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化法四教“三藏教”之研究──以《教观纲宗》为架构(2)
2014/9/3   热度:508
(三)菩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因果通三世,佛法里头所说的“欲知前世因”,你要想知道你前一生种的是什么因?“今生受者是”,你这一生的遭遇、享受就是的。“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想知道:我来世是什么样的果报,我这一生起心动念所做所为那就是。今生种的因,是来生果报;今生这果报,是过去生中的因,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大乘佛果,其实在原始声闻乘三藏中就含有菩萨的教义。[134]智者大师云:“三藏教诠因缘生灭之理,明菩萨藏义,亦应具有四门,今约《毗昙》有门,明大乘菩萨位。”[135]智者大师又以七项来谈论三藏菩萨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136]
1、发菩提心:“问曰:‘何名发菩提心?’答曰:‘缘生灭四谛,起慈悲四弘誓愿,即是发菩提心也。’”[137]智者大师对于四弘誓愿于《四教义》云:
四弘誓愿者:一、未度者令度者:即是天魔外道爱见二种,六道众生未度三界火宅之苦谛,令得度也。二、未解者令解者:即是爱见二种众生,未解爱见二十五有业集,令得解也。三、未安者令安者:即是爱见二种众生,未安三十七品一切诸道,令安道谛也。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者:此爱见二种众生,未灭二十五有生死因果,皆令得灭谛涅槃也。[138]
四弘誓愿:未度者令度,缘苦谛;未解者令解,缘集谛;未安者令安,缘道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缘灭谛。对于爱见二种众生,还在三界二十五有中轮回,缘生灭四谛,而起慈悲四弘誓愿,即是菩萨的初发菩提心。
2、行菩萨道,就是三阿僧祇劫行六度。“初阿僧祇劫”,即是从过去释迦牟尼佛至罽那尸弃佛时,即是五停心、别想念处、总想念处,外凡三贤之位,尚未进入暖法位,故不自知己身当作佛。“第二阿僧祇劫”,即是罽那尸弃佛至燃灯佛时,相当于暖法位,有燃灯佛授记,必知当来作佛,心未分明,故不向他人说。“第三阿僧祇劫”,即是从燃灯佛,至毗婆尸佛,相当于顶法位,此时了了自知作佛,亦向他人说。而智旭于《教观纲宗》云:
初阿僧祇劫,事行虽强,理观尚弱,准望声闻,在外凡位;第二阿僧祇劫,谛解渐明,在暖位;第三阿僧祇劫,谛解转明,在顶位。[139]
三阿僧祇劫:初阿僧祇劫,菩萨行事相上六度,故事行强,对于有漏道的理观仅能伏惑,故理观弱,若以声闻的行位来谈,是在外凡位;第二阿僧祇劫,对于四谛了解渐明,在暖位;第三阿僧祇劫,对于四谛观行转明,在顶位。
3、种三十二相业。经过三阿僧祇劫之后,六度已经圆满,更须种植三十二相之业因,《四教义》云:“此是入下忍之位,用此忍智修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以为三十二相之业因也。”[140]也即是以忍智修六波罗蜜而成百福之相,相当于声闻乘的下忍位。而菩萨经过“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141]的时间,来种植三十二相。所以,一般说百劫修相好因。而《教观纲宗》云:“六度既满,更住百劫,修相好因,在下忍位。”[142]
4、六度成满。指菩萨修行六度圆满,各有相貌:如尸毗王以身施鸽,是布施满的相貌;须陀摩王持不妄语戒,是持戒满的相貌;羼提比丘为迦梨王割截手足,安忍不动,是忍辱满的相貌;大施太子入海探宝,是精进满的相貌;尚阇黎仙人坐禅,鸟于髻中生卵,是禅定满的相貌;劬嫔婆罗门大臣分阎浮大地作七分,是智慧满的相貌。而此六度圆满,相当于声闻乘的下忍位。《四教义》云:“下忍智慧力强,烦恼力弱,用此智慧修行六度。能忍六弊,不惜身命,成六度也。”[143]
5、一生补处。补处,即指前佛已灭度,而此菩萨即补其位。《四教义》云:“释迦菩萨,在生迦叶佛所,为补处弟子,净持禁戒,行诸功德,迦叶授记,次当作佛,恐此由在中忍之位也。”[144]也就是迦叶佛灭度之后,释迦菩萨即补其位而成佛,相当于声闻乘的中忍位。
6、生兜率天。即指已舍阎浮之报身,上生至兜率天。《四教义》云:“于在此天用三种念处,修八胜处,为欲伏结清净,下阎浮提,神通变化,降伏天魔,四辨说法破诸外道,及度一切众生也,此中属中忍之位。”[145]
7、八相成道。指佛陀一生之化仪,从兜率天下生至入涅槃的八个阶段。《四教义》云:“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146]
三藏教开示界内钝根众生,令他们断见思惑,出离三界生死苦趣,趋向偏真涅槃,应属小乘,怎会有大乘佛果呢?那是因菩萨方便教化示现,给众生信心。在《法华经》云:
汝等当前进,此是化城耳,我见汝疲极,故以方便力,权化作此城,汝等勤精进,当共至宝所。[147]
由引文中得知,全程五百由旬的旅程,三藏教只走到三百由旬而已。因二乘人根性较钝,不堪受大乘法,一旦听闻佛道长远,久受勤苦方可成佛,便生怖畏、疲极、退道心,故佛方便示现二乘法,令他们入偏真涅槃,只到化城而已。所以,三藏教并没有实际成佛之义。藏教的佛果,不是真实圆满的报身佛及法身佛,是释迦牟尼佛方便示现于木菩提树下,以三十四心断结成道,为藏教之人转生灭四谛法轮、住世八十年、入无余涅槃,亦即所谓劣应身佛。
