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 人胜诸天
2014/9/3   热度:791
人胜诸天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不是不用功,是真用功,为什么没有进步?或者说为什么进步那么慢?都是业障在作祟,这是第一个因素;冤亲债主来找麻烦、来障碍,这是第二个因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阿含经》有一则“盲龟浮木”的譬喻,说明人身难得,譬如大海中有一只瞎眼的海龟,每隔一百年才把头浮出水面一次,而要恰好穿过在海面上随著风浪漂流一块浮木的小圆孔,方能得到人身。这种机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可见做人之难得。 佛陀又说:“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尘。”可见人身的可贵。人是五趣升沉的枢纽,在六道中,人的果报虽然不及天界殊胜,但是却有三件事胜过诸天: 1勇猛胜:诸天耽嗜欲乐,不复进修,人类则最能耐苦,只要自觉所做的事具有意义,即使艰苦卓绝,也能忍受,努力实践。人类这种刚犍勇猛、精进不懈的毅力,胜于诸天。 2忆念胜:诸天耽嗜欲乐,不肯再用头脑去思维创造,因此慧性常惛,人类则能思维分别一切法,忆持过去,思索现在,量度未来,故能使智慧累积增胜,人类文明也因而一日千里。 3梵行胜:梵行,就是清净无染的行为,简言之,也就是德行。诸天耽于逸乐,不复增修善业,人类则因居于凡圣之关键,不致太苦,也不致太乐,因此能生起自觉心,知惭愧堕落后犹能生起向善的力量,从秽恶中超拔出来。 人类这三种特色,不仅胜过诸天,更是其余四道所不及。根据经典记载,过去诸佛都是人道成佛,乃至未来诸佛,一样在人间修行成道。因此能够生而为人,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长处,日求上进,以勇猛的精进力,积极行菩萨道;以殊胜的忆持智慧,造福人羣;以超拔的智慧心,勤修梵行,如此方不辜负生而为人。 山门 佛门有谓“财入山门,福归施主。”山门即指寺院正面的楼门。古来因寺院多筑于山林之间,因此称“山门”,后世寺院虽已渐渐移往平地,也泛称山门,因此成为寺院的别称。 传闻过去少林寺的山门只能进去不能出来,除非功夫高强能越过四周的高墙,否则不能走出山门。因此,山门是由凡入圣、由迷到悟、由暗到明,是世俗进入佛门的象征,为免入宝山空手回,因此学佛者应将习留在山门外。 山门又作“三门”,代表信心门、智慧门、慈悲门。信门者,众佛而入也;慧门者,从法而入也;慈门者,从僧而入也,所谓三宝门中可入道,即此之谓也。 此外,“三门”象征信、解、行三者,或意含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门之意,并不一定有三扇门。三解脱门胆菩萨进趣菩提所修的三种法门: 1智慧门:知进守退为智,知空无我为慧;依智故不求自乐,依慧故远离贪著。 2慈悲门:与乐为慈,拔苦为悲;依慈故施与一切众生安乐,依悲故拔除一切众生苦厄。 3方便门:正直为方,外已为便;依正直故,生怜悯一切众生心,依外已故,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 古代的从林,山门入口一般均供著一尊笑脸迎入的弥勒菩萨,代表欢喜迎接信众来山。但是,如果遇到顽强众生,不受慈悲摄受,便必须以力量来折服他,因此进了山门,迎面有一座四天王殿,里面供奉四大金刚,或者伽蓝、韦陀菩萨。表示佛门虽然注重慈悲,但是慈悲要不得力量。世间往往以强欺弱、弱肉强食,这时就需要金刚威严去对治魔道的猖狂。因此,修行的人除了要有菩萨的慈悲心肠,也要有金刚恕目的威势,要恩威并济、宽严合度,才能使正法久住。 大乘小乘 乘,交通工具之意,指能将众生从烦恼此岸载至觉悟彼岸的意思。 大乘,音译为摩诃衍那、摩诃衍。又做菩萨乘、上乘、胜乘、第一乘。 小乘,又作声闻乘,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自利根机之众生以达小果之教法。 大乘小乘之语,是佛陀入灭后一段时期,大乘佛教兴起,将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小乘视释迦牟尼佛为教主,否定人我之实在性,以自己解脱为主要目标,故为自调自度(调指灭除烦恼,度指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否定法我之实在性,认为涅盘有积极的意义,为自利利他兼顾的菩萨道,而且不分在家出家,是大众共修的法门。 小乘所依经典有《阿含经》、《四分律》、《五分律》等,以及《婆沙论》、《六足论》、《发智论》、《俱舍论》、《成实论》等。大乘则以《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中论》、《摄大乘论》等为依据。大乘佛教徒虽承认小乘三藏之价值,然以为不传是小乘经之殊胜,而小乘佛教徒则不以大乘经论为佛说。一般我们常说北传是大乘佛教,南传是小乘佛教。大乘是菩萨道的意思,将之比喻成大车子,可以装载很多大,度量很大,法力无边;小乘佛教,只管个人修持,譬如仅能乘度自己的脚踏车,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的佛教,都称为小乘。 今日为弘扬佛法于国际,佛教徒不应该互相排斥贬低彼此,要将大小乘融合起来,改称向南传播的佛教为南传佛教,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的佛教,向北而转到中国的佛教为北传佛教。 世界各国的佛教因为时代、气候、环境、风俗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产生差异的内涵,但是大原则上,大家仍然在共同遵循著佛教悠久的传统,譬如:共同信仰佛法僧三宝;共同尊崇佛陀为佛教教主;共同认可经、律、论为三宝藏圣典;在南传的巴利圣典和北传的汉译《大藏经》中,都收录有代表原始佛教教义的《四阿含经》;教团中同时包含了出家与在家二众,皆以出家僧伽为主,在家居士为护法;僧团皆需依止上座法师出家及求受戒法;共同的戒律包括出家戒(比丘戒法)、在家戒(五戒)和八关斋戒;共同接受的基本教理有: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学、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十七道品以及缘起中道;佛教徒皆需皈依三宝。进而受持五戒;共同具备课诵仪式,如诵经、持咒、礼佛、禅坐;每项位佛教徒必定以佛陀诞生日为庆祝节日,共同持有三依钵具,最终的目标皆为断烦恼、得解脱,南北传出家人均需剃除须发,出家绵依戒腊和修持之德行非序,都以培养慈悲与智慧为修行的要目,均依不苦不乐的中道而修行,同样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因此不信纸是南传、北传,大乘、小乘彼此都应该团结融和在一起,为佛教的弘扬发挥更大的力量。 大雄宝殿 佛教的寺院,不管大、小,大雄宝殿是不可少的建筑,这是一个寺院的正殿,里面供奉佛像,专供僧众早晚课诵,以及信徒礼佛诵经、法会共修的地方。 “大雄”是佛陀的德号这一,因为佛陀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称大雄。