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


2014/9/4    热度:420   

蔡礼旭: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

 

  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非礼之礼。似是而非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要会明辨,行善才会行得正确,否则很可能是以善心行了恶事。

  “非信之信”。你答应别人,好像是守信,但是那件事是欺骗其他人的,就是非信之信。信与义配合才是真正的信。若非真正的信义,你还遵守,就是助纣为虐,就是非信之信,一定要会判断。

  “非慈之慈”。看起来很慈悲,对人和和气气,这是《论语》说的“乡愿,德之贼也”。“乡愿”是指所有的人看他都很顺眼,连坏人看他都很顺眼,实际上他是个不能明辨是非的人。孔夫子说这样不好,看到每个人都不得罪,看到坏的行为也视若无睹,把社会的是非善恶都混淆了,这样的人是“德之贼”。所以,面对恶人要能正直地指责规劝,才是读书人的气概。如果你对每个人都很仁慈,让恶人、或者你的孩子,因为你的慈反而做了很多坏事,而你都没有制止,就是“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你的宽容让人家有机可乘,是没有智慧的宽容,所以是非慈之慈。

  “非礼之礼”。我们要能判断,对人恭敬的动机是什么?假如是为了一己的私利,这就不是真正的礼貌,而是另有目的。

  所以,善恶要会分辨,分辨清楚之后,善要积极去做。

-----------------------------------------------------------------------------------------------------------------

更多蔡礼旭老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任何一种佛法,只要有人做到这八个字,没有不成功的。所以说,只念一个佛的名号,只要至心受持就有如此大的功德。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