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法眼大师 禅宗巨匠——永明延寿禅师述评(蔡日新)


2014/9/4    热度:1137   

 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法眼大师 禅宗巨匠——永明延寿禅师述评(蔡日新)

   法眼大师  禅宗巨匠

  ——永明延寿禅师述评

  湖南电子工业大学  蔡日新

  永明延寿(904—975)作为法眼宗的最后一代大师,他的圆寂虽是在北宋的开宝八年,但他弘法所处的地域却仍然是在吴越那个小王国里。因为,吴越小王国自钱椒在893年建立以来,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忠懿王钱做交出所辖十三州为止,这个小王朝一直延续了86年之久。然而,作为法眼宗的一代大师,延寿以他丰硕的禅门著述,给两宋的禅学转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加之,北宋的天子对这位禅门宗匠也倍加褒奖,宋太宗赵光义在延寿圆寂之后,曾给他住持的寺院赐额“寿宁禅院”,因此,我们还是把延寿的禅行与著述放到宋元时期来加以探讨,以期对禅学思想的传承能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线索。

  在另一方面,中国禅宗发展至晚唐五代之前,禅师中尚未出现过像延寿这样著书立说的大德,即便此前圭峰宗密曾有过大量的著述,但宗密虽然在菏泽门下参学过,而他最终还是进入了华严家,成为了澄观的弟子,并被后世尊为华严宗的第五代祖师。除此之外,禅师们的传记或语录,大都是在他们圆寂之后,由其门人弟子追述前德言教,相与纂辑而成。尽管禅门此前也曾有过永嘉《证道歌》、石头《参同契》与云岩《宝镜三昧歌》等禅偈之类的作品出现,但均是短制,也大多是在口头流传。玄觉禅师所撰述的《永嘉集》,也是由其门人魏净纂辑(《祖堂集》谓由玄觉之姊所纂)而成,像永明禅师这样著书丰硕的大师,在此前确实不曾有过。从永明大师禅学著作的出现,愈加可以见出南方佛教弘传的稳定与健康之特性,它对两宋的禅学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影响,显然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我们把永明延寿禅师的研究放在两宋来探讨,似乎更加符合禅宗的历史发展规律。

  一、永明延寿禅师的行状

  延寿的行状在《宋高僧传》、《景德录》、《禅林僧宝传》、《联灯会要》、《五灯会元》等文献中均有记载,而自称是延寿嗣法云孙的大壑,还特意为延寿辑录了《永明道迹》一卷,由此可见,延寿的生平材料还是比较翔实的。延寿,俗姓王,字冲玄,号抱一子,原籍在丹阳,后迁余杭,遂家焉。据说,延寿在孩提时,便喜欢坐高榻,乃至引起其父母的不满,他于是跃而下地,跪泣父母面前,请求谅解,从而使家庭关系愈加和睦。据各本所载,延寿在总角”’时,便归心佛教,不吃荤腥。到了成年之后,他每天只吃一顿饭,时常念诵《法华经》,达到了“七行俱下”的熟练程度。到了16岁时,延寿已经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儒生了,据传他当年曾给吴越国的文穆王钱元瑾献过《齐天赋》,于是“众推间世之才,咸欲官之”。大概就是由于这次的崭露头角,延寿出仕为余杭库吏,到他28岁那年,又升为华亭镇将,主管军需物资。延寿在做华亭镇将期间,经常买鱼虾等动物放生,乃至动用了府库中的资金,事发后,被判死刑。当延寿被押赴市曹时,他面无戚容,典刑官觉得奇怪而问其缘故,延寿回答说我动用库中的钱是为了放生,自己没有私用一文,于心无愧。因此,延寿被无罪释放,并从龙册寺翠岩禅师出家,时年(929)30。翠岩禅师即明州翠岩令参禅师,他是雪峰义存(8X—908)的弟子,《联灯会要》与《五灯会元》均录有其事迹。

  至于延寿受具足戒之年,各本却未有明确的记载,亦不知其戒师。在《宋高僧传》卷二十八,只载延寿投翠岩“削染登戒”,篇末云延寿“春秋七十二,法腊三十七”。依此戒腊上推,则他的受戒应当在后唐清泰二年(935),是年,延寿36岁。且这种说法似与该传上文中“寿舍妻拿,削染登戒”一语,颇为自相抵牾。今查《景德录》,则云延寿“寿七十二,腊四十二”,依此上推,则延寿在36岁时登戒,亦即出家后的第二年。因延寿28岁时坐亏钱巨万而获罪,遇赦后他便投翠岩出家,盖当时年龄已经29岁了,出家一年以后,他便受戒,这也应当是比较合乎情理的,同时也符合僧制。今以两种文献比较,以《景德录》所载较合乎逻辑,以故从其说。

  此后,延寿曾到天台山天柱峰(《永明道迹》作“智者岩”)习定九旬,乃至“有鸟类尺鹦,巢于衣械中”,他才出定。在具有如此的禅定修习功力之后,他才去参礼德韶禅师,求他“决择所见”,此时德韶“一见而深器之,密授玄旨”,并对延寿作了悬记:“汝与元帅有缘,他日大兴佛事。”延寿在德韶门下得法之后,曾到国清寺结坛修“法华忏”,此后又到金华天柱峰诵《法华经》三年。直到后周广顺二年(952),延寿才出住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雪窦寺(在今天浙江省奉化县),一时,“学侣臻凑”。延寿洋洋肋万字的佛学巨著《宗镜录》,就是在雪窦寺完成初稿,在杭州净慈寺定稿的。宋太祖建隆元年(960),杭州灵隐寺在会昌年间遭到破坏,以后虽几经修复,但难复原貌。此时,吴越国忠懿王钱做决定重修灵隐寺,于是礼请延寿到灵隐寺主持复兴工作,遂大兴土木,重修殿字,增建僧房500余间,继而又建殿宇房舍1300余间。全寺有9楼、18阁、72殿堂,四面加筑围廊,自山门绕至方丈室,左右相通。此后由延寿担任灵隐寺主持,灵隐寺因而得以中兴,寺僧达3000之众,盛况空间。

  后周显德元年(954),钱做建慧日永明院(即杭州净慈寺),礼请衢州道潜禅师居之,为开山祖师。并同意道潜之请,将塔下罗汉铜像移人新寺供养,使净慈寺成为当时最隆盛的道场。宋建隆二年(961)钱做迎请延寿人净慈寺继道潜法席,为第二任住持。延寿在杭州永明寺前后住持共15年,度弟子1700余人,而寺中学侣常盈2000。宋太祖开宝七年(970),延寿人天台山,度僧约万人。同年奉敕在钱塘江建造六和塔,用以镇潮,钱王亦署延寿为“智觉禅师”。

  延寿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大师,他出家之后,精进务道,许多文献对此有翔实的记载。《永明道迹》载他在翠岩出家受戒之后,“执劳供众,都忘身宰;衣不缯纩,食无重味,野蔬布襦,以遣朝夕”。《景德录》载他“常与七众受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诸生类不可称算。六时散华,行道余力,念《法华经》一万三干部”。查《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自行录》,延寿禅师昼夜六时修道,不曾有“一时一刻、一念一顷”的松懈,他时刻省察自己曾有“几心欲摧伏烦恼,几心欲降伏魔怨,几心念三宝、四谛,几心悟苦、空、无常,几心念报父母恩慈,几心愿代众生受苦,几心发念菩萨道业,几心欲布施、持戒,几心欲忍辱精进,几心欲禅寂显慧,几心欲慈济五道,几心欲劝励行所难行,几心欲超求办所难办,几心欲忍苦建立佛法,几心欲作佛化度群生……”虽然,这些句子是从南齐萧子良的《净住子净行法•检覆三业门第七》中转引出来的,但其中包含了延寿禅师恪遵古德严格律己的作风。为此,延寿为自己一生的修行确定了108件佛事(《自行录》作每日百零八件佛事),其中包含了持咒、念佛、礼佛、忏悔、诵经、坐禅、说法等,尤以持咒与念佛为最。对于延寿的这种精进的行持,后人无不叹服,惠洪在《延寿传》末的赞语中说:“予初读《自行录》,录其行事,日百八件;计其貌状,必枯悴  劣。及见其画像,凛然丰硕,眉目秀拔,气和如春。味其平生,如千江之月;研其说法,如禹之治水,孔子之闻韶,羿之射,王良之御,孙子之用兵,左丘明、太史公之文章。呜呼,真乘悲愿而至者也!”

