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特朋捷径——“念佛法门”


2014/9/3    热度:250   

修行之特朋捷径——“念佛法门”
  摘自《佛学与人生》
  张有恒
  一般人在接触佛法之后,对于佛法的道理都生起羡慕的心。大多认为佛教经典非常的丰富,博大精深,在理论上、在事相上,解说周详。同时修证的方法非常精细,而且因材施教,所以开演了八万四千法门。不但是在宗教界里,学术界也非常向往学习佛法。然而大多数人把它当作一种学术来研究,对于自己的生死大事却疏忽了,疏忽之后苦难就在眼前,佛观察愚痴颠倒的众生,称之为“可怜悯者”。吾人要想离苦得乐,唯有自觉。佛菩萨来这世间就是要帮助我们觉悟,如果自己不觉悟,佛菩萨也帮不上忙,也无可奈何!
  讲到修行,一般人之所以会产生畏惧。乃是因为“断惑难”。惑是迷惑,就是“见思”烦恼。“见惑”包括:“身见”、“边见”、 “戒取见”、 “见取见”、 “邪见”;“思惑”包括:“贪”、 “嗔”、“痴”、“慢”、“疑”等烦恼。佛曾经对断除烦恼有个比喻:“四十里截流”(流就是瀑布),譬如有四十里宽的瀑布,要用力把它阻挡住,使这个水不流,这需要很大的力量,比喻断惑真难!而且吾人断惑的“时间长”,在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之后,还要天上人间七次往返,才能把八十一品“思惑—断尽,时间须“三大阿僧只劫—三二个阿僧只劫,这个数目字确实是天文数字。要圆满佛果,须经历三大阿僧祗劫,时间实在太长了。因此一般人往往在佛学学术上去钻研,疏忽修行,这种修学等于“说食数宝”,亦即肚子饿了,说这个菜不错,那个菜也不错,说了半天,肚子还是空容的,这是“说食”;“数宝”,就像银行出纳,一天到晚数钞票,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我们学佛最怕走上这个道路,“说食数宝”与自己生死毫不相关。学佛一定要断烦恼,要能“转识成智”,这才是真功夫,也才会有效果,因此我们修行,不断烦恼就是“说食数宝”。
  一般来说,学佛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成就,但是学佛也有捷径。“捷径”就是“近路”,成佛最近的一条道路。“近路”就是大乘法,大乘比小乘要快得多。在大乘佛法里,“禅”是捷径,但比“禅”还要快速、还要稳当的行门,那就是“念佛法门”。藉由念佛法门修行成就的人非常多,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可以看到,近代学佛人往生净土的例子也不少,可见得这个法门实在可靠。不但历代祖师弘扬,当年佛陀在世也特别称赞这个法门。佛的父亲净饭王,以及他的家族许多人,都是修西方净土的念佛法门,这些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每一个人修学佛法都想有成就,而许多法门确实有它的困难处,不适合我们现前来修学,所以佛开的八万四千法门,就是要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方法来修学,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断烦恼,帮助我们得到清净心。在一切法门里,佛指给我们大方向:“正法时期”,修持戒律可以成就,换句话说,修戒律、禅定、净土都能成就;“像法时期”,修持戒律很难成就,但修禅定可以成就,净土也可以成就;“末法时期”只有修持“净土”才能成就,这是一条修行的捷径(Short Cut)。在净宗法门,我们真正能一生成就的原因是:“带业往生”,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故《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故在目前末法时代,念佛法门乃是最为契机的修学方法。
  然而,净土法门所以是一条特别捷径,乃是由于其他法门,唯依“自力”,而净土兼仗“佛力”。依“自力”故难,仗“佛力—故易,譬如搭飞机,行藉航空器,须臾即至千里,所以《十住昆婆沙论》称念佛法门为“易行道”。所谓“佛力”,就是仰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二不现佛国,宏愿接引”。由于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断,是个凡夫,娑婆世界环境不好,没有办法修学,不能成就;佛创造一个好环境,供我们修学。