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缘起与佛教建设——XC法师与北大佛学研究生班学员问答录


2014/9/4    热度:395   

时代缘起与佛教建设——XC法师与北大佛学研究生班学员问答录

 

  《法音》

  2008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2007级佛学研究生班僧俗学员30余人参访北京龙泉寺,并与XC法师座谈,重点探讨在当前时代缘起条件下,如何建设佛教、如何弘扬佛法的问题。现将座谈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法师:大家在北大学习将近两年,学了很多佛学、管理方面以及现代社会的知识。北大在我国是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出了很多人才。佛教界出家法师、在家居士在里面学习,说明了社会的开放度和包容度越来越大,也说明佛教界人士的思想越来越开明。非常欢迎大家来到这个小寺院进行交流。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也很有好处。自己学佛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经验与其他人分享,疑问拿出来探讨,大家都能得到利益。这种方式非常好,用过去的话来说就是“参学”,互相参学。大家有什么问题、心得都可以交流。我先做一个开场白,然后听听各位的高论。大家先请喝茶。

  学员:佛教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而且佛教文化能否顺利发展主要取决于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当前的社会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交融时期,各国政府在决策时都倾向于经济的发展,其它方面自然也就被放到次要的位置上,文化、教育等也不例外。面临这样大的社会背景,佛教文化该如何契入社会发展的主流之中,发挥其作用呢?

  法师:佛教文化根植于社会,所以要从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角度和需要来看待佛教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从如何契合时代缘起、利益人类社会的角度来考虑佛教文化的发展,而不只是站在佛教的本位,为了发展佛教而发展佛教。发展佛教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利益广大众生,如果不把握这个根本点,就容易产生执著和障碍。我们要对国际、国内整体发展的状况和问题有清楚的了解,认识佛教在其中应该发挥、能够发挥什么样的积极作用。

  从整个世界来看,和平安全与和谐发展是长期而又迫切的需要。我们国家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是对这一主题的响应。当前,除了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外,宗教在世界和平与和谐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突出,已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国际社会都期许宗教在其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我们国家现今宗教政策的中心也就是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是时代的主题、历史的使命,也是宗教界的责任,佛教界应该积极契应这样的使命、担当这样的责任,自然也是契入社会发展的主流。

  另外,现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同时也伴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西学东渐,东学西渐。经济、政治与文化相联系,文化又与价值观相联系。从整个世界来看,各国有相应于各自经济、政治、文化的价值观,还必须有充足的公共价值观,即充足的普世价值体系,就像世贸有世贸的规则,内容不能太简略,更不能没有,否则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从根本上就缺乏足够的基础,难以调和,世界持久和平与和谐发展就会遇到困难。中国要真正走向世界,在世界和平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必然要有自己丰富的、深广的、完善的,而且具有相当程度普世价值的文化。佛教文化应该特别从这些方面来发展和发挥,这就需要了解世界文化和国家形势、发掘佛教教理、培养优秀人才、进行国际交流及开展相关活动。

  学员:听了法师的阐述,感受到一种特别的胸怀和视角。对比之下,我原先的心态跟法师有三点差异:1、我所关注的角度,是佛教文化如何契入社会、如何发挥作用进而体现自身的价值,而法师却是从全球社会发展的高度,思考佛教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2、法师不是以如何发展为动机,而是透过对国际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察,去思考如何发展。3、从普世价值这个根本点着力,容易避免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很多矛盾,这是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上进行的思考和抉择。

  法师:佛经常讲恒沙国土、十方世界,全国的问题、全球的问题都是我们份内应该关心的。你看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奥巴马的上台,再往后的话,肯定整个世界都要发生变化,并且很有可能是比较大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走向世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佛教也会走向世界。也就是说,整个中国佛教将同整个中国文化、整个中华民族,一起走向世界,这是时代的一个大趋势。更进一步来讲,中国佛教是由三大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汉语系共同构成,这才是完整的中国佛教,无论哪一个宗派都不足以代表整个中国佛教。如果说只是强调哪一宗、哪一派,轻视甚至排斥其它宗派,在当今时代是难以顺畅发展的,甚至还可能同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人类利益唱反调,因为忽视了大的时代缘起,无法融入大的时代背景,那样的话做大了反而容易出现大的问题。