  延寿的著述很丰富,其传世者有《宗镜录》一百卷、《万善同归集》六卷,另外还有《唯心诀》、《定慧相资歌》、《神栖安养赋》、《警世》等作,《景德录》说他还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如果按照《自行录》卷末所开列的著述目录,延寿的著作“共六十一本,总一百九十七卷”,显然不止以上所列数种,其中散轶者自然不少。延寿的著述在他住世时就传播到了海外,当时“高丽国王览师言教,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奉金线织成袈裟、紫水精数珠、金澡罐等。彼国僧三十六人亲承印记,前后归本国,各化一方”。当年,德韶国师应羲寂之请,派人到高丽誊写智者的著作回国,而此时高丽国又派人到延寿这里受学,可见,当时中朝佛教文化的交流之频繁。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十二月二十六日,延寿圆寂于永明寺,翌年正月六日塔于大慈山,并树亭纪念,宋太祖赐其塔额曰“寿宁塔院”。

  关于延寿的弟子,在《宋高僧传》与《禅林僧宝传》等文献中,均无具体的记载。仅在契嵩的《传法正宗记》卷八与《景德录》卷二至六中,载“大鉴之十二世,曰杭州永明延寿禅师,其所出法嗣二人:一曰杭州富阳子蒙者,一曰杭州朝明院津禅师者”。契嵩(1007—1072)的出世去延寿不到半个世纪,他的这一记载应当是可信的。如果要按实际情况来说,延寿的弟子应当远不止朝明院津与富阳子蒙两人,我们仅从延寿在吴越弘传禅法的影响就可以想像得出来。诚然,富阳子蒙与朝明院津的嗣后弟子无文献记载,但《永明道迹》的作者大壑,他也自称是“净慈寺嗣法云孙”(即延寿下第九代)。可见,法眼宗并非是在延寿以后便断了法嗣的,至少是延续到了延寿下的两三代之后了,由于文献记载的疏漏,使我们无从得知了。但延寿的后嗣弘法所至的地域,却始终没有离开吴越这个圈子,他们主要活动于杭州一带。至于法眼宗在延寿以后法嗣趋于衰落的原因,我想应当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多方面去历史地加以考察,才能找出其中的原因。首先,作为法眼宗最后的一代宗师,延寿不但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宗教实践者,而且也是一代著作等身的大师,其后人要在修持与学术两个方面都承嗣其法统,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此盖为法眼宗衰落的内在原因。其次,法眼宗白天台德韶至永明延寿两代禅师,其弘法之影响主要在吴越小王国的地域,而到了延寿之后,吴越小王国无法独立存在下来,它最终归属了大宋王朝。在吴越归宋之后,原先曾一度显赫于这个小王国里的禅师,未必还能够受到大宋王朝的重视,其门下弟子的地位自然也难与其他宗门的禅师相比了,此盖法眼宗由此衰落的外在原因。

  二、延寿的禅教

  法眼一家,自文益开宗起,就开始向禅教融合的道路迈进。文益禅师的悟道,是在罗汉桂琛的门下,当时他与道侣绍修、法进来到地藏院,相与举《肇论》中“天地与我同根”语,因受桂琛的启发而逐渐开悟。他的这一悟道因缘,颇与石头希迁禅师当年作《参同契》的因缘相似,也为文益后来的注解《参同契》奠定了思想基础。文益在后来的住持弘法时,他主张向希迁时期的古禅教回归,从而去体证那体用回互的禅法之精髓。因而,在文益的禅法中,华严经教的思想获得了突出性的体现,在他的禅法中,明确地建立了“华严六相义”,以华严的总、别、同、异、成、坏六义来看待世间万法,从而去证悟禅法的实相义。与此同时,他还作《宗门十规论》,从十个方面规劝教内的同参去捐弃邪见,以步人禅法的正道。文益的这一禅学思想传承到了天台德韶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德韶本人在历参弘位善知识之后,也倦于参问,他来到文益的门下,旁听学人请教文益“如何是曹源一滴水”,而文益也只是用极为平常的一句“是曹源一滴水”来接机。此时,参请的学人并未见性,而在一边旁听的德韶却豁然大悟了。德韶悟道之后,参礼智者道场,有如至“旧居”之感,随后在那里住持弘法一段时期,这毋庸也使得他的禅教在文益华严禅的基础上,进一步融人了天台家的思想。德韶本人也利用他与钱王的友善关系,帮助天台宗人螺溪义寂(一本作羲寂)到朝鲜找回了台宗散轶的典籍,这不仅在《景德录》与《禅林僧宝传》的本传中有所记载,而且《宋高僧传》与天台宗人的《释门正统》,对此的记载也大致相同。法眼宗的这种圆融的禅教思想发展到延寿时,又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延寿不但继承了他上面两代禅师的圆融华严、天台的禅学思想,同时又将佛门的六度万行全部圆融起来,从而进入“权实双行,体用相收,理事无碍”的禅学境界。由于延寿的禅教具有这样一种特色,因而使得他的禅法更加具有广袤的涵盖性。同时,也由于他的禅法具有圆融无碍的特色,乃至后世的净土家,还将他尊为一代祖师。

  但据实而论,尽管延寿的禅法具有兼融佛门各家思想的特点,但他作为一代禅师的事实,应当是无疑的。由于延寿本人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大师,他主要的禅学思想在他的著作中已经保留下来了,因而使得记载他的禅教事迹的灯录文字反而减少了。然而,我们决不能因为延寿的禅教机缘文字不多,便对他作为法眼宗师的史实进行怀疑,更不能将他归属到净土宗的门下。何况在禅门中,只要机缘契合,哪怕只有一则公案,也将终身受用不尽。因而,我们不妨把延寿有限的机缘语录拿出来,仔细地去参究一番,看看他到底该不该归属到净土宗去。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住雪窦时的开堂说法:“雪窦遮里,迅瀑千寻,不停纤粟;奇岩万仞,无立足处。汝等诸人向什么处进步?”从这几句开示语中,不难见出延寿禅教的机锋迅疾与剔透玲珑,若非一代禅门大师,焉能道得?在延寿说出这几句开示之后,有僧人随即向他参请说:“雪窦一径如何履践?”而延寿的接机也只是一句“步步寒华结,言言彻底冰”。阅读了这样的机缘语录之后,我们显然会体察出延寿禅教中所包藏的曹溪顿教思想,绝对不会认为他是一位净土宗师的。

  自然,延寿继承了始自文益以来的法眼禅教的传统,因而在具体的禅机作略方面,是不会有那种极为峻烈的手段出现的,而是采用“春风解冻”式的平和方式接引学人。在延寿人住永明寺(现在的净慈寺)之后,曾有学人请教延寿“如何是永明妙旨”,但延寿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叫他先去给佛像前的香炉添上一支香。而请求开示的这个学人也是一个上根利器,他当下就体悟到了延寿的禅机,于是立即说出:“谢师指示。”延寿情知学人已经体悟出其接机中的寒热,但他还是紧迫不放,当即指出:“且喜勿交涉。”显然,学人所提出的“永明妙旨”是无法用言语表述的,它必须经过参学者切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而,延寿在面对学人的这一提问时,并没有直接答复,而是采用让他添香的方式来放松其求法的驰心,从而使之反躬自省,彻见自家心源。其实,他的这种禅教方式,与药山下的道吾宗智当年的开示石霜庆诸,是颇为相似的。像这样的接机语录,在《景德录》的本传中,还有几则。

