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学:净土探微 第一章 净土思想的产生


2014/9/4    热度:252   

弘学:净土探微 第一章 净土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净土思想的因缘

  净土信仰,也就是大乘佛教“彼岸世界”的信仰。一般来说,比较成熟的宗教,都有自己的“彼岸”方式。大乘佛教所讲的“净土”,是与“秽土”相对而言的,净土是指以菩提修成的清净处所,为佛菩萨所居住之处所。对此而言,众生居住之所,有烦恼污秽,故称为秽土或者秽国。大乘佛教认为涅盘有积极作用,而证得涅盘的诸佛,各在其净土教化众生,故凡有佛所住之处即为净土。净土乃诸佛因位行菩萨道,起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为无量永劫积累建立的庄严世界。《维摩诘经•佛国品》谓,心净土净,娑婆即常寂光净土,若众生心不净,此土即秽恶不净;佛所见清净,即成无量功德庄严。《法华经》之灵山净土,《华严经》之华藏世界,《大乘密严经》之密严净土,即以心净土净说为本。但《无量寿经》载,娑婆世界以外,另有净土。亦有于来当其成佛时所成就之净土,二者均是菩萨依本愿,经修行时所完成的国土,为众生愿生之处。至于他方的净土,则有阿弥陀佛之西方极乐世界,阿閦佛的东方妙喜世界,药师佛的东方琉璃世界,藏传佛教的香巴拉王国等。

  净土思想的产生,自然是来自印度佛教的根本精神,它不只是横超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具体表现,也是抛弃热恼世界的实践境界,由是“本愿”思想,更是释迦牟尼佛本怀的通体透露。关于净土思想的因缘,有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二方面:

  首先,就外在条件而论,净土思想渊源于佛陀时代的念佛与生天的思想。佛陀的说法中,最频繁的是施、戒、生天等三轮教法。释迦牟尼总是先以生天的福乐思想引人入信,然后进一步地说明四谛、八正道及十二因缘等教法。因为佛陀善于利用民众的信仰感情,所以先劝其生天,并教之以生天的方法。生天的思想,是各民族一致的愿望,在宗教的信仰中其重要性不可忽略。尤其是在印度,若去掉了生天思想,几乎无宗教可言。佛教初创,不以此为善巧方便,恐无法立足而谋求发展。与生天福乐思想紧密相连的就是轮回与解脱,从《奥义书》以来,印度人无不愿往生于较好的世界,因为轮回此界是迷妄的生存,所以必须脱离,不愿反复。轮回与解脱是印度传统的宗教思想。印度诸学派的哲学课题,无不以解脱轮回为目的,包括了哲学理论与宗教上的实践方法。佛教沿用了这一传统的理论,并有所发展。

  《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谓:“声闻法中说念欲界天;摩诃衍中说念一切三界天。行者未得道时,或心着人间五欲,以是故佛说念天,能断YIN,则生二界天中,若不能断欲,即生六欲天中。”这是释迦牟尼为未证道或者眷恋五欲的人所施设的解脱现实痛苦的方便。佛陀所创建的教团里,已经有了出家与在家的四众弟子。出家与在家的关系,佛教亦沿用了印度当时一般宗教习惯以及通用的概念。不过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却建立了自己独自的立场,出家二众依“法行”,在家二众依“信行”的原则。四众弟子以崇拜佛陀的伟大人格,都有着随佛、学佛的意志。而佛陀如何教导他们呢?从古以来,印度对人生的看法其共性都是一种“苦”的观念,佛陀所揭示的人生观以四圣谛为核心,亦是建立在这种“苦”的观念上的。苦谛是揭示人生的苦观,集谛是揭示苦的原因,灭谛是灭苦后的境界,道谛是灭苦的方法。这“人生是苦”的观念,深入民心,根深蒂固,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的传统思想。这种思想一直流传到现在,并且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思想界。人们都希望摆脱现实的痛苦,追求人生的快乐。印度当时的众多宗教、沙门团体,大多都为实现人生痛苦的解脱而应时应机建立。什么地方能够没有痛苦而只有欢乐呢?生天的思想也就自然而萌芽,很快地流传而遍及全印度。佛陀为适应众生的机宜,教以不同的解脱痛苦的方法,亦以六念处教导弟子,而六念处的法则,以皈依佛、法、僧为三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再加上念戒,即忆念戒行加德;念施,即忆持不忘布施的功德;念天,即以念天为福乐,而修施、修戒的善业。由于六念处中有念佛的思想和生天的思想,再由生天的思想演变成为往生的思想;进一步由念佛的思想与往生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往生净土的思想。在佛经中,往生净土的记载,肇始于兜率天内院的弥勒净土,这可以说是念佛、念天、生天而演变成往生净土的开端。由此,可以了知净土思想渊源于原始佛教。

