神就是要抓这个国王,也是要抓来吃。后来这个国王就和这些出神有一个约定,约定你们假如能留我一命在,我会和大家合作,去抓一千位国王来供山神。

  因为这样,这些山神共同以这位驳足王为王,果然他就开始找,若是国王,他就利用这些山神去抓过来,抓来这个山中,就要累积集到一千位为止,才同时千王祭祀山神,不多久的时间,就已经抓到共九百九十九位国王,已经集中在那个地方,就差一位,果然让他找到一位国王,这位国王就很特殊。

  抓来时一直哭,所以那时这位驳足就问他:有这么多人,你为什么一来就开始哭了,你很没有勇气。他就说:不是为我自己,果然有这么多人,等我来凑足一千人,所以他们当然在短期内,就会被杀。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办,你若能给我三天内的时间,让我办好这件事情,我绝对会亲自再来报到。会来!

  这个驳足认为,还有比你的生命更重要的事情吗?他就想,就算你这三天不回来,我也有方法能把你再抓回来,他们互相约定了。所以这第一千位国王果然被释放了,当然再接下去的故事。真的是很感动人,「王舍城」的名称,如何成立起来,关键就是在这第一千位的国王。

  各立时间就是这么快地过,虽然因缘是这样,不过我们应该要知道,凡事都是因缘合成,我们若没有因缘合成,这个地方就无法成就。没有成就这个地方,佛陀就不是在这里说法了。

  所以「住无所住  无处不住」应该要看因缘,因缘聚会的时候,所以佛到底在那里,永远都是在我们心里,所以请大家,不管故事是如何,说法处是怎么来的,最重要的,我们的本心里面永住着佛说法的道场,所以人人要在心中这朵不受染的妙莲华,就是最清净庄严道场。请大家法要往我们心的深处找,所以要时时多用心啊!

  王舍城的由来(二)

  说法处应有大因缘

  集大福德灵应具会

  圣法流传广被历代

  今人应时心存感恩

  也就是要跟大家说,世间没有无因缘而成就,何况说大法,一定有大因缘,所以说法的地方,一定有它的因缘所成就。

  因缘,就是因为有大福德,灵应具会,才能让圣法流传,要知道圣法能够流传,才能在很广阔的范围,去荫庇后代的人。

  我们现在若不是有灵山会,这个盛会,我们今天,也没有《法华经》可听,所以说圣法要流传,就是广庇于历代;两千多年了,现在我们还能听到佛所说法,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要很感恩,用感恩心,必定要将法听入心,用于生活中。

  前面我们说过了,王舍城的起因,就是来自于驳足,被一千个小国的国王包围,来到了灵鹫山,有恶鬼罗剎要伤害他的时候,他就说:「来,你若抓我一个人来祭祀,这样的量太少了,你们若能让我当鬼王,在这里来统领大家,我发愿能抓一千个国王来祭祀。」

  因为那时,驳足对千王讨伐,心存着埋怨,所以他发愿要统治罗剎,利用罗剎的力量来抓千王,这些罗剎恶鬼听了也是踊跃,所以称驳足为鬼王。

  从此开始就真的去抓了,九百九十九位小国的国王,一个一个抓起来,就这样监禁起来,最后一位叫做普明王。

  这位普明王很信仰佛法,他是一位仁王,疼惜他的人民,尤其是信仰正法,所以他很有信,话说出去,一定是信受奉行。

  所以普明王既然被他抓来了,他也知道千王,差他一个,很快就是千王共祭山神,但是他已经定下要为他的国家,做一个无遮法会,这无遮法会是开国库普施,就是布施大会。

  日期已经开始将近了,还没做之前,他就已经被抓来了,所以因为这样,他的心里很难过,所以他哭了。

  驳足鬼王他就说:「你怎么这么没气魄,一到这里,你就哭了。」

  他说:「我心悲,因为还有很多国王在你手中,生命在旦夕,等我一个人来完成,生命就将在你的手中损掉了,这是我第一个悲;第二悲是我的信,将丧失。」

  「你是什么信?」

  他就说:「我一生守信于实语,我要做的事,只要说出去,我一定要做到,我已经向我的国家的民众宣告,我要举行无遮大会,要建立无遮大会,这个大会还没有举行,所以我对人民失信,所以因为这样,我悲。」

  鬼王驳足心里想:「会有这样的人吗?」想要试探他,就说:「好,我可以放你走,你真的有办法自己回来?」

  国王就说:「我绝对会,给我三天的时间,我一定会准时回来。」

  就这样把他放了,这三天内,普明王回到他的国家,赶快宣告,大家快聚会过来,来接受国王的无遮法会大布施。

  同时把他的太子叫过来,国家的大臣都集合起来,跟他们说:「我今天要将国政交给太子,希望所有的大臣,要像过去拥护我一样,来拥护太子,施于仁政,疼惜国民,照顾国民的生活。」

