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学:净土探微 第七章 净土法门的修持


2014/9/4    热度:222   

弘学:净土探微 第七章 净土法门的修持

 

  第一节净土资粮

  修学净土法门的行者,必须具足净土的资粮。所谓资粮,即必须品,积集、准备之意。资为资助,粮为粮食;譬如人远行,必假粮食以资助其身,故欲证三乘之苦者,宜以善根功德之粮以资助己身。诸经中亦每以“资粮”一词,引申为趋向菩提的资本,或谓长养资益菩提之因的诸善法。净土资粮,为信、愿、行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大乘佛教其他的学派,是由信生解,由解起行。而净土法门是由信生愿,由愿导行。在修行精进的次第里,头一步是行,后一步是行,只是中间这一步,大乘其他学派要“生解”,净土法门是要“发愿”,二者不同。解,含有诠释之义,即思维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所以学佛有信难、解难、行难之说。而最难通过的一关,则是解,由理解真理而得知者,在众生中是少数,净土法门以愿代解,便是将这最难的一关通过。这信是很关键的,也是很难的,故净土法门又称“易行难信之法”。

  藕益大师说:“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由信生愿,由愿起行,行就是持名的妙行。信愿行为三资粮,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这是一个连环。行者若怀疑西方净土是否真有,自己念佛能否往生,他就不可能发起真愿。如有信愿,自然就能引起持名念佛等的妙行,持名念佛等不是普通的修行,而是极微妙的,深不可测,功德难思的妙行。只有这样的妙行,才能实现广度众生大愿。如无此妙行,众生想出离生死都很难,更何况能度他。所以,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证所信。只有持名念佛等法门,才能满足自己所发的大愿,并且证实自己所信,证实持名念佛等净土法门即得往生的胜行,证实“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妙理。

  一、信

  净土资粮的第一要义为信。人类的文化、社会的基础,都在“信”。按中国汉字的解说:“人言为信”。说的话都能根据真实的道理,真实的事实,没有虚妄,这就是信。听话的人,知道说话人的真实不虚,相信他所说的真实性,没有怀疑,这也是信。人类的语言,所以能够发生良好的作用,其基础完全建立在这个“信”字上面。佛法以信为入门的条件,而要对佛法产生信心,绝不是容易的事。《大乘百法明门论》将信列为善心所法,谓于实事实理,如对四圣谛等,深信认可,于三宝功德深信为乐,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能生起希望,其体澄清为性。对治不信,乐于作善为业。这“信”被列为善心所法之首,因为其对实、德、能三者,深信而喜乐。实,指的是诸法之实事实理,理与事不可偏废;德,指修行之德性德行,行与性不可相违;能,指作善之能成能得,得与成全凭毅力。三者以信心坚定为入道之门。

  从净土法门本身来说,它很特别,不必求解。佛法所以难信,以至误信、误解,都因为必须悟解,方能成行。我们的智慧不够,不但不能“信”,信了还会发生误解,走错路。如来慈悲,所以特别开示出不必求解,自能深解,绝无差错的稳妥方便法门。所以佛经中说:“为此世间说此难行之法,是为甚难。”世亲菩萨在《净土论》中强调“我一心”而与之相应,就是这个道理。如亲鸾大师解释说:“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此三句辗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信,可分为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等六项:

  第一,信自,信我现前一念之心,竖无前后,横无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原是我一念中所现诸物,如今我虽迷惑沉沦,辗转六道,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归见自家弥陀,更无疑虑,是名信自。怎应要说信自呢?当知这个“自”,不是那个有我相的自我,而是指离一切相的自性,也就是指本有的妙明真心。这真心不是肉团心,肉团心是指心脏。我的自心,不是缘影心。缘影心即是第六识能攀缘的心,此心只是缘色、声、香、味、触五尘所生的影像,故名缘影心。《首楞严经》明示此义的记载,当年阿难多闻第一,但遇摩登伽女,几将破戒,幸蒙佛陀解救,此时阿难震动,哀请佛陀开示。佛问阿难:“以何为心?”阿难回答,佛方才问此心在内,在外,还是在中间等等,用心来推寻。所以“即能推者,我将为心。”阿难认为自己这个能推想寻思的心,即是自心。佛当时呵责阿难说:“咄!阿难,此非汝心。……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枉受轮转。”佛直示阿难,你所谓的自心,那不是你的心,那只是外界五尘所引起的妄想。它迷惑你的真性,这是妄心。妄心不但不是你自己,而且是自己的敌人,它迷惑了你的真性,于是你便失去了本有的常住真心,而经受轮回之苦。《楞严经》这段开示很重要,启示着“见道”、“修道”与“证道”的关系,由见道才能修道,由修道才能证道,可知见道是关键性的第一步。见道的方便是显真心,而其最初方便就是破妄心。所以第六意识是缘影心而不是自心。应该深切体会信受,这样的信心是我们的根本,要认清当前这个能推寻思维自以为是的心,是贼,是害自己的,不要相信它,这才有希望恢复自己的真心,也就是本来的佛性。我们目前虽是妄心作主,因妄想执着,真心未能显现,故而昏迷倒惑。但我们若能一念回心,依佛教诲,背尘合觉,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净土行者,于此应生决定信心,不可疑惑,这就是自信。信自,也即是信自己的本觉佛性。

