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自己的生命是修持佛法的第一道场
2014/9/4   热度:366
传喜法师:自己的生命是修持佛法的第一道场 乘三宝慈航 越生死苦海 ——纽约妙觉寺开示 2013.05.08 自己的生命是修持佛法的第一道场 我们来到美国的第一天,在加州。没来之前,我们宏愿法师,那个时候就托梦托给她了。有个声音跟她说:“法师,你要给传喜法师戴大红花。”她想:怎么戴大红花呢?后来要去接我,她本来是在亚特兰大,跑到洛杉矶去接,要出门之前又做了几个梦,把她吓坏了。做什么梦?做噩梦,有声音说:“哎,跟我去见阎王爷,到阎王那儿走一趟。”她吓坏了,见阎王,我不见,我妈妈还在。结果第二天又做梦,做到自己好像出车祸了,吓坏了。她跟那个居士说:“能不能不去了?”后来她还是鼓足勇气来了,这个也是考验,对不对? 这个世间就是这样的,你要保持着心地的一种光明,向上的。但是不是说,你行在佛法,就没有人打你骂你了,不是这样的。有哦!你有空性的智慧,有忍辱的功德,别人的这种逆的增上缘,会消过去的罪业。佛法的道场,第一道场就是我们自己的生命。用我们自己的生命行持佛法,你就会感应佛法,身心就会有受用,身心会有感受的。 佛菩萨跟我们是不隔毫厘啊!虽然《弥陀经》里说:【从此向西十万亿佛土】,但是我们中国灵隐寺门口有一个大照壁上,写着大大的字——咫尺西天。我常问大家:佛说的对?还是祖师说的对?佛说十万亿佛土,祖师说咫尺西天。对于众生来说,如果我们还没有感悟到这个道理,那离阿弥陀佛十万亿佛土;如果我们有所感悟了之后,就是什么?——咫尺西天,不隔毫厘。乃至地狱众生,佛性也不减一分;虽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佛性不增一分的,所以才叫不增不减,所以六祖大师才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正因为这样,所以善知识就特别特别地重要。善知识知道我们众生跟佛是一样,但是众生在迷。所以迷者为众生,觉者为佛。怎么样转染成净?转迷成悟呢?善知识重要不重要?很重要啊!天台宗里说:“初心毕竟而不二”。从初,从一个凡夫到圆满成佛,他们都不二的;“二心还是初心难”啊,成佛的果位虽然伟大,但是善知识启导他的那一念初心,发明心地是非常非常重要。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出家人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家人就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观。你看这寺庙,三宝住持,这是我们人类文明的一个奇观,很壮观啊。佛法讲:【法不孤起,仗缘方生】。虽然有佛性,但是没有殊胜的缘起,我们佛性不现前,不得受用,对不对? 今天我们给印第安他们每人发一部塔,介绍“华严经塔”。他问:“这什么意思呢?”我还得给他们讲《华严经》。你看,用了短短两、三分钟,我给他讲了一遍《华严经》。我说:“这是我们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讲的第一部经,是我们佛教中的经中之王。祂讲的意思是什么呢?是佛告诉我们,我们的心比宇宙还大。”我怎么比喻给他听呢?我说:“我们的心就是能装万物的房子,大方广。”外国人又讲不明白,大方广讲不明白,我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房子,比宇宙还大,一切万物都装在这个房子里。我们的心中保持着光明,我们的身口意保持着清净,然后功德圆满,把这个房子给装潢好了,我们就是佛了。”我就把《华严经》讲完了。 大方广,这个大方广就是形容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大不大?方不方?广不广?《楞严经》说:虚空在我们的心地里,【如片云点太清里】。这个宇宙大不大?虽然大,但是跟我们心比起来,就像天上的一抹浮云,片云点太清里,这就是我们的心大方广。 请问阿弥陀佛祂的大方广是不是无量庄严?已经圆满了。但是《法华经》里的普贤菩萨怎么说?我们众生的大方广怎么样啊?我们众生的大方广,跟果地的佛,虽然大都是一样大,比如我们讲现在你有一个房子了,纽约现在你有一栋楼房,但是没装修,是毛坯房;别人的呢?别人都已经装修好了,像超五星级宾馆,特别豪华。佛就是的,佛的大方广已经福慧两严了,都已经圆满了。我们呢?我们的大方广怎么样?我们的毛坯房啊,不但毛坯房,自己还不知道是自己的房子,还在里面吐痰、大小便,弄得又脏又臭。我们在这个大方广的房子里干嘛?都是业障,业啊。佛呢?福慧两严,福慧两足啊,那是所有美善的万德都庄严了;我们呢,这里面都是脏脏的。 所以我们忏悔重要不重要啊?(众答:重要)忏悔特别特别重要啊!学佛要依止善知识,不依止善知识,我们佛性的明灯谁来给我们点燃呢?善知识是总集三宝的,善知识的形象是僧宝,善知识的语是法宝,善知识的心念是通如来密义的,代表佛宝。因为善知识就具足了三宝,所以佛在世时,佛住持三宝;佛灭度后,僧宝住持三宝。我在这方面,学佛后我也是悟,悟了好久我才悟到的。 ----------------------------------------------------------------------------------------------------------------- 更多传喜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布施跟供养是一桩事情,心不一样,一个是有恭敬心,一个是没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的,这是布施;有恭敬心的,这是供养。恭敬心达不到普贤的标准,还叫布施,还不是供养,要达到普贤的标准,真诚恭敬。所以普贤行,对一切众生的布施,都像供养诸佛那种恭敬的心态,这是我们应当学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