  净土思想的渊源,虽可以溯源于佛陀时代。但是,近代有学者从历史考证和社会背景,却认为此一思想不是起自印度,有从波斯反传入印度的可能。此说是源自拜火教“无量光”观念的联想性的想法,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亦有无量光的意义,但与拜火教的光量并无必然的关系,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亦有此种光明的观念。人类经过黑暗,都有渴求光明的想象,光明只是人类追求理想表露的象征。阿弥陀佛的含义虽然亦是光明,然而其具体的精神,却完全是释迦牟尼佛的发露。当然,佛教净土的思想,也不能否认受到入侵印度的外来民族及带来的文化交流的影响,以及婆罗门教的复兴及其文化的影响等因素。

  印度的宗教形态,有泛神论和一神论两种。属泛神论形态的《吠陀经》,叙说了雅利安人自《吠陀》以来在生活上建立了众神,托赞神之歌,希求现世乐。他们依时、依人安立不同的特定神只作为最高神,因而产生了似一神教的多神教;这可以说是印度神话以及宗教界的共同特点,佛教也是在此基础上生长的,佛陀也并没有否定婆罗门等教的神只观。

  再来研究印度的历史,就可以知道印度文化并非仅由雅利安民族所创造。在公元前后,有几支外来民族入侵,不久被同化,缔造了印度文化。波斯、伊朗、希腊、塞族等,对印度文化的形成都有重大的贡献。例如《弥兰陀王所问经》(汉译为《那先比丘经》)就是希腊思想文化和印度思想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大乘佛教时代的印度社会以及文化,外来民族的影响亦不少。例如出于《大集经》中的末法思想,是受到4—5世纪侵印的廓尔民族的搅乱所致。佛经中经尾出现的“末法五浊恶世”、“令法久住”、“当传此经”等的记载,并非仅是为流通,或者经文上的修饰语,而是当时国家民族危机的反映。换句话说,流通分的流通悲愿,体现出了当时印度国家和民族的危机,从而可以探知到人们对净土的想往与渴求。

