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思想研究:玄奘思想溯源及其影响


2014/9/4    热度:615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思想溯源及其影响

   玄奘思想溯源及其影响

  中国最著名的和尚是谁?不论是否看过《西游记》的人都会脱口而出:唐僧!确实,吴承恩作《西游记》,使得“唐僧”二字家喻户晓。

  可是,知道“唐僧”二字却不等于就知道玄奘,更不等于知道他的经历、学识、修为和他所创立的法相唯识宗,《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历史上的玄奘毕竟不能等同起来。

  玄奘,本姓陈,名祎,年少聪慧,家境贫寒,随兄长捷法师居住在洛阳的净土寺,耳濡目染,奠定了深厚的佛学根基,并于15岁在净土寺出家,因遭遇隋末战乱,他西去长安,辗转成都、荆州、相州、赵州等地参学了当时有名的学者十三人,学习了《涅槃》、《摄论》、《毗昙》、《成实》、《俱舍》等经论,对南北方所流行的各种佛学流派均有所研究,同时也感到这些流派在学术上的差异,认为“法师遍谒众师,食餐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访西方以问所惑。”[1]因受到来我国讲学的印度学者明友(波频蜜多罗)的启发,于是,下决心去印度这个佛教中心寻本求源。他在途中写了一篇《启谢高昌王表》,提到了国内的义学状况“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宗,折为南北二道,纷纭诤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他西行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疑案。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上书唐太宗李世民,请求去印度求学,但并未得到许可。于是,他偷出玉门关,抵达高昌,在高昌王和突厥叶护可汗的大力赞助下,玄奘艰难地通过了中亚地区。此后,他进入印度境内,渡印度河,经咺叉尸罗,至迦湿弥罗,在这里参学两年,听老师讲授《俱舍》、《顺正理》、《因明》、《声明》诸论,随后至磔迦国、那仆底国、阇烂达国,分别学习了《经百论》、《对法论》、《众事分毗婆沙》等重要经论,然后进入中印度境内,在禄勒那国学习了《经部毗婆沙》等,在秣底补罗国学习了《辩真论》等、在曲女城学习了《佛使毗婆沙》等,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到达王舍城,入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听习《瑜伽师地论》以及瑜伽行派的其它论著和有部、中观诸派的经论,前后历时五年。

  自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玄奘在那烂陀寺和东印、南印、西印诸国以及枝林山等地往返两次,历经四年,先后学习了《毗婆沙》、《顺正理》、《集量论》、《大众部根本阿毗达磨》、《瑜伽要文》、《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摄正法》、《成实》、《声明》、《因明》、《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不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大量的重要经典。当玄奘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再回那烂陀寺的时候,已经是声望出众的一位高僧了,其师戒贤请他为寺众主讲《摄大乘》、《唯识抉择》。此间,玄奘还写下了《会宗论》三千颂、《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充分展示了他的学术造诣,他在五印学界的声誉日高,戒日王和拘摩罗王还为玄奘召开了五印论师大会,他还参加了五年一度的无遮大会。他在印度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贞观十九年初,玄奘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隆重接见,按照其意愿,安排到长安弘福寺译经,并为其译籍作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玄奘平生共译梵经1335部,但只占其带回总数的八分之一,他重点译介的是瑜伽行学派和说一切有部,并对般若经类作了系统的编纂,这与他创立的法相唯识宗是密切相关的。

  进驻弘福寺后,玄奘潜心于译经工作,并根据当时流行于印度的主要著作编纂成《成唯识论》,这是他长期在印度学习的成果,并企图以此解决当时中国佛学中争论的一些问题。主要参与译经者,有他的弟子圆测、窥基等。由于玄奘的主要工作放在译经上,法相唯识宗的创立实际是由窥基所完成的。

  窥基对玄奘学说的阐发十分努力,且极有才华,不论在翻译还是学术传承方面堪称玄奘嫡传,后他又将学说传给弟子慧沼(公元650-714年),慧沼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廓清异说的工作,对攻击法相唯识论的各家进行了驳斥,此后,由慧沼再传给弟子智周,但智周仅能使其守成,在学说的发扬光大上已无建树。不久,法相唯识宗即由显学变为了末学,鼎盛期约四十年。从这一演变中可以勾勒出这样一个线索:由玄奘建立法相唯识宗、窥基尽力弘扬师说、慧沼廓清异说到智周衰微。这样整个法相唯识宗的演变即告一段落。

  辛亥革命以后,至抗日战争以前,唯识学说一度流行,近代著名佛教学者和僧人对唯识学说也有基础和发扬。欧阳竞无、韩清净、太虚对法相唯识之学竞相学习,撰有不少著作。曾经担任中国佛学院院长的法尊法师1923年入武昌佛学院,受教与太虚,学法相、因明及显宗各教义。

  唐永徽四年(653)日本僧人道昭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传法。开元四年(716)又有日本僧人玄昉从智周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传法。此外新罗(今朝鲜)僧人智风、智鸾、智雄亦从智周法相而弘传于日本。在日本奈良、平安时代,法相宗是最有影响的宗派之一。法相唯识宗在中国没有得到兴旺,而在日本却得到了光大,至今仍有传承。

  那么,法相唯识宗的基本要义在哪里呢?