  问:“学人久在永明,为什么不会永明家风?”师日:“不会处会取。”日:

  “不会处如何会?”师日:“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红尘。”

  问:“成佛成祖亦出不得,六道轮回亦出不得,未审出个什么不得?”师

  日:“出!汝问处不得。”

  问:“承教有言,‘一切诸佛及佛法,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师日:

  “长时转不停,非义亦非声。”日:“如何受持?”师日:“若欲受持者,应须用眼

  听。”

  问:“如何是大圆镜?”师日:“破砂盆。”

  以上一共举了四则机缘语录。其中,第一则的学人所问“永明家风”,与起先学人提出的“永明妙旨”的涵义基本相同,同样是一个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禅旨。然而,延寿针对两个不同的学人请教同一问题,其回答却并不完全相同,这里面自然牵涉到禅家观机施教的接机善巧。针对请教“永明妙旨”的学人,延寿采用让他添香的方式来使他求法的驰心放松,从而令其反省自心而悟。而在这里,延寿却没有继续采用那种暂歇驰心的作略,反而去紧拶学人,要他在那不会处去会取,可见后者的参学并未像前者那样进入独头意识之中,故而延寿进一步去逼拶他一下。当学人在逼拶下进入疑团,提出“不会处如何会”时,延寿的“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红尘”两句韵语,反常出之,正好给学人的悟道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角度。相对于第一则机缘语来说,第二则的接机显然是采用了蓦然截流的方式,让学人于言下顿悟。第三则机缘语录牵涉到了经教,“一切诸佛及佛法,皆从此经出”一语,在《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经》卷七、《华严经》卷九与《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经》卷上等典籍中,均出现过。针对这种于经教有着一定修习的学人,尽管延寿本人的佛经修学功力高深,但他却没有把学人继续朝经教的文字里面引,而是反过去破斥他在经教中转个不停的偏颇。当那学人进一步请益如何去受持经论时,延寿所采取的是反常合道的方式,要他转换一种方式去体悟。事实上,延寿的“应须用眼听”一语,与唐代曹洞宗的开山祖师洞山禅师的涉水睹影开悟的偈子中“若将耳听声不现,眼处闻声方可知”的内涵””,也颇为相似。在第四则机缘语中,学人的提问中牵涉到唯识学中的第八识“大圆镜智”,对于这些佛学思想,延寿早在雪窦住持时,曾与各宗专家一起作过探讨,并撰写在他的巨著《宗镜录》中。而在接引学人时,延寿并没有站在唯识学的角度上作开示,而是采用禅家顿教的接机方式,用简洁的一语“破砂盆”截断学人的拟思,让他从唯识学教理的缠缚中解脱了出来,彻见自家真实面目。像这些接机方式,显然是禅家所特有的,可见,延寿的禅法虽然圆融了佛门各家思想,他的修行也兼融了教内的各种善行,但他并没有改变他作为禅师的最根本出发点。由此足见,永明之道,在禅而不在唯识,更不在净土了。

  在《五灯会元》卷十的延寿本传中,还载有他的两首禅偈。第一首是作于他雪窦住持时期,其内容为:“孤猿蚪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半夜灯;此境此时谁得意?白云深处坐禅僧。”,这首偈子颇能体现他在雪窦研习佛门经教时境界。当时,延寿为了纠正禅门经教荒疏的偏颇,调融禅、教之间的冲突,曾经与天台、贤首与慈恩各家大师一起探讨过教理,从而会通各家思想到禅宗中来,著为《宗镜录》。对此,惠洪的《禅林僧宝传》是这样记载的:

  智觉以一代时教,流传此土,不见大全,而天台、贤首、慈恩性相三宗,

  又互相矛盾。乃为重阁,馆三宗知法比丘,更相设难。至波险处,以心宗旨

  要折中之。因集方等秘经六十部,西天、此土圣贤之语三百家,以佐三宗之

  义,为一百卷,号《宗镜录》,天下学者传诵焉。

  作为禅门著作,像《宗镜录》这样的洋洋巨著的出现,不但体现了禅门对自身教理的调整,同时也体现佛教发展的必然规律。由于禅宗发展至晚唐五代之后,丛林中疏忽经教修学,一时伪滥丛生:一些未悟禅和,他们或到天下老和尚的牙缝里拾取余唾当作知识,或盲目地仿效宗师的棒喝以标榜知见,或卖弄圆相以故弄玄虚……这些弊端,早在文益作《十规论》时就已经指出。到了延寿这里,不但使祖师的用心得到了发扬,而且将之付诸具体的实施之中了。因此,雪窦夜间那孤猿的啼叫与野客的呕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玄妙的乐曲,其间的妙境,但有延寿禅师于禅坐中的体悟最真。

  延寿的另一首禅偈作于他住永明时,《景德录》与《五灯会元》均有记载,其文曰:“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这首禅偈所体现的是永明家风,它就如同永明寺前的西湖水一样随物赋形、圆融无碍,足见他的禅教作略是灵活多变的。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延寿的这种具足了善巧与方便的禅机作略,也完全与他“举一心为宗,照万法为鉴”的禅教宗旨密切相通。凡此种种,足见延寿禅师尽管在教理与实践上圆融了佛门的各种善行,但他作为一代禅师的基本宗旨是不曾有所改变的。

  另一方面,延寿在禅行方面主张圆修,因而他在不改变禅家基本宗旨的前提下,又兼修了佛门的其他善行。如果要考察延寿的禅行,除了其传记与著作等相关文献之外,宋代文冲所辑录的《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自行录》,应当也是重要的一种参考文献。然而,在蓝吉富先生所编纂的《禅宗全书》中,竟然疏忽了这种文献,而在《卍新纂续藏经》卷六十三中却有收录。《自行录》这一文献,在永明禅师圆寂后不久便广为流行,惠洪(1071—1128)去延寿住世不到一个世纪,在他的《禅林僧宝传》中,就提到了这个文本,那么,文冲的住世至少是在惠洪之前了,其可信度自然是很高的。

  细读《自行录》,我们发现文冲《叙》中所谓的“今具录每日昼夜中间总行一百八件佛事”,与结尾处的“右总前每日所行一百八件佛事”等语,似乎是有些误导读者,使人们误认为这1佃件佛事,是延寿每天的必修课。今反复检校其文字,我们发现此前与此后的文字系文冲所为,而其中的1佃件佛事及其著述目录,才是延寿本人所记录的文字。因而,我们也可以大胆地设想《自行录》在被文冲整理之前的原始文字,应该是如同日记之类的文字,它详细记录了延寿平生所行佛事。而文冲在整理时并没有细察,因而误将之视为延寿每天的功课。且在这108件佛事中,有的是六时通行的,有的是限于六时中的某一个时段的,有的没有注明任何时段,加之所列时段也有前后紊乱的现象出现,这些便足以见出是出自于延寿平时所行佛事的笔录。且这些佛事也并非一日之所能为,而应当是延寿长年修持的纪实文字。姑举其中几例:如第二的昼夜六时修法华忏、第四的坐禅、第六的念《法华经》一部等,并非是在一个时段内可以完成的。其中的“每日常念妙法莲华经一部七卷逐品”,只要稍有持诵《法华经》经历的人都会知道,要颂完全经可能需要6至7小时左右,远远地超过了一个时段(昼夜六时中的六分时段,即四小时),何况还要诵《华严经•净行品》、各种咒语,还要完成礼佛、念佛等种种功课呢?更有甚者,其中的第108种佛事是“常纂集、制作祖教妙旨《宗镜录》等,法施有情,乃至内外搜扬,寄言教化,共六十一本,总一百九十七卷”,这可不是一日之内可以完成得了的,而是需要穷毕生的努力才可以做到的。此外,我们从结尾处所开列的著作目录来看,也应当是延寿晚年对平生修持所作的笔记,它在告诉后人:我延寿一生做了这么些佛事,著述了这么些文字。另外,我们从其著作的命名《自行录》(自我修行记录)而非《日行录》(每日修行的记录)一事,也可以见出它属于延寿毕生修行的纪实文字。

