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说智慧人生(清净)
2014/9/4   热度:205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说智慧人生(清净) 说智慧人生 清净 佛法是建立在世间诸行无常、轮回中无处不苦的基础上的, 《地藏经》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中说,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因为我们是迷醉了的众生,追随着性识业力的迁流,见着一切虚伪的外境,不知扰乱了自己清净的本性,反像游鱼得长流水一般地以苦为乐。如此在罗网之中生死轮回不已。我们小时候看到鱼翁用丝网捕鱼,看到鱼在水中被丝网卡住、被鱼翁逮住丧命的情形,让我们不能不为鱼感到哀怜。我们在六尘中时时被妄情积习所伤害,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修学佛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出离轮回,离苦得乐,最终了生脱死。 学佛并不是要另外去找一处哪里能够让我们心清净的世外桃源,更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摆脱得出种种人世间的因缘纠葛。所谓菩提,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觉性。六祖大师的偈子“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意在教导我们,学佛修行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当下之念间。我们出离世间的方法,就是要在这因缘相续、本性空幻的世间逐步证悟。应该是让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刻当下的呼吸间努力培养心灵的敏锐与觉醒,尽可能对治习气,专心修持,而不是象许多人误解的那样随着当下这一念被业力习气牵着鼻子走了,达摩祖师有句话即: “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我们学佛人应于此中好自存心,念兹在兹,不可存有丝毫偷心和懈怠苟且之念,方为切要。 学佛首先必须依止善知识。初入佛门时应该深信因果不虚,常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经常观察世间的无常与轮回的痛苦,并且要对佛法具足真实信心: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救度我们,从而发起真正的皈依心。这样才算是真正入了佛门。把这些心念归并到一起,就是发舍离世间的出离心。再进一步,思维一切众生如我一样都在轮回中受苦也都希望离苦得乐;而在无始轮回里面,众生又都曾经做过我的父母,于我有无量的恩德。从而由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开始逐渐引发利益一切如母有情的菩提心。由此方是修学大乘佛法之始。学佛修行中,正见是实修的明灯,诸法因缘假有而自性本空的正见是我们修行的保证。以正见为基础,在善知识的教导下,我们应该实践止观,以禅定和智慧觉照的力量打破我们生死的根本障碍——无始无明。从而逐步开启我们般若智慧的大门。 般若智慧是佛的智慧,由自心而生,当我们心无所求,心不攀缘世间法、出世间法的时候,般若智慧自然显发。 《般若经》云: “一切法不信则信般若,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般若智慧虽“美妙”,但不可求,求之不可得。 般若,即佛性,或如来藏。般若是认识现象的主体,是智慧的源头,是人内在的潜力。般若本身没有色相、没有形状、没有思维形式,所以是空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般若是遇到色相(心理和物质的信息)才起作用的。般若是一种能,一种光明性,能于随机应缘中孕育智慧,产生种种认知、判断和真见。当我们自己的心智不被物欲所蒙蔽、不被成见所障碍及不受情绪所干扰时,般若就流露出透澈的省察力,那就是智慧。 “智慧”的的确确是人生幸福的秘密钥匙,是永恒快乐的泉源,是人类救苦的灵丹妙药。 佛教认为般若智慧应该具有四个特征,即“理,陆”、 “悲,悯”、 “正信”与“和平”,缺其一二,或有所偏重,其智慧即非圆满、非真实、不成熟。而高智商往往只是意味他的天赋较好,但不一定具足这四个特征:真实的般若智慧是难能可贵的。 圆满智慧的第一个特征即“理性”,是因内心的光明照见真理所产生,因此,一个人对“诸法因缘生灭”的世相无所了悟不能算拥有智慧。了悟越多,智慧越高,所以理性越强。处理事务便能合乎般若智慧,能心平气和,不意气用事,不颠三倒四,不诉诸暴力,不惶惑不安,不以自我为中心。 《心经》告诉我们要“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如何远离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人打坐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妄想总是不绝如缕的。你越是克制,似乎它越来劲,心很难静下来,因而为此苦恼不已。怎么办呢? 《心经》告诉我们:从照见五蕴皆空认识到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相,无智无得,心无牵挂,妄想自然就不会有了。 我们烦恼的根源很大程度个是没有能:“看破,放下”。 穷人为生命而争,情犹可原,富人为享受而争,颇不应该,钱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没有它固然不行,太多也没有什么好处。所用得当,可以济弱扶贫,造福社会,如果为子孙的衣食而积蓄,说实在的那可能是会害他们。 名利不可贪。我们之所以好名的原因,就是我执太重,尤其一般人所认识的我,是四大和合的假我,是生灭的,不净的,是八苦的仓库,是生死的根源,我们要想离苦得乐,就应该把这个假我当作一辆破旧的脚踏车,虽然没有经济价值,但是可以利用他作为回家的交通工具,借假修真,就路还家,离苦得乐。倘能作如是观,那么放下就比较容易了。