一胜般寺院大雄宝殿以供奉佛教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也在供奉三宝佛者,即外加药师佛、阿弥陀佛;可以象征解行并重的大迦叶、阿难尊者侍立佛陀左右。也有供奉华严三圣——毘庐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乃至十八罗汉、十二药叉、八大金刚等。佛教的材质虽有木刻、铜铸、陶塑、纸绘、玉雕、,甚至有水泥、玻璃钢纤维等不同,但是在佛教徒中心的意义与价值则是一样的,都是代表一尊佛,是信仰的象征,而非膜拜偶像。 佛像的造型有立像,表示教化;有坐像,表示禅定;有卧像,表示福慧圆满。佛龛的设计,有靠壁型岛型两种,海岛就是后面留有通道可供绕佛行走。绕佛时,视殿内格局而定,如果场地横宽者,可采双龙抢珠的方式,如果是大厦型(直长型),则需东单合并,采单线绕佛。屋檐的设计也有北方的翘角式与南方的平台式之别。建材一般以仿古式的木材及现代的水泥为主;木材防火性低,较不安全,水泥则又显得太过现代了。不过目前又有更现代的钢骨建材,它的好处是可免去柱子林立,使殿内更宽敞,较能作整体性的规划。 殿内的四周的墙壁,一般最常见的设计是罗列一排排的小佛像,也有彩绘佛典故事以为壁饰者,甚至古代丛林更有以整面落地窗作为墙壁的设计。进入大殿内,有的需要脱鞋,有的则免,一般视地板的质料而定,常见的地板以铺地毯、大理石、木板、塑胶地板、红砖等为多。当中,地毯容易藏污纳垢,较不卫生,大理石虽然清洗容易,却显得生冷坚硬,木材则容易生蛀虫,且冷缩热涨,日久容易变形脱落,尤其不耐潮湿,容易变黑,可谓各具优缺点。 殿内的陈设及佛前的供物,除佛经的十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之外,也有在左右悬挂钟鼓或幢幡等。一般而言,佛殿内,尤其佛前的供桌,不宜摆设过杂,以整洁明净为主,因此,除了一对佛前灯、三炷清香、一盆鲜花、四盘供果、三杯供茶之外,不宜多置余物。甚至鲜花也不必天天有,一者节省开支,再者可免花谢后造成的污染,尤其香炉上不要插满香枝,最好时时保持三炷保持三炷清香,让袅袅清烟烘托大殿的清静庄严、宁静祥和,乃至佛像也不宜太大,好让瞻仰者远望去,感觉佛像如处云雾飘渺中,更觉佛陀的崇高的伟大,而油然生起恭敬、景仰之情。 此外,灯光明的暗也应合宜,并且要保持安静、整法,不可在殿内嬉笑、喧哗、躺卧、吃食等。总之,大雄宝殿内应该保持庄严肃穆、宁静祥和,使人一进殿内,自然生起虔诚敬仰之心,甚至忍不住要从心底发出赞欢,真是: 天上天上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不二法门 不二本无门,二不二俱是自家真面目; 灵山称胜境,山非山无非我人清净身。 这是佛光山“不二门”两旁的对联。不二门意含“进入佛法堂奥,仅此一门,别无他途。”也是“真理是一,无二亦无三”之意。所以,“不二”含有“唯一的方法”、“一实的真理”之意。 “不二门”是“不二法门”的简称,出自《维摩诘所说经·入不二法门品》。此品大意:佛陀住世时,毘耶离国有一位长者名叫维摩诘,“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是当时在家居士的楷模。 有一天,佛陀在毘耶离国庵罗树园说法时,得知维摩诘微恙,便派大弟子代表前往慰问,结果没有人敢承担此任。原因是大家都曾受过维摩诘的诘问,最后佛陀只得请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前往。大家一听,知道文殊菩萨与维摩诘两大士相会,必有一番精采问答,因此纷纷随行前往。 果然,文殊菩萨一抵维摩诘住处,几番对称,彼此一来一往,精深奥妙,众等无不屏息静气,细细玩味。突然,话锋一转,维摩诘问道:“诸位!菩萨是怎样进入不二法门的,依照各人所知,随便说罢!” 于是先后有三十一位菩萨,各就所见,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没有人再发言了,维摩诘遂问文殊菩萨说:“文殊师利!菩萨是怎样进入不二法门的?” 文殊菩萨说:“照我的见解,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称,这才是入不二法门。”意思是说,一实妙道,不可以用推理、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去揣度探寻,须用真观体验,向内发掘,能够这样实践才能够进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说后,反问维摩诘说:“现在换我来请问你:菩萨是怎样进入不二法门的?”此时维摩诘默然无对,众皆鄂然,唯文殊菩萨智慧超人,懂得此中奥妙,乃向大家说:“善哉!善载!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入不二法门。” 意思是说,不二法门离言绝相,如何可用语言表达?可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就不是真的不二法门了。所以维摩诘的“默然”,意味著无上妙道,不可以言说,不可以文诠,超越这些有形的障碍,真探本源,这才是菩萨的入不二法门。 由于维摩诘这一“默然”的回答,蕴蓄著无穷的妙义,不但否定了前面三十一位菩萨的答案,连文殊菩萨的答案也被推翻了,而留下“维摩一默一声雷”的美谈。 卍字 世界上各种宗教都有它象征性的器物或符号,以表达其中心思想。一般最常见到用以代表佛教的标志有:卍字、法轮、莲花、宝塔、光相、念珠、菩提树、曼陀罗、教旗等。其中,卍字经常引起一些非佛教徒乃至佛教徒的好奇与疑问:“卍”到底什么意思? “卍”为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一,是显现在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的德相,乃汇集吉祥万德的表征;自古就是印度用以表示吉祥、清净、圆满的标相,用至后世,则与法轮同样被用为代表佛教的纹章,因此常见于佛教的建筑、用物,乃至佛教的纪念品,如项链、别针、贴纸等。 卍字音译为“万”,最初并不见于经传,直到武则天长寿二年(六三八年)才开始制定此字读为“万”,表示它是“吉祥万德之所集”,也就是表示吉、圣洁、功德圆满之意。 不过,由于这去德国的纳粹党也以卍字为党徽,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斗争”的代号。事实上,纳粹党的卍字是斜著写的“卍”,跟佛教的“卍”字是不一样的,不过为了佛教的推展不致造成阴力,德国的佛教界还尽量避免使用卍字。其实,纳粹党以类似佛教卍字的“卍”做为表征,是想利用和平的假象来战争的掩盖吧! “卍”本来只是一种记号,而非一字,历来之所以联读为“卍”字,一方面是习惯使然,最主要的,则是因为从梵文翻译成汉文时的讹误所造成。 此外,由于受到右绕佛塔、右转法轮的观念影响,自古各种版本的藏经及佛书即出现“卍”与“卐”两种写法,彼此所坚持的,无非认为自己的写法才合乎右转之意。三十多年前,台湾佛教界许多长老大德,依旧各执已见。一九六三年六月,星云大师率团到印度朝圣,发现鹿国野苑一座圆形古塔,四周刻满整排的卐字,该塔系西元前三世纪左右阿育王时代的建筑,是为了纪念佛陀昔时于此入定而建筑的。自此星云大师更加坚信自己一向的主张是对的,因为右转左转不是站在我们的位置来论定,应该依卐字本身的立场来转才对,因此这种写法的“卍”字才是真正的右转。