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出家 出世(刘先和)


2014/9/4    热度:179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出家 出世(刘先和)

   出家 出世

  刘先和

  步入学佛之后,我便有出家的念头。但却始终没有出家。粗想,是自己舍不得妻子、儿子。如今又多了一个儿媳妇,就更多一份牵挂。细想,是自己没有那份佛缘。

  出家就是抛开自己的亲人,住到寺院里去,专心学佛修持。粗想,自己好像十分向往,享有这份清净、安逸。细想,这好像又不是自己追求的。寺院照旧是在世间,有矛盾、有冲突、有快乐、有忧愁。照样要食人间烟火,照样有无数烦恼。如此,这似乎又不是我向往的。由此深思下去,自己心底并非是想出家,而是想出世。想清楚了、思明白了,自己心里似乎安稳了许多。出世与出家并不完全相同,出家可以出世,居家也可以出世。判断的标志不在于出家未出家。既有心出世,何必拘于是否出家。何况天下无处不有法,无处不是佛国净土。只要自己有心,何愁在哪里修不成正果。一旦有缘见到佛祖释迦牟尼,我想他绝不会因为我未出家,而将我赶了回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不是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求兔角。”这真是给我们居家学法吃了一颗定心丸。

  出家学佛与居家学佛是有区别的。粗想,出家人团体作战,形成团队,有师长带队,有名师教学,自然形成一个特殊的环境。居家人则不同,孤军作战,无师指示,一切全靠自己把持。而且不具备学佛的大环境,与周围的人无论是在思维、在生活、还是在为人处世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还由此要产生诸多矛盾。自己总感觉仿佛是生活在一堆污泥之中。细想,出家人的方便恰是不方便,居家人的不方便恰是方便。这话如何说?荷花之所以能出污泥而不染,就是汲取了污泥里的营养。若是在一片净土中,未必能长得那么茂盛。世间有一说法,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这有道理。记不得是哪个大师说过,十字路口好参禅。这颇有功夫,也颇要功夫。粗想,居家人与出家人相比,出家人清爽,无牵无挂, 一心打坐,一心念佛。而居家人烦恼多,有家庭、有亲朋好友,有各种交际,有诸多应酬。还有各种牵挂,是在繁重的负担中生活。细想,出家人的清爽未必是清爽,居家人的负担未必是负担。居家人固然很忙,没有专一的时间打坐念佛,但这并不妨碍学佛与修持。六祖慧能大师就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金刚经》也说:“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转念一思,居家人的负担哪是负担,那分明是在磨炼,是在修行。有位过来人曾经说过,行住坐卧皆为禅,看来关键还是看自己。

  粗想,出家人学佛无论哪方面都要优越些,那是专业学、专业修,是科班,有规模、有档次。而居家人学佛是业余学,业余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细想,出家人的优越也未必是优越,而居家人的不优越也并非是不优越。弄得不好,出家人以为出了家就是要出世了,因而放逸自己,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贻误人生。而居家人深知自己身处恶境,故而不敢放逸,精进不息,随时随处用心下功夫。也许会自得一番胜境。

  如此一说,似乎居家学佛比出家学佛还要好些,这又错了。世上的事哪有好坏,全是因缘所致。聪明的人事事分别,有好有坏。糊涂的人不善分别,好是好,坏还是好,事事都是缘。如此说来干嘛要分出家与居家。能出家者则出家,那确实是一个修行的好去处。能居家者则居家,那也是一个修行的好地方。粗想,寺院是道场,家也是道场。其实世上处处是道场。细想,世上哪里有道场,那全是痴人说梦,执著而编造出来的。聪明人太聪明,一生在找道场。糊涂人太糊涂,在哪里,哪里就是道场。

  如此说来,是否出家与出世没有关系。这又错了。家必须得出,不出家焉能出世!出家人以寺院为家,居家人以家庭为家,这个家都得出。如何出?于家离家。家是什么?家是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经又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什么都早已说明白了,释迦牟尼佛把什么奥秘都告诉我们了。只是我们无明太重,不解真谛。

  呜呼!忏悔自己,以经行为,早日出世,以得解脱。

  摘自《禅》2007年第4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妄想、分别、执着、忧虑、烦恼、牵挂,这统统叫业障,这个东西愈少愈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