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读书会:相应部选读 第六单元:因缘相应


2014/9/3    热度:294   

  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宗教与文化研究室”

  原始佛教读书会

  【相应部选读 第六单元:因缘相应?2003/5/31】

  主讲人:赵飞鹏

  赵飞鹏:我先大概谈一下“缘起”的一些问题,在古代印度佛教不是古老的宗教,算是新兴的宗教,但是在出现以后却带给印度思想界很大的冲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佛陀基本的教义就是从“缘起”出发的。所以如果要了解佛教的中心观念,就必须对“缘起”有所认识,和“缘起”相联的另一个观念就是“无我”,要认识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这是一个关键的所在。我们所选的教材就是阿含经的“因缘相应”的部分,原本共有七十几经,但我们只选了五经,所以待会儿除了经文的分享之外,我再另外做一些补充。我对经文的导读跟原本的次序不大相同,做了一些调整,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第三页第二经的部分。

  这一经的标题是“分别”,一开头就提到佛陀分别来演绎十二缘起的内容,“缘起”是对宇宙、人生的观察,据说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就是证得缘起的思想,虽然他在初转法轮的时候说的是“四圣谛”,其实四圣谛的基础就是建立在缘起的观点上,所以缘起是佛教最重要的观念。那讲义上第二经的部分讲的就是,有一回佛陀对比丘说起缘起的具体情况,来看一下内文:“(尔时,世尊)住舍卫城……”“(尔时,世尊宣说曰:)‘诸比丘!我为汝等分别说缘起,汝等谛听,当善思念。我则宣说。’”这是世尊在讲经之前常常都会这样说,以提起比丘的注意力,“彼等诸比丘答曰:‘大德!唯然。’”诸比丘回答说,“是的,老师!”佛陀接著说下去“世尊以此宣说曰:‘诸比丘!何为缘起?’”这地方就提到什么叫做缘起,看一下补充的讲义,是林朝成老师所编的《佛学概论》第三章缘起思想,提到:“缘起(pratítya-samutpáda)是佛教思想的基础,也可说是佛教思想发展的一项基本前提。”所以,缘起是佛教思想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接下来佛陀就开始讲什么是缘起,“诸比丘!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处,缘六处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全苦蕴之集。’”这段话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个是十二因缘的具体说明,什么是十二因缘呢?佛陀把缘起流转的过程分成十二个项目来说明,从“无明”开始到最后的“老死、愁、悲、苦、忧、恼”,是整个缘起流转的过程。第二个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句说“如是全苦蕴之集”,这句话在佛典中常看到,在汉译四部阿含中翻成“如是纯大苦聚集”,意思就是完全是苦的聚集,英文翻成 suffer是痛苦的意思。佛陀讲缘起是有目的的,目的就落在最后一句,解释苦恼生起的原因,佛陀在初转法轮的时候讲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基础还是从“缘起”而来,离开“缘起”就不能明白佛教为什么是“以苦为本”。其实“缘起”的说法是有效用和针对性的,针对现实人生中每个人都会遭遇的苦恼问题,所以佛陀针对人生的苦提出其成因及解决的办法,这是独到的见解。

  接下来看佛陀针对十二缘起提出其名称及内容,有什么特殊意义,先来看看其他学者说明十二缘起的内容到底是什么?看到讲义,《佛学概论》第64页,把十二因缘的内容都说明了,第一个是“无明”,“指众生无始以来的无知,尤其是指对佛教的四谛或者缘起法的无知。”,所以无明本义是无知、没有智慧的意思,但是后来无明好像被提升到形上学的层次,作为一个生命的动力来解释,但是我个人对于后来的解释并不是很赞同,因为与佛陀的本意好像有距离。另外我还准备了一份资料,叫“佛陀的启示”,原本是南传的一位比丘所写,在佛学界很有名,在谈及原始佛法、根本佛法时这本书的说法很具有权威性,我特别把其中关于“无明”的部分印下来,提供大家参考,请看96页,这里的解释比较扣紧了佛陀的十二因缘与五蕴身心结合的角度,“因为无知乃有种种意志的活动而成业(无明缘行)”,无知就是无明,因为无知而有种种的行(业行)。