  大家真的很不舍,这么好的国王,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不过国王话说出去,绝对不会再收回;所以在三天内,真的是回到灵鹫山,他的神色轻安自在,可以看到喜悦在他的脸上。

  这驳足鬼王看到普明王,那种欢喜像发光发亮一样,他就问他:「你已经回来了,你可知道,你这次回来,你的生命就等于来赴死,要赴死的人,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普明王回答:「因为我现在的心,就是感恩,第一所感恩的,就是我能得遇圣法,圣法能入我的心,让我日常生活做得很欢喜,能为民众所依靠,这是我一大感恩。再来感恩的就是鬼王你,愿意给我三天的时间,完成我的信,话所说出去的信用,所以我也很感恩,内心充满了感恩,充满了信受奉行那分法的喜悦。」

  鬼王听了之后,觉得很奇怪,到底这个法有多好?能使一个人面对死亡时,那么欢喜,那么喜悦,到底内心想的是什么?

  鬼王说:「你说出来,让我听听,听听你内心所受的法是什么?」

  所以普明王他就要求,我既然要说,我也希望,所有的九百九十九位小国王,都一起来听,大家来分享,分享我心中所感恩的圣法,既然已经千王聚集,不怕他们跑掉,就这样一千位已经集合起来,生命在旦夕,每个人都忧愁、恐慌。

  但是这千王看到普明王,这么安然自在,那种法喜,那种脸上的光辉,大家的心就安下来了,要专心听,听听到底他的心中,所拥有的是什么样的法?

  开始普明王就说话了,他说:「已经觉悟的圣者,所说的教法,就是慈、悲、喜、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任何一个人的幸福,(即使)跟我们没有关系的人,但是让我的心很快乐,这叫做大慈。

  大悲,不忍心众生受苦难,众生的生命,和我好像是一个共同体,众生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我会想办法去帮助他,众生解开了困难,得到了帮助,那分欢喜,那就是我的欢喜,我心安,这就是大悲。

  为众生所付出的没有后悔,没有后悔的心,我会很安,所以日日都是很轻安自在,众生的福,我欢喜,众生脱离苦难,我心安,所以每一天的心情都是很轻安。

  「慈悲」这二字,要用在行动中,要懂得舍出,光是用慈悲用爱,如果没有舍出,这样无法去施行,所以这个「舍」字,就是要身体力行,凡事我都能亲自做到,身体力行,做了之后,那分的轻安,那分的喜悦,舍掉了烦恼,能身体力行,这就是舍。

  所以我的心中没有烦恼,我的心中没有挂碍,舍了一切的烦恼,我的内心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法喜,法喜、禅悦,禅悦就是定,不受外面什么样的环境,来影响我的心。

  哪怕现在这个生死,我也可以了解,生老病死苦,时间如果到了,皆归尽,不管是富有,或者是贫穷,不管是位高,或者是贫贱,到了最后,总是归尽了,就是都没有了。

  所以生死是早晚的事情,所以我对这个死,没有什么挂碍,再说,空啊,世间没有一个法是永住,世间所有的物质,每一样都是会空掉,所以成、住、坏、空,所生活的地方,天地万物没有一样是永住,这就是真实的法性,所以何必去计较生命的长短。

  世间一切万法总归都是无,还有你吗?还有我吗?还有天地万物吗?所以把这些道理看尽了,只要应该我们要做的,对的事我们都去做,这样我们应该每天都很欢喜,每天都很轻安,何必这么的惶恐忧愁,不需要。

  大家听了,对啊,所以不管我的生命有长短,我不必挂碍,既然来到这里,既来之,则安之,生死自然,所以大家的心,心开意解了,大家的心定下来了。

  驳足这位鬼王,他听了以后,他也很感动,其实他也是大根机的人,也是大权示现的人,所以他听了以后,不只是欢喜,甚至证初地,菩萨地,他证了初地,内心完全开解,欢喜地,满心的欢喜,所以从此开始解开了他的心结,那种暴恶的心,抱怨埋怨的心都没有了,心都开解了。

  所以他就提议,不杀你们这些人,我们大家共同来生活,甚至共成为一家,我们就等于是兄弟一样,但是我已经向这些罗剎夜叉,已经说过,千王来祭祀,我也应该要对他们有个交代。

  普明王就说,可以,他们所爱的就是血,千王,大家用一个盆、桶子,装一些水来,每一个人就刺一滴血,滴入盆中的水中,千王滴血入水中,融为一盆的血来供罗剎夜叉,这样就完成这个愿了。

  甚至除了血以外,每一个人拔三根头发,这就等于是全身都献祭了,千王,大家觉得在这里可以听法,普明王能够每天跟他们分享,他所得到内心的真理,所以一些国王都不想要回去了,要把他们的家属,全都带来这个地方。

