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净土


2014/9/3    热度:207   

禅宗与净土
  ·期刊原文
  禅宗与净土
  能度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 70 册
  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
  1980年10月初版
  页329-3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9页
  一、概说
  中国佛教,自入隋唐以后,即由承受印度的佛教,而演
  变成为纯粹中国的佛教。在这丕变的时期,各种不同的宗派
  ,便纷纷引经据典而告成立。禅宗与净土,就是在隋唐时代
  先后应运而起的。此二者,同属于实践的宗派,但一主自力
  ,一主他力,其基本见地以及修学路线,则显然有所别异。
  自达摩西来,主倡「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
  故」的教说,禅宗即流行于北中国,其后逐渐由北至南,传
  至唐代六祖慧能,体般若遣相之旨,提倡直指心性,不立文
  字,于是宗风大变。门下发展分立为临济、曹洞、法眼、沩
  仰、云门五宗,禅宗至此而称鼎盛。宋以后,佛教大小各宗
  相继衰落残破,唯禅宗非但不为所动,且普遍地深入民间,
  这在中国佛教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至于净土,其
  在中国佛教的地位,和对中国民间的影响,与禅宗是不
  330页
  分伯仲的。本来,印度佛教虽亦有念佛,但并未别立宗派,
  所以净土之能成宗,可说是中国佛教的特色。远在东晋时,
  慧远太师即结庐集众念佛,不过那还是兼教禅而并进的。到
  了唐初,昙鸾倡导「持名念佛,即得往生」之说,再传于光
  明善导而盛弘,北宋天台四明大师门下神照一家,亦结莲社
  ,弘扬念佛法门。净土之深入广被于中国民间,实不让禅宗
  之专美。
  二、唯凭自力的禅宗
  禅宗以自力为主,故古来的禅宗大德,均能于一语一默
  之间,充分流露其自尊与自信的磅礡气派。在根本思想上,
  禅宗是属于真常唯心系的,他们深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
  佛性者即可成佛,我人众生,当然亦具有佛性,亦可以成佛
  ,故绝不轻视自己,甚至以为佛在自己心中,现现成成,当
  下即是,何必外求?所以,在我国初期的禅宗寺院,都是只
  有法堂和僧舍,而没有佛殿的。因为自尊自重,一切只凭自
  己努力,绝不倚仗他山,故禅宗大德有「闻念佛声,饬人以
  水洗禅堂」,「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之说﹔主张真常之道
  ,在平常日用间,因而有「魔来魔斩,佛来佛斩」的公案。
  这都是由于自尊自信精神的表现,不苟不退,勇往直前,为
  中国佛教开启了新的风气,创立了新的造型,千百年来,这
  种精神一直在支撑着整个中国佛教,其影响中国佛教至巨至
  深,现在就其最显著的分三点说明。
  331页
  一、创造的精神
  (1)语录----禅宗是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的。所谓开口
  即错,动念即乖,要把口挂在壁上﹔实际上禅宗的祖师们,
  却最能运用语言,把握机要,活泼泼,潇洒洒地,达到了圆
  融无碍的境界,往往只用一句简单的说话,即能神奇奏效,
  使听者豁然大悟,这即是禅宗的所谓「机锋」。这些语言用
  文字记录下来,便成了语录,在诗词韵文鼎盛的唐宋时代,
  像语录中的文字,简直是空前所未有的,禅宗祖师这种豪迈
  不拘的作为,实是开后世语体文的先河!
  (2) 寺院制度----「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这两
  句话,在中国佛教里,几乎是有口皆碑的,在今日来说,马
  祖百丈的丛林制度,虽然早已失传,现在所沿用的制度,不
  过是元代改制的,但印度佛教传至中国来,能把佛教中国化
  ,最先建立丛林制度,使僧徒的一切生活习惯,都能适合中
  国的文化风俗,以中国佛教的姿态出现,都是禅宗祖师们的
  功绩。
  (3) 淡泊自给----佛世时的僧徒,四事皆受施主供养,
  如不托钵乞食,而自司炊事者,便被视为违反佛制,故我国
  佛教的僧尼,虽不托钵,亦赖檀越的供养而生活,是不事生
  产的。唯禅宗大德不然,他们行头陀苦行,淡泊物欲,必要
  的时候,可以开荒辟野,自食其力,不靠檀越,不赖信施,
  百丈禅师甚而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警语,来策勉他
  的徒众实行勤劳刻苦的生涯。因为禅宗是不资典籍,全赖师
  承,以心传心的,所以修持亦较方便,因此林间水边,均可
  参证,
  332页
  运水搬柴,无非是道。中国佛教朴质严谨精进之风,实有赖
  禅者的启发与维系。
  二、实践的精神
  佛教各宗,在理论之后,都是不离实践的,即所谓「行
  解相应」,不过,都是先解而后行,唯独禅宗是是由行而悟
  解的。两晋的大德,多是定慧双修,禅教兼重的,及后来开
  宗立派之后,研究之风渐盛,学者即偏于理论,理论与行持
  一经分开,则教与禅的分界便更明显了。因为教所依的是三
  藏十二部圣典,故终日钻研,便难免忽略了实践,而禅者高
  唱「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亦不无所偏。不过禅者实事求
  是底精神,毕竟是难得的,他们为要寻求这个人人具足,个
  个现成,不是文字语言所能形容的佛性,就必须去体验,要
  体验则一定要实践,这种实践,是离开了理论与知解的,不
  靠闻解的知识,也不求佛力的加庇,完全是一种以自发智慧
  为主导,而毫不犹豫,勇猛直前,去扫荡自己内心的烦恼,
  清除人类生以俱来的自私、爱欲、颠倒、执着种种弊端,以
  求明心见性而达到佛陀一样的自证境界。所以,自力的笃行
  实践,不标榜、不空谈,默默地埋头苦斡,是禅宗一大特色
  !
