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与伦理道德
2014/9/3   热度:187
中国禅宗与伦理道德 张智明 印度禅宗传至中国、日本,由于与中、日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不断渗透融合的过程,终于形成与印度禅宗有所不同,而具有中国、日本民族特色的中国、日本禅宗。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著多层次的思想内涵。中国禅宗的产生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它适应中唐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也适应当时意识领域的格调。它是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流行时期最长的一大宗派,其思想和宗旨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传承上,由“藉教悟宗”的“如来禅”转化为“教外别传”的“祖师禅”。在伦理上,由“人人皆有佛性”的佛性平等观,发展到“随顺自然”、“任运自在”的人生哲学。在传法系统上,以六祖慧能创立南宗为始,从南岳怀让下出沩仰、临济两宗、青原行思;下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宋时在临济宗下又分出杨岐、黄龙两派,世称“五家七宗”。在唐以后,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禅文化是中国佛教的重要标志。 禅宗本质是一种生命学说。它从人生角度启示人生目的、生命价值、善恶标准、人生本质、道德觉悟、修养途径等,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主张,从而构成了禅宗的伦理思想体系,它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下列二点: (一)人格本体论。禅宗以《金刚经》所说定慧等持为根本。六祖慧能从《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经文悟出定慧等学的微旨,“无所住”指定,“生其心”即慧,禅宗的一切思想皆从此引伸扩充而来。他虽依《金刚经》中我空、法空、空空、离想、离念。但实际上它关心的并非是物质和精神究竟为何本质问题,而是一种人、物自我解脱以及这种解脱的心理体验,即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所感受的人生宇宙的终极真理。它把“真如”作为最高理论实体。什么是真如?《成唯识论》卷有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异,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诸经论对真如列有许多异名,但名异义同。如《法华玄义》卷八载有“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槃、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灭”等十四名。佛教各派对它的解释也不尽同。如中观派以性空为如(真如),亦名诸法实相。瑜伽行派主要以“法无我”、“真智行”为真如。唯识宗则以“唯识实性为真如。地论学派立第八阿赖耶识,摄论学派更立第九阿摩罗识。名虽不同,但均以自性清净为真如。总而言之,一致认为人们一旦体认“真如”,就能消除尘念,烦恼,达到绝对自由的生命境界。真如佛性的内涵并非对宇宙自然的针对和解说,主要在探索和建立一种理想人格。禅宗主张佛心不二,自性即佛。佛性既被解释为最高理论实体,和道德境界的体现,又被理解为真正本性内在道德的要求。 (二)心性修养论。禅宗在本体论上并没有多大的发挥,它的真正著力点是心性修养论,在思想史上的创新意义也在于此。慧能的中心思想之一就是佛性说。《六祖坛经》记载他从岭南到黄梅初谒弘忍时的一段对话:“弘忍和尚问慧能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答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和尚遂责慧能曰:‘汝岭南人,又是獦獠(当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侮称),若为堪作佛?’慧能曰:‘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由此可知,慧能在参学前已早领悟学说。他在得法偈中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明确指出:菩提树、明镜台皆是“空”的,正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佛性才是真实的、永清净的。大乘佛教认为佛性就是宇宙的本体真如,也就是最高的般若之智,每个众生都具此性德。慧能在《坛经》中阐述说:“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又说:“不识本心,学佛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只有除却妄念,拨去云雾,自识本心,直见本性,即可顿悟成佛。因此他在《坛经》中直截了当地指出:“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并称:“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禅宗认为,佛性是本觉的,这就为其道德修养学说设立了本体和动力。只要本觉的心性得到彻悟,即可达到不染不著、任运自然、自在解脱的“无念真如”境界。 (三)道德原则实践及其方法。禅宗认为,成佛纯为发明本心的见性功夫,因此要求学人摒息诸缘、莫生妄想、一切放下,于相而离相,于念而离念。它提以“定慧为本”的新禅法,突出道德意念,强调善行要发自良心,出乎自觉,顺乎自律。成佛只在自识本心,而这本心又是“觉体圆明”不可分割的本体。至理不可分。用智慧观照,即得全体,只须顿悟,不分阶次。顿悟说道德觉悟带有一种神秘性,但对道德思维却有一定的自明性。禅宗的即心即佛的理论,引导提倡人间佛教的方向。六祖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的偈言,不但扼要地说明了禅宗源于般若,而且为禅宗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后来各派禅师们建立门庭,影响很大。此偈揭示了“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并把行住坐的修行方式,直接融化在道德修养主体的日常生活中。慧能的说法“以定慧为本”,又谓:“先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就是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之意,关于“顿悟”,他的解释是,自心从本以来空寂者是顿悟。即心无所住是顿悟;今于顿中立其渐者,即如登几层之台,要藉阶渐,终不向渐中而立渐义。这些说法,显然是冲破常规的进步。 禅宗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伦理思想,又接受了中国传统的人性理论,吸收老庄追求纯任自然、超越是非的自然人生境界。引用老庄得意忘言的思维模式,反对执指忘月,要求超越中介,自心与真心短兵相接,寻求本来面目的直接合一。它还继承老庄否定权威,冲击教条的反叛精神,使人感到富有新意。 禅宗的伦理观念的产生,给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带来了新的生机。它在理论上的主要成就就是否定将佛神化,注重自力,强调个体道德的完善,从而把道德的自律所带来的情感—意志因素突出地表现出来。禅宗伦理把佛性世俗化,人性化,后来马祖道一又倡“平常心是道”之说,合乎道德本性。但它把先验的佛性作为人们内在善的本质规定,割断了道德信念与道德社会要求间的联系,从而使禅门弟子“口虽说空,行在有中”,失去了道德实践的真正意义,产生了“口头禅”、“文字禅”、“狂禅”等币病,使禅风每况愈下,主要就在于与伦理道德脱节。宋永明延寿有鉴于此,发愤著《宗镜录》一百卷,意在扶衰救弊,匡正禅风。对此书在一百年后才获流通,不久又被增改,直至明代才恢复旧观。■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布袋和尚的旁边,常常画几个小孩围绕他,小孩一定是五个或者六个,五个的比较多。五个小孩代表五欲,财色名食睡;六个小孩就代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画几个小孩围绕他,代表五欲六尘一天到晚围绕着他,他不动心,他不受干扰,是这个意思。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