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思想研究:玄奘——创造奇迹的中国人


2014/9/4    热度:267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创造奇迹的中国人

   玄奘——创造奇迹的中国人

  在《西游记》中,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到达佛国之后,取得真经,就已经功德圆满了,不过对于玄奘来说,到达天竺,才是学习的真正开始。天资聪慧,再加上刻苦勤奋,让玄奘成为享誉整个印度的高僧,被当时印度诸国的国王顶礼膜拜。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唐朝时称“天竺”,当时,印度分为东、南、西、北、中五部,各部中小国林立。玄奘到了印度后,先游览了佛教艺术的发源地———北印度,玄奘在此参观研究印度古代的佛教建筑,拜谒了佛教胜迹,无论是为佛祖释迦牟尼建造的三百多尺高的宝塔,还是为阿罗汉所造的百尺木菩萨像,都给玄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印度,玄奘广拜名师,在学习各种佛学经书的同时,也学习像逻辑学、文字学等知识,熟读并抄写各个寺庙里收藏的经文。

  玄奘在印度停留时间最长的是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当时摩揭陀国共有五十多座寺院,那烂陀寺是最大的寺院,寺中居住着四千余位高僧,藏有印度佛学和天文、地理、医药、技艺等各类书籍。著名的佛学权威戒贤法师就居住在这里,当时戒贤法师已106岁,其博闻强识,精通佛教经书。关于戒贤法师和玄奘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当戒贤法师听到玄奘说自己来自中国后,竟然流泪哭泣,原来早在见到玄奘的前三年,戒贤法师患病,全身如同刀刺般疼痛难忍,他因此想绝食而死,不想一日做梦,有神对他说,不该厌弃自己的生命,你的前身是个有罪业的国王,有位中国僧人将来此地学习,到时你将佛法传授给他,传扬出去,你的罪业自然就消失了。玄奘在那烂陀寺起早睡晚地钻研佛学,专心致志地听戒贤法师讲经,虚怀若谷地向高僧们请教学问。那烂陀寺立有寺规,精通经律被封为三藏的总共有十个名额,但一直缺少一位,后来玄奘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一位,这让玄奘也享受到了高规格的待遇,他行走时乘坐象舆,并有随从,此外,还可享有一种只有国王和精通佛法的人才能享用的珍贵大米。

  在那烂陀寺停留五年之后,戒贤法师告诫玄奘说:“佛法贵在流传,你应该再去参学其他部派的学说。人的生命如同早晨的露珠,朝夕之间就会消失,如果你现在不去,会失掉学习的机缘。”玄奘听从戒贤法师的话,离开那烂陀寺,到印度各国游历寻访各种圣迹,博采众家之说。

  笃信佛教的印度摩揭陀国国王戒日王听到玄奘的名声后,专门在其国都曲女城为玄奘开了一个隆重的讲学辩论大会,这个辩论大会规模空前,到会的有印度十八个国家的国王和善于雄辩的僧侣六千多人。玄奘在会上讲解了《会宗论》等理论,当时玄奘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玄奘名震四方。戒日王根据传统习惯,请玄奘坐在身披锦幢的大象上巡游,贵臣陪送,万众欢腾。一个外国人在异乡他国树立如此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即使是放眼世界,也是很少的。玄奘用自己的虔诚、勤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奇迹。

  《大唐西域记》照亮印度古代历史

  “无论怎么样夸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这是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对玄奘的评价,而让玄奘赢得如此赞誉的是一本名为《大唐西域记》的书。

  《大唐西域记》为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玄奘在成书之时曾进表于唐太宗:“所闻所历一百二十八国,今所记述,有异前闻,皆存实录,非敢雕华,编裁而成。”全书12卷,共记述了玄奘亲身经历的百余个国家的情况。《大唐西域记》不但拓宽了当时中国人的眼界,为后世保存了珍贵史料,而且对中国日后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明代吴承恩根据《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敷衍而成的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便是生动一例。

  《大唐西域记》实际是一部玄奘西行的实录。玄奘在西行求法的征程中,所到国家上百,山河城关成千上万,观礼佛寺宝塔成千上万,亲历事故和接触的人物不计其数,而《大唐西域记》将他每走一地所处方位、距离多少里、国体民情、风俗习惯、气候物产、文化历史都写得清清楚楚,就连哪个寺院所奉某乘某宗,僧众多少,是何人讲什么经,多少卷等,都写得十分详尽。这些记载被后来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考古所佐证。

  如今在印度,只要读过小学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玄奘的。印度人知道玄奘,一是通过民间传说,二是通过教材,在印度很多教科书中就有关于玄奘的故事,其中课文《佛的影子》,讲的就是玄奘如何感化一伙强盗的故事。印度如此推崇玄奘,主要是因为玄奘在印度历史上有着非常独特的贡献。印度人没留下文字历史,其历史多存在于传说之中。马克思曾经感叹,古代印度尽管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印度的历史天空“曾经一片漆黑”,印度人不知道佛教发源于本国,也不知道自己国土里掩埋着那么多辉煌的过去。

  《大唐西域记》像一把火炬,照亮了印度尘封已久的真实历史。1300年后,英国考古学者和印度学者一道,手持英译本《大唐西域记》,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陆续发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库什那迦、兰毗尼等众多佛教圣地和数不清的古迹,甚至现今印度的国家象征———阿育王柱的柱头,也是根据这本详细的史料发掘出来的。中世纪印度的历史从此得以重见天日。印度历史学家阿里曾经这样评价:“如果没有玄奘、法显等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观经》上也说得明白,无我,那就没有人传法,也没有办法做到自利利他。换句话说,自行教化众生两者都不能成就,所以佛菩萨不执着我,也不执着无我。佛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我”是不可得。佛菩萨随顺众生说“我”,这个随顺众生,就是从真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大慈大悲,为他受用。佛菩萨为了教化众生、利益众生而说“我”,绝对不是自己有分别、有执着。佛菩萨实实在在无我,一切作为确确实实都是为了恒顺众生。众生的根性,迷悟的程度不一样,善根、福德不一样,种种的机缘不一样,佛菩萨是恒顺众生,方便教化。佛菩萨无条件地教化众生,完全是为了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菩萨教化众生不疲不厌,真正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大慈大悲”具体的表现。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