  现在是整个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的时代,只有从整个时代的最高点上来诠释问题,佛教才会有根本的出路。过去毛泽东、江泽民、李瑞环以及赵朴老等都论述过“佛教是文化”、“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说“佛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今后国家的概念就不再只是领土的概念,还包含文化的概念,这也是一种竞争力,因为全球化就意味着淡化国家意识、强调全球意识。实际上这种迹象已经比较明显,比如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非常重视英文,在北京等大城市都居住着相当多的外国人,大家都能够在同一块天地中生存、发展,同样我们也能够到国外生存和发展。那么在这种文化融合、人员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究竟哪一种文化能够为大家所欢迎?哪一种文化能够影响到人类心灵的深处?这是整个人类文明走向的问题,而不是我们国内以前所提的“有神论”与“无神论”、“有信仰”与“无信仰”这样一种简单对立的问题。正是基于对这样一种时代缘起的观察和思考,我觉得,我们佛教有这种能力,有这种条件,也有这种因缘和责任来构筑和传扬中华文化。我们以这样的视野和理念去审视发展佛教,藏传、南传、汉传各个宗派都能够兼容并包。

  学员:这是一种很宽广的格局,把可以产生矛盾对立的东西,靠这样一种转化——一种思维的转化,整个就化解了!这种转化能够让佛教顺利地与各教派接轨,然后更进一步地与社会接轨、与国际接轨,达成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佛教文化。这种文化不傲然自雄,却又能够结合一切、烘托一切。

  法师:你看伊拉克问题也好,巴以问题也好,美国问题也好,所有一切问题归根究底最后都回到文化,都回到精神世界里。我们佛教在唐朝的时候最兴盛,那个时候世界各国的人都到长安来留学。现在也可以讲是我们综合国力比较强盛的时候,我们真正要走出去,还必须有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普世的价值,并且与其它文化都可以兼容,让大家觉得这个文化是人类共同的文化。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面,人们都要面临和处理三个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这些关系不同的解读和实践就构成了不同的文化。佛教文化以其特有的不二法门来解读这些关系:以“身心不二”来解读人与自己的关系;以“自他不二”来解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依正不二”来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二”意味着和谐与统一,而不是矛盾与对立。和谐与统一带来的是稳定与发展,矛盾与对立带来的则是争端与祸乱,这也是佛教文化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佛教虽然发源于印度,但它实际上已经中国化了,而且在中国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我觉得佛教文化今后不但是构筑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让整个中国文化融入国际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学员:很多人总是狭义地去理解修行,听了法师的论述,让我体悟到其实修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无限地扩展一个人的心胸格局,最后能包容一切,又能哺育一切。这既是心胸,也可以说是一种大智慧,是吧?

  法师:还算不上。从另一方面看,政治也好,宗教也好,归根究底最后都会变成群众问题。群众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你做得好的话,就是帮助社会解决问题;做得不好的话,就会给社会带来问题。

  学员:我也认为民众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最后落脚点就要落在这里,因为任何人、任何团体都要落在社会。最后也就是它的终极点,它呈现出来是什么样子,就决定我们这个事情别人会怎么来看我们。

  法师:对,这也是别人怎么看、别人能不能接受的问题。我们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时代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国家允许我们做的事情。本着这样的一种发心,慢慢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这样也就问心无愧,至少没有虚度光阴。

  学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群的走向是增加对信仰的需求。人们追求的层次在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上都在逐渐提升。我们佛弟子在生活中引导一些事情,如何能够有正确的方法,并起到带头作用?请法师开示。

  法师:目前我们弘法是比较有条件的,有条件的原因是社会客观上有需求。为什么这样讲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进步,我们国家物质财富的累积已经有相当的基础,然而精神财富的累积却显得不足,这种状况让社会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和问题。因此,倡导和谐社会,加强宗教文化的宏扬对于建设精神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正像科学技术在建设物质文明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样。而在现有的宗教文化当中,佛教文化思想体系最系统完整,最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影响非常久远、重大,所以社会从客观上对佛教有很大的需求。