  我们在把《自行录》的定位澄清之后,对于透视延寿一生的禅行,也便打开了一扇通透的窗口。综观《自行录》中所载1佃件佛事,足以见出延寿的悲愿弘深,同时也足以见出其精进不懈的修持实践来,自然也可以从中窥见其禅行驳杂的大略来。现将《自行录》的108件佛事大致地列表整理一下,以整理清楚延寿当年的禅行内容出来,从而见出其圆修的具体内涵。

  《智觉禅师自行录》修持内容表

  从我们整理的《自行录》的表格资料来看,在延寿一生所行108件佛事中,大致有如下内容:建佛堂、修忏、修净业、坐禅、说法、诵经、持经咒、礼拜、顶戴行道、布施、忏悔、发愿、著述等。其中以持咒为最多,一共出现了25次;其次是礼拜三宝,一共出现了20次;再者旋绕念佛或菩萨,也出现了14次;另外顶戴经像与宝塔行道与供养、布施等佛事,也占有一定的份额。尽管在延寿的修持之中,礼拜与念佛占有一定的份额,但他并不是在专修净土宗,而是在兼修万行。因为,延寿所礼拜的佛与菩萨之中,并不完全是阿弥陀佛,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全在他的礼拜之中。又如顶戴经像或宝塔行道等修持方式,在浙江一带应该早有传统,而延寿所供养的经像之中,也以《法华经》为主,于供养佛与菩萨像中,观音也是他所常为礼敬的。由于延寿的师傅德韶住持在天台,延寿的嗣法,也是因在天台习定而蒙韶国师器重的。因而,对《法华经》的奉持,对法华忏的修习,对法华堂的兴建,均在延寿的住持中成了必修课。

  延寿的《自行录》,开列了他一生修行事迹的详细条目,为我们考察他的禅教与修持提供了最直接的材料。延寿试图将佛门的一切善行全都吸收到自家的宗门之中,这样自然可以使得其法门更加圆融;但另一方面在过于追求圆满的同时,也势必会造成宗门行持的驳杂。像他这样去弘传禅法,自然也难以把法统延续长久,这或许就是法眼宗传授到延寿之后便绝法嗣的重要内因。加之吴越的消亡,也势必会使得原先备受地方小王国所器重的禅师的身价降低,以故延寿以后的弟子弘法,也全囿限于杭州一带。我们从契嵩的《传法正宗记》中所记的延寿弟子富阳子蒙与朝明院津二人来看,他们的弘法都局限在杭州这个地域里,此后整理《永明道迹》的大壑,他自称是延寿的云孙(第九代),而他仍住持在祖庙净慈寺(即延寿当年的永明寺)中。由此可见,在延寿圆寂之后,他的门人活动的地域基本上没有离开过杭州,加上延寿的行持又过于要求圆修六度万行,故而其法统弘扬起来尤难,其影响所及也没有超出杭州地域。幸赖他有大量的著作传世,使得人们始终不会忘记中国禅宗史上  有这么一位大师。

  三、延寿的禅学著作

  延寿禅师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大德,在《宋高僧传》本传中载他“着《万善同归》、《宗镜》等录数千万言”,《景德录》卷二十六也谓延寿“着《宗镜录》一百卷,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比较具体地记录了延寿的著述的要数《自行录》,在《自行录》所载的108件佛事中,最后一件佛事就是他的著述,“共六十一本,总一百九十七卷”,并详列其著作名录。查《大正藏》与《卍新纂续藏经》,所收录的延寿著作,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三卷)、《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以上收录在《大正藏》卷四十八)、《受菩萨戒法》(收录在《卍新纂续藏经》卷五十九)、《万善同归集》(六卷)、《唯心诀》、《定慧相资歌》、《警世》、《心赋注》(以上收录在《卍新纂续藏经》卷六十三)。

  如果将藏经所收录的延寿著述与《自行录》所开列的著作目录相比较,永明禅师的主要著作已经保存下来了,尤其是像最能代表其著述成就的《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等著作,均被后世不断地刊刻。其中所散轶的著作,主要属于礼经佛与菩萨的文字、对经佛与菩萨的赞颂文字、愿文、宗门仪规与诗赋之类的作品,而这些作品虽然也表现了延寿的禅学思想,但毕竟不像《宗镜录》与《万善同归集》等作品那样具有代表性。因而,在中国禅宗史上,延寿不但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大师,同时也是著作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禅师之一。为了更加系统地探索延寿著作中的禅学思想,我们将就延寿的代表作逐一来加以讨论。

  (一)《宗镜录》

  如上所说,在延寿的众多著作之中,以《宗镜录》与《万善同归集》最具代表性。

  禅宗自从晚唐以来获得迅速的发展之后,丛林中轻视教典,学识空疏的现象日趋严重,因而到了法眼文益提出其“华严禅”时,便已表明了他向祖师的古禅道回归的禅学主张。文益在他的《宗门十规论》第八中,曾严正地指出教内“不通教典、乱有引证”的现象。他指出:“凡欲举扬宗乘,援引教法,须是先明佛意,次契祖心,然后可举而行。”可当时却偏偏产生了不少不明教典、胡乱引证的现象,乃至达到了“夸舌辩如利锋,骋学富如困积”的程度。在《景德录》卷二十九中,收有文益的十四首颂,其中《因僧看经》曰:“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显然,这也是针对当时的禅门学识空疏而作,其目的不外乎是要纠正丛林的轻视经教的时弊。此种风气发展到延寿时期,并未得到有力的纠正,因而也促成了《宗镜录》一书的问世。在《宗镜录》卷四十三中,延寿曾明确地指出:“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专己见,不合圆诠,或称悟而意解情传,设得定而守愚暗证,所以后学讹谬,不禀师承。”在延寿看来,“今时学者,全寡见闻”,因此,他才不遗余力地纂辑《宗镜录》一书,“以示后贤,莫踵前非,免有后悔”。透过这些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延寿的这部百卷巨著的创作,完全是为了纠正禅门经教空疏弊端而作。

  关于《宗镜录》的成书过程,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及《净慈寺志》卷八所说,延寿得法于法眼的大弟子德韶之后,于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住持奉化雪窦寺。当时,“学侣臻凑”,从他参学的人很多,因此,《雪窦寺志》上有在雪窦寺写成《宗镜录》初稿的传说。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吴越国忠懿王请延寿住持杭州北山的灵隐寺,明年,又请住持南山的永明寺(即净慈寺),从他参学的人更多。宋僧慧洪(1071—1128)在《林间录》卷下云:“予尝游东吴,寓于西湖净慈寺,寺之寝堂东西庑建两阁,甚崇丽。寺有老衲为予言:永明和尚以贤首、慈恩、天台三宗互相冰炭,不达大全心。馆其徒之精法义者于两阁,博阅义海,更相质难,和尚则以心宗之衡准平之。又集大乘经论六十部,西天此土贤望(圣)之言三百家,证成唯心之旨,为书一百卷,传于世,名曰《宗镜录》。考《净慈寺志》,《林间录》所说的“寝堂”,原名演法堂,建于显德元年(954),凡五楹,因延寿在此堂内完成《宗镜录》的定稿,故后改名为“宗镜堂”。

