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轮回学说(李润生居士)


2014/9/4    热度:620   

佛家的轮回学说(李润生居士)

 

  文:郑伟汉

  九一年八月

  原载于第二十二期《普明双月刊》

  宗教与哲学并不一样,除掉致力探求宇宙人生的真理外,所有宗教都认为有今生与来世,如基督教等便相信今期生命完结后必有来生,而来生不是到地狱去便是上天堂去;基督通过十字架为世人赎罪,待最后审判后,所有人却会再在地球上复活。另外,道家也相信生命是可以延续的,不需要待死亡之降临,现生即可以登上仙界。生命是否有永恒的延续性,便是宗教与哲学的最大差异。

  在佛家方面,轮回学说并非释迦牟尼所始创,在吠陀文化时期,游牧的阿利安民族,把其赞歌编成为四吠陀,于中更把人分为四大类别(四种种姓): (1)  婆罗门(僧侣)  再生族

  (2)  杀帝利(武士,统治阶级)

  (3)  吠舍(商人)

  (4)  首陀罗(贱民)  生族

  这是一种不平等的观念,除首陀罗之外,其他类别皆是再生族,可以修行,轮回直至与梵结合为止;而贱民全是一生族,不可以再生,并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对待,如不可以喝井水,乘车马等等,针对这些种族间不平等的分野,佛家创做了一种平等的革新的宗教。

  初期的吠陀文化只是停留在赞歌的阶段,其后到森林书、奥义书出现,哲学思想及理论才得到发展,于中更承认有今生到来生之轮回主体的存在:假使令生与来世的主体各异,前后世之间便没有关联,这便不可以称做轮回。由此他们建立一个受报者或自我的观念,虽然肉体会坏灭,但此自我不灭,在这一点上阿行安文化跟西方文化相接近。

  推动轮回现象的势力,便是业力(行为力量)。推动力可以分为两种: (1)欲:  如各位的前来参加法会便是意欲的表现。

  (2)意志:  由此产生善,不善的行为。

  「业」便是依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规律而运作的。所谓异时因果,便是报应不在现生而是在来生。在奥义书里更用问答体反映此一理论:「有一妇人问其夫:『今生与你恩爱,来生会怎么样呢?』 其夫答:『人在世间有如尺蠖之虫,由一块叶转到另一块叶一样,过去世之善恶业,驱使人的生命到今生,再由今世之善恶业的势用,把人的生命带到来世。未来世的遭遇如富贫等等,全由现世的行为所决定。』」 在这故事中叶与叶代表不同世的各别世界,尺蠖之虫代表自我,而过渡的势用则依止善恶的行为。

  原始佛教的轮回理论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百年左右,除保留着传统的轮回思想以外,对自我及四种姓等理论,一概加以驳斥。在这一点上,便与代表首陀罗文化的,主张唯物的顺世外道不同。阶级观念对思想文化的影响,由此便看到端倪: 释迦佛由于出身于杀帝行种姓,所以对这轮回思想便有一定的继承。

  在代表着原始佛教的四阿含经中,佛陀认为人是五蕴假体,自私并不存在,离 色、受、想、行、 识以外,便没有永恒,独立的自体,人只不过是五蕴所成的一堆合体。

  对于轮回的历程,佛家有多种角度的看法,而其中最简要的便是四谛的说法: (1)苦:  世间轮回之果。

  (2)集:  所积集的烦恼和业、为世间轮回之因。

  (3)灭:  烦恼息灭、清净、离苦的境界,为出离之果。

  (4)道:  出离之因。只有修行(八正道等)才可以消灭烦恼,摆脱轮回的困缚。

  从另一个角度看轮回历程的,有十二有支进一步解释苦集二谛。 (1)无明:  过去的盲目冲动,接近奥义书的「欲」。

  (2)行:  过去的行为, 由无明推动, 就算世间的善法, 由于未得清净, 多少都与烦恼相应。

  由无明与行这过去二因, 生现在五果 (即识、 名色、 六入、 触 和 受)。

  (3)识:  入胎识体。

  (4)名色:  名 - 精神现象; 色 - 物质身体。

  (5)六入:  六根,识入胎后,在母胎长出。

  (6)触:  出世时接触世界。

  (7)受:  苦乐及不苦不乐的感受。

  以上便是现在世五果,这五果是一个接一个地延续下去的。

  (8)爱:  对事物的爱欲贪求。

  (9)取:  执取和追求。

  (10)有:  由爱、取所得的业决定来生所生的世界 - 欲界或色界或无色界。

  以上便是现在世作业的三因。

  (11)生:  当今生完结,今生积集的烦恼引起来世的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等五种果报。