  在主观方面,佛教界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目前学界、企业界及社会各界对佛法需求的人越来越多,但我们能提供服务的人却很少;需求的层次很高,但我们能跟他们讲的佛法层次较低,这样就不能够适应和满足他们的需求。打个比喻来讲,学生到学校上课,老师教不教得了这个学生?佛教有这个问题。人家能来到庙里,就说明他是有缘的,没有缘,他也不会来。那么他来了之后,我们怎样对待他?至少,应对他产生一定好的影响,但前提是要有共同语言。如果没有共同语言,连基本的谈话都进行不下去,人家也就不容易接受我们所讲的佛法。要有共同的语言,就要求我们出家人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要有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如果知识结构很单一,很可能人家讲话,我们都听不懂,这就容易造成随便乱开药方的可能性。开出来的药方不能对治人家的问题,说不定还会起反效果。这还只是所开的药方,药方跟药还是不一样的。药方要诊断很准确,其次要能够让他相信“按这个药方吃下去对症”,他才会吃,这里面就涉及到相当多的知识。如果我们要想学好佛法,要当一个优秀的、影响比较大的法师,绝对要扩充我们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涵。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背景,我们说要去度人,而实际上人家可能会觉得我们很可笑。你看牧师、神父,他们的素养很多是非常高的,不论宗教的、科学的,还是现代的各种知识、外语等都比较懂,这样才有办法去当一个好的传教士。我们佛教的理论很好,很高深,但不等于我们有很广博的知识,不等于我们有很高的境界,这是两回事情。所以你们在北大学习以后,回去好好弘法,要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然后再去度人。你们在学校学习,有什么收获,也可以分享。

  学员:我们上唯识宗的课,唯识有几个观念,同学们听完后觉得还有必要再进一步讨论。比如过去有很多法师说“先发‘出离心’,再发‘菩提心’”,唯识课的老师对这个顺序跟一般法师的见解不同,所以就引起大家的困扰了。

  法师:实际上世间法、出世间法,所有的一切法都跟人的“识”有关系,唯识是整个人心活动的状态和活动的过程。心是无形无相的,不容易认识,不容易把握。我们讲的出离心也好,菩提心也好,要有真正相应的境界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出离心是小乘佛法的根本,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一般人发的菩提心往往只是个“造作菩提心”、“相似菩提心”,或者只是“利他心”,其实还没有达到真实菩提心的程度。真正的菩提心包含利他心和出离心两个方面,两种心都圆满才是菩提心。出离心使利他心更加清净,利他心使出离心更加深广。如果没有出离心,利他心就等同世俗的仁爱心或其它宗教的爱心;如果只有出离心,没有广大的利他心,那么就是二乘了。利他心和出离心先发哪个都可以,要看各人的根器条件。虽然广大的利他心是不容易发起来的,但一般人世俗的利他心容易有一些,而比较模糊和欠缺的是出离心,所以很多经论说先修出离心,但不能理解为等出离心修圆满了再修利他心,那时往往就堕入二乘了。比如按菩提道次第表面的理论来讲,先修出离心,后修菩提心,但修出离心前面的听闻、讲说轨理时就讲要发利他而成佛的大乘心,后面讲发菩提心时也说“理从最初即入大乘”,也就是最开始学佛就要发成佛利他的大乘心。

  要生起真正的出离心,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真正的出离心生起来之后,一个人在世俗的社会就不容易呆下去了。一个有出离心的人,他观察到自己一无是处,觉得人的身体都是过去业的残余,都是一种不净的果报身,这个身体要不得,无论你再怎么去修饰、再怎么去净化、再怎么去努力,都是不净、无常、苦、空、无我的,还会引发其它种种痛苦。总的来讲,整个世界都是不净的,整个世界都是无常的,整个世界都是痛苦的。那时如同在火宅里面,出离的心非常急切,世间的五欲都不会去贪著了,往往也顾不得管别人了。这个心能不能修得起来呢?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南传上座部的出家人不管庙里边的事情,庙里边的事由护法委员会来处理,包括饮食、衣服、医药等,时间到了,有人送饭,外面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管。但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商业活动充斥着整个社会,南传佛教国家大量的社会上层精英人士学佛的人越来越少,对佛法的理解也越来越“民俗化”,逐渐偏离了佛法的本意。也就是说,所有的众生包括佛教徒,都要去面对时代的共业问题,这也就是最高的目标和下手处如何结合的问题。