兹依据《四教义》、《维摩经玄疏》的分法,将菩萨位从发心至成佛的七个阶段,对应于声闻七贤位,以图示之:
菩萨修行次第
声闻七贤位次
发菩提心
发出离心
行菩萨道
第一阿僧祇劫
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
第二阿僧祇劫
暖
第三阿僧祇劫
顶
种三十二相业
下忍
六度成满
下忍
一生补处
中忍
生兜率天
中忍
八相成道
中忍、上忍、世第一,入涅槃
伍、结论
智旭的教观思想,基本上是继承智者大师、《天台八教大意》、《天台四教仪》的“五时八教”而成。然而,智旭对于《天台四教仪》偏于义理的说明,而略于观行的指引,乃著述《教观纲宗》,可见其对于教观一致的重视。所以,于《教观纲宗》开卷处云:“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148]可见教与观须相资并用,才能达到“教观双美”。
三藏教有大乘三藏、小乘三藏二种,小乘的三藏是指四《阿含》为经藏;《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印度初期大乘佛教,将四《阿含》、《毗尼》、《阿毗昙》等三藏,视为小乘佛教思想,以及后来传到中国为南北朝义理研究者所沿用,而将此三藏判为小乘。所以,智者大师将“三藏教”判为小乘,乃是沿用当时佛学分类法,而不是智者大师的独创。另外,智者大师依《法华经》云:“贪著小乘三藏学者”以及《大智度论》云:“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的影响,判三藏教为小乘。智者大师虽沿用前人的分类法,但所引用“三藏教”的经典,偏向于《阿毗昙》系统的诸论教说,且大、小乘经论彼此有矛盾、冲突之处,则以《中论》作为抉择法义的依据,故不同于学界所了解的四《阿含》。智旭则沿用净影慧远的观点,认为三藏教应“有通有别”,“通”指大、小二乘;“别”指小乘。智旭私淑天台教观,而不会局限于天台一家之说,又用唯识观点来解释其教义,可见其对佛法的互融性。
三藏教的义理,以生灭四谛来诠释缘起生灭的事相;以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来诠释正因缘,破斥外道的邪因缘、无因缘;以事六度来诠释事相的勇猛实践,可以使自他度脱生死,到涅槃彼岸;以实有二谛来诠释阴、入、界等实有不空为俗谛,真空不有为真谛。三藏教主要开示界内钝根众生,观色法是地、水、火、风、空五大所和合而成,心法是识大而成,就不会有我、我所的产生。如此观无我,能对治我执,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智者大师、智旭对于二世十二因缘、析空观的观点有所不同:智者大师是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来谈十二因缘;而智旭则是以唯识学的观点来谈十二因缘。智者大师主张人法二空,而智旭则主张人空法有的观点。
六即,是天台宗圆教菩萨所立的六种修行位次,智旭虽在前三教谈论六即,但也指出其义未如圆教的圆融相即。《教观纲宗》云:“又就彼当教,但有六义,未有即义,以未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也。”[149]因六而不即,又六而非佛。所以,智旭约四教来论六即,主要强调同一“教法”亦有次第之分,从不完善向究竟发展的过程。智者大师的著作中,约四教来谈论六即的,只有《四念处》。所以,智旭约四教来谈论六即,乃根据智者大师《四念处》的基础上,再予以发挥。
智者大师、智旭于“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中,观点上有些差异,今说明如下:(1)智者大师五停心的第五观为“界方便观”,智旭则以“念佛观”代替。(2)智者大师将别相念、总相念之体,分为性念处、共念处、缘念处,智旭则只作纲要性的介绍四念处。(3)智者大师将总想四念处分为四种,而智旭所主张的一观观四境,对智者大师来说只有总想念的前方便,必须达到境总观总才是总想四念处。(4)智者大师判三藏教的“外凡位”、“内凡位”为十地中的初地、二地──干慧地、性地,而智旭则于通教才有此阶位。(5)智者大师采有门的十五心为见道,智旭则采空门的十六心为见道。(6)智者大师对于声闻的圣位分为七圣位,智旭则以四果来代替。
智者大师、智旭于讨论三藏教的六即,特别重视声闻法,由其篇幅几乎讨论声闻法而得知。“声闻法”,是一切佛法的基础,若能如实的了知缘起性空的道理,则知三界的生死根源。声闻的修行位次:外凡的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三贤位,是超越三界、了生脱死的资粮;暖、顶、忍、世第一的内凡四善根,以禅定资助观慧,加功用行证道果;初果的见道位,断三界见惑,见真空之理,预入圣道之法流;二、三果的修道位,修四谛道法,断欲界思惑;四果的无学位,三界见、思惑已断尽,智慧已圆满,无法可学。