  第二,信他,就是信他佛。首先是信释迦牟尼佛,绝无诳语,绝无虚愿,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定生极乐净土,更无疑惑。释尊是我们的导师,教导信徒受持五持不能妄语,所以释尊绝对不会说妄语,《阿弥陀佛经》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而且《无量寿经》与《观经》,都有会中大众,亲见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的记载,应当相信,并依教奉行,愿生彼国。二者要相信阿弥陀佛决无虚愿,所发四十八愿的中心是第十八愿,“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能闻名生信,而且至心信受,至心即是指诚心。三者要信十方一切诸佛。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心求生,更无疑,是名信他。

  六信中信自和信他是不可分离的一对,两者都能信,才是正信。一般来说,文化不高的行者,阅读经典不多,容易信他,而难于信自。若说自心是佛,便不敢承当,并认为那是一种我慢。有人听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便不敢信,认为是虚无缥渺,怕落空。这都是信心不深的表现。而另一种行者,便是专谈信自,不能信他。这多属有知识障的人,喜说自心是佛,但不信他佛,认为念佛求往生,是心外觅法,是着相。于是轻视净土,当然也就错过了这个殊胜的法门,而难于在现在生中证不退转。

  第三是信因,即深信散乱持名,犹为成佛种子,我今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第四是信果,即深信极乐世界净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皆从念佛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持名念佛,功不唐捐,不可疑虑,是名信果。

  信因和信果也是不可分离的一对。一个人真深信因果,就不是普通的人了。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便知一切皆有前因,用不着贪求、计较、分别和营谋,自然减少无为的烦恼与过失。这三世因果是不会错的,佛经说:“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将来果,现在作者是。”

  第五者是信事,即深信实有极乐国土在十万亿佛土之外,清净无比,绝非寓言,是名信事。

  第六者是信理,即深信十万亿佛土不出我现前一念,以我现前一念之心无有外故;又深信净土依正主伴,皆为我现前一念心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事与理也是一对。事是事相,理是本体。事理就是事物与有形无形种种诸相。眼前所见,幢幢高楼,男女老少,以及大地山河,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蜎飞蠕行,六道轮回,生生死死,万事万物,都是事相。对所有这些事相,若问其究竟以什么为本体呢?从科学上说,宇宙万物推其本源,不过由多种原子组成。而原子的本质呢?只是电子、质子和中子。再若更进而问,当然小中还有更小,这是不可穷尽的。然而仍可以用能量与波动来阐释从事相上看到的森罗万象,这就是本质了。若从佛法上说的本体,即本性与佛性相等,本来没有生灭。这里所说的本体,即是理。理不是指道理,道理是知解,是人的思维产物,是有生灭的。理即是真心、实相,亦是全法界。法界即是一切众生身心的本体。

  以上之六信显发真信,所谓真信:信我与弥陀,觉性无二,我虽昏迷,觉性未失,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信性虽无二,位乃天渊,佛是究竟佛,我则随业流转;信我是弥陀心内众生,佛是我心内之佛。忆佛念佛必定见佛,这是生信之根本。

  二、愿

  净土资粮的第二要义为愿。愿和信解行证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世出世法都重在实行。倘若不去实行,单是空说、空想,一定得不到效果。实行就是真实去做。我们做一件事情,一定是愿意去做的。如若不愿意而勉强去做,也不会有成绩,所以行从愿生。怎样才能发起这个愿意去做的愿呢?必须对这件事先有深切的了解。要了解,必须学习;要学习,必须先信。所以,由信到解,由解到行,是一定的次序。解里包括了学,行里包括了愿,佛法的通途教理,是依个个次序进修。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四十九年说法,无非是为了这件事。中间为实施权,说三乘教,是为不了佛智的人说,不是如来出世本怀。所以方等时兴起这个特别法门,说净土经典,使三乘五性共证真常,同出生死。对娑婆世界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是愿。上根闻声,顿彻法源,自然发愿求生。下根不了佛智,只要发愿求生,也能究竟成佛。《无量寿经》里,佛告弥勒菩萨说:“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乘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跌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佛又告弥勒菩萨说:“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旨无量寿佛处,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这段经文阐述了往生净土的有二种人:一是信佛智、了佛智的;二是不信佛智,犹信罪福的。能信佛智,必了佛智,必信罪福,不信佛智,还信罪福,发愿求生,也能往生,但不能见佛。这是一种修不修慧的人,若不生净土,必生人天,还要坠落。一生净土,自以不能见佛为苦,生觉悟心,勤求佛智,自能见佛。一见佛之后,便和一切菩萨相同了。怎样才能信佛智,了佛智呢?佛智是大般若,佛所说的经典是文字般若,读诵大乘佛典,对佛典所说的事相道理,生实信心,不生一念疑惑心,更不敢用凡夫的业识分别心去妄测佛智,将自己的凡情知见统统放下,久之就能潜通佛智了。《无量寿经》将阿弥陀佛的往劫行愿作了说明,这是净土思想启教的来源,前面章节所述《本愿思想》、《阿弥陀佛因位修行四十八愿》已有叙述。净土教义,全包含在佛的四十八愿里,不了解佛愿,就不了解净土法门。净土的依正庄严,和往生的行愿,在《无量寿经》里说得极详细,以愿为主,佛愿、众生愿,感应道交,决定往生。

  《阿弥佛陀经》里,佛再三劝信、劝愿。因为愿切而自然行笃,但要愿切而必在深信。愿者即离娑婆,欣求极乐,以娑婆世界为秽土,即自心所造之秽,自心之秽,理应厌离。极乐净土,即自心所感之净,理应欣求。此愿归纳,大约有五:

  第一愿,佛道无誓愿成,以自性与佛性同故,万德庄严,誓不退堕。

  第二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以自性众生,自应度故。

  第三愿,法门无边誓愿学,因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可以自觉他故。

  第四愿,烦恼无边誓愿断,因烦恼断尽,佛道方得愿成故。

  以上四条是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发起的四种广誓愿,佛教称之为“四弘誓愿”。修净土法门的行者,愿生极乐世界。故而,有如下第五愿。

  第五愿,为愿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即以求生弥陀世界仗他愿力,先出轮回,得不退转,毕竟得成佛果,可满度尽众生愿故。

  三、行

  净土资粮的第三要义是净土的行门。行者如诸经所说,观像、观想、礼拜、供养等,一一成行,皆可往生净土,惟持名念佛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诚为方便门中之第一方便。所以中峰大师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所以,净土法门以持名念佛为正行,但也并不是不需要助行。正助合一,才是真修。怎样才能合一呢?二六时中,心不离佛,对境逢缘便能起觉照的力量。念念止恶修善,清净身、口、意三业。这样心不离佛,是定;念念觉照,是慧;止恶修善,是戒。所以真能念佛,戒、定、慧三学当下具足,这的确是殊胜方便。

  净土的要义,在心不离佛。这样的修法是即动而静,即俗而真,即事而理,即浅而深,即生心入佛心,即凡境为圣境,即法第,即顿圆,即散心,即一心。唯贵深信!

  第二节念佛的哲学

  念佛,可以说是一种“信仰的哲学”。净土思想,则是阐明这种信仰哲学的代表。根据佛教经典,念佛往生净土的思想,远自印度传来,开始于释尊在耆阇崛山的说法。其次,经过王舍城,祗园精神的说法以后,净土思想更加显着。至公元150-200年,方才有净土三经的出现,这已经是佛陀灭度六百年前后的事了。印度念佛思想的起源,是从尊重佛陀的人格而来的。佛陀住世时,众多的弟子跟随佛陀,有疑即问,而毫无精神上的不安,这可以说是既现实又理想的生活。可是,佛陀入灭后,佛陀那庄严和蔼的相貌无从拜阅,而佛陀生前的伟大人格,深刻地留在了佛教团体大众的心中,无法消除。僧众思念佛陀的情意至切,尤其是逢到烦恼生起,或者逢适灾难苦厄之时,切念佛陀的心情更加殷切。因此,设法观想佛陀,以俾资其提高精神力量,竟发展成为“观佛”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做“三昧的精神集中法”。《观无量寿经》和《般舟三昧经》就是由这个立场而产生的经典,而这些经典描写的“观佛”方法,有三种主要的条件:第一,对于佛陀要有强烈的思慕心;第二,要有热诚的见佛欲求;第三,要有积聚精神的训练。达到这三个条件,就可以见佛。

  在观想佛陀的修法过程中,竟分出了二种倾向:一是唯心论的倾向;二是唯名论的倾向。这二种倾向的渊源,均见于般若部的经典,尤其是《文殊师利所说般若经》和《般舟三昧经》,算是净土教义较早的资料之一。在这两部经里面,唯心与持名的两种倾向,却是混在一起的。在《文殊师利所说般若经》里,佛陀的本相是一种真理实相的佛陀:“我观如来如如相、不异相、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不在方、不离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净相,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这是曼陀罗仙的译文,几年以后,僧伽婆罗所译该经时,加了这样的一段文字:“如来法身本不可见,我为众生故来见佛。法身者不可思议,无相无形,不来不去,非有非无,非见非不见,如如实际,此光明者,是般若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是如。”

  这是“实相观的佛陀”,是般若的思想。在该经的后面有一段经文,是唯名论的:“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以上叙述“般若”和“见佛”的。在《般舟三昧经》里,见佛的观想和唯名论的倾向,也是混在一起的,经云:“具足不坏信心,不破精进,智慧殊胜和近善知识者,能成熟三昧。”又云:“一心不乱,续念名号者,能见庄严净土。由此修念,心中现佛,心见心自体,佛见佛本身,是名涅盘,动起想念,即生迷妄之世界。”这也是一种实相观佛的见佛。

  见佛也就是念佛,见佛的思想与般若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般若》,《法华》、《华严》等经典、都非常重视念佛三昧。阿弥陀佛过去在世自在王佛下为因位法藏菩萨,而发起四十八愿,尔后修六度,结果具足了福德智慧。在《般若经》里,常说过有像如此之菩萨大愿的。《般若经》里的诸愿和四十八愿,是一脉相通的思想。若无般若的思想基础,即无以利他为内容的自利大愿。念佛的思想,是由于归依佛陀的伟大人格所发展的。救济的思想,是起源于因位慈悲摄取之行,而随着“本生谭”考察之发达,后来得到《般若》、《法华》之助力,再被《华严》思想所转,而最终变成了念佛的思想。

  念佛思想的演变,第一是发源于欣慕佛陀之人格(佛陀住世时),第二是变成了忆念佛陀之庄严相貌(佛陀示寂之后),第三是发生了观想的方法(三昧的修炼法),第四是发展成了专持名号。究其内容就是由于彻底的信心,欲求往心净土,与佛永久住在一起,以求达离苦得乐为最后目的。忆念——观想——持名——信心——往生成佛,就是念佛思想的发端和过程。把观想、持名、信心、净土等重要思想,组成一个有体系的净土宗派,则是中国的善导大师。善导以后,观佛倾向渐废,持名念佛倾向风靡整个佛教教法,并非限于净土一宗。而念佛亦成为佛教修行之基本行法之一。