  第二个就是“行”,“行的意思很广,可泛指一般现象,例如‘诸行无常’的‘行’;五蕴中行蕴的‘行’,指的则是意念的作用”,这是方才所说“无知乃有种种意志的活动而成业”就是采用这个观点,所以“此处的‘行’近乎此,指的也是意念作用之‘行’。”,“无明缘行”行就是意志、意念的活动。“缘无明有行”,我个人解释为无明和行是互相依持而产生的,因为有“无明”所以产生“行”,但不是先有“无明”才有“行”,并没有时间先后的关系,是同时存在的,这是“缘起说”的一个重要关键。后面的解释也是一样的,“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也是指行和识、识和名色是互相依持而产生的,缘起法的基本规定,可看南传的113页,最后一品六一经“无闻”倒数第四行,“诸比丘!是以多闻之圣弟子,对缘起当善思惟:”接下来四句就是缘起法的基本规定,“彼有故此有,彼生故此生,彼无故此无,彼灭故此灭。”,意思是说因为这个有所以那个有,因为这个生所以那个生,也就是说因缘条件相依相持、同时存在。汉译杂阿含288经,有个有趣的比喻,用三束芦苇来说明,芦苇本身是软的,但是三束靠在一起就能立起来,拿掉其中一束另外两个就立不起来,佛陀用这来说明因缘是同时生起,只要有一个消失其他也就跟著改变,“缘起”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无常”,原始佛法所说的“诸行无常”,“无常”和“缘起”就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陈述。

  再回到讲义看到第三个“识”,“可指认识作用,或者认知主体而言”。第四个“名色”,“‘色’是指物质,‘名’一般是指精神”,色不是一般的颜色,而是物质性的存在,底下又有提到“‘名色’应是指识所缘或所认识的对象,如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既有客观存在的物质色境,同时也具有可用名言概念指涉的部分;所以认知主体的识便假借名言来认识对象,形成客观的知识。”换句话说,“名色”包含了认识作用而不只是意志作用。第五“六处”,也翻成“六入”,“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入于识之处”,也就是所谓的“六根”,是身体认识外在事物的过程。第六“触”,“指根、境、识三者和合所生之眼触乃至意触等六触身,也就是根境识三者和合的感官、知觉作用。”,也是一种认识作用,但是结合了六根、六尘的结果。第七“受”,“根据六触而起的感受,大致可分为三种:苦受、乐受、及不苦不乐受(舍受)。”,就是苦的感觉、乐的感觉及不苦不乐的感觉。第八是“爱”,“由认识到苦乐之受而生起的欲求及渴望”,就是爱取、渴爱。第九“取”,“由渴爱贪欲而表现出来的取舍选择的行为。”,由爱而进一步希望能占有它,所以“取舍”里不只是取还有舍,喜欢的想占有,不喜欢就排斥。第十“有”,“就是存有,由渴爱所表现出的行为会残余某种影响力,称为‘业有’;这些业力的果报称为“报有”。这二种有,也解释为个别众生的性格与特质。”,这是因为前面的因缘所产生的存有状态,“有”是一个中介到“生”。第十一“生”,就是生存,生存的前提就是要有存在的条件,“基于上述‘有’所指涉的性格与特质,众生生为某种的众生,这就叫做‘生’。”第十二“老死”,“有生之人必有老死,一切的忧悲恼苦等,以‘老死’为代表。”

  在经文中佛陀就按照十二因缘的次序一一做了说明,最后结论讲“缘生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全苦蕴之集。”佛陀说十二因缘,是为了说明苦的形成,另外看到讲义“中道正见”针对这个问题讨论“十二因缘”和“四谛”(苦集灭道)的关联。先说一下讲义的来源,我最近十年跟随一位师父学习根本佛法,回到佛陀的本怀去学习,这个讲义就是这位师父所编的,说明“缘起”及“四谛”的密切关联,提供大家参考。