至此,“卍”字的写法总算获得有力的佐证,而得以验明正身,还它本来面目。 因自以来,代表佛教的标志就有卍字、法轮、莲花、宝塔、光相、念珠、菩提树、曼陀罗、教旗等多种,很难树立代表性。所以,佛教虽然是个崇尚自由民主的宗教,今后似乎仍应该结集,从中选择一种,让佛教的标志得以统一,而树立它的权威性。 友有四品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益和损友,结交益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结交损友,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因此交友不可不慎。 《佛说孛经》说,朋友有四品,也就是有四种朋友: 1有友如花:如花的朋友就是,当你拥有权势富贵的时候,他把你捧得高高的,凡事奉承你、随顺你;一旦你失意潦倒,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他就背弃你,离开你,这种嫌贫爱富朋友,他视你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损之,富贵攀附,贫贱则弃。 2有友如秤:如秤的朋友就是,如果你比他重,他就低头;如果你比他轻,他就高起来。也就是说,当你有办法、有名位、有权势的时候,他就卑躬屈膝,阿谀谄媚的向你低头;等你功名权力没有了,他就昂起头来,看不起你了,如同天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 3有友如山:如山的朋友就是,心胸广阔,能够容纳很多朋友,就如高山一样,山能广植森林,眷养一切飞禽走兽,任凭动物聚集在里面,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如山的朋友——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 4有友如地:如地的朋友就是,遇事可以替我们担当、服务,为我们分优解劳,甚至不计代价的付出,完全不求回报,正如大地一平,大地普载万物,生长花果,甚至任人践踏,都能毫无怨尤的承受。所以如地的朋友是——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 结交朋友,是为了互相砥礪、互相帮助,所谓“善友第一亲”,因此以上四种朋友中,如花、如秤的损友,应该远离;如山、如地的益友,应当亲近承事。 止观双修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泥洹(涅盘)之法,入途乃多,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止观是修习定慧之方,是天台宗最重要的修行法门,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 所谓“止观”,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停止一切心念而住于无念之中,也就是佛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慧。观是观想、贯穿的意思,息灭散乱的妄想之后,进一步观想诸法,以发真智,彻悟诸法宝相的本体。 换句话说,止就是息一切诸法妄念,为静态、消极性地不造作,也就是禅定门;观就是观想缘境、观想光明,为动态、积极性地再用功,为智慧门。此二者求道者修禅发慧之门,相应不离,因此《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籍。”又说:“定慧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若偏修习,随堕邪倒。”故知修习禅定必须与智慧相应,而定慧的修习则不出止观二法,故有“止观双修,定慧等持”之说。 修持止观法门有无限的妙用,其方法有三: 1渐次止观:即有次第的引导行者,由浅次进入禅定观心的阶次。归纳起来可分为五重次第:先皈依持戒,其次修学禅定,再向上进入无漏道,脱离三界生死,又修慈悲门以行菩萨道,同时不忘更修观法,破除空假两边的执著,而证入实相无为道。 2不定止观:不分别阶位,有时修顿修渐,有时更前更后,有时修真修俗,互浅互深,或事或理,乃适应众生根器而开出的不定止观法门,但是仍以数息观为最主要的方法。 3圆顿止观:最初以实相为上止观的对象,随著解行用力,而到达始终不二、圆融的境地。不同于前二者才修法,其次第为: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纲、最大处等。此中所谓的修大行,主要的就是修学三昧,也就是天台另一种修持方法的四种三昧。 此外,根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说,发心修习止观者,必须注意数事: 1外具五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近善知识。 2诃责五欲:远离财、色、名、食、睡等。 3弃绝五盖:舍弃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 4善调五事: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止观虽是修习定慧之方,然而修习止观法门并非一定要在禅堂里闭目打坐,平时在忙碌的生活中,每日空出五分种,静下心来,放松自己;乃至每个月有半天至一天的独处时间,让自己远离尘嚣,澄心静虑,身心安静,必能获得再出发的力量。因此,能够修习止观,对生活、事业将大莫大的裨益。 左右胁士 目前台湾寺院林立,佛殿中供奉的佛像更是种类繁多,不一而足,最常见到的是三尊佛。所谓三尊佛,实际上是以中尊为主,左右二尊称为“协士”;士者,乃菩萨的异译。不过,协士并非一定仅限于菩萨,童子与罗汉也是常见的协士,如:观世音菩萨左右的善财、龙女;不动明王两旁的制吒迦、矜羯罗二童子;释迦牟尼佛以大迦叶、阿难二声闻弟子的为协士;地藏菩萨左右为闵公、道明父子等等。 一般为大家所熟知的,仍以菩萨为主,例如阿弥陀佛的左右协士为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称为西方三圣;药师如来与日光、月光二菩萨,或与药王、药上二菩萨,称为药师三尊;毘庐遮那佛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等。 协士是表示中尊之德,例如释迦牟尼佛的左右协士人别是苦行第一的大迦叶尊者与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佛陀是一位解行并重的圣者,大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则代表行与解,把多闻、理解和修行合起来,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圆满果行了。 华严三圣中的毘庐遮那佛是佛的法身,右边是大行普贤菩萨,左边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表示具足了大行、大智,才能成就佛的法身。 