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思想研究:弘一大师的感召力(张云江)


2014/9/4    热度:374   

 弘一法师思想研究:弘一大师的感召力(张云江)

   弘一大师的感召力

  张云江

  弘一大师未出家前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音乐和图画,一共教了七年,直至1918年他在虎跑寺出家为止。历来音乐、美术课程在学校里都是被视为副科而不受重视的,可是在当时的师范校园里,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之风颇盛,一到下午自修时间,满校园里都是悠扬的琴声,也有很多学生在练习写生、素描,这两门可算是学生第一喜欢的科目。

  夏丏尊在《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一文中曾有这样的回忆:

  “李先生何以有这样的法力呢?是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能演话剧,能作油画,能弹贝多芬,能作六朝文,能吟诗,能填词,能写篆刻魏碑,能刻金石呢?非也。他之所以能受到学生崇敬,而能使当时被看轻的图画、音乐被重视,完全是为了他的教育精神的关系。李先生的教育精神是认真的、严肃的、献身的。”

  据丰子恺回忆,李先生自从到师范学校后,就再没有穿过洋装,他总是一身布衣服,灰色的长衫,黑马褂,金边眼镜也换成钢丝边的,这在那个年代算是标准的教师职业装了。他对学生和蔼可亲,从来不骂人,学生偶尔犯了过错,他当时当着众人的面不说,过后单独找学生来,低声下气地开导,态度谦虚而郑重,令人非常地感动。上课铃声还没响起,他已经端坐在教室里面恭迎学生的到来了,他在课前就把上课中要补充的材料都预先在黑板上写好;铃声一响,李先生站起来一鞠躬,就开始上课,然后非常精密地按照预定方案进行,一丝不苟,而且一分一秒也不肯浪费。课外个别辅导时间,学生按排定的顺序,轮流到他的办公室里受教。李先生基本上是从早忙到晚。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学生自然对他崇敬万分。

  李叔同先生作教师,是拿全部的时间与精力来从事这一职业的。

  待到出家后,弘一大师专修律宗。他持律很严格,每天只吃两顿饭,过午不食,冬天不穿棉袄,过冬时就到气候温和的温州、泉州等地。其嘉言懿行甚多,这里说两件与他书法有关的事情。弘一大师的书法是很有名的,三十年代上海开明书店通过夏丏尊先生,想请大师把字典里面的常用字,一个一个地写出来,准备制成铜模,用来排印书籍。弘一大师当时答应了,他试写了一个时期,便写信给夏先生,觉得不成,其中一个理由便是字典里面的有些字,如“YIN”、“奸”、“屎”、“尸”等等,都是出家人不应该写的。

  还有一次一位居士从远地给他寄来一卷宣纸,来请他的墨宝。弘一大师写完之后,宣纸还剩下一些。大师怕犯“不与取戒”,就写信去问那位居士该怎么处理这些宣纸。

  弘一大师作僧人,也是拿全副生命的精诚、专一来作的。

  “做一样,像一样”,这是夏先生形容弘一大师的话。大师出身豪富之家,少年时代作公子,那便是翩翩浊世佳公子;青年时期作名士,俨然便是个风流倜傥的名士;演话剧《茶花女》,他扮演“椿姬”,那又是优美婉丽的“俏佳人”模样;学油画,便是个美术家;弹钢琴,便像个音乐家;办报刊,便是个像模像样的编者,作教师,便是个让学生万分崇敬的老师,出家去做和尚,便是个有道的高僧……何以至此?笔者以为就是因为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在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恭恭敬敬把自己奉献在所作事情里面去的,内蕴的精诚之力,使得他的生命时时焕发出感天动人的光彩。

  弘一大师未出家前在南社时曾有词云,“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满江红》)其中义无反顾、专心填海的精卫可看作是他的精神写照。前贤虽殁,风范犹存,我们当然没有他那样灵秀多姿的艺术才能,也没有他那样宏大的魄力与担当,但“做一样,像一样”,学着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更认真些,对待周围的人诚恳更诚恳些,对待身边的事务恭敬更恭敬些,则庶几学佛、修行有根基矣。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 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欲是诸苦之因”,活在这个世间,我们为什么这么苦?原因就是欲望。我们要是把欲望放下,那就没有苦了。有欲望得不到,苦;得到之后放不下,更苦。欲,这个字是祸害之根,自性里没有这个东西,清净心里也没有这个东西。欲,细分贪瞋痴慢疑,这些都是欲。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