  念佛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出四种念佛者,即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略述如下:

  第一,持名念佛。谓专心持念佛之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作为恒定的功课。如是岁如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如《文殊般若经》所说:“有一行三昧,修是三昧者,速得佛菩提。欲入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坐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念中能见去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与一切功德无二,如是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虽阿难总持多阐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是名持名念佛。

  第二,观像念佛。谓观佛像,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本性佛从而显现,如是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如《大宝积经》说:“佛本因中,为大精进菩萨,因见比丘画佛形象,发心出家,持画(左叠右毛)像,入山观察,观此画像,不异如来,成就五通,得普光三昧,见十方佛。”是为观像念佛。

  第三,观想念佛。谓观想佛之妙相庄严,相好圆满,观想纯熟,则三昧现前。此中有二:①观一相,于三十二相中随观一相,皆减重罪,如《观佛三昧海经》云:“佛为父王说白毫观,右旋宛转,犹如秋月,十棱成就,内外通明,如白玻璃筒,亦如暗夜中明星,观成不成,皆灭九十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数劫生死重罪,常蒙摄受。②观全身,如《坐禅三昧经》说:“若求佛道入禅,先当系心念佛生身,不念余法,但念佛身,处化虚空,如大海清时,有金山王,相好圆满,出无量清净光明,于此虚空青色之中。常念佛身,便得十方三世诸佛,悉在目前,若心余缘,还令摄住,除无量劫罪。”是为观想念佛。

  第四,实相念佛。亦名法身念佛、觉性念佛。谓观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实相,乃无形无相,犹如虚空,而心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续,则三昧现前。如《文殊般若经》云:“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如观自身实相,观佛亦然。”《大智度论》亦云:“不以色身及相好念,以佛身自无所有故,以无忆故,是为念佛。”又如《占察经》云:“思惟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华严经》亦云:“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念一佛时,即一切佛。”是为实相念佛。

  另外,有念佛三昧法,即一心系念一佛之名号,且观想佛之三十二相好光明,及其于众中之说法,如此念念相续不断,则能于定中见佛,亦得以往生佛国。净土宗以念阿弥陀佛为修行法门,若行者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至诚持念佛号,则命终时,即能往生阿弥陀佛国,称为念佛往生。阿弥陀佛的本愿,使念佛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故信解其本愿念佛,称为本愿念佛。此乃由佛的智慧而起,故又称智慧念佛。日本净土真宗常引智慧念佛之说,又谓末法浊世的众生根机劣钝,不堪义解,持戒或观想等行,仅信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以往生,此称愚钝念佛。至于不参其他行法,专心持名愿生净土者,称为专修念佛。若以自力精进持名,则称自力念佛。反之,若以阿弥陀佛赐与之信心,自然促成念佛者,则称他力念佛。持名念佛与观想念佛并行者,称为事理双修念佛。

  诸经所讲念佛法门,归纳起来虽然有如此四种,但众多净土行者,多侧重于持名念佛,以此法门下手最易,三根普被,由浅入深,殊胜方便。行者具体该怎样去修持念佛法门呢?仍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

  善行福缘,是菩提善根的正因。如诸经所说,不发正觉菩提之心,虽六度万行,经恒沙劫,终不成佛。万善的根是谓之因,尤须一切福德助成菩提,以福济慧,求福求慧,以事实充实理,辅助入,谓之缘,所以各有因缘。善根的发起,必有种种善缘为助;福德的发起,亦必有种种福缘为助,是以各有因缘。《观经》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化;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修净业念佛行者的前提。证善根者,《大悲经》说,“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盘界,不可穷尽。”证福德,《大品般若经》说:“若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刹。”有人问,此土单修圆顿,不愿往生者,宁可谓之少善根?圆钝之人,虽悟一心,尚余后有,正宜求往生彼国,亲近阿弥陀佛。若有自负圆人,不愿往生,亦是善根薄者。故而,在《华严经•入法界品》说:“遮那会上诸大声闻,不见佛者,以善不同故。本不修见佛,自在善根故。所以知道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

  初学净土的行者,应该知道处于恶世,念阿弥陀佛名号,有其不可思议,说不尽的好处。释迦牟尼佛愍念娑婆世界的众生,于诸多经典中一再叮嘱,鼓励念佛。行者感念佛恩,信受奉行。即行发行,净念相继,一心念佛。特别是持名念佛,名具万德,一句佛号圆满具足一切法之功德。专修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能“了生死,生西方,见弥陀,信佛语,依教行,老实念,莫换样。”有关念法之妙行,有个人修及集体修两种方式:

  一、个人修。一切修行,不论出家在家,当依时节因缘,不可以含糊勉强。若真用功,不论工作的繁忙与空闲,生活环境的闹与静,都应该制定自己每时的念佛功课,一时不懈怠。若修持名念佛,计划每时念佛十万声,那一定要完成。

  二、集体修。行者若发心参加佛七,按其念佛的各种仪轨,持八关斋戒,身、口、意之业熏修,求净心念佛为主。净土思想传入中国,慧远大师在庐山结莲社念佛,是集体修之发端。

  念佛法门为释迦牟尼佛教示,浅事持,深理持,事可达理,以理亦不碍事。阿弥陀佛大愿功德,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唯一句佛号,行住坐卧,一切处所,均可修持。是方便之胜方便的法门。行者要至诚心念,从心持、口出声,耳听明、摄还归心,这样念念是佛,句句听清,杂念自然消迹,心净澄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行者,认为生活忙碌,休闲时已经劳累了,无暇念佛。如何解决这样矛盾呢?古代有很多的行者,他们将生产与念佛巧妙结合,如黄打铁,打一锤,一声佛;织布女,一声梭,一声佛。现代的生产工作当如何结合呢?行者宜自己去思索发现。