  《宗镜录》在集成之后,曾被钱做当作国宝收藏起来。宋元祜年间(1086—1093),杨杰在《宗镜录》序中说:“吴越忠懿王宝之,秘于教藏。”宋僧昙秀在《人天宝鉴》上也说:“禅师既寂,丛林多不知(《宗镜录》)名,熙宁中(1060—1077),圆照禅师始出之……于是衲子争传诵之。”由于圆照对《宗镜录》的提倡,遂引起社会上的注意,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皇弟魏端献王曾镂板分送当时有名的丛林。然而,在此后的元祐年间(1086—1093),《宗镜录》又经过法涌、永乐、法真等人的“校读”,并刻新板流布,面目可能和魏端献王所刻的版本不同。明代的蕅益(1599—1655)在《灵峰宗论》卷七校定《宗镜录》跋里说:“(永明大师)辑为《宗镜录》百卷……未百年,法涌诸公擅加增益,于是支离杂说,刺人眼目,致袁中郎辈反疑永明道眼未明,亦可悲矣……予阅此录已经三遍,窃有未安,知过在法涌,决不在永明也。癸巳新秋,删其芜秽,存厥珍宝,卷仍有百,问答仍有三百四十余段,一一标其起尽,庶几后贤览者,不致望洋之叹,泣歧之苦矣。”魏端献王的原刻本,即杨杰在《宗镜录》序上说“四方学者罕遇其本”,可见早已绝版,而藕益用以校定的《宗镜录》,则是根据法涌的新本,那么,现今流传的《宗镜录》,显然是法涌等人“擅加增益”的本子,而不是延寿的定本。不过法涌等人并没有把《宗镜录》修改得面目全非,藕益说:“虽被法涌杂糅,然具眼者观之,金沙可立辨也。”

  《宗镜录》全书约共80余万字,分为三章,第一卷前半为“标宗章”,自第一卷后半至第九十三卷为“问答章”,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为“引证章”。标宗章“立正宗明为归趣”,问答章“申问答用去疑情”,引证章“引真诠成其圆信”。所谓正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又以编联古制的深义,撮略宝藏的圆诠,故称曰《录》。

  关于《宗镜录》的写作宗旨,延寿在《自序》中说:

  今详祖佛大意,经论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假申问答,广引证明。

  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编联古制之深义,撮略宝藏之圆诠。同此显扬,

  称之日录。分为百卷,大约三章。先立正宗,以为归趣;次申问答,用去疑

  情;后引真诠,成其圆信。以兹妙善,普施舍灵。

  由此可见,延寿试图通过这部著作,全面而又深入地论述禅教一致的禅学主张。他认为,经过该书的层层剖析,重重引证,必然会达到“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的效果。

  《宗镜录》标举它“举一心为宗”的原则,其核心自然不外乎在这个“一心”上阐述了。那么,延寿所举的这个“一心”的义涵究竟又是什么呢?延寿认为:“如来藏者,即一心之异名。何谓一心?谓真妄、染净一切诸法无二之性,故名为一;此无二处诸法中,实不同虚空,性自神解,故名为心。”也就是说,这个“一心”,便是一切有情皆具备了的清净如来觉性。因此,他又说:

  一乘法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门。一切诸法,无有缺少;一

  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更无别心。……故知从心所生,皆同幻化,

  但直了真心,自然真实。

  事实上,延寿所谓的“一心”,很带有早期禅宗的思想特色,其文中所称引的“心真如门”,自然也是本乎《大乘起信论》之法义。延寿对于真如缘起的思想,还作过如下阐释:

  大矣哉!万法资始也。万法虚伪,缘会而生,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

  如幻梦,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圆觉;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德用无

  边,皆同一性;性起为相,境智历然;相得性融,身心廊尔。

  这也就是说,世间万有的本原,在于“一心”,因此“一心”(真如)缘起而理事俱备,性相圆融。

  很显然,延寿为了调融教与禅之间的关系,他所论述的“一心”,也并非全部从禅宗的立场出发。为了贯彻性相圆融、禅教一致的原则,延寿的“立心为宗”,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华严宗的思想。他说:“今论正宗,取胜而言,约法性宗说。若总包含,如海纳川,以本摄末,岂唯性相!无有一法,而遗所照。”那么,在延寿看来,何谓“法性”呢?延寿认为:法性即真如、佛性、真心。因此,他又说:“法相多说事相,法性唯谈理性。如法相宗,离第八识,无眼等诸识;若法性宗,离如来藏,无有八识。”‘’”三论、天台、华严诸宗为法性宗之所属,它们与分析法相、论证万法唯识的法相宗有一定的区别。法性虽有多宗,但在延寿看来,他还是以华严为正宗的。他说:

  杜顺和尚依《华严经》,立自性清净圆明体,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

  从本已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故云自性清净。性体遍照,无幽

  不瞩,故日圆明。又随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净,亦可在圣体而不

  增,处凡身而不减。虽有隐显之殊,而无差别之异;烦恼覆之则隐,智能了

  之则显。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斯即一切众生自心之体。灵知不

  昧,寂照无遗。非但华严之宗,亦是一切教体。

  又曰:

  此论见性明心,不广分宗判教,单提直入,顿悟圆修,亦不离筌而求解

  脱,终不执文字而迷本宗。若依教是华严,即示一心广大之义;若依宗即达

  磨,直显众生心性之旨。

  由此可见,延寿之所以宗达摩,所重之教重华严,主要体现了他圆融华严经教与达摩禅学思想的倾向。再则,《宗镜录》全书在诠释“一心”方面,曾经大量地引用《华严经》以及华严宗的学说,也足以反映延寿的这一思想倾向。华严宗盛兴于武周时期,后来因禅宗迅速发展,以故华严家的祖师宗密大力提倡禅教一致的思想主张,且华严家思想也曾给青原禅以很大的影响,从石头的《参同契》到文益的“华严六相义”,则已经昭示着这种禅学思想发展的理路。到了德韶,则更注重圆融华严思想,这毋宁会给延寿的禅学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这一影响也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他的《宗镜录》一书之中。延寿在《自序》中说:

  抱一冥宗,舍诠检理;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可谓搜抉玄根,磨砻

  理窟;剔禅宗之骨髓,标教网之纪纲。余惑微瑕,应手圆净,玄宗妙旨,举意

  全彰。……论体则妙符至理,约事则深契正缘。然虽标法界之总门,须辩

  一乘之别旨。种种性相之义,在大觉以圆通;重重即入之门,唯种智而妙

  达。但以根赢靡鉴,学寡难周,不知性相二门,是自心之体用。若具用而失

  恒常之体,如无水有波;若得体而阙妙用之门,似无波有水。且未有无波之

  水,曾无不湿之波。

  从这里就可以见出,延寿不啻是以华严为正宗,而且他尤主华严家理事圆融之禅学主张。他认为:“此空有二门,亦是理事二门,亦是性相二门,亦是体用二门,亦是真俗二门。”因而,若明得体用圆融之至理,则“一一如是,各各圆通”乃至“名义双绝,境观俱融,契旨忘言,咸归宗镜”。

  对于禅教一致的具体论证,延寿基本上是根据圭峰宗密的观点去展开的。他曾经这样说过:“如宗密禅师立三宗三教,和会祖教,一际融通。”他根据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所提出的三教与三宗和会统一的思想,提出了几乎与之一致的思想主张。延寿说:

  故须先约三种佛教,证三宗禅心,然后禅教双亡,佛心俱寂。俱寂则念

  念皆佛,无一念而非佛心;双亡即句句皆禅,无一句而非禅教。

  在延寿看来,禅宗之所以“绵历岁华,真风不坠”,在较长的时间内获得繁荣发展,乃是因为禅师们“以圣言为定量,邪伪难移;用至教为指南,依凭有据。故圭峰和尚云:谓诸宗始祖即是释迦,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至于禅宗兴盛的实际原因是否果如延寿禅师所说,似乎也未尽然,甚至还有某些方面与他所说的相违背。但延寿提出这种观点,对于纠正长期以来禅宗轻视经论,因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背离经旨的偏颇,自然是十分有益的。尤其是晚唐五代时期,禅林中颇有一些修学空疏之徒混迹丛林,造成丛林中学识空疏的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那些品格低下的僧侣为了自身能在丛林中生存,乃至造成了禅门的伪滥层见。前代祖师对此便着力去纠正过,而延寿的这种观念的提出,对于从根本上杜绝禅门的这些弊端,固然是非常必要的。延寿认为,当时的一些禅徒“发狂慧而守痴禅,迷方便而违宗旨”,他们“毁金口所说之正典,拨圆因助道之修行”。而这一现象的造成,乃是因为禅宗“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专己见,不合圆诠”。因此,延寿认为参禅与研习经典,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他指出“祖标禅理,传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门,立诠下之大旨。则前贤所禀,后学有归”。因为,“从上非是一向不许看教,恐虑不详佛语,随文生解,失于佛意,以负初心;或若因诠得旨,不作心境对治。直了佛心,又有何过”?

  另一方面,就教家而言,他们处在禅宗兴盛的氛围之中,不仅内部矛盾重重,而且自身掌握经教的水准也在日趋下降。对此,延寿认为:“今时学者,全寡见闻,恃我解而不近明师,执己见而罔披宝藏。”为此,延寿十分恳切地指出:“今时学者,即无智眼,又阙多闻,偏重遮非之词,不见圆常之理。奴郎莫辨,真伪何分?如弃海存沤,遗金拾砾;掬泡作宝,执石为珠。可见,教家不但要领会经典旨意,而且还很有必要去会通禅旨。

  在《宗镜录》中,延寿广征博引,其材料十分富赡,因而许多在五代以后失传的禅门文献赖此书得以保存了下来。其中如四祖、五祖、青原、南岳等大德的某些机缘语录,在《景德录》、《古尊宿语录》等禅门典籍中均无记载,而却见诸《宗镜录》的征引之中。又如《中论玄枢》与《唯识义镜》这两种著作,早已亡轶,而在《宗镜录》中,却保留了其中的部分文字。这些足以见出:《宗镜录》一书,不啻是一部重要的禅门巨著,同时也是一部极具文献价值的禅门典籍。

  与此同时,《宗镜录》在称引佛门典籍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讹误。因而,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在《中国禅学思想史》一书中,曾经明确地批评了延寿《宗镜录》存在援引伪经等缺失。

  (二)《万善同归集》

  延寿的著作除《宗镜录》之外,《万善同归集》同样是他重要的著作之一。

  《万善同归集》全书六卷(《大正藏》为三卷本),神宗熙宁五年(1072)序刊,分别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与《卍新纂续藏经》第六十三册之中。全书每卷的卷首有一段引言,然后采用问答的方式,逐条陈述万善圆修的禅学思想主张。在该书的卷末,延寿阐述了全书的要旨,而且揭示了全书的十大要义。在延寿看来,“法性融通,随缘自在,随举一法,万行圆收”,他在禅修中主张不弃佛门中的一切善行,从而普利三根,以建立佛法周遍一切法界的广度。然而站在禅修的角度出发,他仍然主张“发明本宗,深穷果海,则理智俱亡,言心路绝”。由此看来,《万善同归集》在主张弘扬佛门的六度万行的同时,最终还是回归到了禅家的根本出发点上。

  如果要解读延寿的禅行,我们不妨把《万善同归集》与延寿的《自行录》结合起来阅读,则可以从表里两个角度来清理出延寿的禅行主张与禅学思想来。《自行录》记载了延寿一生所修行的佛事,是他一生善业的真实记载,也是属于“事”这一方面的材料;而《万善同归集》则站在“理”的角度,广泛的阐述了万善圆修的道理。只要将此二书合璧,就不难见出延寿一生的禅修主张,也不难见出延寿一生的禅行实践。

  《万善同归集》在卷末陈述其圆修宗旨之后,又将全书内容列为十个科目。其分类大致为:1、理事无阂;2、权实双行;3、二谛并陈;4、性相融即;5、体用自在;6,空有相成;7、正助兼修;8、同异一际;9、修性不二;10、因果无差。他的这种分类构架,显然带有华严教家的某些思想特色。

  对于“理事无阂”,延寿是这样解释的:“理事无阂者,理则无为,事则有为。终日为而未尝有为,终日不为而未尝无为。为与无为,非一非异,同法性源,等虚空界。”其实,这里的“理事无阂”,与华严家法界缘起中的“理事无碍”法界是颇为相通的,这在他后文的解释中体现得更加明显:“若云是一,《仁王经》说,诸菩萨有为功德无为功德,皆悉成就。若但是一,不应说有二种功德。若云是异,《般若经》云,不得离有为说无为,不得离无为说有为。是以理事相即,非断非常,起灭同时,无阂双现。”为此,延寿在问答中援引清凉教义说:“凡圣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理事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因而,对于禅门中那些执著专修偏见的现象,延寿也给予了批判:“禅宗失意之徒,执理迷事,云:‘性本具足,何假修求?但要亡情,即真佛自现。’学法之辈,执事迷理,何须孜孜修习理法?合之双美,离之两伤;理事双修,以彰圆妙。”关于自性本具与假外修二者的关系,非但古代的某些禅和子没有彻底解决好,就连目前的学术界,也还有少数人居然也以禅家的自性本具来攻击禅宗,认为既然本具,即自然成佛,又何须再做修为。其实,这仅仅只是一种十分偏颇的小儿见识,并不值得深驳。禅家所谓的自性本具,是指一切有情全都具备了成佛的觉性,也就是说一切有情全有成佛的可能。但有可能性并不见得就是已经成佛,由于一切有情的本具觉性往往受着无始以来的无明惑业的障蔽,以致使得他们的觉性一时迷失了,因此必须通过修持来去掉障蔽在自性上的层层尘垢,从而使这个自性得以彰显,这便是禅宗见性成佛的道理。为此,延寿进一步指出:“是知果佛,须性相具足因行,必须事理双修。依本智如得金,修理行如去矿,修事行如造作,求佛智如成器也。”

  关于“权实双行”,延寿的诠释是:“权实双行者,实则真际,权则化门。从真际而起化,实外无权;因事迹而得本,权外无实。常冥一旨,无阂双行;遮照同时,理量齐现。”所谓“权实”,实质上是佛门中开法的两个方面,其中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如果站在了义的角度上讲,佛法的究竟义趣毕竟是不可说的;而站在方便的角度上讲,毕竟又不能没有方便的说法给初机指出一个人道的方便之门。如果能够在方便的说法中蕴藏佛法的实相妙理,即便是指月因缘,也是无量慈悲的所在。可见,延寿的“权实双行”的命题,无疑也代表了佛法弘扬中的根本宗旨,因而延寿在《唯心诀》中也曾指出:“非寂非照绝言思,而寂而照功无比;权实双行阐正途,体用更资含妙旨。”基于这些,延寿认为:“菩萨速疾道有二:一方便道者,能为因缘;二般若道者,能至寂灭。是以般若无方便,溺无为之坑;方便无般若,陷幻化之网。二轮不滞,一道无亏;权实双行,正宗方显。”可见,在这里,延寿对于权实二门之间的关系,是看作相辅相成的,有权无实,必然落入断常之坑;有实无权,也必然会失去佛门弘法的方便与慈悲,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才可以使佛法慧命得以延伸。因而,延寿进一步强调:“能作如是权实双行法,是佛业。是以若拨果排因,即空见外道;据体绝用,是趣寂声闻。”