  就我们目前的状况来讲,盖庙、塑佛像、出家、印经、弘法、修行都是需要的,为什么?佛教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如果不盖庙,过若干年以后,庙都没有了,佛像也没有了。没有庙,出家人怎么安身?就北京市来讲,现在要去造一座庙又谈何容易?即便政策允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土地,要很多的钱,现在土地都是寸土寸金,越往后越难。还好,我们在80年代、90年代恢复了一些寺庙。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内的庙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在乡下,或者是在一个风景区里头,对社会的影响是很有限的。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只考虑个人的用功,可以不管这些,只要有个小屋就可以,庙都可以不要,但如果希望住持佛法、弘护佛教,就需要观待这些现实的缘起。也就是说,考虑个人的用功和考虑如何住持正法,这是两个不同的出发点。我们个人用功,那只是个人修行的理路;而如何让正法长久住世,则是另外一个不同的理路。如果考虑的是后者,那就需要做很多基础性的工作,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加强自身的建设,这样佛教在社会上才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

  中国是大乘佛教,至少是以大乘佛教为根本、为主流,包括禅宗,都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不脱离人群。至于说,我们在用功方面如何来把握?我自己觉得,寺庙学修环境的营造是第一步。也就是说,如果出家人整天在庙里面忙忙碌碌,或者庙里边天天都是游客如织、络绎不绝,非常嘈杂,这样就会产生问题:第一、出家人没有时间用功,第二、环境也不适合用功。我觉得这是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怎么样来净化寺庙里面的学修环境,这是第一步能够做的。第二步是出家人要有更多的时间用在修学佛法上。这几年国内开光、升座、庆典以及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不断,当然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来讲得不偿失。为什么这么讲呢?热闹一场以后,实际上对自己本身、对寺庙都不能留下很多有益的东西,反而有负面影响,因为这样的活动都涉及到人员的流动,都要花钱,无形当中耗费了大量的资财,让外界人觉得佛教好像很有钱。而实际上佛教自养都成问题,国内真正有钱的寺庙屈指可数,大量寺庙经济上还都很困难,这些都是具体的问题。你们都是学管理的,头脑都会很清醒。另外,现在很多事情是商业行为在起作用,而不是宗教行为在起作用。反过来说,寺庙里边越来越向商业化方向发展了。如果各个寺庙的管理人员没有这种危机感,没有这种忧患意识,没有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最后就只有随着商业滚动。寺院一旦参与商业运作,那么社会上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跟寺院的人员就会掺杂在一起,这些人很难分离,而且最后会越来越多,慢慢寺庙就异化了。一旦寺庙异化,出家人、佛教徒、有信仰的人就呆不下去了。你们以后出去管庙时,都要很注意这些问题。现在有些地方的官员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就利用种种办法让寺庙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做贡献当然也是有必要的,但还要看怎么做,毕竟宗教、寺庙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其发挥作用的特别方式,比如说净化人心,比如说促进道德建设、陶冶人的情操,也就是说寺庙可以而且应该作为一个教育的基地、文化的基地、慈善的基地、联谊的基地、信教群众的活动基地,而不应该变成一个商业为主的场所。这才能够让寺庙名符其实,真正是一个宗教活动场所,这样才有办法从根本上让佛教有很好的出路和发展。

  学员:现在的佛教应如何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如与民俗、民间信仰之类的关系?

  法师:这本身不是佛教的观点,而是社会的观点。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归根结底,要靠自身在佛法上的成就和修为,要靠自身的用功和内心的力量,才能消除这些概念上的对立。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种种名言种子和业种子在起作用,这是“唯识”的观点。只有对这种名言和业有深刻的体会以后,我们才能够解脱,不然解脱不了。因为很多人的行为都是一种惯性在起作用。怎么理解惯性呢?比如我们来到接待室里会有茶喝,如果没有茶喝,大家就会认为没有礼貌。诸如此类都是我们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习惯性,这都是业在起作用。又比如我们说话、交流,人的名言就在起作用。我说话你能听得懂,你说话我听得懂,大家也听得懂,为什么听得懂呢?大家内心当中都有一套名言,你一说,他的心就会起反应。如果我们当中有个外国人,没学过中文,他就听不懂普通话,因为他没有这套名言体系,没有这套名言种子,那么他就根本听不懂。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思考以及身语行为的发展,都与业和名言有关系。我们对这个道理认识比较深以后,用佛教的业果来观察,自然而然问题就少了。从佛教的世俗谛和胜义谛来观察,问题自然就不会有了。

  学员:世俗谛和胜义谛怎么区别?

