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父母的教诲要恭恭敬敬领受
2014/9/4   热度:277
蔡礼旭:父母的教诲要恭恭敬敬领受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在教诲我们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去领受。父母责罚我们的时候,应该虚心接受,好好检讨,反省改过。父母有一分爱护我们的心,希望我们能够增长德行,才会教育我们、责罚我们。但听说现在的孩子都是“一言九顶”,“顶”是顶撞父母,对于父母没有恭敬心。这时我们需要反省我们对父母讲话是否恭敬?上行下效。假如我们对父母讲话不耐烦,无形当中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有人说:“假如父母误会我们,也不解释吗?”父母在教训我们的时候,情绪有时比较激昂,你再回嘴辩驳,只会让情况愈来愈糟,结果父子之间可能就会吵起来,所以此时应该静静聆听。现在的人喜欢辩驳解释,都没有去正视自己做错的地方。所以,在接受他人规劝的时候,人家讲了五句,其中四句是对的,你没有注意到,却立刻要解释那一句他讲错的,这样以后可能就没有人给你提建议了。 因此,即使父母确实错怪你了,你还是要忍下来,等父母情绪稳定了,他们会觉得自己太过分,可能还会主动削水果给你吃,主动过来跟你聊两句,意思就是没事了。假如你处处都能忍,父母会愈来愈佩服你。如果你赢得父母的尊重和佩服,往后你跟父母讲话,他们就能听得进去,所以要沉得住气! 当父母责罚的时候,假如骂得很兇,父母又有心脏病,要视情况赶快离开,可能他看不到你,气就消得比较快。孔子有一位学生叫曾参,非常孝顺。有一次他被父亲责罚,一气之下,父亲就拿起旁边的棍子打他,结果他被父亲打昏了。后来曾子去见孔子,孔子骂他不孝。曾子吓了一跳,我连跑都不跑,怎么说我不孝?孔子说:“假如你的父亲失手把你打死了,你就是陷父亲于不义。如果把你打死了,谁最痛苦?父母最痛苦,从今以后几十年的日子,他将如何承受痛苦的煎熬!”所以,孔子告诉曾子,“小杖则受”,父母用小棍子打你可以接受;“大杖则走”,拿起大棍子时要赶快跑。处处替父母着想,就是学活了。 我也问过小朋友,假如被父母处罚,内心是什么想法?或是你的孩子被你处罚之后,他是什么想法?孩子最多的答案是:“好衰,被父母骂!下次做错事不要被父亲看到就不会被骂了。”这样好不好?孩子的心理,我们要敏锐地去观察,才能引导他树立正确的态度。当老师的要帮父母说话,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教育是对孩子的一份爱心。我就问学生:“一个人发了脾气以后,会不会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没见过!发完脾气后,身体会觉得疲累,因为一发脾气,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毒素,要三天才能清除,所以发脾气对身体有很大的损伤。 为什么父母知道发脾气对自己身体不好,还是要管教你?因为怕你不学好,怕你人生没有建立正确的人格、态度,为了你好,宁可伤害自己的身体也要教育你。所以,你要体谅父母的用心,要对得起父母的教诲,往后绝对不能再犯。要学习颜渊的德行,做到“不二过”,下次不会再犯。 我们应该抱持着挨骂就是换得进步的心态,每次被教训之后,就想我一定可以再进步,要赶快改正过失。孩子被教训之后,能有如此的心态,就能珍惜机会提升自己,不是情绪化,而是理智地面对事情。 ----------------------------------------------------------------------------------------------------------------- 更多蔡礼旭老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度众生,把众生分做三等。第一等是“根熟”,所谓根熟,他能相信,你教他专修、教他念佛,他会死心塌地去修,他会死心塌地念佛。这一种根性的人,这一生一定能往生成佛。第二种是“根没熟的”,没熟的,他能听,他不能接受,或者能接受,他不能奉行。他还贪恋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没有办法放下,这是迷。第三种,“没有善根的”,完全没有善根的,你跟他讲,他完全排斥,甚至于还要毁谤。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我们要有智慧、要有耐心去帮助一切人。没有善根的,我们要给他种善根,帮他种善根,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根没熟的,我们帮他增长善根,使他能多听经、多念佛。虽然他这一生不能往生,我们也要帮助他增长善根。一心一意念佛的人,这种人最有福,因为佛菩萨所接引的对象,是真正相信、真正肯念佛、真正发愿求生之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