  法相唯识宗基本是继承印度瑜伽行学派,其主导思想是,宇宙万有唯识所变。是把瑜伽行学派是唯识学说经过重新提炼所生成的新系统,将其“唯识无境”的理论进一步表达成为“无境有识”,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由“识”所变,识是“能变”,作为识的对象的“境”是所变,把一切事物,包括一切客观存在的现象都看作是依存于“识”的东西,亦既“唯识”。

  法相唯识宗不满足于把人的主观认识能力局限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识上,开始建立八种识,第七识叫“末那”,第八识叫“阿赖耶”,由这八识分成“三能变”,第一能变是“阿赖耶识”,又叫“异熟能变”;第二能变是“末那识”,又叫“思量能变”;前六识为第三能变,又叫“了境能变”。在这八识中最重要的第八识,它是前七识的根本和依据,因此又叫“根本依”,只有第八识,其它七识才能起到各自作用,第八识有主宰一切的作用,所以又称之为“心”,而第七识的主要任务是联系前六识和第八识,是为第八识服务的,它的存在是以第八识的存在为前提的。

  在法相唯识宗的认识理论上,任何实在的境(即对象)都不能离开“识”,境是由八个识先分别由自己变现出所认识的,然后才起认识作用。因此,一切认识都不是主观与客观之间发生的关系,而首先是自己的心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这个由自己的识所变现的叫“相分”,而每一识中都有自己的相分,其中第八识的“相分”又分为三部分,一是种子,二是根身,三是器界。由此可以看出,在法相唯识宗中的外部客观世界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识”(心)而没有物(境)。这是法相唯识宗认识世界的方式。

  那么,在法相唯识宗的理论里,世界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在法相唯识宗看来,世界最本质的构成是“种子”,种子是构成世界的原因,是各自独立、最小单位的精神实体,它藏在第八识里面,与阿赖耶识是相互依存的,这个精神性的种子,正外部物质的成因,即因缘。由于种子是经常处于染污状态下,这种被染污的种子被称为“有漏种子”,正是这种有漏种子,才是人类陷于苦海的根本原因,只有根除有漏种子,才能使人免于轮回之苦,消灭了有漏种子,使阿赖耶识不再起作用,为了开辟这样一条通往真如世界的道路,法相唯识宗提出了“三性”、“三无性”。“三性”是一遍计所执性,二依他起性,三圆成实性。相对于“三性”的“三无性”是一相无性,二生无性,三胜义无性。主要理论是,其一,打破有客观实物的偏见,否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而接受没有实体的“相无性”;其二,接受缘生的观点,就不致以幻为真,从而取消事物存在的物质基础,而“生无性”才是事物产生的因素,不是事物的实在。其三,就是真如世界,进而达到“胜义无性”,进入佛的境界。

  此外,玄奘还对印度佛学中的量论和因明学做了阐发,特别是因明学,玄奘还做了特别的介绍,并将因明学的形式严密化,以此作为论战的工具。但总的来讲,对当时思想界的影响不理论上讲,法相唯识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它基本上是对印度佛学的继承,论证上繁琐复杂,与中国文化中缺乏严格的逻辑论证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很快走上了衰微的道路。

  法相宗所传因明之学则对后世影响甚大。律宗道宣专事四分律宣扬,在理论上吸收了玄奘新译唯识学的观点。晚清思想家王夫之著有《相宗络索》,也引用了唯识思想。龚自珍曾在著作中运用因明三支比量,谭嗣同在其所著《仁学》一书中,也引用了唯识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曾用因明与西方逻辑、中国墨经做比较研究。[2]

  近现代只有少数学者研究法相唯识学,熊十力先生,写下了《新唯识论》、《破破新唯识论》,沈剑英先生著有《因明学研究》,也是对玄奘思想的现代继承。

  [注释]

  [1][唐]慧立、彦悰著,孙毓棠、谢芳校点:《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

  [2]虞愚:《法相宗》,罗竹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1月版。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开。要知道,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看原来的心量多大,整个虚空法界都在我们心里面包容着;现在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两个人都容纳不下,你说可不可怜!要怎样把心量拓开?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这句话就是我们念念要想到造福社会,造福人群。诸佛菩萨他们的存心、他们的动念,无非都是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谛”是谛实,实实在在,他那个心是实实在在帮助一切众生!诸佛菩萨希望一切众生开悟,希望众生都能够了解诸法实相,不再迷惑颠倒。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