  法师:世俗谛,符合世间缘起的道理标准,也是谛,违逆了也不是佛法。当然,那些在世俗缘起上就是颠倒、偏狭的认识不是谛。胜义谛是世俗缘起背后的体性,超越世俗的种种差别相,胜义谛与世俗谛是性与相的关系。胜义谛不仅仅是一个供人研究谈论的道理,而且是可以证得和安住的,同时并不违逆世俗缘起。佛法学通的人,看很多世间法也是佛法,学得不通的人,可能看佛经也是世法。

  学员:经法师这样一说,点破了我的一个大疑团。以往我常常感到很疑惑:很多人不学佛还好,不太认死理,可一学佛,反倒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变得很执着,认为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佛法成了最高的尚方宝剑。虽然感觉不对劲,但也不知道问题在哪儿,有时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说出来的话引经据典,都是佛菩萨讲的,不能说不对,但具体落实到事上,一塌糊涂。法师一语道破这个问题的实质所在,原来胜义谛、世俗谛都是要的,世俗谛也是佛法。可常常人们在面对诸法外相时,就有一种主观的心态,认为这是世间法,那才是佛法,从心态上把一个整体划分开,甚至偏执地认为它们是水火不相容的。所以遇到的人、物、事,不是增加我们的慈悲和智慧,反而成了串习排斥心等不良心态的外缘。

  法师:小乘法特别讲四谛,将苦谛摆在第一位,大乘法也有大乘的四谛,但更多的是讲二谛:世俗谛、胜义谛,对应方便和智慧,将菩提心放在第一位,看众生的苦,发大慈悲。从胜义谛看,诸法是平等的;从世俗谛看,诸法又呈现出无穷尽的差别相。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和把握这些差别相,也就很难体会背后平等的体性;体会不到背后平等的体性,就容易割离自他,容易把“空性”理解为“断灭空”。更进一步地,诸法差别相本身又处于流动变化的状态。一般人认为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其实也可以让未来决定现在。未来还没来,它如何来决定现在呢?可以规划未来,以未来的目标来决定现在的行为,改变现在因缘,创造未来因缘,感未来果。如果认定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决定的,然后又决定未来,就会消极、悲观,落入外道的宿命论。佛教的根本理论是缘起论,不是因起论,通常讲的业因只是缘的一种,称为因缘,另外还有三种缘分别是次第缘、所缘缘和增上缘。任何一种业因,如果缺缘,果报就无法成熟,能力就发挥不出来。另外一方面,业因借助于外缘,还可以增长或者损减,例如经论里讲“横死”,有人长寿的业因这一生感果,身体很健壮,但如果酗酒、放逸,可能寿报没尽就死掉了。这是负面的例子。从正面讲,我们祈求三宝、回向发愿,可以引发以前的善业提前成熟或者增长广大。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地规划未来、把握现在、总结过去,创造缘起,感未来果。

  学员:北大的老师说,经过地方政府调查,基督教发展速度比佛教要快一些。我们怎么样与基督教徒相处?要学像基督教徒一样积极去宣传佛教的教义?还是随遇而安、随缘度众生呢?

  法师: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这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第二方面是我们自己怎么去努力。它是整个社会问题,不是说你让它发展或不发展,它就发展或不发展。国家对五大宗教一视同仁,我们自己怎么去发展,这才是关键。发展要有发展的计划,要有发展的策略和目标,并且要有具体发展的做法。从整个佛教来讲,有这样一个必要。更具体地讲,每一个庙、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具体的发展目标。这样来讲,比较有实际意义。否则你说哪个快、哪个慢,哪个该发展、哪个不该发展,从这个层面来探讨意义不大。我们更应该探讨的是自身如何发展,这才是根本之策。

  学员:我们怎么发展佛教事业?

  法师:对佛教事业的发展,要明确发展思路,首先要清楚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其次要明确我们的使命、我们的责任如何体现在现实当中,变成我们的方向和目标,进而转化成我们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工作任务。如果不能深谋远虑,往往很难成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越是要有大作为,总的来讲,就要越早做准备。比如就目前国家的形势来说,三大语系融合、国际交流是相应于我们使命和责任的重要方向,现在就要开始广结这方面的善缘,并积极培养懂藏语、巴利语、英语、日语、韩语、德语等各语种的佛教人才;又比如就目前社会的形势来说,慈善救济和文化建设是相应于我们使命和责任的重要方向,那么做哪些方面的慈善和文化?怎么做?需要哪些条件和资源?也要事先考虑清楚并积极准备。要做,就应该考虑怎么做成、做好,怎么长期做下去,否则往往做不成,会遇到大量问题,要一个个超越,超越自己,超越困难。