好像我们在家里读书很难成就,佛办个学校(“宇宙人生大学:来帮助我们修学佛法,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么好的所在,佛很慈悲,随时欢迎我们去。西方极乐世界不在我们地球上,距离我们娑婆世界甚远,找也找不到,但是在我们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不需要我们去找,“佛力”就是帮这个忙。这对于我们来讲实在是便利太多了,我们今天修行,不必用在“断惑”上,只要全心全力用在“求往生”就行了。可是“求往生”与“断烦恼”也有分不开的关系,能够“断烦恼”当然更好,品位更高;不能断烦恼,能够把烦恼压住、控制住,不让它起现行,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一旦到达极乐世界,所得的利益、所得的好处,实在是不可思议;《弥陀经疏钞演义》、 《弥陀经要解》,告诉我们可以一生不退成佛。净土宗所根据的经论,有三经一论,三经即: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穴佛说阿弥陀经》,一论即《往生论》。此三经一论皆是介绍弥陀行愿,及西方极乐世界之依正庄严,普劝行人发心皈向,求生净土。
  净土法门除了靠“佛力”外,也要靠自力,故称为二一力”法门。所谓“自力”有三条纲领,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可以办得到的。第—、“方便伏惑”:“伏惑”就是伏住烦恼,这是必要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佛号念得再多也不行,如古人所说:“喊破喉咙也枉然”!第二、 “带业往生”:是指带业习种子,不带“现行”;亦即我们烦恼虽然没断,但是能够伏往烦恼,这样便可以往生。譬如我们有贪心,含有贪的种子和习气,贪心起作用的时候是“现行”,我们“带业”是带种子、带习气,绝不带“现行”。所以我们平常在生活里就要注意,不让恼起现行;烦恼就是七情五欲,常常心里生起这些念头,佛号念得再多也是枉然。我们念佛耍念到能够把烦恼压下去,亦即当烦恼起来时,一句阿弥陀就把它换过来,换成阿弥陀佛的正念。烦恼起来只有第一念,第二念就变成佛号,把烦恼压下去,这才叫做念佛人,有这种本事才能带业往生。所以我们贪、嗔、痴念头一起来,要立刻就警觉,“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一句佛号就是警觉,确确实实能把妄想、妄念控制住,这就是“功夫成片”,就能带业往生,而且才有把握往生“凡圣同居土”。第三是:“当生成就”,念佛法门可以帮助我们在一生当中,圆满成就佛道,以上是靠自己愿意“信愿持名念佛”,自己具备这个条件,佛力才帮得上忙,才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告诉我们念佛法门,可以:“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心开”是“理一心”不乱、明心见性;只用这—句佛号,不用其他法门,就是“—句佛号念到底”,从伏烦恼到明心见性,就是靠“念佛”这一个方法。就事而言,“念佛法门”为一殊胜、特别、方便而究竟的法门,故不须再假藉其他方便法门,以助显我本性也;就理而言,念佛即是念心,心佛无别,自他不二,故不需心外他佛作方便也。如印光大师所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因此,我们“切莫念外觅方便”,不必在这一句佛之外,还要再找更方便的法门,因为那只是庸人自扰而已。
  此外,念佛人须了解净宗法门有三种殊胜的功德利益。第一、 “超出三界轮回”:凡夫出三界非常之难,就通途法门来讲,见思烦恼不断,没有办法出三界。净土法门真是特别,见思烦恼没断,能出三界。此乃由于阿弥陀佛现前来接引,靠阿弥陀佛信愿力加持,带领我们出三界六道。第二、 “了脱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落)是六道里的生死轮回,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可以永远摆脱六道生死轮回。第三、 “皆不退多补处”:这是指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绝不退转,功夫每天进步。而且到了极乐世界之后,修学环境良好,多半都是和补处菩萨或等觉菩萨等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而且尚有无量无边的佛来教化。这么好的修学环境,我们要是不晓得选择这个法门,自己要去吃苦头、要去苦修,真是“非愚即狂”啊!