西方三圣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大势至菩萨是大喜大舍,能成就“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就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 此外,观世音菩萨左右的善财、龙女,地藏菩萨左右的闵公、道明父子,乃表男女、老少平等的意思。 协士另有协助中尊教化的意义,尤其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补处菩萨”,也就是说,将来当阿弥陀佛入灭后,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将依序补位成为教主,因此含有传法、交棒的意义。更重要的,以上这些其实都是在启示我们,佛法是非常重视“行解并重”、“知行合一”、“福慧双修”的,除了慧解以外,平常的修持实践也不可忽视,如人眼足,要相转相成才能功果圆满。 出坡 出坡又称普请、普坡劳作,指禅林中从事作务劳役时,普遍邀约大众,上下合力进行劳作的规制。此制在唐代即行于各地,内容包括:搬柴运水、打扫环境、摘花采茶、农作收成、工程建筑、晒诸藏经及各种劳动身体的工作等,皆为普请的事项。 出坡时,上至和尚,下至各竂行单,除公务外,一概皆到坡场,充分表现出僧团集体创作、自食其力、民主平等的精神。 出坡在佛教也是一种修行、一门功课,从出坡中可以了解工作的神圣、服务的伟大,体会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过去许多古德高僧都是从出坡作务中成就的,譬如禅宗六祖惠能,就是从舂米房中舂出他的真如佛性,法远禅师在汝州叶县广教陀为饭头僧,受种种折磨而悟道。 百丈怀海禅师有丛林清规请之法中说:“列队前往出坡地点,往返途中,不得闲语嬉笑、懒散游狂、交头接耳,必须同去同回,不得私自溜走,于超场作务皆应动劳勇猛。”可见出坡不同于世俗的劳动,出坡乃禅宗提倡的多种“悟道”方法中,极为独特的一种修行。 今之出坡已由全寺大众扩及信徒义工,甚至内容也随著时代变迁而多样化,譬如杂志出刊时套杂志,举办活动时布置会场、行堂典座、茶水服务、引导入座等,乃至过年前清洗佛像、打扫寺院环境等,都需要征求众多信徒参与出坡,以便让僧众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社会的弘化工作。 信徒参加出坡,不仅是护持道场的表现,也可以从工作中广结善缘、开发智慧、累积经验、学习成长,是增长福慧的最好修行。佛世时须达长者不但奉献祗园精舍,请佛陀驻锡教经,并且每天都在达到精舍洒扫塔院,维护精舍的洁净,他这种以寺为家的精神,正是佛教徒护持道场的最佳典范。 西方三圣 在佛教的诸多净士中,西方极乐世界普为信徒所熟悉,并且发愿往生,其国教主阿弥陀佛,身旁有两位协士辅佐教化,一位是代表慈悲的观世音菩萨,一位是代表智慧的大势至菩萨,三者合称西方三圣。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又称为补处菩萨,未来他们将依序递补阿弥陀佛,先后成为极乐世界的教主。 极乐世界是可弥陀佛于因地修行时,发了四十八大愿所庄严成就的,此事详载于《无量寿经》,此经典《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合称为净士三经。其中,《阿弥陀经》描述了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庄严,堪称为极乐世界的导览手册。 观世音菩萨为何名为“观世音”,为何他能化身干百亿,并且具有大威神力,能够游诸国土,寻声救苦,度脱一切众生?这些问题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都可以获得解答。由于观世音菩萨为世人所信仰,因此<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早就被印成单行本流通,而且成为一般佛教徒早课的课诵内容。 另外,在《悲华经》里则记载著,过去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出生为一位国王,观世音菩萨是国王的第一太子,名叫不恂,出家后号观世音,因弥陀教导成就千手千眼,助佛教化,成佛后将名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不过,根据《大悲忏仪》上说,观世音菩萨其实早已成佛,名为“过去正法明如来”,只因不忍见众生受苦,因而倒驾慈航,再返娑婆,宣说佛法,今人则以“慈航普渡”来赞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及伟大行仪。 在西方三圣中,大势至菩萨显然比较不为一般信徒所熟悉。根据《悲华经》说,在阿弥陀佛成佛以前,大势至菩萨就会与观世音菩萨共同担任阿弥陀佛的侍者,可见西方三圣的渊源极为深厚。 此外,根据《楞严经》记载,大势至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以念佛三昧而证得无生法忍,因此他也以念佛法门来教导众生,并以此摄受娑婆世界的念佛众生归入净土。由此可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得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或“大势至菩萨”的名号,一样能够往生西方。大势至菩萨所开示的法门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种法门,已成为净土行者的重要准则。 由于净土宗倡导的念佛法门,方便易行,三根普被,不管识字与否,不管居家或外出,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心,皆可念佛修行。另外,根据《阿弥陀经》说,如果有人发愿往生,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必蒙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手执莲台,接引往生,因此净土信仰自古即深入民间,西方三圣的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名号也牢牢深植人心,故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之说。反之,因为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普为民间所信仰,因此促净土思想历久不衰。西方三圣与净土法门关系之密切,于焉可知。 回向 常有一些学佛不久的信徒问到一个问题:自己功行不深,修行的功德有限,可是每天课诵后都要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如此一来自己的功德岂不所剩无几? 其实,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独特的修行法门,回向的原理正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烯其他的蜡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未曾减弱,反而因为其他蜡烛的光光相照,而使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向原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僧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为殊胜。 