  第三节九品往生观与十六行观

  当一个学佛行者具足了信、愿、行净土三资粮,虔诚念佛,必能从内心深处觉悟出人生的无常,觉悟生老病死的轮回之苦,就不愿在娑婆世界受苦了,得到善知识的开导和佛法的滋润,启开了对极乐世界或者其他净土的信心和向往,彻底看破这世间,放下世间的各种假相,一心念佛,从此便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具体怎样的往生呢?《观无量寿佛经》里提出了“九品往生”的方法,可以说是所有的净土经典中将往生方法,描绘得最为详细的。也是净土行者临终如何证明往生净土最重要的经证。现将“九品往生法”作扼要之阐释。

  九品往生,又作三辈生想,一九之生。修习净土法门,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为九品。即:①上品上生者,先发三心,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次修三业,即“慈心不杀、具诸戒律”、“读诵大乘经典”、“修行六念”。若行者精进勇猛,临命终时,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②上品中生者,亦发三心,然于大乘法不能受持读诵修行,唯能了解第一义谛,深信因果。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等无量大众,持紫金台,授手迎接。③上品下生者,亦发三心,然于大乘经典不能诵持读诵解义,唯信因果。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诸眷属持金莲花,化作五百化佛,授手来迎。④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行者所;行者见己,心大欢喜,见已身坐莲花台。⑤中品中生者,一日一夜持八戒斋,或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行者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花至行者前。⑥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行者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愿,至心信乐即得往生。⑦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诽谤方等经典,多造恶法,无有惭愧。但此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题,除却千劫极重恶业,复教令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除却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来迎。⑧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只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法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临命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为赞阿弥陀佛十力威德,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地狱猛火化为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⑨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此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即见金莲花犹如日轮,往其人前。

  以上九品往生,净影寺慧远大师以之为求生净土者之九种观法,而善导大师则以之为求生净土之实践方法,二者皆以九品为凡夫。慧远大师以四地至六地之菩萨为上品上生,初、二、三地之菩萨为上品中生,种性以上之菩萨为上品下生;又以小乘前三果之圣者为中品上生,见道以前之内外二凡为中品中生,见道以前之凡夫为中品下生;而以始学大乘之人未辨阶位,故依过之轻重分为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天台宗则以习种性(十住)以上之菩萨为上品,外凡至十信为中品,凡夫为下品。有关九品往生之阶位,诸经异说颇多。

  从九品往生中,可以知道上品往生的众生,都一定要发菩提心。而且是无相菩提心,依《大智度论》卷四十四说,菩提就是无上佛道的意思。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的最终目的,便是希望像阿弥陀佛一样,像诸佛一样完成开发潜藏于每个众生内心中无上光明的智慧“菩提”觉性。不发菩提心而念佛,即不能与阿弥陀佛的无上度生本怀相应,就不能上品往生。而依《大乘义章》卷九说,发菩提心有相发菩提心、息相发菩提心、真发菩提心三个次序。要求往生上品的众生,必须首当每天将愿出生死、愿证涅盘、愿度众生、愿成佛道的心愿,时时刻刻,谨记心间。以此发愿来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当念佛行者发誓与阿弥陀佛共证佛果大涅盘境界的愿心时,应该起愿修行,时时刻刻念佛不断,誓入念佛三昧,誓见阿弥陀佛。当行者进入一心不断的定境之中,甚至亲见阿弥陀佛现前摩顶,预记临终必生净土时,这颗随阿弥陀佛誓证大涅盘相的成佛愿心,才能真正激发出来,永不退失。以此念佛、见佛的三昧念心,来化导众生念佛,信众必定为其德行所感召,坚持净土,随其念佛。净土行者念佛至此程度,才能称为真正到发出有相菩提心来利益众生,真正做到为成菩提佛道之相而发心。

  当念佛行者在有相观佛的忆念上有了相当的基础,或者对佛报身、化身、法身实相空义的理论有了相当时间的分辨与体悟,便能理解如何从有相发菩提心念佛的阶段,进入无相发菩提心观佛的境界。《释净土辟疑论》中说:“诸佛法身本无生灭……实无有佛从彼西方而来此娑婆,授手迎接,亦无有佛引彼众生往生净土。但是如来慈悲,本愿功德种子,增上缘力,分诸与佛有缘众生念佛,修福作十六观,诸功德力以为因缘,自心变现阿弥陀佛来迎行者,随化佛往。言彼佛遣来,不是实遣,但是功德种子,与所化生,时机正合,令见化佛来迎,故言彼遣。而实不遣。”又说:“阿弥陀佛悲愿功德,湛然常寂,无去无来。众生识心,记佛本愿功德胜利,自心变现,有来有去,迎接行人,见有往生,是自相分,非关他也。故《金刚经》说佛不来不去,约佛功德说也。《观经》说有来有去,约众生心相说也……。”这种从有相发菩提心念佛,忆佛的功夫纯熟后,进而修无相发菩提心念佛、见佛的道理,不随佛色身相见佛,而以修证法身空寂的深广心来实相念佛,见佛法性,就叫做息相发菩提心。