  另外,佛教事业的开展一方面要在社会层面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实践平台,另一方面还特别要有好的僧俗队伍,否则所有的考虑和计划都无法落实,或者会半途而废。每个人的力量都是微弱的,但是合在一起,力量就很大。因为在一个团队里面,每个人都可以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就僧俗二众而言,我觉得要优先考虑僧众队伍的建设,这是佛教事业发展的一个根本动力,而且是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培养。相比之下,俗众的培养就不一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他只要有信心,就能配合僧众,做广大的承担,推广佛教事业。大善大恶往往只在一念间。一个人很好,可能一念之差,就会变得很坏;一个人很坏,可能一念之间,就会变成一个很好的人。居士里的人才非常多,但知见也非常杂。知见很杂的人在一起,即使有很多人,事情也不容易办好。佛教讲“六和合”,首先是见和同解,这一点非常重要,之后才谈得上戒和同修等等。如果信心不强,基本的见解又不同,大家各执己见,就很难一起学修,事情也做不起来。见和同解,也不是所有的理念都要认可,但一些主线的基本理念,大家都比较认可,然后照着这些理念去做,才能够成功。一个庙也好,一个团队也好,很重要的就是对基本理念的认可。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说:“啊,这个很有意义!”那么大家的行为就可以围绕着相同的理念和知见去做。如果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情没意义、有问题,或者这样做不是最好的,甚至说是错的,那就会观过,就不乐意去做。当然有的也会勉强去做,但往往很难做好,做到最后,会让好多人不高兴。知见的统一很重要,但难度也是很高的,往往不容易统一。那么怎么办呢?只有僧团自身的建设相对成熟稳固之后,对广大的居士信众才能形成一种很强的摄受力,这样俗众主体就能够慢慢有相对统一的见解,就能够和合共事,佛教事业才能持久、深广地推展下去。

  学员:下午我们要到云居寺参访,我的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或方法来参访这些圣地?这些圣地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

  法师:这个要看你信不信佛。信佛的人与不信佛的人内心的出发点会很不一样。做一件事情,内心的出发点是很关键的,就是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参访。比如,学佛法的人看到佛像,跟一个搞艺术的人看到佛像,内心感受是不一样的;学佛法的人看到佛像,同搞历史的人看到佛像又不一样;搞历史的人看到佛像跟搞科学的人看到佛像也不一样。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事情,从佛法的观点、艺术的观点、哲学的观点、科学的观点、文学的观点、商业的观点,最后得出来的结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去参访也是一样的,从哪个角度来认识这件事情的意义?先把角度选好了,才有办法来观察事相,才有办法来评判自己做事情的意义。很多人对事物审视的角度有问题,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价值观”,就是价值评判的标准有问题。首先,我们要觉得这个事情是不是有价值?它的价值是怎么样体现的?我们如何来获得这些价值?至于恭敬心、虔诚心、信心等,这些都是方法的问题,最本质的是我们怎么来认识。

  学员:佛经里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在网上经常看到寺院的各种慈善公益活动报导,我有个疑惑:兴办慈善事业怎么样才能走出寺院合法化呢?

  法师:首先要注册。很多庙里面办的一些功德会、基金会,实际上仅仅是我们做的一些善事而已,跟基金会的意义还不一样。如果不能获得合法地位,很多行为就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只要办基金会的条件具足了,就可以注册。但是基金会的运作需要很强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才有办法把这个事情办好,否则光有热情还不够,很多具体的工作要有人去做,要有人去努力。

  学员:如何建设优秀的佛教团体来推展佛教事业?