因此,回向有寄存和分享的意义: 1寄存:累积修行功德,以期成就佛道;将修行的功德,寄存佛国的福田库。 2分享:普将功德法益,均沾法界众生;将功德法益,普遍分享一切众生。 回向的种类,根据诸经记载,归纳成六种: 1回事向理: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 2回因向果: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最高无上的佛果。 3回自向他: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4回小向大:将自觉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转趣于大乘的自利利人。 5回少向多:善根福德虽少,以欢喜心广大回向,普摄一切众生。 6回劣向胜:将随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几欣慕无上菩提。 回向是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行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因为回向的对象可以广及法界一切众生,甚至可以回向给冤亲债主,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解阻力为助力。因此,回几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同,唯有一悟“人我一如,怨亲平等”精神是人,才能回向。所以一念回向心,为菩萨一切行中推为上首。因此,无论是什么行门,做什么功德,皆应回向。 如是我闻 佛陀临入涅盘时,阿难尊者代表大众向佛陀请示四个问题,其中提到一个问题:“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解,佛陀涅盘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使人起信呢?” 佛陀说:“在一切经典的经首加上‘如是我闻’一语。”这便是今日一切经典以“如是我闻”开头的由来。 “如是我闻”实际上具有三个作用: 1断三种疑惑:阿难尊者是佛陀的侍者,具有三十二相,状似佛陀。佛灭后,经典结集时,大众公推阿难为首,由他宣诵佛陀的言教。当阿难登座宣诵时,大众一时议论纷纷,有人以为佛陀并未进入涅盘,佛陀又再登座说法了;有人则认为是他方世界的佛来说法,甚至有人认为阿难也成佛了。为了断除大众这三种疑惑,一句“如是我闻”,即表示我是阿难,我是如此这般从佛陀那里听来的,我所说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佛陀所开示的教法,并非我阿难成佛了,也不是他方佛说法。 2息诤:“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众生根基不同,对佛陀教法的理解、领悟各有差异,为免大众日后对经典内容产生歧见,一句“如是我闻”,即代表佛陀的言教,可免除大众因各执已见所造成的纷诤。 3异邪:佛教的经典如何与外道区别?一句“如是我闻”,即明白表示这是佛教的经典,不同于其他宗教,可帮助信徒有所遵循。 “如是我闻”说明:学佛必须要听经闻法,并且要听闻正法。此外,学佛更重实践,因此经典的最后总以“信受奉行”结尾,表示解行要并重,解与行如鸟之双翼,如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因此学佛要“如是我闻”,更要“信受奉行”。 行脚云游 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 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 这首诗偈道尽了禅师安贫守道的高旷禅风。 自古以来,出家人三衣一钵、竹杖芒鞋,到处参访,随处行化,他们不是为了吟风赏景,而是为了寻找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道”;访道,就是他们的风姿。他们游化十方,居无定所,就像行云流水一样,悠然自在,因此称为“云水僧”、“游方僧”、“行脚僧”。 禅师们的云水行脚,另有一种潇洒风姿,他们来去无碍,不沾不滞,对自己的故乡不留恋,对风景际遇也也执取,视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如雪泥鸿爪,一点不留痕迹。例如唐朝有名的马祖道一禅师,他回到家乡,遇到一位在溪边洗衣服的老婆婆唤他“小三字”,马祖道一不禁感叹说:“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长,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观祖道一禅师住在江西,当时各地学禅的人,都风起云涌到江西去访道;另外,湖南有个石头和尚,也是当时众望所归的禅师。由于当时天下僧侣不是到江西参访马祖道一,就是到湖南参访石头希迁,因此称参禅的人叫做“走江湖”。“江湖”这两个字,本来指江西巴祖道一禅师和湖南石头希迁禅师,沿用到后来,也称那些浪迹四方以杂技谋食者为“走江湖”。其实,“走江湖”指的是过去禅者的云游参访。 云游参访,是出家人自利利他的最佳修行,一方面行脚参学,砥励身心,游化十方,弘法利生。在行脚云游的同时,到处托钵化缘,接受信众的布施供养,作众生的福田,并且以佛法回馈众生,如此不但自身道业得以增长,同时也达到弘法利生的目的。因此,出家人又称“乞士”,“上乞诸佛之理以养慧命,下乞众生之食以养色身。” 《金刚经》经首记载:“弥时世尊,食时著衣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可见佛教的生活是以托钵行乞为开始,行脚托钵乃是佛教的传说。 在过去,由于佛陀从南到北行脚托钵,讲经说法,佛法才传遍了五印度,虽然今日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出家人的生活型态不再以行乞为生,然而佛光山本著“继承佛教传统,延续现代步伐”的理念,数度举办行脚托钵活动,希望以托钵说法来净化人心,以行脚修持将佛法的光明遍布世间,期能走出国家富强的道路、走出人间光明的道路、走出佛教兴隆的道路、走出佛子正信的道路,以光大佛陀遗教。 寺院庵堂 修道修行的场所,道教称为庙、宫、观、殿、坛等;佛教则称为寺院、庵堂、道场、精舍、讲堂、伽蓝、兰若、莲社、佛刹、学舍、念佛会、布教所、居士林等,一般即以“寺院庵堂”为佛教的专用名称,不过也有称佛教道场为“寺庙”者,由此可见中国佛道不分的民间信仰,根深柢固。 “寺院庵堂”的由来与定义如下: 寺,本为我国古代接待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西城僧侣迦叶摩腾、竺法兰至我国时,朝延使其暂居于寺,后又择效外建白马寺使两人安居于此寺,因此白马寺是我国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院。 