不过想放下,必须先要看破,还要决心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金刚经上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圆觉经云: “当知身心,皆如幻垢。”这是告诉我们看破和放下的妙法。 在唐朝有位叫懒残的禅者,由于他修行上的造诣远近闻名,有一天,皇上派了使者来请他,此时禅师正在山洞中烤芋头吃,使者宣读了皇上的圣旨,禅师睬也不睬,时值冬天天气很冷,禅师冻得流鼻涕,使者见状,劝禅师擦去鼻涕,禅师说:我没有工夫给俗人揩鼻涕。禅师有首写照自己行持的诗,可见他的潇洒自在。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草来自青。” 禅者隐居山林之中,面对青山绿水,一瓶一钵,了无牵挂,对于他们来说,名闻利养、生死都已不成问题了,还有什么可以值得他们操心呢? 寒山子有诗说: “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 诗的大意是,生与死对我们来说,就如同白天与夜晚一样,白天来临时,我们就工作、生活,夜晚来临时,我们就睡觉、休息,白天与夜晚日夜轮回,工作与休息交替进行。白天与夜晚,工作与休息,是一体的两面。那么生与死呢?也是如此交替进行,也是同一个生命的两面,生死如同冰与水的转化,或者水变成云、云变成雨的转变,好象变成了另外的东西,变来变去,其实还是同一个东西,其实是有无一体的。是我们的妄想、执着、分别心在折磨我们自己,很大程度上是贪生怕死而已。没有死,哪里有生?生命本来就是在无数次的生死轮回中而存续着的,此生不知道在无数次的生死轮回中死死生生过多少次。只有生死才构成了生命本身。既然惧怕死亡,赶紧当下发出离心,了生脱死,这正是佛教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终极问题。 《心经》从照见五蕴皆空,到无苦集灭道,都是针对我们对包括生命中一切“有”的错误认识及执着,从而揭示出存在的一切现像都是无自性空,是假有的存在,其目的就是要我们放弃对生、有的偏执认识,包括生命本身的存在。如《金刚经》所说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去生活。即无住而住,不与万法为侣,所谓万丈光中独露身,便是清净心。譬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日月行空而不住空,照万物而不住万物,菩萨心,在尘而不染尘,在欲而离欲,在世而出世。布施时,不住布施相而生其清净心;修禅定,不住禅定相而生其清净心;忍辱,不住忍辱相而生其清净心;菩萨应一切法不住,而生其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法身佛。 若观照五蕴皆空,便可以知道, “山河大地己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驱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乃至钱财、女色和名利都是如此,“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金刚经》说: “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鳄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佛陀回忆当初他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之所以能够忍辱,是因为无我相,因此佛能以般若观照,通达性空,了知诸法如幻如化,无我无人,自然心不为境所动。 圆满智慧的第二个特征是“悲悯”。悲悯就是对受苦的人表现深切的同情。有人以为一个人太理智了便会变得冷酷无情;其实不然,因为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必然也具有丰富伟大的情感。他心地广大,包容万有,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他的爱心广博,他不只关心一己的祸福,更会发同体共生大悲之心,进而“亲亲”、 “仁民”、 “爱物”。因为他以智慧觉察到,个人不能孤立于社会人类,甚至一切万物之外,所以同情心若不能普及一切,坐视一部分人受苦受难,毕竟是一种缺憾,良心终不得安。再者,他深切了解“爱人者人恒爱之”以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自利利人的道理,所以知道关怀别人并不是吃亏。因此,他能发自内心去为他人作想。 如《菜根谭》有言劝为官之人行 “悲悯”之心,则不会刚愎自用,而会关心人民的疾苦,视民如亲。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谓百姓可欺,且留下儿孙地步。堂上一官称父母,慢道一官好做,还尽些父母恩情。”就是说:做官的人要视百姓为子女,不要认为百姓可欺侮,更要为自己的后代积德。百姓称你为父母官,不要认为官好做,应尽到视民如子的责任。 而心具“悲悯”的仁厚之人,便会福泽绵长。清金兰生先生编述的《格言联璧》中有言: “仁人心地宽舒,事事有宽舒气象,故福集而庆长。鄙夫胸怀苛刻,事事以苛刻为能,故禄薄而泽短。”意思是:有仁心的人,心胸宽广,凡事都有宽舒平和的气象,所以福气聚集而仁泽广泛。鄙俗的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所以福薄而恩泽短暂。 所以平常生活中,我们要: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明洪应明《菜根谭》)这些无疑都是悲悯心的真实写照。 总之,大智慧者能以悲悯心扫去心中的迷雾,心如太虚,明齐日月,他释放了心中的光明,不再忧心忡忡于一己的、家庭的利害幸福,而会进一步慷慨地爱国家、爱人类、爱万物;而且这种大爱之心有异于世俗的一己小我之爱心,因为智慧心涌出的悲天悯人的爱是净化的爱、无私的爱、超然的爱;施子而不染着、不占有而无分别取舍之心。如《格言联璧》中形象地描写此类人是: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去,操存如春天白日,威仪如丹凤祥麟,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就是说:度量有如海能容纳一切,如春风润育万物;待人接物如行云流水般清白,情操像春天白日般光明:威仪如丹凤呈祥;言论如敲金石般响亮:持身如玉洁冰清般纯洁:胸襟抱负有如和风明月般和蔼;气概则如泰山般崇高。