  再就内部条件而论,净土思想的产生,不但有一般大乘思想所共有的条件,而且有独特的内在条件。从佛教而言,信仰佛陀的人格是相当重要的。佛陀观随着佛教发展的时期而产生了变化,本生谭将流传民间的故事与佛陀的前生结合起,借以宣传菩萨道。这在“九分教”和“十二分教”里,都有阇陀伽(本生)的经文。佛陀渐渐地被神格化,遂产生法、报、应三身说及十方诸佛说的思想,释迦牟尼丧失了历史上的人格,而变成了超人、异人。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之不同点,即在此佛陀观的不同。古来大乘、小乘之分,究其根源亦不外于此。在原始佛教的教团里,僧伽以佛陀为轴心,出家众弟子皆属声闻乘。而声闻乘弟子以己身解脱为务,没有利他的信念,在家所依之“信行”靠佛陀一人的教化,显然感到力弱,遂有菩萨道的产生。菩萨道的核心是“六度”。菩萨成就众生,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从烦恼之此岸而达到解脱之彼岸。六度修行完满,如尸毗王代鸽割肉饲鹰,为布施之满相;普明王持不妄语戒,七日屈满而舍国就死,为持戒之满相;羼提仙人受迦梨王截手、足、耳、鼻,其心不动不恨,为忍辱之满相;大施太子为救国而抒海,虽断坏筋骨,终不懈怠,为精进之满相;尚阇梨修第四禅定,于树下兀然不动,鹊鸟于其顶上筑巢,为禅定之满相;劬滨大臣分阎浮提地为七分,以平息争端,为智慧之满相;这样就可以达到学佛者最终成佛的目的。因此,发心学菩萨道的行者,一定要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心愿,在无量劫中依愿起修,遂可获无生法忍,方能在十方宇宙的任何一个五浊恶世里横度无量众生而不退却。然而,未能获得无生法忍的初发心菩萨,如《大智度论》所说:“新发意菩萨机解软弱,虽言发心,多愿生净土。所以者何?譬如婴儿,若不近父母恩养,或堕坑落井,火蛇等难,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养育,方可长大,绍继家业。菩萨亦尔,若能发菩提心,多愿生净土,亲近诸佛,增长法身,方能匡绍菩萨家业,十方济运,为斯益故,多愿生净土也。”所以,佛陀观的变迁;声闻乘与菩萨道的分别;使佛教至力于开显真性;以及无相与有相,真谛与方便二谛的思维,即以妙有和具象的构想来叙述经典,而以“空”为基础,显示出真空妙有的世界。这虽然是大乘佛教所共通的内部条件,但对净土思想的因缘,就更为殊胜了。

  除大乘佛教所共通的内部条件之外,净土思想的产生亦有独自的因缘。这有三点:

  第一,以信佛、见佛的大乘展开净土往生说。在《经集》里有记载说,有个婆罗门的行者,某天听完佛陀之说法后返回南印度报告他的师父:“自从见过佛陀以来,日夜思念不忘,并向着佛陀的所在,日夜念佛陀。”因见佛而信佛、皈依佛陀的心情,不外是观见佛陀后而产生的信仰。于此,信佛就是见佛、闻佛。换言之,接触其佛陀的伟大人格后,始能确定信心。从《无量寿经》中,可以了知到净土思想是以见佛为中心。就是说,于临终时“见佛”来迎接并且将其带往净土。

  第二,诸行往生和念佛往生之二种立场。就《无量寿经》来说,该经的初期所示,是以诸行往生为中心,这是因为以出家众为中心的缘故。但到了后期,诸行便以念佛一行所取代,见佛则以称名所取代了。而这种变化,可能起因于当时行者的愿望,而导使经典的编纂者叙述的转变。

  第三,本愿思想的展开和他力救济论。亦可从《无量寿经》中之本愿数,从初期的二十四愿增至倍数的四十八愿。本愿思想为大乘菩萨思想的根干,净土不过特别强调而已;净土的最大特色,就是以法藏菩萨的本愿成为“他力”而作用于一切众生。

  综合上述,净土思想的因缘极为广泛,并且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净土思想在大乘佛教思想中,并非是预先就说好了的,而是产生于各个时代之民族和文化中的广大群众的悲愿。