院,原意为周围有垣,转称为周垣或指回廊的建筑物;或指官舍等。直至唐代,因唐太宗敕令建造大慈恩寺供玄奘大师做译经之处,名为翻经院,自此成为佛教建筑物称为“院”的滥觞。今有译经院、戒坛院、讲经院等,一般以侧重文教方面者,称之为“院”。 庵,古作“庵”,又称草庵、蓬庵、庵室、茅庵、禅庵,是指出家者、隐遁者远离村落所居住的简陋草庵。后世特称比丘尼所居住的地方为庵、庵寺,然而庵寺一词,原本通指僧或尼所居之寺,并不限于比丘尼所住之寺。 堂:又称殿堂,指供养安置佛像,或者作为讲经修行等用途的建筑物,与塔同为构成寺院主体的建筑。殿堂与塔寺,合称堂塔,命名乃方式依安置的诸佛菩萨而名称各异,例如普贤殿、地藏殿;有的用来安置祖你及遗骨,例如舍利殿、开山堂;也有的依日常生活所需而设,例如斋堂、客堂、茶等。 近年来,随著佛教积极走入社会,佛教的弘法空间随之扩大,小至终村小镇的露天广场,乃至学校机关的大礼堂,甚至国家殿堂都可听经闻法。但是,寺院永远是信仰的中心,是力量的泉源,它是善友往来的聚会所,是人生道路的加油站,是修养性灵的安乐所,是去除烦恼的清凉地,是亲近法宝的百货店,是悲智愿行的学习处,因此身为佛教徒,应该多多亲近寺院,好好护地道场。 佛陀十号 佛陀是宇宙人生的大觉者,功德巍巍,世人为称扬佛陀的伟大,而立种种异名。一般最通用的尊号有十一种: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诸经论中,有将近善逝、世间解合为一号的,有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的,有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的,称为“佛陀十号”。其意义分别是: 1如来:如者,不变之体;来者,随化之用。佛陀以如实之智,乘如实之道,来成立觉;且能如实为众生指示解脱之道,故名如来,从如如自性而来之意。 2应供:佛陀断尽三界内外一切烦恼,智德圆满,所以应受十方众生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幢幡、宝盖、香、花、灯、果等最庄严具礼敬供养,故名应供。 3正遍知:佛陀所证得的智慧正真而又圆满,周遍含容,无所不包,例如悉知十方诸世界的名号及众生的名号、先世因缘、来世生处,以及一切心相、结使、善根等宇宙诸法,所以称为正遍知。 4明行足:明者,指宿命、天眼、漏尽等三明。行者,指身、口二业。佛陀具足三明,二业圆满无失,故称明行足。 5善逝:佛陀的正智能断诸惑,妙出世间,往至佛果;亦即如实去往涅盘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故名善逝。 6世间解:佛陀遍知众生世间、非众生世间的一切相状,而且能如实了知世间的非有常、非无常、非有边、非无边、非去、非不去等;能解世间一切事理,故名世间解。 7无上士:佛陀的智慧、禅定、戒行等一切智德圆满,福慧具足,于人中无有过之者,所以称为无上士。 8调御丈夫:佛陀善于运用各种方便权巧化导众生,令得今生乐、后世乐,乃至涅盘乐,故名调御丈夫。 9天人师:佛陀善于教导众生何者应作、不应作,何者是善、是不善,如果众生能依教而行,不舍道法,就能解脱烦恼。而在一切众和事,天、人二者较容易趣向佛道,得度者较多,因此以天、人为代表,故称佛陀为天人师。 10佛:觉者之意。佛陀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故称之为佛。 11世尊:佛陀具足一切功德,殊胜圆满,为世间最尊贵的圣者,故名世尊。 明心见性 禅宗古德穷究一生的岁月,不惜生命,跋山涉水到处参访名师,寻找善知识,虽历尽艰难,吃心尽苦头也放毫无怨言,其目的无他,就是为了要明心见性,成佛悟道。 什么是“明心见性”呢? 所谓“心”者,中锋国师说:“心有多种,曰肉团心,乃现在中父母血气所生者是;曰缘虑心,即现今善恶顺逆境界上种种分别是;曰灵知心,是混千差而不乱,历三际以靡迁,炳然独照,卓乐不羣,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居涅盘岸,桂轮孤朗于中天。” “性”者,是不变的意思。指本来具足的性质、不受外界影响改变的本质,也就是遍布于宇宙中真实的本体,是一切万有的根源。性又作佛性、法身、自性清净身、如来性、觉性,是佛的本性、众生成佛的觉性。 “明心见性”的意思,是要我们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当下的起心动念和种种思想心念的变经过程,所以说要明悟自心,才以彻见本性而成佛道。 佛经里譬喻我们的心知一面镜子,若镜子明亮,其功能可以照见万物。但如果明镜被如尘沙般的烦恼给蒙蔽了,则不能照见真实的东西;经中又譬喻心像藏福盒一样,储藏许多稀世珍宝,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但是我们的心也常常被贪瞋无明等烦恼病毒侵入,不得自在。 众生因不能确切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所以常常听到有人感叹;心中有话口难开,心里有苦人难知,心在何处难寻找,心是什么难捉摸,心生万物随识现,心病还要心药医! 怎样才能明心见性呢? 有句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磨镜也是一样,若不经过一番琢磨,哪能透出镜子的光亮。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如同空中的乌云覆盖了太阳的光亮,唯有去除烦恼的乌云才能显出真心本性,得到光芒。如何才能明心见性?佛法教导我们要依靠修行的力量,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自古以来,许多的高僧大德透过苦行、诵经、念佛、参禅、打坐、服务大众、弘法利生等事相上的修行,来磨炼我们的心性,最后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就佛道。 明末四大师 中国佛教史上,历代高僧辈出,他们的教化风范,不但名重当时,且为后世立下榜样。 明朝末年,有四位德学兼备、行仪可见的高僧,世称明末四大师。 1憨山大师: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安徽全椒人,十二岁从金陵报恩寺永宁和尚诵习经教,十九岁出家受具足戒,并至楼霞山从法会和尚受禅法。同年,听无极明信和尚讲《华严玄谈》,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外,恍然了悟法界圆满无碍之旨。翌年,于禅七中开示“审时念佛”公案,从此参究有得。 万历十一年,讲《华严玄谈》,听者近万人,朝野同尊。并尊刺血书写《华严经》,以报父母恩,神宗嘉赞其行,赐下金纸。 万历二十八年,南韶道祝和尚请入曹溪,重开祖庭,赞僧受戒,设僧学,订清规,而大振祖风。三十一年,因受紫柏大师冤狱之累,遣戌雷州,三十四年大赫,再回曹溪。然因复修南华寺大殿一事,又被诬私用净财,乃船居芙蓉江待讯二年,大病几死。四十二年,太后崩殂,恩诏许还僧服,后结庵五乳峰下,专志净土念佛。 师之思想融合禅及华经,主张禅净双修、三教合一。著述甚丰,有《楞严经通义》、《华严经纲要》、《圆觉经直解》、《般若经直解》等等。熹宗天启三年示寂,世寿七十八,世称憨山大师。此尊称起因于师游五台山时,见北台憨山奇秀,故取为自号。