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的般若禅观
2014/9/3   热度:264
平常心的般若禅观 平常心是道:心行清净,事事无碍,应世利人,这是修行者的根本目的。古德从圆满究竟佛法的果位证量上,开示平常心者甚多。如禅宗南泉指示赵州为“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马祖道一禅法的突出特点和根本旨趣,它排除了善恶、染净等二元对立的区别性,主张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体现心性、张扬真理。它继承并发展了慧能等祖师们的禅法思想,也深受《华严经》“事事无碍法界”等义理的影响。“平常心”所体现出的平民化、世俗化、生活化、简易化等品质,促进了中国禅宗追求大乘入世精神的信仰价值趋向。 平常心亦名妙宝心,是临济的“佛法无多子”;六祖慧能指出之“正与么时”;《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楞严经的“如幻叁摩地”;永嘉禅师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密教噶举派冈布巴大师教人要证悟明空本性时,亦指出平常心是道。他说:“什么是平常心,就是当前显而空,空而显,空显(明空)不二之心,不要去修改,不要去增加,毫无功用地凭内证智自己觉知”。 马祖则全力打破染净、顿渐等二元对立的差别性,重在“心行”即平平常常的实际生活,在切实的生活中体现平等的心性,就是《华严经》的“事事无碍法界”,一滴水映照太阳的光辉。一颗平常心,可以把人的本心与宇宙的本体连接起来,把心灵的小宇宙与宇宙的大心灵连接起来,用个人的道德实践体现宇宙万法的真理,推动法界众生的境界不断提升。 马祖的后世弟子们普遍接受了他的“平常心”,特别是百丈怀海禅师脚踏实地,从自身的日常生活着手,建立了《禅门清规》,提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改变丛林中人“坐而论道”的习气。以一颗平等心、平常心去实现“道不用修”的旨趣。从“民禅”到“农禅”,开启了禅宗“农禅并用”的新风,对改变中国佛教的现实形象和命运,对建立禅宗模式和确定方向,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一颗平常心,使中国佛教禅宗的面貌为之一变,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 人们心地不平,强作分别,憎爱攀缘,放阖家珍,出外乞讨,逐风尘,迷归途,染污平常心,执有实我实法而起分别计度,不明妄心中的真心,成为终身不解的大惑。时时为诸缘所痴,终日被诸境所惑。背离解脱之中道实相。 大乘菩萨所讲般若瑜珈之学、中道实相了义之教,是如来亲证法界平等流出的至教,如何取教理的精华在现实生活中以身体力行,真参实悟,如实体现如《华严经》所说:“以少方便,速证菩提”,《坛经》所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的圣言,将佛法的精华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去,大彻大悟而自在解脱,受用广大法乐,应是学佛至当至要的生活大事。 《法华经》云:“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维摩法经》云:“不舍妙道,行凡夫事”即是禅修。觉醒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成大菩提的圆满开悟。何谓本心?本性?人各有心,此心的具体表现即外而根身器界,即内而意识分别以及身心活动所表现于生活上的一切法,如是诸法缘生如幻,相有体无。色受想行识五蕴缘生法,空即有,有即空,这就是心的本来面目,谓之“本心”;如是诸法无实自性,不可说它是个什么,离诸言诠分别而清静寂然,谓心之本性。理事一如的本心本性,人人常如不变的真如自性,是无修、无整、无散乱的本体。 在日常生活的一切法上,勤修“不取不舍”的般若观行,虽终日不离一切事,历尽一切境缘,但能念念鉴觉到本心清静,污染即不得的寂静光明本性,心境一如,灵明寂照,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荡荡无著,照而不住。能使一念无明法性中的贪、嗔、痴、慢、疑、自性见在日常动静中得以止息而回复到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的平等觉时,就是禅修的功用,就是平常心的般若观行。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由日常动静,衣食住行,举手投足,乃至士农工商等一切生住异灭的当下通达人生宇宙的实相,实证现观不生不灭如不动的自性涅槃。 诸法实相是无相,种种相都是缘起无自性的一种,是观一切缘起无自性。故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相都无相、假相。种种相都了不可得。当然也不能落入断灭空、邪见空的执著。佛为了破除众生的执迷而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有为法的世俗谛都是因缘所生,因缘生就是无自性,空。《中论》有一段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使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般若心经也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一心所摄的八识及其所变所摄的种种法皆从缘生,无实自体,故其性本空;当下缘起无所生,虽因缘正合时有一定的相显,但能生此法的因缘亦是缘生法,性不坚牢,时时变异,故其所生之相,亦会随之变异生灭,因而此相唯是幻相。