“辟支佛”因根性较利,道根淳熟,故不必像声闻乘证果,须历经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过程,其于见道时就能断除见思惑,证到辟支佛果,虽未断除习气,但已侵损习气。“菩萨”从初发心,缘苦、集、灭、道四谛之理,发四弘誓愿,修事六度,经三大阿僧祇劫,更住百劫,修相好因,成一生补处菩萨,示现八相成道而成佛。三藏教属小乘,怎么会有大乘佛果呢?那是因菩萨方便教化示现,给众生信心,二乘人根性较钝,不堪受大乘法,一旦听闻大乘法便退失道心,故先示以二乘法,权宜示现,并不是真正的大乘佛果。故智者大师判释三藏教为小乘,其大、小乘教法不是对立,而是为了引导渐机根性众生进入大乘,而权宜示现的方便法门。
参考书目
(一)原典:
1.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大正藏》册2。
2.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册9。
3.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册9。
4.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大正藏》册13。
5. 刘宋.昙摩蜜多译,《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藏》册15。
6.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大正藏》册25。
7. 北凉.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阿毗昙毗婆沙论》,《大正藏》册28。
8. 宋.僧伽跋摩等译,《杂阿毗昙心论》,《大正藏》册28。
9.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大正藏》册29。
10. 陈.真谛译,《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大正藏》册29。
11. 姚秦.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大正藏》册32。
12. 隋.智顗说,《妙法莲华经玄义》,《大正藏》册33。
13. 唐.湛然述,《法华玄义释签》,《大正藏》册33。
14. 唐.湛然述,《法华文句记》,《大正藏》册34。
15. 隋.智顗撰,《维摩经玄疏》,《大正藏》册38。
16. 北魏.昙鸾注解,《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大正藏》册40。
17. 唐.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篡》,《大正藏》册43。
18. 唐.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大正藏》册43。
19. 隋.慧远撰,《大乘义章》,《大正藏》册44。
20. 隋.智顗说,《摩诃止观》,《大正藏》册46。
21. 唐.湛然述,《止观辅行传弘决》,《大正藏》册46。
22. 隋.智顗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大正藏》册46。
23. 隋.智顗说,《四念处》,《大正藏》册46。
24. 隋.智顗撰,《四教义》,《大正藏》册46。
25. 隋.灌顶撰,《天台八教大意》,《大正藏》册46。
26. 高丽.谛观录,《天台四教仪》,《大正藏》册46。
27. 明.智旭述,《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
28. 宋.志磐撰,《佛祖统纪》,《大正藏》册49。
29.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大正藏》册54。
30. 明.智旭述《教观纲宗释义》,《卍续藏经》册101。
31. 明.智旭述,《灵峰宗论》。
(二)现代专书
1. 董平著:《天台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初版。
2. 蒙润.从义.元粹:《天台四教仪集注.集解.备释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92初版。
3. 释大常著:《智者大师判释“三藏教”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4初版。
4. 陈英善著:《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北:东初,民84初版。
5. 圣严法师著:《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台北:法鼓文化,民91。
6. 井上玄真著.白湖旡言译:《唯识三十论讲话》,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民83。
7. 默庵.谛闲.静修:《教观纲宗释义纪.讲录.科释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3初版。
8. 静权大师述:《天台宗纲要》,台北:佛教出版社。
9. 潘桂明.吴忠伟著:《中国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初版。