  接下来看第四节,佛陀针对前面所谈“十二缘起”加以说明,前面总论是从“无明”开始一直讲到“老死”,后面一项一项分析时则是从“老死”开始,这是由末寻本的一种思考,也是“十二因缘”的顺逆思考,顺著十二缘起就是苦的升起,逆著十二因缘就是苦的还灭,因此佛陀后面所说的就是“苦的还灭”的过程,从一个现实的现象向上推出“老死”产生的原因,最后追寻出的结果是“无明”。他说“诸比丘!何为老死?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以此谓之老。”这里比较特别的是何谓“诸根之耄熟”?根据我查对英文后,是“退化”的意思,诸根是指各种器官,各种器官退化、逐渐衰老,这就是老。“于各种众生之部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诸蕴之破坏”和“诸根之耄熟”是相关的,是指五蕴的破坏,造成生命的结束,底下说“遗骸之放弃”根据查对英文、其他典籍之后,是指倒在地上的尸体堆积起来,也就是形容众生死后的尸体堆积,就是死。“如是此老与死,诸比丘!以此谓之老死。”老死是平常可见的,所以从老死往上推,“诸比丘!何为生?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出生、出产、降生、诞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诸比丘!以此谓之生。”所以各种众生之出生、降生,五蕴的聚合而成众生的身体就出现了,同时获得六根可以感知外界,具有这样的能力叫做生,因此有生就有老死。

  第六“诸比丘!何为有?诸比丘!此等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诸比丘!以此谓之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跟“有”没有关系,欲、色、无色是三界,是原始佛教的宇宙观,把世界分成三个部分。欲有,是指欲望比较重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众生欲望比较重;色有,这世界的众生是有形色的,比较起来欲望比较轻;再上去是无色界,无色界是没有形象,没有具体的形象,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三界还在轮回之内,指的是世界的众生,形成生命之后就会“有”。

  第七“何为取?诸比丘!此等有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欲、见、戒禁、我语四种困扰。欲是欲望,是一种执取;见是我见、对自我的执著;戒禁取是一种戒律、禁忌,但在佛法上讲的就是一种非法的戒律。所谓合法、非法是针对能不能止息我们的苦恼而言,例如一些奇怪的戒律却对止息苦恼没有帮助,就是非法的戒律;我语,由我见所产生的语词,以我为中心的语言。这是取。

  “诸比丘!何为爱?诸比丘!此等有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丘!以此谓之爱。”“六爱身”的“身”在原文中是没有的,色,是一切外在看得见的物质世界;声是声音;香是好的味道;味是味觉;触是身体的接触;法是指一切有形无形的都包含在里面;这是六爱。

  “诸比丘!何为受?诸比丘!此等有六受身: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是,诸比丘!以此谓之受。”从六根所带来的感受。

  十“诸比丘!何为触?诸比丘!有六触身”这里就是和六根有关的。

  十一“诸比丘!何为六处?(诸比丘!此等有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诸比丘!以此谓之六处。”“六处”就是六入、六根,也就是可以和外界产生感觉的器官。

  十二“诸比丘!何为名色?(诸比丘!)受、想、思、触、作意、以此谓之名”名就是指精神。“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四大种就是地、水、火、风,是古印度认为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有些宗派还提出六大种,加上空、识,但一般佛教是说四大种。四大种就是指四种性质,例如地就是坚硬的性质,水是流动的性质,火是温暖为性质,风也是流动为性质,空气一类的,所以地水火风就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阳光空气水等等,而这四大可以组成各种物质,“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之色,以此谓之色。”

  十三“诸比丘!何为识?诸比丘,此等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

  十四“诸比丘!何为行?诸比丘!此等有三行”刚才讲过行是“无明”所产生的意念活动,又分成三种,身、口、心,“身行、口行、心行”。心行就是所谓的心意、意念;身行是指行动;口行是指言语。这就是行。

  “诸比丘!何为无明?诸比丘!无知于苦,无知于苦集,无知于苦灭,无知于趣苦灭之道,诸比丘!以此谓之无明。”无明,是没有聪明、智慧的意思,但这里是指对四谛无所知,“苦、苦集、苦灭、趣苦灭之道”就是指四谛。

  “诸比丘!如是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如是全苦蕴之集。”底下就是讲还灭的情形,“因无明之无余、离贪灭,故行灭。因行灭,故识灭……。”因缘的生起是互相依存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所以要还灭的时候就必须从因缘来下手,因为无明灭所以离贪,故行灭。离贪灭的“灭”字可能是衍文。离开贪欲就行灭,无明所带来的意识活动就会停止,继续往上推就会止息老死,“如是全苦蕴之灭”这样苦就可以全部消灭,这个经文是佛陀针对十二缘起所作的说明。

  林惠胜:对照日文本,“离贪灭”的“灭”字前面加上逗号,意思就清楚了。

  庄雅棠:杂阿含里面六爱身的“身”字是有的,而原文没有,所以是不是有什么意思?