  《观无量寿佛经》上说:“……次当想佛,如何观想?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无上法身修正因缘。”当念佛者观佛三昧成就,解行相应,便见“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而成就上品往生的深广心,深悟“一切诸国佛土与众生自心,皆如梦幻,无所从来,亦无所至。”往生净土,“佛实不来,心亦不去,感应道交,惟心自见。”(见《净土或问》)

  念佛者若能成就“无生而生”之心往生极乐世界,生到净土之中,承此理观功德所感,便能随意听闻菩萨大众演说无相发菩提心的修持深义,当下即悟无生法忍,得证一分佛智光明境界。当念佛者在净土中,进入初地菩萨度生愿行法的行列,方可称为真正巩固了无相菩提道行。净土行者发菩提心至此程度,以此功德回向净土,必得上品往生无疑。

  中品往生的行者,亦分中上、中中、中下三种。中品上生者,终身以持戒为重,以此持戒功德,回向极乐世界,必得中品上生。依《观经》所说,此品往生者,在临终之际,会看到阿弥陀佛来到面前,为其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出家修行法。这就证明了这个持戒净土行者的发心,与阿弥陀佛所赞叹的出家修行的“发心相应”,才能感得阿弥陀佛来为他开示这些解脱真理。由此可知,中品上生受持八戒、或者十戒的发心如同出世阿罗汉一样,以追求真理解脱的心来守持戒法。当行以念佛来摄心持戒,并随侍将持戒、念佛的清净心念回向极乐世界,随时发出厌离娑婆、愿生净土,见佛闻法,了脱生死的坚固信愿时,便能逐渐进入出世禅修的证境。这就是禅、净相通的初步相应心态,而在临命终时,感召阿弥陀佛现身接引,获得中品上生的莲位。

  中品中生者,并不是只要终生有一日一夜的时间来斋戒念佛,就能中品中生。而是行者是否能够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确实做到一心不起爱欲,一心不起妄想、一心不昏沉、不睡眠,心能清朗平静地沉浸在念佛的光明之中,这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必须凭借经常锻炼,培养斋戒念佛的平静心态,方能渐次达到,千万不能误解。末法时代的众生,从无始以来积集的业障烦恼太多,太多!若能发“出苦”心来修行念佛,反省审思自己的过失,确实达到了“一日一夜”不昏沉、不散乱、戒德成就,必会于临命终时,亲自见到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诸上善人前来接引。

  中品下生者,必须在世时做到行世仁慈,具备利益众生的福德资粮,守五戒、行十善,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也就是说,生前有良好道德而心地善良的人,他在临命终时,逢善知识为其广泛地讲解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法界环境,及天人众生快乐修行的情形,同时听到善知识为其解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修行过程,闻已而心生欢喜,净信不疑,便能感其光明显现,看到阿弥陀佛引领众多比丘、天众来到面前,阿弥陀佛手持一朵莲花,身放金色光明,照在莲花之上,使莲花亦呈无数光芒,当这莲花的光芒射到行者身上,行者顿时感到自己已经坐在了阿弥陀佛执持的莲花台上,一刹那,便已生到极乐世界。

  下品往生的众生,大约都是有恶行劣迹的人。下品上生者,虽恶行劣迹严重,但不毁谤大乘方等佛经,在命临终之际,因到善知识为其讲解大乘经典或者三藏十二部经的分类经题要义,皆能信解不疑,而能诚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使其黑暗之心为佛号所净号,内心的罪恶阴影能消除很多,从而启发宿世念佛的光明善根,与阿弥陀佛的大悲按引愿力相应,所以感佛临终来接引,往生净土之中。

  下品中生者,因生前犯五戒、八戒;出家行者犯具足戒,沙弥戒,又偷盗僧物及现前僧物,以不清净的心为众宣讲佛法而没有惭愧之心,恶事做绝,反而沾沾自喜。这种人本该入地狱,因此在命临终时感召地狱业业强烈显相,使其痛苦万分。如果逢遇善知识发大慈悲心,为他开说阿弥陀佛所具的十力威德内容,令其痛苦心念转移到思念阿弥陀佛的光明神力接引上,并且在他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心后,为他赞颂是经过戒、定、慧的修持,得到解脱,解脱知见成就的大圆满成道者,因此具有广大的神通力量。只要众生一心思念阿弥陀佛光明接引神力,竖立起坚定信念,就能在临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亲近阿弥陀佛。罪恶多端者,若能在听完善知识所说佛法后,当即生起强烈有力的忆佛力量,转地狱猛火为清凉心风,招感净土天华随着清凉心风所吹便会冉冉飘到面前。一朵天华,香气四溢,皆有阿弥陀佛变化的化佛及化菩萨站在上面,双手敞开,迎接往生净土。行者顿时看见自己坐在化佛手持的金色莲花上,一念之间,便已生到极乐世界七宝池内的莲花之中。

  下品下生者,乃是犯下五逆十恶,无恶不作之人。在其命终的时候,因其万分痛苦,无法修观忆佛,如遇到善知识为他开示净土法门,教导他如何观想念佛,诚心忏悔,皈依阿弥陀佛,发虔诚心,至诚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声声不断,坚信念佛往生。就在念念“净心”念佛声中,每一念念佛的当下,都消除了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使其心地阴沉黑暗之相刹时扫除,转现清净光明的正念之心。当即看到一朵像太阳般光亮的金色莲花,出现在他的眼前,刹时看见自己身坐在金色莲花上,一念之间,便已往生极乐世界。

  净土行者最重视九品往生的经论,所以在亲友临终之际,莲友们多往床前念助往生。而九品往生与“十六观法”有着密切的连系,十六观法前十三观称为“定善观”,所谓定善,就是息虑凝心,进入禅定观想的意思。后三观即九品往生观,称为“散善观”。散善就是废恶修善,以善乱状态下的心,停止作恶,同时去做善行。