10. 慧狱:<律宗教义及其纪传>,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8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67初版。
11. 镰田茂雄等编:《大藏经全解说大事典》,东京:雄山阁,平成10年初版。
12. 佐藤哲英著:(续).《天台大师の研究》,京都:百华苑,昭和56年。
13. 佐藤哲英著.释依观译:《天台大师之研究》,(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5。
(三)工具书
1. 佛光大辞典编修委员会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初版。
2.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
--------------------------------------------------------------------------------
[1] 潘桂明.吴忠伟著:《中国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初版),页181。
[2] 智者大师将南地三师与北地七师等十家做教判,称为“南三北七”,此十家通用顿、渐、不定三种教相。江南三家为:(一)虎丘山岌师之有相、无相、常住,称为三时教。(二)宗爱、僧旻于无相教之后、常住教之前,加了“同归教”,称为四时教。(三)定林寺之僧柔、慧次,及道场寺之慧观等,于无相教之后、同归教之前,加了“褒贬抑扬教”,称为五时教。江北七家为:(一)武都山刘!7驺立人天、有相、无相、同归、常住,称为五时教。(二)菩提流支立半、满字教,故称半满二教。(三)光统(慧光)立因缘、假名、诳相、常宗,称为四宗判教。(四)护身寺自轨将前四教,加上《华严》的法界宗,称为五宗教。(五)耆阇寺安凛立因缘、假名、诳相、常、真、圆宗,称为六宗教。(六)北地禅师立有相、无相大乘教,称为二种大乘教。(七)北地禅师谓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机缘不同而理解有异,称为一音教。(参考《法华玄义》卷10上,《大正藏》册33,页801上、中。)
[3] 三、明难者:先难南地五时其义不成……;次难北地五时义。《法华玄义》卷10上,《大正藏》册33,页801下-803下。
[4] 故知四宗、五宗、六宗,虽言古今以来明义富博,今一家往望摄佛法意,犹大有所阙也。……前明三观竖破诸法,略为数十番,共寻览者则知,与诸禅师及三论师所说意有殊也。《四教义》卷1,《大正藏》册46,页724下-725上。
[5]《法华玄义》卷10下,《大正藏》册33,页808上。
[6]《法华玄义》卷10下,《大正藏》册33,页812上。
[7]《摩诃止观》卷7下,《大正藏》册46,页97下。
[8]《法华玄义》卷1上,《大正藏》册33,页683中。
[9] 关口真大先生著《五时教判论》、《化仪四教论》、《五时八教论》,认为“五时八教”并不是智顗思想的恰当体现,智顗所强调的仅仅是“五味”说教而不是“五时”,而且日本天台宗之创始者传教大师最澄也没有提到“五时”;在智顗与最澄的主要著作中都未出现过“五时八教”这一术语。董平著:《天台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初版),页43。
[10]“至如《华严》初逗圆别之机;若说四《阿含》、《增一》明人天因果;若诸《方等》折(析)小弹偏叹大褒圆;若《般若》论通则三人同入;若《涅槃》在后,略斥三修,粗点五味。”《法华玄义》卷10上,《大正藏》册33,页800上、中。
[11]《法华文句记》卷1,《大正藏》册34,页171下。
[12]《法华玄义释签》卷1,《大正藏》册33,页816下。
[13]《止观辅行传弘决》卷5,《大正藏》册46,页292上。
[14]《天台八教大意》云:“隋天台沙门灌顶撰。”(《大正藏》册46,页769上。)于卷末云:“天台释明旷于三童寺录焉”(页773下。)关于本书的作者,宋?志磐《佛祖统纪》卷10云︰“禅师明旷,天台人,依章安禀教观,广化四众,专诵法华。章安撰《八教大意》,师首于三童寺录受。平时著述甚多,今所存心经疏耳。”(《大正藏》册49,页202上)亦即以章安灌顶为本书作者,笔录者明旷系章安之弟子。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天台八教大意”的解释:
“然根据如下数点理由,可以知道作者并非章安灌顶:
(1)书中释“鹿苑时”之文中有“不动九会,脱妙著粗”之句。此中的“不动九会”,即指唐?实叉难陀译《华严经》中的七处九会。此一译本系在灌顶示寂之后始告译出。
(2)书中释“方等时”之文中曾提及《宝积经》。此《宝积经》,即指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此译本之传译亦在灌顶示寂之后。
(3)书中解“六即”之“六”为事,“即”为理。按此乃荆溪湛然《止观大意》之创见。亦非生在湛然以前的灌顶所能得知。
(4)卷首“天台沙门”之撰者称号,乃荆溪湛然以后之用语。
由此可见,本书不可能是灌顶所撰。乃于荆溪湛然处修学天台的唐代僧人明旷所作。”参考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页1267a。
[15]《天台四教仪》,《大正藏》册46,页774下。
[16]《天台四教仪》,《大正藏》册46,页774下。