  第二节净土思想的渊源

  净土思想的渊源,虽可以溯于佛陀时代,然而其经典的具体成立,则在大乘佛教初期《华严经》、《法华经》之后。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时代,净土的思想,还非常隐没,暗淡无光,净土的信仰也还偏于在家众,出家僧侣重在解脱生死证涅盘,因此净土思想自然就处在不太明显的地位了。所以,小乘的经典中,有关净土思想的记载不多,在《阿含经》里只讲到了弥勒净土,弥勒是《阿含经》里提到的唯一菩萨。《增一阿含经》卷一第6经中说:“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做佛至真等正觉。”第3经又说:“弥勒出现时,声闻三会。初会之时,九十六亿比丘之众;第二之会,九十四亿比丘众;第三之会,九十二亿比丘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这就是有名的“龙华三会”,描述弥勒未来成佛所渡众生之多。《阿含经》还对“弥勒净土”进行了述说:“未来久远,当有人民,寿八万岁。人寿八万岁时,此阎浮洲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鸡一飞。诸比丘!人寿八万岁时,女年五百,乃当出嫁。诸比丘,人寿八万岁时,唯有如是病,谓寒、热、大小便、欲饮食、老,更无余患。”这种理想世界,与我国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又是另一种情趣。《阿含经》这些原始经典的片断描写,后来都汇入了大乘经典中,形成很多描述弥勒净土的经典。《阿含经》中对弥勒净土的描写是最原始的,因此也是最朴实的。以后大乘经典所刻画的弥勒世界,如:象征土地辽阔,交通发达的“大海水渐减”、“地无诸荆刺”;象征工农业进步,经济富裕的“自然出稻香”、“诸树生衣服”、“诸有欲便利,地裂而容受”;象征医药卫生发达,人类健康长寿的“人寿八万岁”、“无诸有疾苦”;象征政治清明的“国土丰盛,无罚无灾厄”;象征道德净化的“彼诸男女,皆由善业生”等等,皆导源于《阿含经》,并直至影响着极乐世界等净土思想的产生。

  原始佛教的教说中,认为佛陀的一切,是通师人所不能介及的,佛陀具有超人的圣格,普通人只能为佛弟子,闻佛陀的言教而修持得以自我解脱而已。如欲像佛陀具有种种悲愿神通救济人世间的妙用,到底是不可能,何况达到成佛,则更是不可能的事。到部派佛教,也是认为救济众生的活动是一种不可能的企图,所以多倾向于出家僧团,重视寂静主义,偏于消极的因素。但后来教团中有一部分先进者,因受当时环境刺激,不满意这种无活动的形式,打破部派的传统,以为不管任何人,只要能立大志,发大愿,行菩萨道,终必可以成为佛陀,与佛陀同样的救度众生,到达最圆满、最高理想的人格。但是,这最高理想的佛陀,并不是一生一世就可以达到的,现在只是做佛陀的候补者,即补处菩萨。要奠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行六度波罗蜜,以期将来成佛,这样人人可以成佛的思想萌芽了。《阿含经》中所记载弥勒菩萨,就是候补佛陀的第一位菩萨,现居兜率内陀,这是往生净土之端绪。

  本生谭中,菩萨所现种种形,只是释迦牟尼佛一佛的前生,由此而发展成为各种菩萨本愿思想,更由此而知道菩萨是成佛的正因。众生若发大菩提心,广修菩萨道,最后必定可以成佛的。再由释迦牟尼佛一佛,演成为多佛的思想,所以大乘佛教有无量无边的诸佛净土。菩萨为达到佛陀那样的崇高理想,以及救济一切众生,而立下种种大愿,净土就是菩萨为成就其大愿所经营的道场。由释尊一佛而产生多佛的思想;更由本生谭所叙述的种种菩萨行,而发展成为无量无数的菩萨思想,大乘的恒河沙数诸佛菩萨净土,也就随缘而成立了。十方诸佛以及无量无数的菩萨净土,并不单是为自己而建立的,必与众生共有,由此就有往生净土的思想。往生在诸佛、菩萨国土中的一切众生,当然也不是只为自己享受快乐而已,他们同样效法的立大志,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并且又建立起自己新的净土来接引众生、救度众生、教化众生,以期达成自己的愿望。从净土中产生出来的净土,这样就构成了无量无数的净土。

  小乘经典虽对净土思想的记载不多,但已经从微薄的色彩中透露出了美丽的曙光。到公元一世纪大乘初期的马鸣菩萨时代,才开始有净土思想的弘扬。据《大乘起信论》说:“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遇寒热风雨不时饥馑等苦,或常见不善可畏众生,被三毒所缠,邪见颠倒,弃背善道,习行恶法,菩萨居在娑婆苦海中,心生怯弱,深恐因此不能值遇诸佛、菩萨,深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因是生疑却退者应是作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皆得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初学菩萨作是念已。乃发大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德行,因生如是决定心故,于此命终,必得往生余佛刹中,见佛菩萨,信心成就,永离恶趣。如经中所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得生,常见彼佛,信心增长,永不退转,于彼闻法,观佛法身,渐进修行,得入正位。”《大乘起信论》又说:“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缘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由此可以知道净土思想在早期的大乘佛教中,已经被普遍地弘传并信仰。