  “十六观法”出自《观无量寿佛经》,又被称作十六想观、十六妙观、十六正观或十六观门。念佛行者由忆念弥陀之身与净土,得以往生西方,总其观行有十六种:

  (1)日想观,又作日观,日想。正坐向西,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开目闭目皆令明了。

  (2)水想观,又作水观,水想。初见西方一切皆是大水,再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

  (3)地想观,又作地观,地想,琉璃地观。观想地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一一宝各有五百色光等。

  (4)宝树观,又作树观、树想。观极乐国土有七重行树,七宝花叶无不足具,一一花叶作异宝色,又一一树上有七重网。

  (5)宝池观,又作八功德水想、池观。观想极乐世界有八功德水,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花,摩尼水流注其间演妙法。又有百宝色之鸟,常赞念佛、念法、念僧。

  (6)宝楼观,因作此观想即刻成就上述五种观法,故又作总观。亦作总观想,总想观。观想其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中无量诸天作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不鼓自鸣。

  (7)华座观,又作华座想。观佛(阿弥陀佛)及二菩萨(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所坐之华座。

  (8)像观,又作像想观、佛菩萨像观、像想。观想一阎浮檀金色佛像坐彼华上,又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侍于其左右,各放金光。

  (9)真身观,又作佛观,佛身观、遍观一切色身想。观想无量寿佛之真身;作此观想即可见一切诸佛。

  (10)观音观,又作观世音观,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观想阿弥陀佛胁士中之观世音菩萨。

  (11)势至观,又作大势至观、观大势至色身想。观想阿弥陀佛另一胁士大势至菩萨。

  (12)普观,又作自往生观、普往生观、普观想。观自生于极乐,于莲花中跏趺坐。莲花开时,有五色光来照身,乃至佛菩萨满虚空。

  (13)杂想观,又作杂观、杂明佛菩萨观、杂观想。对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现大身满虚空。即杂观真佛、化佛、大身、小身等。

  (14)上辈观,又作上品生观、上辈生想。往生净土者依其因,而有上、中、下三辈,三辈复分上、中、下三品,总为九品。上辈观即观上辈徒众自发三心,修慈心不杀行等,临终蒙圣众接迎,及往生后得种种胜益之相。

  (15)中辈观,又作中品生观、中辈生想。即观想中辈徒众受持五戒、八戒、修孝养父母之行等,及感得圣众迎接而往生等相。

  (16)下辈观,又作下品生观,下辈生想。即观下辈徒众虽造恶业,然临终遇善知识,而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因得之以往生,及蒙种种胜益之相。

  慧远大师《观无量寿经疏》卷本将此十六观大别为二类,初之七门为观依报,后九门观彼之正报。又后十观中,前五门明佛菩萨观,次一门明自往生观,再次一门明佛菩萨观,后三门明他生观。智者大师之《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则分之为三类,初之六观观依果,次七观观正报,后三观明三辈九品之往生。慧远等净土祖师,皆以此十六观为定善观法。善守大师则称,唯初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为散善;又定善之中,初七观为依报观,次六观为正报观。

  第四节藏传佛教的“颇哇法”、弥勒修法及阿弥陀佛修法

  藏传佛教的净土法门亦为殊胜,格鲁、宁玛、萨迦等教派都有《极乐愿文》。藏区的喇嘛虽不完全素食,但他们是绝对戒杀,只吃三净肉。从四川的康定到后藏,每年皆有一次吃哑巴斋的法会,专修《十一面观音法大仪轨》,隔一日不吃不语,专诵咒持久礼拜,故俗称吃哑巴斋。其法会及盛大、仪轨之完善,超过了汉传佛教的念佛打七法会。另外有修往生净土法门,被称之为弥陀法,其仪轨就是密宗之修“颇哇”。还有往生兜率净土的弥勤修法以及阿弥陀佛修法。故将此三法择要简介如下:

  颇哇法

  藏语“颇哇”称为转意,又译为“迁识”、“神识迁移法”。是一种练习打通顶门梵穴,而欲图达到自主生死的方法。“颇哇”法被认为最迅速的法门,感应最快,最捷,直接打通顶门。开顶之后,有些行者一天就得到成就,也有需要几十天才能成就,这要根据不同的缘故。

  修“颇哇”首先观想上师,有偈云:

  先作宝瓶气,风息三七遍。

  用意提神识,经脊椎上行。

  于三七灵轮,一一轮提升。

  上升复下降,相应诵真言。

  此所诵真言,但全二声半。

  诵真言之声,呼出高且响,

  导能知神识,趣入净乐界。

  临终时一至,转识顿成就。

  此偈叙述了“颇哇”开顶的整个过程,但此法有常修及临用两部分。其常修方法为:

  观想自身成金刚佛母,当体空明。于脊椎处有中脉,上大下小,下抵会阴,封口;上达梵门,开孔如天窗。头顶上有根本上师金刚总持,其体亦空。体之中心,亦有智慧中脉,通过一条管道,自心与上师之心相通。

  观想上师金刚总持心中是□(吽),蓝色光明,细如毛发,直立。自己心中亦有同样之□(吽)字,即自己的神识。

  如是观想后,修宝瓶气21遍。

  观想上师心中的□字下端□,伸长如钩,下垂入自己的心中,钩住自己心□字上部,向上提声。于是高呼“嘿”!观想□字上冲梵门。至此呼“降”,想自己心中□字,循中脉下降心轮。于□字一升一降,共21次。

