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人有二十难之十五 不说是非难


2014/9/4    热度:234   

证严法师:人有二十难之十五 不说是非难

 

  清早的气氛让人觉得精神清爽,小鸟的叫声让人越发感受到大地的静谧,但一阵火车经过的隆隆之声,却破坏了这宁静自然的气氛。“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然会接触的境界,如自然界的微风细雨、鸟叫虫鸣的声音,它是优美的;而人为得机械噪音,和人们开口动舌的杂音,则是人为的音响。

  □修养在言行举止间□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二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和“色”,“声”是指言语声音,“色”是表现于外的举动形态。言行举止能人起欢喜心,就表示这个人修养好;相反的,若让人不高兴,则表示这个人的修养还不够好。

  以谈话而言,我们要把音量控制得宜,以彼此的距离,来衡量音量的大小,通常以让对方正好听的清楚为最恰当,若声音太小,使听者无法听清楚,这是不尊重;如果彼此相距不远,可是你说话的声音太大,不只是无礼,也回吵到别人,这就是没有修养。想想,连讲话的音量控制,都有这么多学问,何况还有其他的动作习气要改呀!人们习惯上常随著自己的好恶之心待人,若对某人有好感便赞叹他,即使他有缺点也会帮著掩护,只说好的一面;若对某人没有好感,那么即使他有很好的才干,也会被埋没,若是他有一点点缺失,就紧抓住这个机会来毁谤他。这就是我们的口业,随著喜欢或厌嫌所表现在外的言谈。口舌是传达人们思想心念的关卡,而一般人的开口动舌,都是在讨论是非,不可不慎!

  □真理非语言能说尽□

  释迦牟尼佛说“不说是非难”,凡夫不谈是便说非,要人们不说是非实在是很难!佛陀又说“大道无言说”──真正的道理也是无法用言语来诠释啊!就如我平时讲给大众听的道理,是不是最正确的呢?若想想这句话──“大道无言说”那么我平时讲的也不是最究竟的呀!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有很多事情还是要用语言来表达,如果没有语言的沟通,如何传达彼此的感情的?修行就是要修道言谈之间能使每个人“气能和”、“心能定”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学道。

  泰清不惜路远迢遥来访问,所得回答却是“不知”,因此他很失望。后来又有人向他推介“无为”这个人,他也以同样的问题请问无为:“天之大道,你是否瞭解?”无为很快的回答说:“知道呀!可贵可贱,可大可小谓之道。”这几句话,他仍觉得不怎么满意。

  于是,他有再去找一位叫“无始”的人,泰清告诉无始自己的访到过程,又问无始说,“他们一个说‘不知’,一个说‘知’,到底那一个对呢?”无始回答说:“知与不知,知是浅显的道,不知才是深远的的道。因为真正的道不是用言语所能宣说的,天地宇宙的真理,能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点点范围而已,实在无法说尽天下的至理。”

  由此可见,有道者对听和说并不刻意去表现,他无所求,因为并不是光靠音声与研究能道断(尽)一切。平时讲话若无法传达很透彻的道理,不如不讲的好。

  □真理非语言能说尽□

  人与人之间的言谈交流,必定要格外小心,注意自己对人是否有平等心,如果心有所篇,那么,好的将被说成坏的,坏的也会被说成好的,这种偏见之言,会导致别人对被批评的人产生误解。所以,我们对人的看法要很公平,不可随著自己的好恶来议论。

  另外,如果是自己所不知的,偏要说知道,那就是不量己智,这样不但会让人嘲笑,而且常会说错话。日常生活中,最好要多用心,不要以为开动口舌很简单,心想:“我又没骂人,随便说说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因为道在口中呀!

  佛陀在“二十难”中说:“不说是非难”而我们要在此“难”中,把它转为“不难”,像刚才所说的,有时候要说也不对,不说也不对,那要如何呢?这就要多用心了!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众生受报有两种业力,一种叫“引业”,另一种叫“满业”。我们这一生当中到人道来投生,人道的引业是什么?是五戒十善。我们过去生中修过五戒十善,不定是哪一生,也许是过去久远劫中,我们修了这个因,这一生当中缘成熟,就到人间来投胎得人身。父母是缘,“引业”才是亲因。得到人身之后,我们知道社会上人很多,每个人的相貌、体质、一生的际遇都不一样,这是什么?这是“满业”。我们一生的吉凶祸福、富贵贫贱是“满业”。“满业”是过去生中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是这样的一个果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