  所以千王入宅,在这个五山(都五山)中,称为一个大国,当然后面还有它的故事未了。

  各位我们大家要认清,「法」,其实如果可以入心,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可以真正自在,自在的心因缘会合,那就能够影响一个场所。

  所以「说法处应有大因缘」,这也是因缘成就,所以我们听法的人,也应该时时心存感恩,我们若常常有感恩心,我们就可以轻安自在,这就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关键,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啊。

  王舍城的由来(三)

  以如是无私大爱

  真诚信守化暴虐

  正行殷实启悲智

  山神恶王成菩提

  各位,如是,「如是」就是真实,人人要用大慈悲,如是大慈大悲,如是诚正信实,无私的心付出大爱,人人若能真诚信守,自然我们就能化解暴虐。

  前面已经说过,普明王,他就是用如是真诚的心,展现那分大爱,能够将暴虐的心,和罗剎夜叉的那种心,能够把它化解过来,这就是要靠我们平时,不只是有信仰,虔诚礼拜,这样就好,不只是这样。

  虔诚在内心,正行在外,所以我们要正行殷实,所做的事情,我们要言行合一,这样才有办法,说服那种暴虐的心,调伏那种恶念无明,如果能够这样,不就是成菩提了?

  所以普明王能够将驳足说服,和千王同时结为很好的朋友,如兄如弟,成立了一个真正的,就是人人为一家;用什么方法,能再向山神信守承诺?那就是千人每人一滴血,三根头发,合起来叫做发肤血肉,这样来祭祀山神,这就是智慧。

  就这样开始,驳足就将千王释放回去了,人人得到自由,共同一念心,大家约好,人生即使江山再大,妾,再美的妾,豪华的宫殿也不是长久的,所以认为法才是永恒。

  所以大家约好,共同要来灵鹫山修行,来听法,所以回去,开始将小国就委政于太子,给第二代的孩子,带着愿意跟随他的人,就全都集合回到这个山上来,这山脉总共有五座山,五个山群合起来,就是一个灵鹫山。

  所以在这当中,也有很多百姓,觉得国王已经在这个地方,建舍了,所以他的国家,千国的人民,有的人也愿意,跟着国王来这个地方建舍,也来这里盖房子。

  所以一时之间,这个地方的人口都增加起来了,很多人都来这里盖房子,除了一般的百姓以外,当然千王也立舍在这个地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七次火灾,火灾的地方,都是一般的民众的房子,唯独国王的房子没有被烧。

  所以因为这样,有很多百姓觉得很奇怪,一般民众的房子一而再,已经是七次被火烧,唯独王所盖的房子,都没有被烧到,所以大家就想,来向王请求,请求不如我们的房,都把它称为王舍,所以在这当中,大家认为亦可行,凡是来到这里建房子,每一间房子,每一个家庭,都可以让它叫做王舍。

  所以从这样开始,一般的百姓也能称舍为王,我们就可以知道,当初这千王,共聚一处,在深入佛法,那分心的平静,阶级都已经平等了,尤其这个「舍」字,也能改为「赦」。

  就是一王赦千王,这也是赦,尤其是千王允许所有的百姓,在这里建立家园,都能够称为「王舍」,这就是一个真正和平的世界,所以称为王舍城。

  这里已经成立了很多人口,很多人的家都住在这里,尤其是这座山,房子这样建起来,看过去等于是一个城一样,所以叫做王舍城。

  王舍城总号的国又是在哪里呢?当然这不过是一个国,舍卫国里面的一个城,当然,王舍城这个城在群山里面,有五座山合起来,这座山还有一个号,通称,叫做耆阇崛,我们译为灵鹫,就是那个形状好像鹫鸟的头。

  看,有的时候我如果要去台东,如果到了接近鹿野那个地方,不由自己就会向东边看,那个地方有一座山,有一个角度看起来,好像是佛的头,这很不可思议,角度不同,你去看,每一次从那里经过,每一次都是内心觉得很欢喜,那个地方叫做都兰山。

  都兰山是我走过的路,当时真的是懵懵懂懂,听人家说那个地方有仙人,自然就会好奇心,五、六个人涉过都兰溪,爬上都兰山,去到像一个佛头,那个鼻尖上面,就是最高峰的地方,其实到那里去找,什么都没有,只是八、九个钟头的路走过来,那种危险的路程,实在是过程很危险,好像在探险一样。

  当然大地山河,一山高过一山,尤其是山水的变化真的是莫测,曾经跟大家说过,一股水出来,热的和冷的同源,明明看它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但是冷热同源,这说起来,可能大家也是感觉到,很不可思议,但是要跟你们说如是真实,是真实的,是这样的,这实在是奇妙莫测。