  至于临终的运用,即观想自己心中□字被上提,冲入上师心中□字,合而为一。

  藏传佛教各教派都认为“颇哇”法修成,死者神识就往生净土,住于不可思议之境。

  弥勒修法

  藏传佛教有“尊长瑜伽”法,即“噶登拉甲”故修法及仪轨都较复杂。法尊法师曾译,阿旺堪布传授于汉地。非一般行者所能具办修持。故法尊法师再译“弥勒修法”,特录于下,供行者参考。

  先修四皈依及发心四无量心,次以净空真言净诸世界。再想空中莲月座上,自心变成金色□们字,次成龙华树枝上有君持□们字严饰,彼放光收复,自成圣弥勒圣尊,其身金色,相好圆满,右手当胸作说法印,左手定印,持龙华枝茎。华齐耳开放,上有君持,发髻之前顶戴宝塔,披着鹿皮,覆蔽左乳,身系梵线,作金刚跏趺座,天衣众宝而为庄严,心间月轮上有□们字放诸光明,从睹史陀天请智慈尊。

  班□三摩□。□吽哪贺。

  种子周匝咒鬘围绕。

  嗡们梅达日耶娑哈。

  诵满百万是根本承事。诵:

  嗡玛底玛弥日底娑哈。

  生圆满慧。诵:

  嗡末黑末黑摩哈末黑娑哈。

  成广大利他,后应久修四无量心,广发大愿。

  暇日应修礼供,诵弥勒百名,誓愿陀罗尼。若能具足法行,清净尸罗,洁净而修,速得感应之相,故加持极大。(若加前后供养赞颂等,与余大仪轨无别,结缘法如余处说。——译者法尊法师述注。)

  还有一极略修法如下:

  弥勒像前阵设八供,先修皈依发心四无量心。诵:“嗡虚奈达,贾那班□,娑拔(左口右缚),阿玛廊杭。”一切皆空。次心中有金黄□们字,转变自成弥勒慈尊。诵“嗡梅达日耶达日”,其身金黄,一面二臂,作说法印;左手持龙华树枝,其华齐耳开敷,梵行装束,天衣为裙,上披鹿皮,覆蔽左乳,发髻之前顶戴大菩提塔,相好圆满。余忿怒神所不能胜。二足形状随自信解而修,次请智慧慈尊,诵“班□三摩□,□吽哪贺。”双手合什,额上嗡,喉间阿,心中吽。次三诵:

  嗡梅达日,底利吒,嘅达底叉贺。

  加持坚住。心中月轮安立咒鬘,随力持诵:

  嗡阿集担□耶,萨日(左口右缚)萨埵,三摩耶,玛奴迦达娑哈。

  临完坐时,皆收入空,仍起天身,回向诸善。平常暇时,随力供养赞颂,诵《弥勒百名经》,及誓愿陀罗尼等。

  阿弥陀佛本尊法

  藏传佛教修持阿弥陀佛法,最容易得到成就。其修法如下:

  双手结定印,即手仰掌,相叠,左右手拇指及食指捻成圈,置脐下。或结根本印,即两手先交抱如拳,竖立二中指相触成圈,置胸前。

  静坐观空。从空中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极乐世界最为庄严。修法行者把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想象在空中。

  一刹那间,行者自身变成观世音菩萨,一面四臂,全身白色透明如水晶,面现喜容,头戴五佛宝冠,天衣璎珞,众宝严饰。二手合掌,捧青色宝珠。次右手持水晶念珠,次左手持白莲华。白莲华渐渐放大,至无限大,上面跏趺坐差红色的阿弥陀佛。这是行者观想自身的变化。

  此时,观想对面的虚空出现阿弥陀佛,坐千叶莲花上,身面红色,手结定印。定印上有钵,满盛甘露,身披三衣,身放无量光明。右为观世音菩萨,白色。左为大势至菩萨,青色。此两菩萨侍立在旁,身体略朝向阿弥陀佛。周围有十方喇嘛,诸佛菩萨重重围绕。这是行者观想虚空中的度化。

  此身变化的要诀,先变自身为四臂观音,再由四臂观音的白莲华上变自己为阿弥陀佛。此时坚定自己的信念,决定成就阿弥陀佛。

  观想自己心中出现□(舍)字,放出白光,而空中的阿弥陀佛心中亦有□(舍)字,放红色光,由上射下,红白二光互相融合。诵阿弥陀佛心咒108遍:

  嗡,阿弥爹哇,舍。

  诵阿弥陀佛经生咒108遍:

  嗡,别妈打咧,吽。

  此时,再静坐入禅定,仔细观想阿弥陀佛心中红色的□(舍)字,由佛右鼻孔出来,入于自己的左鼻孔,而至自己心中,与心中的□字相融合,放大光明。再现自己心中的白色光明□字,亦从右鼻孔出去,入于佛之左鼻孔,而达佛心中的□字,二者融合为一,于是自己与阿弥陀佛成为一体,无二无别。

  一念不生,一心不乱地入定,自己即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自性,众生的佛性为什么不见了?禁不起社会上种种邪恶的诱惑,无始来的烦恼习气现前,所以佛性不见了,就这么回事情。 佛性不见了,是不是真的不见?不是。佛跟我们说,是我们有障碍把它障住了。什么东西障碍了?烦恼习气障碍了。如何恢复?如理如法地修行。 这个如理如法,我们再说得明白一点,是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不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这个“去做”就是修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