  《般若经》出现之后,《般若经》的诸愿之中,与净土思想彼此相应,净土法义遂大为兴盛起来。如《大般若经》卷四五一《第二会愿行品》云:“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作是愿言:我为精勤无所愿恋,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我当云何方便济拔诸有情类,令离邪定及不聚定,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这是以六度来说明严净佛土的。菩萨道行者,就是要依其所发成佛的悲愿,在无量劫中依愿起修,逐渐完成艰苦成就佛果道业的历程。在菩萨誓愿修学无数修行法门中,依照初学者根性之深浅,修行入手处,也有无量的差别不同。在无量的差别修行法门中,总括来讲,又有自力与他力之差别,因而形成了难行道与易行道说。何谓难行道与易行道留待后面的章节中详述。此说的出现,净土思想遂趋完臻,这应该归功于龙树菩萨。

  龙树菩萨(约公元150—250年)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大乘佛教由他而发扬光大,佛陀的根本精神,佛法的真义,因他而弘传于世。龙树菩萨是印度佛教中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释迦。他所着《十住毗婆沙论》中,阐述了难行道与易行道,专为怯弱众生提示易行念佛之行法。他系统地解释《般若经》而着《大智度论》,在该论中宣扬净土教法。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的《易行品》说:“阿弥陀本愿如是:若人念称我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又说:“及未来世弥勒佛,皆应忆念。”据传说,龙树菩萨入龙宫得见三种《华严经》,上本篇幅之大,无法衡量。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这两种本子凭普通人的能力是不可能接受与传播的。第三种本子只有十万偈,四十八品,他便取了回来,弘传于世间。故事传说的真伪且不去管它,但至《华严经》的出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里,在功德云比丘那里,才有说及念佛三昧与见佛的记载。《华严经》卷四六《入法界品》云:“此普门光明观察正念诸佛三昧……悉能睹见一切诸佛及其眷属,严净佛刹。” 《华严经》中还说:“得虚空等念佛三昧门,见如来普照法界及虚空界。”《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记述普贤菩萨劝进善财童子海会大众以十大愿王,导归净土。其偈云:“我愿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又云:“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利乐一切众生界。”

  龙树菩萨为弘扬净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亦往生净土了。《入楞伽经》里有为龙树授记的记载:“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专破有无宗,世间中显我无上大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起信论》中有马鸣菩萨求生净土的记载,《无量寿经》中也有天亲(即世亲菩萨)求往生净土之心。更有印证净饭王及七万释种安生安养(净土)的记载。《十六观经》中又有世尊指示韦提夫人及五百侍女同觐阿弥陀佛,而且净饭王、韦提夫人等,皆是现得无生法忍者。可见大乘经论中记载诸大菩萨及利根行教往生或求生净土之例不计其数,甚至文殊师利菩萨亦往生极乐世界。《观佛三昧经》中说:“文殊菩萨自叙宿因谓,得念佛三昧,常生净土,世尊复记之曰:汝当往生极乐世界。”

  公元五世纪之世亲菩萨,他是印度佛教瑜伽行学派(唯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先于有部出家,入经量部立志改善有部教义,研究《大毗婆沙论》,并着《俱舍论》。他先抨击大佛教,后经其兄无著菩萨之方便开示,弃小归大,弘扬大乘教义。他着有《净土论》,更大力倡导往生净土之信仰。赞叹极乐净土之庄严,阐说修习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念门,劝往生西方净土。是故《净土论》为印度唯一撰述之净土论部,对后世影响甚为深远。