  林朝成:六爱身、六受身的“身”字,意思是指一种集合。

  马森:六爱、六受、六处、六触、六识都是指感官,但是差别在哪里?

  赵飞鹏:我大胆的假设一下,佛陀之所以将这些分得这样细,主要还是提醒我们注意身心的变化,这些分析就是指身心的统合状态,所以没有很明显的区分,大概是这样。

  马森:特别是六触、六处和六识这三类实在很难了解区别在哪里?

  赵飞鹏:识是主观的认知能力;六入(六处)就是跟外界接触的入口,一般讲的器官;触是指得到或看到的知觉的统合作用;由触产生受,才知道是好的、美的等等感受。只有六入的话无法产生感觉,例如“视而不见”。

  赵飞鹏:因为时间的关系,可能经文无法全部读完,我先直接来讲结论:我觉得“因缘说”是有它的目的,第一个是在我们的现前的身心苦恼中去寻找他的根源,面对苦的事实要怎么去解决,也就是怎样得到解脱。第二个针对当时其它的宗教学派的“神我说”,佛陀提出“无我说”,“缘起无我”是他教说的中心,因此不管任何一种三世因果说、生命轮回说都是有我,从佛教的界定来看,任何形式的有我都是不对的。

  其次是因缘说的效用,第一个针对存在界的现象提出一个比较圆满的解说,所以缘起说不是形上学的,是探索本体的问题,无明不是本体,是寻找到烦恼的根源,因为无明而有烦恼,这是对问题的解说。第二个对生命现象的解释,佛陀认为生命是一种延续的现象,但不是轮回,一般认为的轮回是去了又来来了又去,有一个生命的主体从一个个的身体中换来换去,有一个固定的本我换了不同的宿主,这是违反佛陀的无我说,既然无我怎么可以有一个神我到处去换房子,佛陀的缘起说就是修正这个说法,生命是可以延续的但不能说就叫轮回,这是一个效用。

  第三缘起说留下一些问题,这是后来的人不断又提出一些修正、补充及新说的原因,第一个就是十二因缘有一部分提到物质的身体,例如名色、六根,如果把六根解释成眼、耳、鼻、舌、身、意,那在缘起的还灭中要怎么解释?老死是跟物质的身体有关的,在还灭当中要如何去解释?这部分的问题佛陀没有解决。六入要先有本体才有这种问题,在十二因缘的还灭中,触、识是精神性的部分,不牵涉到物质性,但是在物质的身体上要如何去讨论还灭,这是佛陀所遗留下来的问题。第二个是时间性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三世轮回,但是这个问题我认为关键在“轮回”二字,如果了解了轮回,就知道三世会不会存在。第三个问题是我想的,有人说一直讲“缘起”、“物质性”否定“神我”的存在,是不是唯物论?我认为当然不是,但佛陀的解释可能引起后人的疑惑,应该要说是缘起论,缘起论包含了物质跟精神的两部分,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认为一切都是因缘相待的呈现,等到因缘的成分改变,所见的现象也会改变,所以它不是形上学是解释现象。

  今天讨论的内容,只是提供大家在读佛经时一个思考的方向,部分是我个人的体悟,不一定正确,我个人当然清楚宗教修行与学理探讨的分野,所以我看这个问题,是尽量从学术的角度去看,结论所提十二因缘遗留下的问题就是从学术的角度去看,如果从宗教修行的角度去看这些都不成问题,当你在修行中很深切地体察到身心五蕴的变化时,这些问题就很清楚的呈现出来。

  林朝成:修行之后要怎么解释这些问题?

  赵飞鹏:对修行者来说他不须去解释,传说佛陀最初证道的时候并不想向世人去解说,他已经开悟解脱了,因为他知道这缘起是很难去解说的,有一个传说是大梵天祈请佛陀去说法,这个传说是很意义的,表示佛陀真正要表达的,是以一般之常见很难体会的,如果要体会缘起的话,学理的探索只能接近而不能掌握,真正要掌握缘起要透过修行。缘起不是序列式的产生,是一个整体的状况,在理论上人家会认为是讲不通。

  林朝成:因缘生起如果没序列的必然性就会乱掉,所以印顺讲中观论经文,就讲到一定要有序列性,序列性不一定是直线,佛教是先讲行,先有种种根源的意念或根源的业的作用才会有识,开始有识的作用,基本上识没有办法主导到后面的解脱。这就要讲到“识住”,识本身就会有执著。

