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思想研究:浅谈弘一法师的惜福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释清性)
2014/9/4   热度:663
弘一法师思想研究:浅谈弘一法师的惜福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释清性) 浅谈弘一法师的惜福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释清性 【内容摘要】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的高僧,同时也是当时的绝代才子。他不仅在出家前有着巨大的成就,出家后对佛教也有着很大的贡献。居俗之时的绚烂多姿、名噪艺坛已成历史,披剃之后其言谈举止更是温润谦恭、小心谨慎。生活所需非常简单节俭,非常惜福。他的这种操行笃苦,持戒精严,弘扬戒律,为法忘躯,以复兴律宗为己任的热爱佛教精神,一直为世人所钦慕和崇敬。本文主要探讨了弘一法师的惜福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弘一法师 持戒 惜福 弘一法师(1880 —1942),俗姓李,名文涛,又名广侯,字息霜,别号叔同。光绪六年九月初四日,生于天津。原籍浙江平湖,他的父亲讳世珍,字筱楼(1813—1885),清同治四年乙丑科进士,与安徽合肥的李鸿章同年。筱楼中进士时年已53岁,曾任吏部主事,他家世代经营鹾业,富于资产,故任过一段京官后,即告老返乡。他生平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晚年笃信佛教,乐于为善。并设公塾,创备济社,周恤孤寡,普利贫寒。法师五岁父丧,从兄长受启蒙教育,在生母王太夫人的抚育下成长。出家前曾是一位蜚声艺坛的艺术大家,对诗词、书法、金石、绘画、音乐、戏剧(尤其话剧)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出家后,则淡泊无求,持戒严谨,严格地实践过午不食(每日只食两次)。对饮食和生活用品的要求也非常简单,从不浪费,非常惜福。他的弟子和友人所供养的衣物、纸墨及其他用品,他都格外节省,分毫不肯浪费。“坐享檀施岂易,自忖己德何如”[1],这幅自书联语准确地反映出他作为僧人受人供养的心境。他曾这样谈及生活费用:“朽人居瓯饭食之资,悉承周群铮居士布施,其他杂用等,每月约一二元,多至三元。出家人费用无多。其善能俭约者,每年所用不过二元。若朽人者,比较尤为奢侈者也。”[2]其实,这不仅表现出法师节俭惜福的美德,同时也是遵行佛制,学律持律,以自己严格的持戒行动,为教界树立模范。 法师出家后,为求解脱,远离贪着,专心修行。他几乎放弃了一切世俗学问,唯以书法接引众生。其一生居无定所,一衲一钵,行云流水,动止安详,威仪寂静,充分体现出无挂无碍的解脱心境。 一 弘一法师的惜福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行持当中,他一生弘法济世,淡泊无求,谦逊质朴、不务虚名,并时时向先贤看齐、处处以古德为师。尤其是出家后,更是身体力行,严持戒律,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一双破布鞋,一条旧毛巾,一领衲衣,穿了二十余年,衣服上补丁贴着补丁,补了又补,褴褛不堪,还视为珍物,不肯更换。平时唯以清水煮白菜,只用盐不用油。信徒供养香菇、豆腐之类,悉皆被谢绝。他曾为草庵手书一对门联说:“草藉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3]夏丏尊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也曾这样描写他说:“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粉破的席子好,破旧的毛巾好,白菜好,莱菔好,咸苦的蔬菜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4]用他的话说:“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5]有一次,弘一法师在田陌上散步,看见路边有几颗发烂的小萝卜,就连忙捡了起来。慧田法师见此,上前说:“田里还有很好的,我可以拿几个来给你吃。”法师坚持不要,含笑道:“不必了,这萝卜洗净了还可以吃,一样的补气,扔了可惜。”[6]于是,法师将萝卜的发烂处去掉洗净后放些盐,就甜蜜地吃了起来。弘一法师的无言身教,使慧田再也不敢浪费食物了。 弘一法师不仅自己去实践行持,精进办道,同时也 曾谆谆教诲青年学佛者,要十分注意惜福、习劳、自尊和 守戒,尤其常把印光大师的惜福和习劳事迹讲给大家听。 法师在《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一文中说: 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民国十三年,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7] 如果看见有客人食后,碗内有剩饭粒,必呵责说:“汝有多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弘一法师自从发现印光大师很注重惜福,衣食非常粗劣,精进不懈,深受教诲。