  《法华经》是晚出的经典,被誉为“经中之王”。在《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中,说及十方诸佛之事;“其二沙弥东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二名须弥顶。东南方二佛,一名师子音;二名师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虚空住;二名常灭。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二名度世间一切苦恼。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罗跋旃檀香神通;二名须弥相。北方二佛,一名云自在;二名云自在王。东北方佛,名坏一切世间无畏。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明十六王子在大通智胜如来所,出家学道,后来于各方成佛之事。《药王菩萨品》说:“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处。”虽有十方诸佛,而在印度所流行的净土,而实际上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弥勒菩萨为主的兜率净土,第二是阿閦佛为主的东方妙喜净土,第三是阿弥陀佛为主的西方极乐净土。这三种净土,大体是依印度佛教发展历史的次序形成的。其中,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更为佛教学人所想往,几乎替代了所有的佛国世界。

  第三节净土思想的形成与转变

  净土思想之形成,学术界一般有共业招感说。业,为造作之义,意谓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若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之力量。业含有行为上善恶苦乐等因果报应思想,以及前世、今世、来世等轮回思想。本为印度自古以来所流行之思想,佛教即采用此观念,作为人类向未来努力之根据。若造善恶之业,其后必招感相应之苦乐果报(异熟)。以有业因,故招感业果;非善非恶之无记业,则无招果之力。在佛教理论中的业,是一个极端复杂的多方面思想。在这多方面的思想中,最根本的说,业是控制一切自然界和道德界现象之因果律。业是行为,而任何行为都自然会产生一种力量,此力量又迫使人去作新的行为,此行为又产生新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如图:(图略)

  根据业因,而复有共业与不共业。谓众生共同之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间,此乃依报之业,称之为共业。而个人的业因,能招感个人受用之五根之业者,则称为不共业。宇宙间一切之形成,均系依据有情共业所感的理论而形成,而转变,所以《八十华严经》说:“一切广大诸佛刹,如影如幻亦如焰,十方不见所从生,亦复无来无去处,灭坏生成互循复,于虚空中无暂已,莫不皆由清净愿,广大业力之所持。”

  宇宙间有无数净土世界与秽土世界,其形成与毁灭,皆符合物以类聚,界与界聚,因缘聚散的原理。如《杂阿含经》第444经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眼药丸,深广一由旬。若有士夫取此药丸,界界安置,能速令尽于彼界,界不得其边,当知诸界,其数无量。是故比丘,当善界学,善种种界,当如是学。”第445经又说:“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云何众生常与界俱?谓众生行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善种种界。”这界之意义,乃是在说明宇宙间万物由因果所成无数差别种类的意义,当然就有由众生业力差别,而形成不同于众生业力因果相应的世界种类。物之类聚本来就是众生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则,佛陀明确地指出:“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如是广说,乃至:胜心生时与胜界俱,鄙心生时与鄙界俱,杀生时与杀界俱,盗YIN、妄语、饮酒心时,与盗YIN、妄语、饮酒界俱;不杀生时与不杀生界俱,不盗、不YIN、不妄语、不饮酒,与不盗界、不YIN界、不妄语界、不饮酒界俱。”“不信时与不信界俱,犯戒时与犯戒界俱,无惭无愧时与无惭无愧界惧,信心时与信界俱,持戒时与持戒界俱,惭愧界俱。”并且要求“诸比丘,当善分别种种诸界。”界是各种范畴的称呼。众生的业力,一定依循自己所造的业轨运行,而趣往一定的范畴之内,生生世世轮回在自作自受的因缘聚会里遭受苦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善不恶则不报;共同的业因,就会有共同的报受。此种业力与界相应的原理,不论佛出不出世,世间有没有佛法的存在,乃是宇宙间本来存在的自我生存原则。