  在《弥陀经》里面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信、愿、行”。《弥陀经》经文虽然不长,蕴义非常丰富,全经的纲领首先是教我们建立信心。漓益大师在穴弥陀经要解》里列举六条纲领:第—、“信自”:相信自己的自性、信自佛;第二、“信他”:相信本师释迦如来、弥陀世尊、十方诸佛决无妄语,相信佛力;第三、“信事”;第四、 “信理”;第五、 “信因”;第六、 “信果”。在此谨就往生三资粮——“信、愿、行”分别说明如下:
  1、信—“如圣言量,真实不虚”:相信自己本有的心性,清净广大,一念回心,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信自);相信佛所说的话是圣言量,真实不虚(信他);同时,我们要相信实实在在有西方极乐世界,最极清净庄严。相信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信事);深信十万亿佛土,并不在吾人心外,以心无外故;又深信 “心作心是”,西方一切依正主件,皆吾心之所现(信理);此外,我们深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其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何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信因);其次相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吾人念佛,决定功不唐捐(信果)。吾人具足上述之“六信”才是“真信”也。
  2、愿—“专修往生,乘愿再来”:我们在娑婆世界的时间久了,与这里的众生都有许多密切的关系,生生世世互为眷属,有很深的感情。我们往生西方并不是不顾他们,等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了佛,乘愿再来才有本事帮助和我们有缘的这些众生。我们要想成无上正等正觉,非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修其他的八万四千法门,到最后还是要到西方净土,岂不是绕了好多圈,走了很多冤枉路?这一个事实我们在《华严经》里看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说明无上正等正觉,只有在西方极乐世界完成,可是得这个法门的殊胜。所以《华严经》到最后导归极乐,就是归到《弥陀经》;《弥陀经》可以说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总结论、最后的归宿。所以我们要发愿求生净土,乘愿再来,千万不要舍不得娑婆世界,否则永远不能成就。修学这个法门,一定要下决心把这个世间舍掉,如果还留恋这个世间,决定不能往生。因只要我们有一丝毫的留恋就不能成功,就去不了!
  3、“行”—就是修行,一定要修正自己的行为,符合西方极乐世界的标准;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作恶,都是善人,而且是上善之人,上善之人心里不会有恶念。如果我们心里还有杀盗YIN妄,还有贪嗔痴慢的念头,仍是恶人,不是善人。极乐世界,只有善人才能去,所以一定要断恶修善。换言之,净宗之修行须“正助”双修。 “正行”是“持佛名号”:二六时中一句阿弥陀佛不能间断,用这个方法来训练自己达到“一向专念”或“功夫成片”的境界,进而达到“一心不乱”的目标。“助修”是“止恶修善”:就是要持戒,持戒的意义是“断恶修善”,期达到“心不颠倒”的目标。
  净宗在念佛功夫的要求,就是每—声佛号都要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这是修持净土的“三资粮”,资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号里真正具足信、愿、行,心一定是清净的,决定是上善之心,不会有一个恶念,自然就能与西方净土相应。此外,修持念佛法门,一定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印光大师在他的房间里面,就是一尊阿弥陀佛像、一本《佛说阿弥陀经》、一个香炉、一个蒲团。除此之外,一个“死”字挂在旁边,一天到晚看到,我快要死了,赶紧念佛,所以功夫能成就。莲池大师说:“三藏十二部,让予别人悟;八万四千法门,饶与别人行”。古德常讲:“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所以,一句佛号念到底,什么都不求,只求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于品位高下,统统不管,这样才能够成就,才能真正念到一心。
  总之,一切佛教行门,不出禅、净、密、律、教五大宗;而密、律、教,又可摄之于“禅”,以同属专仗“自力”,见性成佛故;然则,一切佛法修持之要,不外禅净二门。若比较言之,有宋永明廷寿禅师《禅净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真为生死者,当发起“念佛求生净土”之愿,因苟一念回心,自心本具极乐,决定得生净土!
  摘自《慧炬》497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几乎所有学佛的人几乎都知道自己业障习气很重,也很愿意消除业障,为什么老是消不掉,原因何在?因为他念念都在念自己的业障、念自己的习气,所以他的业障习气只有天天增长而不会消除。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