又因仰慕清凉澄观大师的为人,因此自字澄印。 2紫柏大师:名真可,字达观,号紫柏,世称紫柏尊者。江苏吴县人,年轻时游侠江湖,除暴安良。十七岁于虎丘云岩地投明觉和尚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入武塘景德寺闭关三年。 万历元年(一五七三年)至京师,亲近华严宗匠偏融九年,又从禅门老究竟宿笑岩参学。因有感过去梵夹本的《大藏经》阅读不便,于是在五台山,以明代《北藏》为基础,参考明代《南藏》,创刻《方册大藏经》,四年后,移至径山寂照庵继续刊刻,因此称为《径山藏》。 大师出家后律已甚严,始终如一。在他往持潭拓古寺时,一日,有一多年未见的挚友来访,与大师相谈甚欢,直到用餐时,话兴仍浓,因此不经意的拿起筷子就吃,等到吃了几口以后,方才想起适才忘记饮前供养,大师于是亲自授杖,自己伏地命执事僧痛打三十下,并籍此告诫大众说:“众生无始习气,如油入面,牢不可破,如不痛打责罚,不易调伏也!” 大师与憨山交谊甚笃,两人曾共议续修《大明传灯录》以振禅风。惜因憨山大师被诬私建寺院,贬谪到广东雷州,终使此愿未能完成。师于万历三十一年因朝延发生内斗,忌者趁机陷害,遂蒙冤下狱,审定死罪。师闻之,神色自若,曰:“世法如此,久住何为?”乃诵偈云:“一笑由来别有因,那知大块不容尘;从兹收舍娘生足,铁橛花开不待春。”诵毕,端坐闭目而逝。世寿六十一,法腊四十一。 3莲池大师:净土宗第八祖,杭州仁和人,名袾宏,字佛慧,号莲池。幼习儒学,十七岁举诸生,以学行著。因受邻人影响,寄心净土,每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以自警策。 三十二岁时,依西山无门性天和尚出家,就昭庆寺无尘玉律师受具足戒。不久,寻参四方,以游方为务。隆庆五年(一五七一年),入杭州云楼山,居山中废寺,粗修念佛三昧,教化远近,衲子云集,遂成丛林。 万历十二年(一五八四年)著《往生集》三卷;三十年,撰《楞严经摸象记》一卷。当时戒坛久禁不行,师令求戒者具足三衣,而于佛前受戒,以为证明。又制定<水陆仪文>及<瑜伽焰口法>,以济幽冥之苦;于城内外开及生池,撰<戒杀放生文>,以诫害物。毕生倡导持名念佛,痛斥狂禅,力阐禅净双修,亦重视经教。晚年疾发,益勤净业,书<三可惜>、<十可叹>以督徒众。万成四十年示病,世寿八十一,世称云楼和尚、莲池大师。 4蕅益大师:净土宗第九祖,名际明,字蕅益,号八道不人,吴县木渎人。少习儒学,曾撰辟佛论数十篇。十七岁时,因读莲池大师之《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始悟己非,尽焚所著。二十岁时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有所感而发出家之心,二十四岁从憨山大师的弟子雪领剃度,改名智旭。 二十六岁受菩萨戒,翌年遍阅律藏,偶罹病将危,乃专意求生净土。三十岁时,深切体察宗门之流弊,从此决意弘律。三十二岁,欲注《梵纲经》,作四摄佛前,拈得天台宗之阄,乃详究天台教理。 师为人严峻精到,厌弃名利,固持戒品,宏扬律藏。生平以阅藏著述为业,综学法相、禅、律、华严、天台、净土诸宗教义,尤重天台宗,并主张佛、道、儒三教一致。尤其鉴于当时佛教中门户分歧,因此力求诸宗调和。他的思想总结为三学摄归一念,以念佛总摄佛陀一代时教。清代以后,台家讲教多以师之经论经疏为依据,形成“融合禅、教、律而归入净土”之灵峰派,延续至今。 清顺治十一年一月示寂,世寿五十七,世称灵峰蕅益大师。 师博通以教,学宗天台,并通华严、法相。对内融会性、相、禅、净;对外调和儒、佛,圆融真俗二谛,但因感于正法衰替,实乃律学久废之故,因此发愿一生以弘律为已任。二十六岁时已受菩萨或,发奋遍览大小律藏,奠定了律学基础,而其自身更是持戒严谨,是一位德行高超的比丘,一生对佛教清净宗风的振兴,实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阅览高僧风仪,可以激励佛子道心,因此,学佛除了阅藏读经之外,实应多多阅读高僧传记。 法华七喻 藉著浅显的譬喻来阐述深奥的真理,是《法华经》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法华经》之所以被推崇为“诸经中最具文学价值的经典”的原因。全经二十八品中,可以说处处使用譬喻,不胜枚举,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即一般所称的“法华七喻”。 1火宅喻:又作三车喻,出自<譬喻品第三>。譬喻家宅遭遇大火,幼儿仍在宅中游玩,不知脱离危险,长者乃施设方便,告诉幼儿门外有他们所期望的羊车、鹿车、牛车,籍以诱出门外,遂共乘大白牛车脱离火宅。此譬喻中,火宅比喻三界,谓三界为五浊、八苦等,苦恼所聚,无法安住;幼儿比喻众生,谓众生贪著三界,耽于享乐的生活,不知处境的危险;长者比喻佛,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大白牛车比喻一佛。 2穷子喻:出自<信解品第四>。穷子为长者之子,年幼便流离失所,不知自己的出身,后辗转浪迹至长者家,见府第豪贵,心生恐惧,欲疾走而去,长者一见便识,设施种种方法,收为嗣子,以令其自觉。以此比喻佛对自认为声闻者施设种种方便,增上其心,转为菩萨之自觉。 3药草喻:出自<药草喻品第五>。譬喻诸药草种类有别,名色各异,虽同受一雨所泽,然因根、茎、枝、叶之别,大、小诸树各称性而长,以致各有差别。比喻众生根性各异亦复如是,佛陀随众生品类,以教化众生千差万别的智性,治愈其病惑,令证入菩提。 4化城喻:出自<化城喻品第七>。譬喻有旅行者,本欲行至五百由旬之宝处(真实之悟界),然于中途因疲惫而休止;其时,领导者即在三百由旬处假现化城(方便之悟界),藉此诱导旅行者抵达宝处。此喻佛为引导众生入一佛乘,而以方便说三乘法。 5衣珠喻:出自<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第八。譬喻有人至类友家,醉酒而卧,时彼亲友因官事必须远行,即以无价宝珠系其衣内而去,其人醉卧,毫不觉知。其后,为求衣食故,务受艰苦,直至亲友告知赠珠之事,生活遂得改善无缺。比喻众生本自具足佛性,却迷而不悟,遂致流转生死,饱尝痛苦,如能一念觉悟,便得解脱。 6髻珠喻:出自<安乐行品第十四>。譬喻转轮圣王将覆藏在发髻中的宝珠解开,给予功臣观看。比喻如来说《法华经》,开权显实,给予二乘亦必成佛之证明。 7医子喻:出自<如来寿量品第十六>。譬喻孩童不知毒药而狂吞,共父给予妙药医治。然因孩子丧失神智,不肯服药,父亲遂籍故外出旅行,并假称已客死途中,以唤醒孩子神智,进而服药病愈。比喻如来为救被错误及邪恶思想所迷惑的众生,而说《法华经》,并且为让众生心生渴仰恋慕之心,因而进入涅盘。 佛智如海 我们凡夫因为没有大智慧,所以不能了解佛陀的全知全能。 有一次,佛陀行化在各方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商人,商人便问佛陀说:“沙门,我们去了一匹骆驼,你看到了吗?” 佛陀问他们说:“那匹骆驼是不是左眼失明,左脚跋著,前面的牙齿也断了呢?” 商人一听很高兴,他说:“对了,那一匹骆驼正是我们的。” 佛陀就对他们说:“可是我没有看见那一匹骆驼。”商有觉得很怀疑,就问佛陀说:“你对于骆驼的形状知道得那么详细,为什么说没有看见呢?那么一定就是你偷去了!” 商人就把佛陀带到法院里去了。判字听过商人的话后转问佛陀说:“你为什么知道骆驼的左眼失明呢?”佛陀回答他说:“我知道的,因为我看见马路右边的草有骆驼囓过的痕迹,所以我想那一匹骆驼的左眼一定是失明了。” 