如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无等伦”般庄严美好。 圆满智慧的第三个特征是“信念”。“信念”亦恒与“智慧”相表里,词典上解释为: “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这也可指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大智慧者因为了悟生命本质的缘故,对事物的因果理则产生坚定的信念,能洞然世事,看淡放下,洒脱自在。智慧朗现,如旭日之初升,一切虚幻的疑雾自然消散。重视活在当下,惜福随缘,真实自在。在日常生活中遇事应变,虽处逆境,也能任运解脱。 他们为人处世正如《格言联璧》中所说那样,能做到“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信念的作用也至关重要,甚至可以决定我们当下的人生。一个故事说有两位年届七十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不久她便果真去世了;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想。于是,她在七十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并且成功地攀登了几座世界上有名的山峰。这位老人九十五岁高龄时还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龄最高的人的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可以说影响人生命运的绝不是环境,而是我们持有什么样的信念。当信念开始在心中矗立起来时,我们离成功的目标就越来越近了。 圆满智慧的第四个特征是“和平”。“和平”就是心平气和,不愠不火,内心无所冲突、挣扎,也不会与人起冲突、纠纷,他与万物和谐而不对立,为友而不为敌。大智慧者的内心如晴空万里,如浪静的大海,如无风的灯烛、无垢的明镜。在和平的心境中,智者享受着人生真正的快乐,安适、欢畅、坦荡、充实、平稳、圆融、明达、无愧、无惧、和谐、自在, “不为形役,不为物牵,不为情囿”,庄子所说的“逍遥”,近代所倡的“自由”,皆可与之相类。这种快乐异于世俗危险的狂欢与短暂的感官之乐,那是源于智慧心的无声音乐、无形美景。 其人心境类如《菜根谭》所言“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彻,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 以上所说四者即般若智慧的大体特征,每一种特征均与智慧相伴随,相表里,相辅相成,相生相长。同时也表明真正的智慧不是孤立的、冰冷的、呆板的,而是互为融通的、温暖的、活泼的。它既是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但又是我们当下生活的细微体现。 智慧心中有高度的理性与丰富的情感并存。智慧心中的和平并不是死寂的状态,因为它具有敏锐的悟性和伟大的同情心,即“悲智双运”之心。 《涅槃经》卷十一: “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佛对众生的苦恼无条件地同情,是为“无缘大慈”;佛对众生的病痛有如同身受的感受,是为“同体大悲”。 悲和智是佛菩萨所具有的一双之德。智是上求菩提,属自利:悲是下化众生,属利他,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参禅者仅是为了克服生死此岸而达到涅槃彼岸,仍属自私狭隘,因为他撇开了其他人的痛苦而只追求个人的解脱。为了克服对于涅槃彼岸的执着,必须回到生死此岸,以同体大悲使一切人从轮回之苦中解脱,这才是禅者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才是大乘佛教“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生死即涅槃”的独特认识。 真正的涅槃是悲与智的根源,因为它完全摆脱了分别心的束缚,能毫无阻碍地看到万物的独特性和区别性,所以是智慧的根源;由于觉者返回轮回,无私地关怀着陷于生死流转的一切众生的解脱,所以它又是慈悲的根源。 佛教修行的根本依“戒定慧”三学而立。 戒定慧三无漏学,包括一切法门,学戒是学佛菩萨的行为,包括一切古圣现贤的谆谆教悔。修定是学佛的心,佛的心是定的,凡夫的心是动的,慧是从定中来的,心定如一面镜子,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横遍十方,竖穷三世,三世诸佛求无上道,都离不了戒定慧。 般若不是指普通的智慧,而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是属于道本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也是一个名称,拿现在观念来讲,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 经云:般若妙用,只是在一切,著不得一点,一著就落住了。佛要我们深悟般若无住的妙用,把所有一切一切,如世间法出世法,轻轻用“是名”两个字,一刀斩却,直截痛快,一了百了,前不落空,中不落有,后不断灭,如鸟飞空中,虽有来去诸相,却无迹可觅。这是金刚般若经的妙用,而世人能用在人事上,就无一事不圆满了。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现在学佛了,首先在家里,你是家人的好榜样,你的家庭是你邻里最好的榜样。你不可以说,我家里的人都不善,都不学佛,就因为他们不善,不学佛,你才要去度他们。你学了佛,要学以致用,帮助家人改变他们错误的想法和看法。现在很多人觉得这个社会充满了罪恶,人与人之间的往来都没有诚意,人都骗人,只看谁骗得高明,这个观念错误。我们要劝人,特别是劝家人,要以真诚心、清净心待人接物。我们随顺佛陀的教诲,这是真有智慧;否则必定有苦难。我们把理事讲得清楚,自己做好样子给他看,久而久之,他会感动,他会回头。他这一回头,他就得度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