一心所变所摄之法是相有体无,故于见性必须根据“瑜珈”的相应义,以般若观照,随法之相有而不舍,随法之体无而不取,由般若不取不舍的两两兼观,妙契中道,乃得明心见性。 《坛经 · 般若品》所说可明之:“用自真如性,以般若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六祖有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何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庞女深得此修道要妙,才有“ 来吃饭倦来眠,直指修行玄更玄”之谓。吃饭睡觉皆做梦幻如是空观,无实有能吃能眠之者而无我相;亦实无饭眠可得,而无法相。食睡如是,生活的一切动静亦复如是,就是生活中的禅修,于一切法不取不舍。见了便作,作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不离世间觉,于相而离相,见性成佛道。担水砍柴无非妙道,郁郁黄花尽显般若。若觉诸法本性空寂,当下既得“无生法忍”;若于法上远离分别,当下即入“不二法门”。 以前有一位禅师顿悟这无生法忍之不二法门,说了一句绝世名言:“真如界内觉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象” 解脱的境界中超越了众生与诸佛这种圣凡的假名概念,在真如平等得实相解脱的一真法界中没有自他、你我的形象。心佛众生,叁无差别,千佛万佛共一体。 在日常生活中,“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是定慧等持,亦正是福慧双修。刚布巴大师十分强调只有以平常心为根本的般若观行,才是真正的修行。曾在《大印讲义》中云:“平常之心既名为修。为令平常心,自然安住;倘于彼心有取舍破立,则不名平常心矣。故曰:境无微尘许可修,心无刹那许散乱。平常心不散乱者,亦名修自然住心,是以只要自证念不乱,其余不论如何,仍是修行”。 当以不立不破不取不舍之平常心住于明体,内有能持平常之心,外有所持平常之境,观照到能所双忘,心无能所,心境一体,即达到不思议之实相解脱境,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虽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作为以平常心修般若行者,观照自己介尔当下一念心的功夫,正是用功处和要紧处。不论此心落于何种境界,心都要自然安住于明体而无刹那散乱,于第一义而不动并就此一念观其实相既空既假既中,此正是决断离染通达实相的快捷方式。这即动即静的“般若叁味”,六祖称之为“无念”。 无念即是湛然常寂,妙用无边的平常心,此心的境界即是念念不住,万法无滞的“无住涅槃”。六祖说:“言无念者,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是明般若叁味”。《金刚经》云:“无我人众生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褥多罗叁藐叁菩提”,不取我人众生寿者相,是不取,属于修慧。福慧修积圆满,就成就了“两足尊”的佛果。所以说“即得阿多罗叁藐叁菩提”,为圆明寂然之无上大涅槃。 如来法身不增一法,不减一法。临济云:一念清静心光,即法身佛,一念无分别心光,即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心光,即化身佛。法报化叁身,本性全具,不用向外别求。所谓一念清静心光,须当能念之心与所念之心一时脱落,迥脱根尘,能所双亡之时,方是。这就是法身。明心见性就是见这个东西。般若中观修空就是直接承当一切境界当下就是空,当下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平常心修般若观行,一定要超越“能所的相对待”,而作等量齐观。像六祖所说的“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我们的念头落入邪正的能所相对待的名相中,就不能解脱。观一切法无自性,平等性,无相性。观照念头缘生缘灭,念念无自性,过去心、观在心、未来心都是了不可得,才是真正修行到家。又且,唯有在这般若空慧的观照之下才容易长养菩提心,在日常生活中修大士行,自会常生四无量心,“大慈大悲悯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大乘提倡不二法门,修诸法实相观,是因为菩萨的悲心观众生不净,观众生是苦而不舍众生,菩提心鞭策大士要在这个世界里广度众生,福德才能圆满。慈悲与喜属大悲,是不舍;常于其中安住上舍,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即属大智,是不取。这不取不舍的两相结合,恰是悲智等运。一念大悲即观世音,一念净智即妙吉祥。 学佛修行是心灵的净化,生命的解脱,福慧的圆满。佛法的修证,只有合乎不二的中道,才能理事无碍,事事圆融,修行亦才能安心坦然。在修不取不舍的般若观行中,当下即证无生灭本寂的自性涅槃。《心经》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中国古人常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话很有道理。谁是是非人?说是非的那个人就是是非人,他说的那个是非人未必是是非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