  天地之间,这是我曾经去走过的,但是现在常常从那里过,总是有一种感受,感受到那分很亲切的感觉,那座山很大,一山越过一山,真的是,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经历)。

  但是我们现在路这样走,所走过,由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形态,我想印度这个灵鹫山,应该也就是,从某一个角度看过去,确实有鹫鸟的头,那个形。

  在几年前,我们的《经典》杂志,有去探勘过了,去看过了过去两千五百多年前,当时佛陀(说法)的遗址,遗留下来说法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

  人走到那里已经照了相,但是是不是过去那个灵鹫山呢?那个平台看起来没有很大,一点点而已,再看到的,除了这个平台以外,就是山,一直斜下去,后面还有山,前面是一直斜下去,感觉起来地方不大,不过现在它的名称,就是叫做「灵鹫山」。

  走到那个地方,真的有一个很旧的平台,就是佛说法的地方,看起来有一点点鹫鸟的头形,在《经典》里面也有相片出来,这都可以证实,以鹫鸟为名叫做灵鹫,也叫做鹫头。

  又有人这么说,传说中,印度有这样的风俗,人若往生,不是用棺木装起来,一般人就是用天葬,所以在灵鹫山的南边有一座山,叫做尸陀林,这个尸陀林,这个地方就是人往生了,就抬到那个地方天葬,不管是日晒或者是雨淋,让它很自然的腐化。

  腐烂之后,鸟都会集过来那个地方,吃这些尸体的肉,所以在那个地方,有很多鹫鸟在那里栖止,因为那个地方,有很多它们的食物,就是天葬的尸体在那里,所以叫做尸陀林。

  就是在鹫山南边的山,有这样的地方,也是很多鹫鸟集中的地方,因为这样叫做灵鹫山。

  又有传说中,这个山有很多山神,罗剎鬼神在这个地方,这是古代传说,因此当时的人就称呼这个地方,为鹫山,这个山的周围,靠近城,在摩竭陀国的城附近,不很远,这座山有五个穴,五个穴就是五个洞,山洞。

  根据古代的传说,这五个山洞,佛居于中间,不只现在的释迦牟尼佛是这样,其他过去的诸佛,都是在这个地方说法,都是在这里说《法华经》,佛,过去的诸佛,也是居住在这五个穴的中间,其他周围的穴是弟子所居住,这是过去这样的传说。

  这个地方,也是佛讲经最多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称为灵山,佛灭度之后,也是罗汉所居住的地方,所以说这个灵鹫山,好像很有灵气,但是外面的人来看这座山城,所看的不太一样。

  有的人看起来,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无不都是土、树、草、石,只是这样而已;有的人看,不对,像是七宝庄严;有的人看的形态不同,却是有的人看到的,感觉这个地方好像诸佛游行,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圣境。

  各人的心灵境界不同,就像我刚才在说的都兰山,各人在不同的角度来看那座山,就是不同的形态,偏偏有一个地方看起来,就是很像一个佛头,有的人说,哪有,我看不像;我看的很像,等等;不同的看法,经过解释之后,有有有,从这个角度看到的,很像一个佛头。

  就像我们在关渡,看过去观音山,为什么它的名字叫做观音山?像一尊观音菩萨的形态在那里,像观世音菩萨的头形在那里;看看,真的喔,远远的地看过去,有像,刚好要去我们关渡的那条路,你眼睛向前看,很像。

  所以一座山,我们用什么境界去看这座山,就像什么形,何况刚才我说过,天地很多不可思议,奇妙的形态,人如果到了那个境界,你所看到的,就算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也会觉得很奇妙,不可思议。

  但是有的人听到,哪有可能?这就是境界,真的踏上那个境界,就是真实,在外面用猜的,都是不如是。

  所以「以如是无私大爱」,「真诚信守化暴虐」,这种这么暴恶的境界,就是需要真诚,要信守,所以信为道源功德母,我们如果说话让人相信,自然就能转心境,转暴恶为慈祥,这不是不可能。

  但是光是用说的没有用,必定要正行殷实,就可以启开悲智双运,就像这样的山神恶王,也可以成菩提。

  所以集中在这个,很有灵气的山里面,过去的诸佛,现在的佛,都是在这里说法,这是一个灵山。

  「灵山只在汝心头」,所以人人都有一个灵山塔,只好向我们的内心,好好去找出我们心中的灵山,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啊。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人在学什么东西?就是把妄想去掉而已。妄想去掉,心就定,心就清净,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而不是我念了多少部经、念了多少部论,我也会写、我也会讲,那没有用处的!又会写,又会讲,那些世间人都会!把佛法当作世间一种学问去研究,他搞的是佛学,不是学佛。学佛是要搞戒定慧,佛学是搞世智辩聪,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学佛,成就的是功德;佛学,成就的是造业!搞佛学,不但功德没有,福德也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