  法师:关键要有好的骨干队伍。骨干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包括长期对佛法的熏习,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实际的管理能力。在世间法上面,第一个是工作能力,这需要掌握很多的技能;第二个是管理能力,要管人、管事、管物、管钱,凡是属于他的职责范畴都要能够管理;第三个是领导能力,这比管理能力要更高;第四个是服务意识,怎样以佛法的内涵,通过现在的一些语言,用现在的一些方式来服务众人——实际上就是利益众生。如果讲“我要去利益别人”,人家听了不一定很高兴,而换成说“服务别人”,就容易被人理解。实际上我们很多寺庙里的人,一些基本能力都比较欠缺,主要还不是因为自身素质的问题,而是因为在学习一些佛法以后,往往对很多见解很执着,无形中偏到理上面去了。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行为与现实脱节,工作做不好,管理也做不好,或者根本就没兴趣去做。实际上,我们学习了佛法的一些道理,还要进一步在具体的事相上去明理、去修改自己的习气和毛病,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历事练心。在面对具体事相的过程中,一方面比较多地积福,另一方面,理也容易体会得切实、深广。如果没有透过这个事相上的历练和体会,所学的理讲来讲去,往往与眼前的社会、与当下的生活、与自己的生命是很遥远的。“理”实际上是容易讲的,但在事上面不容易修、不容易做。“理”靠的是理解,靠的是悟,而“事”则需要一步一步去努力,一步一步去修。这个“理”,打个比方来讲:按一下遥控器,电视机就打开了,空调就打开了;按一下开关,电灯就亮了,电脑显示屏就显示了。那么怎么样显示屏能显示?怎么样电灯能够亮?怎么样空调能够制冷、能够制热?这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如果其中有一个环节不清楚的话,这个事情就做不成。因此,一个好的佛教团体的建设要凝聚和培养既乐于学理,又有工作和管理热情的人,特别是有领导才干的人。

  学员:我很早就是法师的学生了,2001年在广东云门寺受戒的时候听过法师的课。在这几年学佛的过程中,关于净土法门遇到一些疑惑,请法师慈悲开示。现在修习净土法门的人很多,《观无量寿经》提到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具诸戒行”包括那些戒行?第二个问题是:持名念佛有没有一个修学的次第?

  法师:戒律有四个部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具诸戒行”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讲的“持戒”,应当具诸净戒。就戒相来说,最低的有五戒,然后八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不管哪一种戒,随力去受,好好持守。

  净土经典里面谈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勤修三福。《阿弥陀经》里还谈到要一心不乱。我们对佛经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一句话,因为佛经是佛陀对弟子们谈话的记录,谈话的记录也都有特定的时空因缘。几乎每一部经的开头都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与什么人在一起,然后有弟子向佛请教,佛针对这些问题做回答,因此佛讲法都是有一定针对性的。实际上经典里边“净土”的意义,中国的慧远大师、智者大师、善导大师、永明延寿禅师,乃至近代印光大师,他们的解释都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智者大师把净土的思想系统化,具有完整性。在唐朝时期,各个宗派的建立都提倡圆融,各个宗派到最后都要推到一个最圆融的境界。现代人因为受到科学的影响,做事、学习、修行,尤其注重它的次第性。

  净土法门怎么样才能更有次第性?这也是需要长期去探索、研究的问题。否则简单地说一说,不足以建立完整的净土理论和学修体系。净土法门实际是一个最高的法门,它讲的是“果法”,让我们去追求、发愿往生;其它的法门注重的是“因法”。从因到果,禅、净、律、密最后都归到净土。净土思想也是大、小乘佛教理论重要的分水岭。小乘佛教没有净土,认为娑婆世界一无是处、不可取,人的身体也不可取,追求成阿罗汉,灰身泯智。大乘佛法就不一样了,最后要进入无住涅槃,“悲不住涅槃,智不住三有”,提倡要“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要建立清净国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无量无边佛的净土之一。这些原理都是一致的,佛的净土理论以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在经典里都有比较清晰的说明,需要好好去了解和理解。

  学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有宗教信仰,并开始做一些修行活动。但这些修行活动常常有一些导向,比如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做这个事情可以积多少功德,做那个事情可以消除多少业障;再比如说通过净土法门的修行,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把这作为最终的目标。如果真正了解佛法,我们就知道,累积功德、消除业障的目的都是为了解脱,去西方极乐净土只不过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修行。对于社会上存在的这些有失偏颇的导向,让人很担忧,请法师做一些这方面的开示。