  众生的“业力”与“界”相应的理论,遵循各众生共业世界的业轨,遭受果报。极乐世界及所有的佛国净土,也绝不违背物以类聚和界与界聚的原则。《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中说:“极乐世界,大富无量,唯受快乐,没有众苦,饿鬼、畜生,阿修罗界及八难之报。”并且宣布成就往生的众生,绝不会听到众生在地狱受苦的声音,饿鬼道众生苦难的声音,畜生道痛苦的声音,乃至不闻夜叉声、斗争声、恶口声、两舌声、杀声、偷盗声等一切造恶的声音。这就是因为共业所感,佛的愿力与众生的修行业力,净土无众生造恶声音。相对的则是天然环境的鸟类及宝树、宝池所发出的优美的,赞叹修行、弘法、度众的法音。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这净土的殊胜,是众生净业的因缘共同创造出来的,所以《大智度论》卷三十七说:“能净佛世界,成就众生者,菩萨住处是空相应中,无所复碍,教化众生,令行十善道及诸善法。以众生行善法因缘故,佛土清净;以不杀生故,寿命长;以不劫不盗故,佛土丰乐,应念即至。如是等众生行善法,则佛土庄严。……众生虽行善,要须菩萨行愿,回向方便力因缘,故佛土清净。如牛力挽车,要需御者,乃能到所至处。”

  众生善业因果感报是由菩萨愿力教化而成,菩萨愿力完满实现,净土世界由是实现,此乃菩萨严土熟生的意义,故《大智度论》卷七说:“作福无量,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复次,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能挽车,要须御者,能有所至。”由此可知,净土的形成,不是佛一人大悲愿力能成,亦无众生某一个人愿力能成,而是汇集诸佛、菩萨的愿力与无数众生清净业力共同成就。

  秽土世界的形成与转变之因缘,也超不出众生感报的原则,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三说:“不净略说有二种:一以众生因缘,二以行业因缘。众生因缘者,众生过恶故。行业因缘者,诸行过恶故。”《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佛告生漏梵志:“欲知由此人民所行非法故,使本有城廓,今日磨灭,本有人民,今日丘荒,皆由生民悭贪,结缚习行,爱欲之所致故,使风以不时,雨以不时,所种根栽,不得长大,其中人民死者盈路。梵志当知:由此因缘,使国毁坏,民不炽盛。……人民之类所行非法,便有雷电霹雳,自然之应,天降雹雨,坏败生苗,尔时人民死者难计。复次,梵志!人民之类所行非法,共相竞争,或以手拳相加,瓦石相掷,各各自丧其命。复次,梵志!彼人民之类已共竞诤,不安其所,国主不宁,各兴兵众共相攻伐,至大众死者难计。或有被刀死者,或有稍箭死者。……由此因缘,使民减少不复炽盛……人民之类所行非法故,使神只不佑而得其便,或遭困厄,疾病着床,除降者少,疫死者多。……由是因缘,使民减少不复炽盛。”

  秽土世界有无量转变之因缘,净土世界也有无数转变之因缘。对于净土世界之转变因缘,大乘经典中记载甚多,以《华严经•世界成就品》最为典型。“宇宙间有世界海微尘转变差别,所谓法如是缘生缘灭故,世界海成无量成坏劫转变。染污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污劫转变;修广大福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净劫转变;信解菩萨住故,世界海成染污净劫转变;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故,世界海沌清净劫转变;诸佛菩萨各各游诸世界故,世界海无量大庄严劫转变;诸佛世尊,入涅盘故,世界海庄严灭劫转变;诸佛出现于世故,一切世界海,广博严清劫转变;如来神通变化故,世界海普清净劫转变。如是有世界海微尘数。”

  什么是染污转变?什么是染净劫转变呢?经中偈颂作了解释说:“一切诸国土,皆随业力生,汝等应观察,转变相如是:染污诸众生,业惑缠可怖,彼心令刹海,一切成染污。若有清净心,修诸福德行,彼心令刹海,杂染及清净。信解诸菩萨,于彼劫中生,随其心所有,杂染清净见。无量诸众生,悉发菩提心,彼心令刹海,住劫恒清净。”秽土世界乃是众生三界业行所形成的果报杂染世界,六道轮回业报,染污为甚,当秽土世界如娑婆世界之众生共业因缘告一段落后,此世界自然形成染污劫转变的因缘。净土世界虽是众生福德因缘共业所成,但是其中天、人、声闻、缘觉、菩萨业种,染净相杂,当净土世界众生共业因缘随佛本愿度生因缘及个人行愿力演变时,净土佛国自然形成另一种染净劫转变的因缘。