[17] 智旭:<八不道人传>卷首,《灵峰宗论》上册,(台南:和裕出版社,民82),页34。
[18]《天台四教仪集注.集解.备释合刊》乃是蒙润的《集注》、从义的《集解》、元粹的《备释》三者的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92初版),页17、422。
[19]《四教义》卷1,《大正藏》册46,页721中。
[20] 参见《四教义》卷1,《大正藏》册46,页721中。
[21] 另有“戒者,……五部毗尼所明,身口诸善法也。”《四教义》卷1,《大正藏》册46,页721下。释迦牟尼佛入灭以后,由优婆离尊者,结集律法,升座诵读,在一夏九旬的时期内,分作八十次诵出,所以就叫做八十诵律。……渐次分割,而为二部律、五部律,以及二十部律等等。……所谓五部者:即(一)萨婆多部(即十诵律)。(二)昙无德部(即四分律)。(三)大众部(即僧祇律)。(四)弥沙塞部(即五分律)。(五)迦叶遗部(即解脱律)。慧狱:<律宗教义及其纪传>,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册8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67初版),页30-31。
[22] 参见《四教义》卷1,《大正藏》册46,页721中。
[23]《天台八教大意》云:“《俱舍》、《婆沙》,即阿毗昙藏。”《大正藏》册46,页769中、下。
[24]《四教义》卷1,《大正藏》册46,页721中。
[25]《四教义》卷1,《大正藏》册46,页721中。
[26]《天台八教大意》,《大正藏》册46,页769中。
[27]《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大正藏》册40,827下。
[28]《大乘义章》卷1,《大正藏》册44,页469中。
[29]《大智度论》卷4,《大正藏》册25,页91下。
[30]《大智度论》卷100,《大正藏》册25,页756中。
[31]《妙法莲华经》卷5,《大正藏》册9,页37中。
[32]《阿毗昙毗婆沙论》卷1,《大正藏》册28,页1下。
[33]《成实论》卷1,《大正藏》册32,页239中。
[34] 参考释大常著:《智者大师判释“三藏教”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4初版),页242。
[35] 释大常著:《智者大师判释“三藏教”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4初版),页242-243。
[36]《释义》第10条,《卍续藏经》册101,页973上、下。
[37]《法华玄义》卷2下,《大正藏》册33,页700下、701上。但陈英善说:“天台智者所借用《涅槃经》<圣行品>之四种四谛,基本上,应是智者大师已镕入了<师子吼品>之“四智”说,而使得<圣行品>原本二种四圣谛的内容,成为了天台所谓的“四种四谛”。陈英善著:《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北:东初,民84初版),页181。
[38]《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册46,页5中。
[39]《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8下。
[40]《释义》第11条,《卍续藏经》册101,页973下、974上。
[41]《释义》第11条,《卍续藏经》册101,页974上。
[42]《法华玄义》卷2下,《大正藏》册33,页698下。
[43]《四教义》卷6,《大正藏》册46,页741中-742上。
[44]《大方等大集经》卷23,《大正藏》册13,页164中。
[45] 窥基撰《瑜伽师地论略篡》卷4云:“发业无明有二:一、真实义愚;二、异熟愚。”《大正藏》册43,页57下。
[46]《释义》第12条,《卍续藏经》册101,页974上、下。
[47]《教观纲宗释义纪.讲录.科释合刊》乃是默庵的《释义纪》、谛闲的《讲录》、静修的《科释》三者的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3初版),页89。
[48]《成唯识论述记》卷8,《大正藏》册43,页528下。
[49] 参考井上玄真著.白湖旡言译:《唯识三十论讲话》,(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民83),页262。
[50] 参见《禅波罗蜜序》,《大正藏》册46,页478上、中。
[51]《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上。
[52]《教观纲宗释义纪.讲录.科释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3初版),页409。
[53]《教观纲宗释义纪.讲录.科释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3初版),页387。
[54]《法华玄义》卷2下,《大正藏》册33,页702下。
[55]《法华玄义释签》卷6,《大正藏》册33,页855上。
[56]《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8下。
[57]《释义》第13条,《卍续藏经》册101,页974下、975上。