  对于“二谛并陈”,延寿的解释是“二谛并陈者,诸佛常依二谛说法。何以故?俗是真诠,了俗无性,即是真谛。故云:若不得俗谛,不得第一义。所以真不待立而常现,俗不待遣而自空。二谛双存,如同波水:水穷波末,波水同时;波彻水源,动湿一际”。由此看来,延寿的“二谛并陈”,完全是对“权实双行”所作的进一步发挥。

  关于“性相融即”,延寿的诠释为:“相融即者,《无量义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所言法者,即是真心,从一真心具不变随缘二义。不变是性,随缘是相。性是相之体,相是性之用。”在佛法中,“性”与“相”是一组对立的法义,性就是诸法永恒不变的本性,相就是诸法显现于外可资分别的形相。一般来说,无为法为性,有为法为相。显然,延寿这里的“随缘”与“不变”二义,也是对以上论述的进一步阐释。因为,在延寿看来,“以不了根源,则妄生诤论。如今毁相者,是不识心之用;毁性者,是不识心之体。若能融通,取舍俱息。”””

  对于“体用自在”,延寿是这样解释的:“体用自在者,体即法性之理,用乃智应之事。举体全用,用即非一;举用全体,体即非异。即体之用不阂用,即用之体不失体。所以一味双分,自在无阂。”世间万法纷然,却总不离一真如之法体,然而,如果离开了纷然万法却又不能体会出一真如法界来。二者之间,相即相存,不可分割。

  关于“空有相成”,延寿的诠释是“空有相成者,且夫一切万法,本无定相,互成互坏,相摄相资。空因有立,缘生故性空;有假空成,无性故缘起。因义显别,随见成差;迷之则万状不同,悟之则三乘不异。”‘‘’’对于这一方面,延寿在《万善同归集》中有过反复论述,尤其是对于念佛、礼拜、诵经与顶戴行道等佛门修持的圆修,并不会影n向禅修的一系列论述中,处处都是就“空有”两门展开的。

  对于“正助兼修”,延寿认为:“正即是主,助即是伴。因伴成主,无助即正终不圆;从主得伴,无正则助无由立。是以主伴相成,正助兼备,亦是止观双运、隐显互兴、内外更资、乘戒兼急。”显然,延寿在这里所阐述的是专修与兼修之间的关系,作为以禅修为主的延寿,他兼修了佛门的各种善行,这在《自行录》中,已有明文记载。延寿认为:在坚持正修的前提下,圆融兼修其他善行,自然会收到辅助的奇功。

  至于“同异一际”,延寿认为:“同异一际者,同则据理不变,异则约事随缘。所以不变,故乃能随缘;随缘故所以不变。”“同”与“异”这对名相既是法眼文益“华严六相义”中的两个名相,同时也是因明三十三过中六不定过之一。而在延寿这里,“同异一际”也与“性相融即”相互发挥,从而体现其“只为不异而成异事,不同而立同门。若异则坏于异,以失体故;若同则不成同,以无用故”。

  关于“修性不二”,延寿是这样阐述的:“修性不二者,本有曰性,非从观成;今显曰修,因智而现。由修显本有之性,因性发今日之修。全性成修,全修成性;修性无二,因缘似分。”这便把众生的自性本具,与通过后天的修为来显发自性之间的关系给说透了。

  对于“因果无差”,延寿认为:“因果无差者,因从果起,果满则乃成因;果逐因生,因圆则能立果。事分前后,理即同时;相助相酬,业用无失。”因果关系在某一具体的时间点上,固然会有因与果的分别,但如果站在时间永恒的线上来看待,那因因果果又将是“无间”的关系,因而谓之“等无间缘”。延寿的论述,便把这种关系给说透了。

  综观《万善同归集》全书,虽然分成十科,但其实际的思想精髓,却在阐发禅门圆修的要义,这也正好与他《自行录》中所载的修为两相符合。对于“圆修”,延寿在《万善同归集》中有过不少的论述。他认为:“圆修圆证:虽一念顿具,不妨万行施为;虽万行施为,不离一念。若亡情冥合,各是一门;迟速任机,法无前后。”在此基础上,延寿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禅修观点:

  故菩萨所行檀度之门,如囚因厕孔而得出,似病服不净而获痊。非观

  无以拔三毒之病根,非行无以超三界之有狱。书云:获鸟者罗之一目,不可

  以一目为罗;治国者功在一人,不可以一人为国。是以众行俱备,万善齐

  修,一行归源,千门自正。

  正因为如此,延寿才在禅修的基础上,兼修了念佛、礼拜、忏悔、顶戴行道、诵经、持咒等一切善行。他之所以兼修这么多法门,其理论依据全也在于此。他甚至还认为,禅门的入理可以顿悟,但顿悟之后仍然不能放弃渐修。他说:

  是以顿如种子已包,渐似芽茎旋发。又如见九层之台,则可顿见,要须

  蹑阶而后得升。顿了心性,即心是佛,无性不具,而须积功遍修万行。又如

  磨镜,一时遍磨,明净有渐,万行顿修,悟则渐胜,此名圆渐,非是渐圆。亦

  是五位中位,无行中行。是以彻果该因,从微至着,皆须慈善根力,乃能自

  利利他故。

  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延寿才会把念佛与坐禅结合起来修持。他认为:“如坐禅昏昧,须起行道念佛、或志诚洗忏,以除重障,策发身心。”由于延寿在这一基础上阐发了他的禅净双修的思想,他因此而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师。但后世所流传的据称是延寿所作的《四料简》,并不见于延寿的著作之中,很显然是净土宗人附会的无稽之谈。

  在《万善同归集》中,我们倒是发现了延寿的几处问答,颇具禅家机锋,足以体现他作为一代禅师的风格。姑录如下:

  问:“妄心幻境,为复本无?从今日无?”答:“心境本无。”

  问:“以何方便,而得悟入?”答:“有方便门,应须自入。”

  问:“岂无指示?”答:“见性无方,云何所指?实非见闻觉知境界。”

  问:“既无所指明,见之时见何物?”答:“见无物。”问:“无物如何见?”

  答:“无物即无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

  以上五处的问答,延寿的回答均干脆利落,直下导入禅门顿旨,其禅门风骨立见。由此足以见出,延寿作为一代禅师的基本风貌,并不曾有根本的改变。

  要而言之,作为一代禅师,延寿的禅行中兼融了佛门的各种善行,使五代末期的吴越佛教走上了融合的道路。在五代时期的那种特定的佛教环境中,禅门中所层见的种种弊端,自然也是促使延寿走上兼融道路的历史原因。在另一方面,法眼一宗,自文益立宗以来,历来就注重对佛门其他宗派的圆融吸收,自文益的华严禅发展至德韶一代,又兼融了天台一教,再至延寿时则佛门的一切善行无不兼融。作为兼融,其本身并是坏事,但也无可讳言,延寿的禅法也过于注重兼融了,乃至使得他作为禅师的特色反而消融了,这毋宁也是法眼宗发展至延寿时期,便开始走向消亡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

  (三)延寿的其他著作

  延寿的著作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再就他的《唯心诀》、《定慧相资歌》与《警世》等作品来作出一些粗浅的探讨。