  看到《佛陀的启示》98页倒数第5行,“此有是缘生的”,所有的有都是因缘条件生成,有是指过去和已经形成的状态,“此有故彼有”,“此有”若从英文看是加ed,“彼有”是加ing,这两个词性和语根是不一样的,既然说所有都是因缘,因为缘起是复合词,缘以生法就是“此有”,所有的存在都是缘以生法,所有的都在因缘条件里面,如果没有因缘条件就不会有这个现象。佛家认为解脱是有更深的条件才可以,例如现在有风湿或背痛,你的身苦不一定是心苦的,…

  马森:对不起,我认为心苦不一定会身苦,可是身苦一定会心苦。

  释智学:身苦的时候可以转移注意力。

  林朝成:其实不能说是转移注意力,而是要去观察,在苦里面的缘起缘灭,有起有落,不是一直持续的痛苦。

  马森:所以要看苦的程度怎样,有时也会有无法承受…

  林朝成:透过观察你才知道是不是真的无法忍受,如果真的无法忍受,是生理上的苦,例如得到骨癌,如果你的心理不执著的话,佛教也不反对自杀,这是很单纯的现象。

  庄雅棠:在基督教里讲身苦心乐,有几种状况,例如保罗所讲的,虽然知道身体一天比一天衰竭,可是内心一天比一天幸福。此生的身体会消失,可是上帝会赐给我们新的身体,所以在这种盼望当中,虽然此生十分痛苦,但这种盼望的快乐可以胜过身体上的痛苦,这是一种。另外一种是保罗所讲的立志要用我的身体补满基督所未受完的患难痛苦,因为知道这种苦是要带来拯救,所以虽然身体受苦但内心有这种欢乐。

  赵飞鹏:关于这点在经文有个地方可以提供大家参考,在十五经“第五迦旃延”,20页第七,佛陀提出中道:“如来离此等之两端,而依中道说法。”缘起、无我如果落实在生活上就是中道的生活,什么是中道?像马老师提出来苦的问题,佛陀也知道是事实,这个问题有两个可以去解决,第一要了解苦的成因,让它不要产生,例如胃痛就找出胃痛的原因,第二就顺著因缘的发生,例如该治病就治病,如果治得好就治得好,治不好也只能随它去了,刚刚朝成所说的自杀可能不是佛陀所鼓励的,自杀的问题可能要再讨论,自杀就犯了佛陀的基本杀生戒。

  林朝成:可以啊!阿罗汉可以自杀。如果你的心不苦,而观察到纯粹是生理现象,自杀没关系。

  赵飞鹏:回到佛陀的本教来看,这还是一种违反因缘的作法。至于有些阿罗汉自杀,似乎是到部派里才有的现象。

  马森:要做到不杀生是很困难的,植物难道不是生命吗?

  赵飞鹏:不杀生的基本精神,是不去戕害占有任何生命,今天吃东西不是因为要去戕害生命,而是维持生命的因缘而有的依据,不是因为贪心,不是因为占有心,去吃去杀,这基本上是不犯戒的,有些人因为要享受、看不顺眼就去杀,这就是一种故意的杀,故意的杀是犯戒的。

  林朝成:佛教里的植物不是众生。

  赵飞鹏:今天我们看佛教的戒律还是要从制戒的精神去看,而不要从戒律的事项上去看,因为尤其是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比如西藏佛教也是吃肉,他们因为没什么植物可吃。回到佛陀最初也没讲要吃素或吃荤,人家布施什么就吃什么,所以有不杀生戒没有吃素戒,在原始佛教只有根本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对生命的尊重,生命也是一种缘起现象。

  那今天的导读就进行到这儿,没有读完的经文如果以后有机会再来讨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疑,在世间法里面,障碍善法、障碍善行;疑,在出世间法里面决定障道。什么是疑?对于佛菩萨、祖师的教训怀疑,不能相信,不能接受,这就是疑。佛法完全建立在清净信心的基础上,《华严经》讲“信为道元功德母”,你没有坚定的信心,怎么能入门?一个人在道业上要想有成就,第一个对于法要有坚定的信心,完全肯定,完全接受,没有怀疑。第二,对老师、善知识要有清净的信心,我们才能接受他的指导,才能依教奉行。如果对老师起了怀疑,他教导我们,我们处处给他打问号,不能遵守、不能奉行,这个法的利益是一定得不到。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