[58]《摩诃止观》卷3下,《大正藏》册46,页32上。
[59]《维摩经玄疏》卷2,《大正藏》册38,页526中。
[60] 印顺著:《中观论颂讲记》,(新竹:正闻出版社,民92),页48。
[61]《维摩经玄疏》卷2,《大正藏》册38,页526下。
[62]《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8下。
[63]《阿毗达磨俱舍论》卷1,《大正藏》册29,页3上、6下。
[64] 静权大师述:《天台宗纲要》,(台北:佛教出版社),页27。
[65]《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册46,页10中。
[66]《华严经》卷8,《大正藏》册9,页449下。
[67] (1)《四念处》云:“隋天台山修禅寺智者大师说.门人章安灌顶记。”(《大正藏》册46,页555下。)但《大藏经全解说大事典》云:“经过考察,实际是弟子灌顶以《大本四教义》为指南书,参照《摩诃止观》而著。”镰田茂雄等著,(东京:雄山阁,平成10年初版),页561。
(2) 佐藤哲英于(续).《天台大师の研究》中,有详细论证“《四念处》四卷,是灌顶的著作。”(京都:百华苑,昭和56年),页434。
由以上两点得知,《四念处》的作者有质疑。
[68]《四念处》卷1,《大正藏》册46,页558下。
[69]《维摩经玄疏》六卷,又称为《净名玄义》、《净名玄疏》。本疏乃智者大师立“五重玄义”来解释鸠摩罗什所译《维摩经》之玄旨。《天台大师之研究》云:“本疏是智顗接受隋炀帝恳请,于其晚年注予全部心血而撰述,就其述作过程观之,有数次的献上,……基于《国清百录》所收根本资料,认为有三回的献上:第一回献上,开皇十五年六、七月,《玄义》十卷;第二回献上,开皇十七年三、四月,《玄疏》六卷、《文疏》八卷;第三回献上,开皇十八年正月,《玄疏》六卷、《文疏》二十五卷。”(页543-544)“此第三回献上本的‘净名义疏’三十一卷含现行《维摩经玄疏》六卷及《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后三卷由灌顶补遗)。”佐藤哲英著.释依观译,(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5), 页521。
[70]《维摩经玄疏》卷2,《大正藏》册38,页530上。
[71] 静权大师述:《天台宗纲要》,(台北:佛教出版社),页33。
[72] 潘桂明.吴忠伟著:《中国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初版),页754。
[73]《维摩经玄疏》卷2,《大正藏》册38,页530中。
[74]《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8下。
[75]《释义》第14条,《卍续藏经》册101,页975上。
[76]《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8下。
[77]《释义》第15条,《卍续藏经》册101,页975下、976上。
[78]《教观纲宗释义纪.讲录.科释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3初版),页394。
[79]《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8下-939上。
[80]《天台四教仪集注.集解.备释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92初版),页180。
[81] 参见《禅门修证》卷4,《大正藏》册46,页502下。
[82] 参见《禅门修证》卷4,《大正藏》册46,页503上。
[83] 参见《禅门修证》卷4,《大正藏》册46,页502中、下。
[84] 参见《禅门修证》卷4,《大正藏》册46,页503中。
[85] 参见《禅门修证》卷4,《大正藏》册46,页503下。
[86]《四教义》卷4,《大正藏》册46,页733中。
[87]《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藏》册15,页325下。
[88]《四教义》卷4,《大正藏》册46,页733下。
[89]《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上。
[90]《阿毗达磨俱舍论》卷23,《大正藏》册29,页118下。
[91]《四教义》卷4,《大正藏》册46,页734中、下。
[92] 《四教义》卷五云:“慧俱之名,乃是昙无德部非数家所用也。……无碍解脱,此出《智度论》。”《大正藏》册46,页735下。
三种阿罗汉之命名,“慧解脱”、“俱解脱”采用《成实论》而命名。《成实论》卷一云:“阿罗汉有九种:退相、守相、死相、可进相、住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大正藏》册32,页246中。
而“无碍解脱”,则采用《大智度论》而命名。《大智度论》卷二云:“尔时大迦叶选得千人,除善阿难,尽皆阿罗汉得六神通,得共解脱、无碍解脱,悉得三明,禅定自在。”《大正藏》册25,页67下。
[93] 参见《四教义》卷4、5,《大正藏》册46,页735中、下。
[94]《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上。