  法师:这是一些人对佛法的理解,这些理解只是一个方面而已,不一定是完整的认识,对佛法完整的认识需要通达教理。佛法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教法,一个是证法,即教、证二法。教法和证法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用现在的话来讲,教法是客观真理,证法是主观真理。主观真理就是我们人的一种境界,内心当中的佛法。教法是流传下来的佛法文字,根源就是古来的佛菩萨和祖师觉悟的境界,三藏十二部都属于教法。我们内心的证法如何跟三藏十二部的教法互相印证?也就是说,自己内心当中的佛法怎么样用经论来检验、来对照?如果没有系统深入地学习佛教的根本经典,不懂得教法,也就无从检验、对照。所以我们中国的佛教,教下是很注重理论的。有时候我们对理论看不明白,就需要有大德来印证。归根结底,这些都是教、证二法互相印证的一些做法。你刚才所谈到的有些人这么理解、那么理解,只是对某个问题某些人的理解而已,很难检验这个理解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我觉得第一步我们要把教法弄清楚:佛法究竟是什么?不是我们自己凭空去想的。佛法究竟要说明什么道理?我觉得这就需要花很长时间去了解、理解,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内心有相应的体悟。教理上的理解与真正内心的体悟两者之间的距离又是很远的。我们可以拿经论上面的语言来讲经、讲课,但不等于内心就达到相应的标准,达到相应的境界。实际上,要真正达到这种功夫,就犹如世间上面做科学研究的人,可能研究很多很多的理论,但最后的实验能不能做出来呢?这才是关键的问题。只有你能够把这个实验做出来,能够让飞船飞上天去,那才是真正有本事。否则,前面的研究只是一个过程,很难说你的研究是对、还是错。更多的情况下,仅仅是个概念而已。常常说“学佛法”跟“学佛学”的区别也是在这个地方。

  学员:我经常上网拜读您的博客,博客里有一段话:读书、修学的目的是“今天为明天做准备,今年为明年做准备,今生为来世做准备,生生世世为成佛做准备”。我觉得特别好。您指导弟子不仅学习佛典,还学习《论语》、《老子》等国学典籍,这都让我很感动。我每个月从图书馆借五本书,一年能看六十本,我坚持二十年了。但是我写作坚持得不太好,看您博客写得特别好,请问您是怎么处理读书与写作的关系的?

  法师:我觉得首先不能把一些概念对立,读书和写作是可以相互辅助、相互促进的。更广泛地来讲,学习也好,修行也好,做事也好,本身都是一体的,是人心作用的一个体现。不能说做事的时候就不能修行,学习的时候就不能修行,修行的时候就不能做事。为什么这么讲呢?学习也好,修行也好,做事也好,都是为了明理,对不对?修行是根据这个道理来修行的,做事也是根据这个道理来做事的,所以这其中是有道理的。如果不知道这个事情的道理,特别是它的目的和意义,那么做这个事情当下很难讲它有多大的意义,不可能说到最后完成任务时,我们才给它安立一个好的目的。比如说你在北大学习,为什么要来学习?肯定有最初的动机以及最后要达到一个目的,这个动机和目的是要有道理来支撑的——如果不学习的话,知识结构就有偏颇,知识结构跟不上去,最后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很有用的人、很有作为的人、很有成就的人,所以需要来学习。那么来到北大一看,觉得北大有很多好老师能够给我们这方面的指导,我们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所以就会来参加学习。如果从高的角度明确目的和意义,那么学习、修行和做事就容易兼容。其实,你朝着目的,积极去读书学习和用功修行,在广义上也是做事;你朝着目的,依循道理去学习和做事,在广义上也是修行;你在修行和做事中练习和观察道理,在广义上也是学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以真诚心学佛,得佛力加持,才能真正做到精进不退;如果没有佛力加持,要想不退转,不容易!可是要知道,自己如果不具足戒定慧,佛力纵然加持,还是一样会退转。功德相当不容易保持,佛在经上多次给我们警惕,“火烧功德林”。功德不同福德,福德能保得住,功德很不容易保住。功德是什么?功德是戒定慧。你破戒,你造业,戒就没有了;你心一散乱,定就没有了;一迷惑、愚痴,慧就没有了。福德能保得住,三善道可以享福,三恶道里,除了地狱道之外,饿鬼道、畜生道里还是能享福。但是福德不能帮助你超越三界,不能帮助你修行证果。所以我们修行人,锁定的目标是“戒定慧”三学。我们把佛陀的教诲,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叫持戒;能同时保持自己心地清净、平等,这是修定;一心念佛,心里头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贪求,这是修慧。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多次劝导我们,用戒定慧的方法,破贪嗔痴,可见戒定慧之重要。我们遵从佛的教诲,勤修戒定慧,我们的心愿解行与佛相应,必定得佛力加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