从此法师在衣食方面更加笃苦,持戒严谨,勇猛精进,处事更加认真,一丝不苟,时刻都以印光大师为楷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8]又说:“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 [9]这也许和他的家庭教育有关,从小就看见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录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他哥哥时常教他念这句子,念熟了,以后凡穿衣或饮食,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弘一法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他母亲和哥哥怕他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他。在七岁那年,又一次练习写字,他拿了整张的纸乱写。他母亲看见后,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 [10]正因为从小他的母亲和哥哥就常常叮嘱他要爱惜衣食,要惜福。以至其出家后,还一直保持着爱惜衣食的习惯。 二 像弘一法师这种对衣食住行的淡泊模式,现在也许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像他那样的了。但值得我们务必深刻领会的是他那种惜福的心,那种严谨持戒和修行精进的心,这对我们当代社会来说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探讨的问题。 虽说佛教向来是不主张过于享受五欲,为了得到满足,而不择手段去追求它。但佛教也从来不提倡“极端苦行”。如苦行外道,自以为那种苛刻地虐待自己是“无上大法”,可以得道。殊不知反而影响了身体健康,妨碍了修行。我们既不能极端苦行,也不可奢侈糜烂,保持适当就好。衣服能够御寒遮体就行,不要追赶时尚,穿名牌的,昂贵的“时装”。饮食能吃饱就好,并恒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即使不是美味佳肴,也会嚼得有滋有味。 其实,所谓的惜福就是珍惜自己,由修行与布施所得的福,既要小心保护,不可随便浪费已经拥有的福报,还要不断播种,继续努力,以免福尽还堕。俗话说:“有福不可享尽”。可惜现代人,大都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嫌己之不足,嫉妒他人的成就。或贪慕虚荣,讲究排场,挥金如土,不知节约。今日用尽,明日求人,求不得时,则生怨恨。甚至为了财富的占有,不惜谋害亲人,杀害父母兄弟子女,何止损福、折福,简直是罪大恶极。 明朝有同学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又同年考试,同月高中,同日见皇帝,同时授官,一为刺史,一为知府。二人相约,彼此互通讯息,互相照顾。不久刺史死,知府为其料理后事,在灵前祷告:“我与先生,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同年考试,同月高中,同日面圣,同时授官;今先生辞世,我仍未死,是何原因,请托梦告我。”当晚,果然梦见刺史来告诉他:“我自少生在富贵家,衣食享用非常丰富,又不知节约,折福而死。而你出身寒微,未得享用,故能长寿。”知府自此力行节约,积德行善,自求多福。结果,官至极品,福寿康宁,年过百岁,无疾而终。可知个人祸福,非关出生年日时。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所以我们欲想增福延寿,非修福,种福,惜福不可。无奈很多在逆境中挣扎的人,都不知道修福、种福、惜福,而到处求神问卜,占卦算命,希望神佛保佑,皆因愚痴无智之过。因此,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惜福,要珍惜世间的万事万物,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立与自由。在当今这个社会里,人生欲壑难填,惜福让我懂得勤俭节约,更加珍惜自己当下拥有的、可以把握的。少一些攀比,从而就不会放纵自己的欲望贪念无穷地膨胀。学会知足常乐,让心灵保持一种从容而优裕的境界。就如弘一法师说:“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11] 可是今天,人们大多沉醉于物欲的享受当中,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死了也带不走,白白浪费,所以就舒心畅意的尽情享受,不加以爱惜,最后连“微薄的”一点儿福气都用尽了。就如弘一法师经常关爱地说:“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这真是一点也不相违,这是何等智慧的洞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社会物质空前繁荣,许多人沉醉在享受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快乐中;社会陷入了见物不见人的“赤裸裸”的物质主义。然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地球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人们不断地通过鼓励消费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下去势必造成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到头来人与人争,国与国争,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生态学家早已向人类发出警告,地球环境正在恶化,需要开展一场环境革命来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否则地球将失去供养人类的能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方面以高科技主宰着这个世界,一方面也因恶性攫取而破坏着这个世界。科学界大声疾呼:“人类破坏了自然,自然将给人类以报复。”