[95]《四教义》卷5,《大正藏》册46,页737下。
[96]《教观纲宗释义纪.讲录.科释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3初版),页399。
[97] 参考静权大师述:《天台宗纲要》,(台北:佛教出版社),页38。
[98]《四教义》卷5,《大正藏》册46,页737下。
[99]《四教义》卷5,《大正藏》册46,页738上。
[100]《天台四教仪集注.集解.备释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92初版),页197。
[101]《法华玄义》卷4下,《大正藏》册33,页728上。
[102]《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16,《大正藏》册29,页271中。
[103]《四教义》卷5,《大正藏》册46,页738中。
[104]《法华玄义》卷3上,《大正藏》册33,页708上。
[105]《四教义》卷5,《大正藏》册46,页738中。
[106]《四教义》卷5,《大正藏》册46,页738中。
[107]《四教义》卷5,《大正藏》册46,页738下。
[108]《释义》第16条,《卍续藏经》册101,页976上、下。
[109]《四教义》卷4,《大正藏》册46,页733中。
[110]《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上。
[111]《释义》第17条,《卍续藏经》册101,页976下。
[112]《四教义》卷6,《大正藏》册46,页739中。
[113]《教观纲宗释义纪.讲录.科释合刊》,(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3初版),页403。
[114]《四教义》卷6,《大正藏》册46,页739中。
[115]《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上。
[116]《四教义》卷6,《大正藏》册46,页739中。
[117]《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上。
[118]《四教义》卷6,《大正藏》册46,页740上。
[119]《四教义》卷6,《大正藏》册46,页740上。
[120]《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上。
[121]《杂阿毗昙心论》卷5,《大正藏》册28,页913下。
[122]《四教义》卷6,《大正藏》册46,页740中。
[123]《杂阿毗昙心论》卷5,《大正藏》册28,页913下-914上。
[124]《四教义》卷6,《大正藏》册46,页740下。
[125]《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上。
[126]《一切经音义》卷21,《大正藏》册54,页436下。
[127]《阿毗达磨俱舍论》卷12,《大正藏》册29,页64上、中。
[128]《四教义》卷6,《大正藏》册46,页741中。
[129]《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中。
[130] 圣严法师著:《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台北:法鼓文化,民91),页203。
[131]《四教义》卷6,《大正藏》册46,页741中-742上。
[132]《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中。
[133]《四教义》卷6,《大正藏》册46,页743中。
[134]《增壹阿含经》云:“尔时,弥勒菩萨白世尊言,菩萨摩诃萨成就几法,而行檀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大正藏》册2,页645中。
[135]《四教义》卷7,《大正藏》册46,页743下。
[136]《四教义》卷7,《大正藏》册46,页744上。
[137]《维摩经玄疏》卷3,《大正藏》册38,页536上。
[138]《四教义》卷7,《大正藏》册46,页744上。
[139]《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上。
[140]《四教义》卷7,《大正藏》册46,页744下。
[141]《四教义》卷7,《大正藏》册46,页744下。
[142]《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9上
[143]《四教义》卷7,《大正藏》册46,页745中。
[144]《四教义》卷7,《大正藏》册46,页745中。
[145]《四教义》卷7,《大正藏》册46,页745中。
[146]《四教义》卷7,《大正藏》册46,页745下。
[147]《妙法莲华经》卷3,《大正藏》册9,页27上。
[148]《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36下。
[149]《教观纲宗》,《大正藏》册46,页94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