判官再问佛陀说:“你为什么知道骆驼的左脚是跋著呢?”佛陀回答他说:“我看见马路上的骆驼的足迹,是右脚深而左脚浅,所以我想那匹骆驼的左脚一定是跋的。” 判官继续问佛陀:“那么,你怎么知道那一匹骆驼的前面的牙齿是断了呢?” 佛陀再回答判官说:“我看见骆驼囓过的草中都留一小辍,因此我想这一匹骆驼中内的牙齿一定是断了。” 佛陀这么一讲,那两个商人都默然无言。佛陀继续说:“商人,你我不必挂念,那一匹骆驼一定不是被人家偷去了,因为我看到马路上的骆驼足迹旁边并没有人的足迹。” 一直在那里倾听的判官,这时再开了口,他说:“商人们,偷骆驼的绝不是这位沙门了,你我不要用浅薄的知识来怀疑人家。像佛陀深如大海的智慧,是我们凡夫所猜测不到的。” 伟大的佛陀的智慧经过百千万劫修行,实在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 阿鞞拔致 《阿弥陀经》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拔致。”意思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获得不退转地的菩萨,除非自己将来发愿倒驾慈航,再入娑婆世界广度众生,否则再也不必受生人间,得以免受轮回生死之苦。 “阿鞞拔致”就是“不退轮”,是指修行有得所证悟的信心、果位已入不退转地,必然不会退随而能得至成佛之位。 “不退转”是缘于菩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阶位中,十住中的第七住称为“不退住”,由此而产生种种的不退转之说: 1位不退:十住位之中,第七住以上的菩萨,不再退转二乘地。 2行不退:十地之中,第八地菩萨能修有为无为行,而不再退转。 3念不退:第八地以上的菩萨无须刻意精进,自然可进道而不动念。 4处不退:往生弥陀净土,不再退转。 5信不退:十信位中,第六心以上的菩萨,不再起邪见。 6证不退:初地以上的菩萨,所证的法不再退失。 7烦恼不退:等觉位的菩萨,不再为烦恼而退转。 佛经中常将人心譬喻为田,学佛就是在开“发”自己的“心”田,所以要“发心”。有句话说“发心之初,成佛有余”,但是,在学佛的障道因缘中,最主要的也是“心”,诸如:①心门不开;②心结不解;③心担不放;④心妄不除;⑤心优不喜;⑥心暗不明;⑦心狭不宽;⑧心恶不除;⑨心邪不正;⑩心贪不舍;⑾心迷不悟;⑿心有不空等。尤其,初发心很难,要坚持到完成更难,因此学佛不但要发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欢喜心、惭愧心、大愿心……,更重要的,要发恒常心,因为佛道长远,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不发长远心,一遇困难挫折,或者名闻利养等诱惑,很容易退失道心,所谓“学佛一年,介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不见了。”所以《华严经》说,学佛要不忘初心,不忘自己学佛之初所发的愿心,才能坚此百忍,才能克服种种障碍,才能降坚此百忍,才能克服种种障碍,才能降磨成道。所以要“难行能行,能忍能忍”,要“福慧双修”,要“行解并道”,如果畏惧麻烦,缺乏耐心,就像种子虽播种了,却怠于施肥、浇水,则不能发芽,更谈不到开花、结果。因此,从初心到完成,这是成佛之道,若能信心不退转、愿心不退转、修行不退转,则成佛不难矣! 食存五观 出家人的生活中,行住坐卧无一不是修行;就是最平常的穿衣吃饭,也都是在修行。 吃饭的时候,他们必须作五种观想。有些寺院用饭的斋堂,就叫做五观堂。 什么是五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我们想一想,每一种农作物都须经过农夫的播种、灌溉、除草,以及收割,然后由商人贩卖,再经厨师洗好米,煮成饭后,才能送到我们面前来。而且农夫、商人、厨师在工作上所用的器具和生活上所需的衣物等,又须另一批人供给。“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一饭一菜,来处不易啊! 2忖已德行,全缺应供:吃饭的时候,应该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起心动念,是否乎道德的行为?能受得起信施的供养吗?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所谓离过,就是离三种过失。吃饭时,不应该起贪瞋痴的心念,进而要生起慈悲、喜舍、智慧的心来。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人生在世,饥渴难免。为了籍假修真,吃饭吃菜等于吃药一样,对于饭菜的好坏、净秽、多少等,不可以起分别心。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为了现前能精进修行,以期未来成就佛道,弘法利生,所以才授受饮食。 以上所举五观,虽是僧伽生活,但在家信徒也应该作如是观。因为如此,才能做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南无 常见寺院法会共修中,信徒在称念佛号时一般都会加上“南无”二字,如“南无阿弥陀佛”。一些非佛教徒不懂,因此从字面上直译为“南方没有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也有人翻成“南方的阿弥‘驮’佛到西方去”;甚至有人误以为“南无”就是一尊佛号,这些都是由于不懂而闹出的笑话与错误。 其实“南无”是梵语,正确的读音是“ㄋㄚ ㄇㄛ”,所谓“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南无”意译为恭敬、皈依的意思,即恭敬皈依阿弥陀佛。皈依是信仰佛教的初步,一个人对佛教有了信仰,必须经过一个仪式的证明——三皈依。 “皈”同“归”字,有反黑为白的意思,在未授受佛教以前,是以世间心行世间事;接授佛教以后,是以真善美的心去行真善美的事,因此,皈依有使人心向善的作用。 皈依是以整个身心去信仰佛法僧三宝:依佛与僧的无上道德、智慧为我们做人的模范;以法所启示的道理,作为我们处事的轨则。依杖三宝就好像子依母、民依王、怯依勇、跋依杖、溺依船。我们的身心有所皈向,生命就有了依靠,精神就可以提升。 皈依是要尽形寿,而非一时的;皈依是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宝,因此叫三皈依。社会上有些人对皈依有不当的理解,以为只要: 一皈:只知拜佛或听经闻法,或恭敬出家法师。 二皈:只知拜佛、诵经,不敬僧宝;或只信其中两者。 三皈:虽知拜佛、闻法、敬僧,但却只认定证盟法师为师。其实,皈依僧是皈依僧团而非只拜一个师父。 佛如良医,可以诊疗众生各种不同的烦恼病;法如妙药,可以启示我们人生的正道,指导我们如何离苦得乐;僧如看护,可以引导我们正信。皈依三宝,我们的身心才能平安快乐,因此皈依时三者缺一不可。 皈依佛法三宝以后,进而要皈依我们的自性三宝: 1自性佛宝:念念觉悟道理,不生迷惑,是皈依自性佛宝。 2自性法宝:念念守著正当道理,不起各种邪见,是皈依自性法宝。 3自性僧宝:念念清净,不贪可爱之物或境界,是皈依自性僧宝。 对三宝认识以后,信仰才有一定的标准与对象,才不会盲修瞎练,走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