  秽土世界与净土世界虽然同是众生业力所感,但因形成的因缘各异,所得的果报自然不同。秽土世界的众生在六道共业中轮回,所居国土的演变,在宇宙中成、住、坏、空的生灭循环运行不已,便是此界众生恶业因缘所使然之。秽土世界的众生不知佛法僧三宝的伟大,能创造增上善的福德因缘,虽有诸佛出世教化,但因多数众生根器浅薄,不知修学佛法,造作恶业,致使佛涅盘后,众生更不知如何去秽修净,恶业自然骤增,而导致佛法速灭,秽土的演变,愈加成为恶业增上的衰败因缘。而净土世界的众生,福慧双足,深知修净去秽的佛法真理。在佛涅盘后,众生仍依法修行,致净土形成善业增上的转变因缘。

  佛国众生就是这样在佛住世时及佛涅盘后皆在闻法修行中精进,深入正定,趣向解脱生死,成就无上佛道,纵然阿弥陀佛涅盘后,佛法仍能久住世间,众生如法修行,使净土世界在佛涅盘后而形成另一阶段的净业转变因缘。《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讲述到净土往生者在佛国修行之情形,以及诸佛愿力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目的,两者合二为一,均是先以“涅盘解脱”为志愿。在极乐世界中,已经了脱生死者不计其数;未来天、人、声闻圣者踏上解脱生死的根本修行目的,亦不计其数;或者悲愿深切的天、人众生,因一念悲心成就,乘愿度生者,亦不计其数。当天、人众生有了生死解脱的修行基础,将来乘愿度众生,就能像净土中的大菩萨一样,尽未来际,得无生法忍,在成佛的菩提道上,永不退转,随时普施甘露法雨,观机逗教,自在而为。经中旨在说明,众生的修行环境、澄莹化身、闻法因缘、度生悲愿,无一不在佛的本愿力摄持下,众生受阿弥陀佛深缘化导,或证入涅盘,或登入菩萨不退地。无数众生随阿弥陀佛发大悲度生愿,于十方世界,乘愿度众生。无数众生受佛浅缘化导,或者在他方世界听闻佛名,启发学佛信愿,便在他方世界,随缘修行,未往生净土……。因此,当阿弥陀佛与十方世界有缘众生的本愿接引,度化因缘,到达某种不可思议的摄化层次时,阿弥陀佛此一段的度生因缘即将转变,阿弥陀佛成佛的净土世界亦将成为某种染净转变的因缘。此时,阿弥陀佛便将涅盘。

  阿弥陀佛的正法灭后,观世音菩萨成就无上正觉佛果,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那个时候极乐世界已改称为“众宝普集庄严世界”。尔后当普光功德山王如来正法灭后,大势至菩萨即于彼净土中成佛,佛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十号具足。那个时候的佛国世界,亦是众宝庄严。佛身寿命,乃至佛灭后的正法住世时间,均与普光功德山王佛正法住世一样的无量无际,不知其极……由此可知,阿弥陀佛成佛的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正法灭后即随观世音菩萨成佛的应化因缘开始而转变,转变成以观世音菩萨成佛后所应教化的宿缘众生为主的另一个佛,及与佛有缘众生共业因缘而成的净土佛国。这是净土诸经依共业所感的观点,进一步发挥业力与因果的思想具体内容,亦是修证佛法说明净土世界形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十方净土,均随每一尊佛与宿缘众生的业力因缘不同,而有深浅难知的差异,由是形成与转变的因缘,亦有深浅难知的过程,不可测量。而诸佛与众生缘之深浅,应化宿缘之先后,乃至到何种层次,应受那一尊佛所引渡、解脱、授记,以及圣人超越时空的证智觉海所形成的佛与众生之间不可思议的业网应化关系,更是决定十方净土形成与转变的远因所在。此乃是大乘净土学者研究净土的一个课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处理是非的方法:1、不听是非,2、不说是非,3、不理是非,4、不传是非。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