  (12)老死:  由此来世,生命都亦会作业,直至其完结便是老死。

  在有漏的世界,佛家以六道来分类。有人以为今世生天,下世必然为人等,依循六道之次序轮转不息。其实不然,佛家认为今世生天,下世可以再生天,或地狱,或饿鬼等任一道,每一道皆与其他五道相通,而来世之去向,取决于现生的行为,而不是依据一定的次序,这套理论诚然比吠陀文化更周密,更完整。可是在解决轮回问题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1)  诸行无常,世事变化,作业后如何保持其势用,以招引果报呢?

  (2)  轮回主体由五蕴组成,一期生命完结之后,五蕴旋即流散,如何可作轮回主体呢?

  部派的理论

  部派时代,对佛陀的说法有不同的观点,当中在北方最有影响力的,便是说一切有部,此部主张「三世实有」,诸行虽然是无常,但本质上是永恒的,作业之后虽然活动停息,但实质上有无表色产生保留业的本质。「无表」乃不能表示的意思,而无表色乃物资的一种,由此招引来生果报。

  在有部以外,还有经量部,此部主张种子学说,所谓种子,并不是指一粒粒的植物种子,而是功能的意思,由此功能招引果报。

  以上理论解答了第一个问题。

  对于第二个问题,犊子部提出非即蕴非离蕴的胜义补特迦罗为感果的主体。

  至此,上述两个问题在表面上已获得了解决,可是新的问题继而出现: (1)  「无表色」与「种子」当摄持在何处以作感果功能呢?五蕴离散,种子散失,如何保证甲做业,甲受果而非其他人呢?

  (2)  「胜义补特迦罗」也属于「我」之类,有违原始佛教的「无我」精神。

  唯识家的理论

  直至世亲菩萨的出现,轮回理论才比较圆满。

  (1)  建立「阿赖耶识」为作业及感果的主体,「阿赖耶」有三义:

  能藏 -  赖耶能摄持种子,透过善恶业后的余势种子可熏入赖耶。

  所藏 -  为生命个体的种子功能所藏的地方。

  执藏 -  我爱执藏。唯识家在赖耶外,更立「末那」识,执着赖那见分为我,执取不舍,并恒与我痴、我见、我爱及我慢相应。

  (2)  建立「名言种子」及「业种子」以为作业的功能及感果功能。「新种子」便是感果的潜能,一期生命以后,此「新熏业种子」便为增上力以感招来生果报。

  在人一生之中所作种种善恶业的所余势用,能令「阿赖耶识」产生变化熏业,在这一点上便与常住不变的神我不同。如是种子不断现行,「阿赖耶识」变现根身及器界等总报,名为真异熟。另外,现世之福,非福等别报,名异熟生,皆由往昔作业所熏入赖耶的种子所决定。由有赖那的缘故,种子便不会消失,惟除道谛之外,终不能伏断有漏种子。

  种子之所以能产生不同的果报,全由业种子的激发。在一期生命完结时,以业种子为增上缘,激动根身,器界的种子,真异熟便出现。另外,由业种子所鼓动的六识,便变现种种福,非福报,这便决定人生的苦与乐。

  业种子在感果之后势力便减弱消失,所以说为有受尽相。至于名言种子,并无受尽相。

  你看唯识家的理论能否解决上述的困难?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六道凡夫,六根攀缘外面六尘境界,在一切境缘当中,争名夺利,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千方百计想得到,得到之后又怕丢掉,你说多苦!我们所有烦恼从哪里来?患得患失。众生之苦,苦在患得患失!只要你能看破,在一切境缘里面,没有得失的念头,你就会很自在。得失,说实在话,这是个妄念!事实真相是什么?《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劝我们,要把眼前的人生宇宙看作是梦境、幻影。看作梦境、幻影,我们就不执着了;不执着,得失的妄念也就没有了。得失的念头没有了,这个心就很清净、很自在!事实上,一切法当中,世出世法里头,统统没有得失,真的没有得失,这是宇宙人生事实的真相。我们今天之所以痛苦烦恼,是因为把人生宇宙看作是真的,坏就坏在这里,所以在这里面患得患失。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