破坏自然,人类无疑是自取灭亡。如紫柏大师说: 一碗道心粥,胜饮人参汤。米岂有两般,须知在心肠。细人不惜福,徒自日损伤。智者惭愧重,心田种日香。[12] 可见惜福无论是对己、对社会都很重要。因此,唯有提倡惜福的观念,珍惜大自然各种资源,资源不虞匮乏,珍惜生命,人类才能在地球上继续存活。如果大家都不节约能源,你也浪费,他也浪费,则国家的能源就会少,国家会穷,大家的日子也会难过。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能减少一点浪费,就是爱惜自己的福报。从爱惜一花一草,一粒米,一张纸乃至全地球的人类等万事万物都要珍惜。保护生态平衡,共同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优美的环境。 三 总之,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我们理应继续发扬实践。弘一法师就是我们的楷模。虽说,我们不必要刻意地去效仿他的那种苦行,但最起码也应珍惜一点一滴的物资,不随意浪费。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法师的那种惜福的精神,那种严谨持戒,精进修行的心。如“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1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慎”[14],“宜静默,宜从容,宜从严,宜俭约”[15]。像这些言语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弘一大师对己待人的处世态度,同时也是可以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向导。特别是他的惜福思想对当今社会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它可以指导我们的心灵,指导我们的生活。如果大家都注意惜福,不铺张浪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爱惜生物,就会让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等自然界和谐共处。 [本文作者:释清性,江苏尼众佛学院毕业学僧。] 【注释】 [ 1 ]《弘一大师全集》第7 册,文艺卷,第457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1 版。 [ 2 ]《弘一大师全集》第8 册,书信卷,第97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1 版。 [ 3 ]《弘一大师全集》第8 册,书信卷,第234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1 版。 [ 4 ]柯文辉著《旷世凡夫——弘一大传》第166 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一版。 [ 5 ]《弘一大师全集》第7 册,第379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 版。 [ 6 ]柯文辉著《旷世凡夫——弘一大传》第264 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一版。 [ 7 ]《弘一大师全集》第7 册,第381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 版。 [ 8 ]《弘一大师全集》第7 册,第379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 版。 [ 9 ]《弘一大师全集》第7 册,第378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 版。 [10]《弘一大师全集》第7 册,第378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 版。 [11]《弘一大师全集》第7 册,第378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 版。 [12]《紫柏尊者全集》,《卍新纂续藏经》,第 73 册,第314 页下 [13]《弘一大师全集》第8 册,第56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1 版。 [14]《弘一大师全集》第8 册,第60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1 版。 [15]《弘一大师全集》第8 册,第48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1 版。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嗔恚是什么?嗔恚是发脾气。发脾气要不得,一定要止住!人在嗔恚当中,理智都失掉了,完全是什么?感情用事,会做出很多的恶业。嗔恚是严重的烦恼,是地狱道的业因。如果你遇到逆境、恶缘,常常发脾气,死了以后必堕地狱。所以我们遇到一些恶人,有意无意来找麻烦、来障碍、来破坏,最重要地,不能发脾气,一定要记住,嗔恚是地狱道的业因佛经上说,嗔恚是火,这个世界上的人要是没有嗔恚,这个地球不会有火山爆发,不会有火烧森林。佛在经典上说“火烧功德林”,功德是你的清净心,是你的定慧,你修再多的功德,一发脾气就完了。嗔恚是恶业,是烦恼,是业障,用什么方法可以破除?佛告诉我们,忍辱能破除。嗔恚是地狱的因,我们一定要学忍辱。一切众生做最严重的不善,我们也不会发脾气,也不生气,好处是什么?不作地狱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