  《警世》是延寿告诫后学的训示文字,通篇文字不多,但言词恳切,充满了禅师无缘大慈。延寿首先向后学讲述了“人身难得”的道理,他非常悲切地指出:芸芸有情,能生人身者“如爪上之尘”。纵使其中有得人身者,能生中国,不为女身,且十相具足者则更加稀少。因而,延寿反复警示世人:要珍惜自己这难得的人身。接着,延寿又进一步阐述了人身的危脆,“以肉为身,以气为命,一报之内,如石火风灯,逝波残照,瞬息而巳”,在所有人身中,能得全其天年者甚少。而在这有限的人生寿命中,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各种业力,无时不在摧残人的生命。假使人们苟且随顺世情,则将丧失这难得的人身,造作种种罪业,最终堕落到下三涂中去。为此,延寿非常恳切地提撕后学,“须蕴仁悲,行善修心,除非去恶”,从而悟彻“三界唯是一心”之理。因为,“善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若了一心之旨,心外自然无法可陈,岂有欣戚关怀,是非干念?”在人们明了“一心”之理以后,自然也就悟到了“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即无六尘境界,乃至一切分别”了,那种“心不见心,无相可得”的境界,于是也就凸显出来了。而这一境界的获得,“须以禅定冥合”,才能获得。因此,延寿在卒章之处,谆谆教诲后学:“一心静处,人一相法门,若能谛了自心,以此定慧相应,则能不动尘劳,便成正觉。平生所遇,莫越于斯;普劝后贤,可书绅耳。”通观《警世》的全文,我们不难发现延寿在这里主要是提示后学,努力精进,不要虚度人生。

  延寿还有《唯心诀》一卷,着重探讨禅者的本具真心,对众生的同一真性作了详尽的发挥。延寿一开篇就提出了“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文言句义之能述乎”这一命题,从而指出禅者所要开显的真心,应该是超越了真妄有无与文字言语的境界。这也如同如《起信论》中所说:“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延寿认为:学人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个真心,就能达到“动寂无碍,涉人虚融;互夺互存,灵通莫测;不出不在,妙性无方”的境界。虽然如此,但众生由于受无始以来的业力牵引,往往会容易使这个本具的“真心”迷失,甚至还会出现奴郎不辨、认贼作父的种种颠倒现象。因此,延寿明确地向学人指出:“意地清而世界净;心水浊而境像昏……万法本只由人,真如自含众德;无念而殊功悉备,无作而妙行皆圆。”学人只有时刻守持住自己的这颗真心,才能获得圆满的禅行,证到禅法的妙谛。至此境界,则会体悟出“如沧海之味混百川,犹须弥之色吞群鸟,无一名不播如来之号,无一物不阐遮那之形;岩树庭莎,各梃无边之妙相;猿吟鸟噪,皆谈不二之圆音”的殊胜妙境来。然而,大多数学人并非能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他们的真心往往被无明的惑业所障蔽,乃至被种种妄相所牵累,不能自拔。因此,延寿在此基础上列举了120种邪宗见解,指出他们的种种邪见,“并是迷宗背旨,失湛乖真,挽目生花,迷头认影,若敲冰而索火,类缘木以求鱼,畏影逃空,扪风捉电”。为此,延寿还殷切地提醒学人只有“视听俱忘,身心无寄;随缘养性,逐处消时”,才能发现并守持住自己本具的这颗真心。综观《唯心诀》的通篇文字,完全是从禅宗明心见性的立场出发,谆谆告诫后学:要求他们收束住自己的外驰之念,回观自己本具的真心,从而见性解脱。由此也足以见出,在延寿的禅行中,尽管圆修了一切法门,但他作为禅师的这一基点,并无根本性的改变。

  《定慧相资歌》同样是延寿的重要作品之一,通篇采用歌行的形式,透彻地阐述定慧同修、止观双运的禅修妙理。歌行一起始就开宗明义,直接提出了“祖教宗中有二门,十度万行称为尊;初名止观助新学,后成定慧菩提根””’的禅修主张。接着,延寿反复地阐明了定慧二门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定为将,慧为相;能弼心王成无上,永作群生证道门”的关系。因而,任何偏定或偏慧的修为,均有违禅门修行的中道。为此,延寿在《定慧相资歌》中,反反复复地奉劝学人,不要落人偏颇之弊。他说:“偏修定纯阴,烂物刳正命;若将正慧照禅那,自然万法明如镜。偏修慧纯阳,枯物成迂滞;须凭妙定助观门,如月分明除雾翳。”在延寿看来,“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计;慧即定,不同不别绝观听”,二者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延寿教导学人“劝等学,莫偏修;从来一体无二头”,从而使之进入定慧相资、止观双运的正道。在歌行的结尾之处,延寿再三指出:“真实言,须入耳;千经万论同标记,定慧全功不暂忘,一念顿归真觉地。定须习,慧须闻;勿使灵台一点昏。合抱之树生毫末,积渐之功成宝尊。”通观全歌,延寿主张定慧相资、止观双运,其中虽然不无天台教法的影响,但其根本出发点,仍然落实在禅宗的修为之中。他的这一禅修主张,到了南宋时期的宏智正觉那里,得到了合理的吸收,在正觉的《默照铭》中,似乎仍可窥见出《定慧相资歌》的某些踪影来。

  延寿的著作还有一部分,其中见诸《续藏经》的,尚有《三支比量义钞》一卷、《受菩萨戒法》一卷、《心赋注》四卷、《观心玄枢》一卷、《三时系念佛事》一卷、《三时系念仪范》一卷等。这些著作虽然从某一侧面体现了延寿的禅学思想与禅修理念,但与上述著作相比,毕竟要显得次要一些,因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作为法眼宗的最后一代宗师,延寿在禅门著述方面的功绩是不可埋没的。他以其等身的著作,阐述了他的禅学主张,表明了他圆修的禅修理念,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中国的禅宗发展至延寿,才正式出现著书立说的大师,也是从延寿之后,禅门才大开著述之风。从此以后,不但禅门的灯录文字日趋完善,同时也出现了像契嵩、惠洪、重显、克勤等一批长于著述的禅门大师,原其本始,自然与延寿的开一代禅门著述之风密切相关。

  在另一方面,延寿主张将佛门的一切善行兼融到禅修之中,从而形成了他极为驳杂的圆修思想体系。站在五代末期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禅门修为的伪滥正在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下,延寿圆修主张的提出,固然有他一定的道理,且对于纠正禅门修持中的偏颇,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延寿的禅法在过于强调圆修的同时,势必也会使得其作为禅宗的宗门特色,不断地被圆修所整合,最终乃至使得其作为禅宗的宗风特色消失殆尽了。从这一角度来看,延寿的过于强调圆修,毋宁也是造成法眼一宗走向消亡的重要内因之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嗔恚是什么?嗔恚是发脾气。发脾气要不得,一定要止住!人在嗔恚当中,理智都失掉了,完全是什么?感情用事,会做出很多的恶业。嗔恚是严重的烦恼,是地狱道的业因。如果你遇到逆境、恶缘,常常发脾气,死了以后必堕地狱。所以我们遇到一些恶人,有意无意来找麻烦、来障碍、来破坏,最重要地,不能发脾气,一定要记住,嗔恚是地狱道的业因佛经上说,嗔恚是火,这个世界上的人要是没有嗔恚,这个地球不会有火山爆发,不会有火烧森林。佛在经典上说“火烧功德林”,功德是你的清净心,是你的定慧,你修再多的功德,一发脾气就完了。嗔恚是恶业,是烦恼,是业障,用什么方法可以破除?佛告诉我们,忍辱能破除。嗔恚是地狱的因,我们一定要学忍辱。一切众生做最严重的不善,我们也不会发脾气,也不生气,好处是什么?不作地狱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