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思想研究:玄奘法师在玉华(王凡)


2014/9/4    热度:446   

 玄奘思想研究:玄奘法师在玉华(王凡)

   玄奘法师在玉华

  摘自《铜川日报》第3版  稿件作者:王凡

  公元659年至664年,唐高僧玄奘法师在铜川市玉华山译经四年有余,翻译佛经682卷,创立了法相宗,并圆寂在这里。玄奘法师与玉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玉华山也在中国佛教史和世界佛教史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页。

  玄奘(公元600—664),俗姓陈,名,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通过多年学法,他深感人们对佛经异说纷纭,有许多疑难问题解决不了,遂产生了去印度求法的念头。唐贞观元年(公元626年),玄奘法师申请西行求经,未获唐太宗批准。但玄奘法师决心已定,遂从长安起程,私往天竺,先后经过今新疆吐鲁番、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等地,到达那烂陀寺。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学经五年,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今印度许多地方参学,历游五印。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和印度期间,备受优待,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名震五印,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玄奘法师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历时17年,于贞观十九(公元645年)正月二十五日,返抵长安。入长安城,“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受到唐太宗接见,太宗劝其返俗入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

  玄奘法师奉诏来到玉华宫,受到唐太宗的接见。唐太宗再次劝法师还俗,“共谋朝政”,被法师再次婉言谢绝。

  在玉华宫,唐太宗为玄奘法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御撰序文,即《大唐三藏圣教序》。在《序》文中,唐太宗高度赞扬玄奘法师舍身求法、历尽艰辛西天取经的大无畏精神,赞颂他“总将三藏要文,译布中夏”的不朽胜业,是“将日月而无穷,与乾坤而永大”,是“法门之领袖”。其时,太子李治奉闻圣文,也写了一篇《述圣记》,给予法师以很高评价。唐太宗御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文笔典雅,文辞精美,其盛举被传为千古佳话。

  公元651年,陕西及全国不少州县发生严重旱灾和蝗灾,夏秋收成甚微,百姓贫困。高宗敕令各地开仓赈济灾民。九月三日,高宗又下诏废玉华宫为玉华寺,将宫苑内原属百姓的田宅土地归还本主。从此,关中最大最为秀美的帝王避暑行宫改为佛教寺院。显庆四年十月,已是60岁的玄奘法师,带领久经遴选的高僧精英,有“奘门四神足”的窥基、神 、嘉尚、普光,还有弘彦、释诠、大乘钦、靖迈、玄则、玄觉、宝光等一行,来到长安以北二百多华里的坊州玉华山。玄奘法师由寺主慧德法师隆重接待,安住在玉华寺肃成院。

  玄奘法师求仁得仁,如愿以偿,终于又回到了玉华山,很有回到家的圆满感觉。他一到玉华寺,便看到满眼的秀丽景色,一片芬芳而宁静的世界,愉悦不已,便无限感慨而惊喜地赞美道:“这玉华寺呀,真是阎浮兜率天啊!”此后,玄奘法师在玉华寺皇家译场,用其生命中的最后四年光阴,抱病译成佛经14部,共682卷。

  玄奘法师在玉华寺虽然只有四年,但其所译佛经14部682卷,竟占其一生译经总卷数的一半以上。玄奘法师一生译经19年,年均译经70卷,而在玉华寺的最后四年,年均译经竟达170卷之多。而且,其一生所译最大、最为重要的600卷《大般若经》和法相宗的代表作《成唯识论》等佛教经典,都是在玉华寺译场完成的。因此可以说,玉华寺皇家译场是玄奘一生译经生涯中最为重要的译经道场。

  在玉华寺,玄奘法师与窥基糅译了有十大论师分别注释的《成唯识论》一书,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基础,创建了法相宗。从此,玉华山成了法相宗的发祥圣地,即法相宗之祖庭。法相宗也因之称为玉华宗,玄奘法师也被称为玉华法师。法相宗不仅在中国传播,而且又东传朝鲜、日本。当时玉华寺就有不少前来求学的外国高僧。

  公元664年农历二月初五日夜半,大唐高僧玄奘三藏法师圆寂于玉华山中。从此,玉华山便由世界佛教文化研习交流中心成为万众朝拜的佛教圣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一定要善巧,不懂善巧,你每天读经,每天听经,不能开智慧;不但不能开智慧,反而天天增长你的所知障。会听的人听而无听,无听而听,就会开智慧了,那是《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的秘诀“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相,不是不要相,譬如我们今天对着经本,这是相,师父在那里说,我们在听,是相,这个相接触,接触怎么样?不执着。我看经,不着文字相,我听讲,不着言说相,心里面不打妄想,什么念头都没有。你听经,“这段讲得不错,那个讲得很好”,那就糟糕,你着了相。你要是着了相,你永远开不了悟。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教我们三个原则:不着言说相、不着文字相、不着心缘相。我们无论是读经、听经,第一要“离言说相”,不能执着言语;第二要“离名字相”,不要执着这些名词术语;第三要“离心缘相”,心里面不要想这些道理。这里头没有道理,你才能够体会,你只要起心动念就错了,你一起心动念统统叫妄想。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