  三、禅宗对中国学术的影响
  佛教自汉至六朝,研究之风皆甚盛,因此,中国的哲
  学、文学、艺术等文化,都受佛学思想很大的影响。及唐,
  六祖的不立文字之禅大盛后,受到了王室及平民的普遍信仰
  和尊重,于
  333页
  是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就更深了,如唐宋时代的柳、王
  、三苏父子等大文学家,都曾受过禅学思想的熏陶,此时禅
  宗的隆盛,可说是空前绝后的。禅宗虽说不立文字,但其旁
  支禅匠,如牛头法融、北宗神秀、荷泽神会等,皆精通经史
  ,博学多闻,颇能融摄老庄孔孟之学。至唐末宋初之际,中
  国的美术、诗歌,北方之经学,南方之玄学等,都羼杂了禅
  宗的纵横自在、不受拘束的思想,因而引发了宋明的理学,
  出现了程明道昆仲、朱熹、周濂溪、陆象山诸夫子,他们吸
  收了禅宗的思想,融贯于中庸孟子所成的一派学说,故理学
  家的自尊自信,重质轻文,体道笃行的作风,无一不与禅宗
  相近。特别是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哲学,就是由禅宗脱
  胎而来的﹔禅宗这种朴质实践,勇于革新的精神,对中国数
  千年来文化的发展,实在有着莫大的贡献!
  三、仰仗他力的净土
  净土是和禅宗相对的,以他力为主的一种法门,众生只
  要对净土法门坚决信仰,发愿念佛,即得往生清净佛土,所
  以叫做净土宗﹔生于净土的众生,都是不受血肉包胎,而是
  莲花化生,故又名莲宗。
  净宗自唐代善导倡说「不必禅观,即可往生」后,净土
  宗之理论,已达于他力之极致。念佛行者都绝对相信,只要
  专念持名,即能感应弥陀接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云
  :「十方诸佛
  334页
  ,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又云:「子若忆母,如母忆时,
  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这比禅宗专靠自己一心自证自悟,容易得多了,因此而成
  为了接引初机的一个最易入手的方便法门。净土宗的主要内
  容,和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也可分三点来说明:
  一、往生净土的先决条件
  (1) 厌娑婆苦----修净土法门的人,第一个条件,便是
  要对现实世间生厌离心,弥陀经中说,娑婆是五浊恶世,所
  谓劫浊、见浊、烦恼浊、人生浊、命浊,即是说明了现实世
  界是苦的,人生充满了缺陷和烦恼。在现有的国土中,遍布
  了血腥垢秽,泥土沙古,荆棘瓦砾,漫天烽火,和那高低不
  平的山陵丘阜,惊涛骇流的江湖海洋,瞬息万变的桑田沧海
  ……从这些缺陷的现实中,可以深深地观察到世界的成住坏
  空,深深地体验到人生的苦、空、无常和不净。这些都是有
  目共睹的事,这样的人生社会,实在没有值得留恋的地方。
  释尊所说的四圣谛、十二因缘法,亦是阐明了世间是苦的教
  法,这些理论到了净土宗里,更加强调了世间极苦的观念,
  使人对现实益增厌离之感,亦唯是如此,方合往生的条件。
  (2) 欣净土乐----厌苦求乐,是人之常情,由于厌苦观
  念的激发,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欣求安乐之心,有了这种欣厌
  的意愿,加上所谓「末法时期」、「魔强法弱」、「人生根
  钝」的思想,以为自力法门不堪胜任,便启发了这种他力为
  主的解脱观了。在弥陀经中描写的极乐世界,是金沙布
  335页
  地,七宝楼阁,重重的栏楯,成行的宝树,七宝为池,与八
  功德水交相辉映,和风轻拂,百鸟齐鸣,皆是演奏微妙的法
  音,使众生闻之,自然生起感念三宝之心。极乐世界的众生
  ,都是远离众苦,身心安乐,不再退转而受三途界报。生到
  净土,日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一切随心所欲,与佛菩萨为
  伴,直至永恒!这么一个庄严清净的世界,正是娑婆苦恼众
  生欣乐而向往的,故善导大师云:「大众同心厌三界,三途
  永绝愿无名,乘佛愿力往西方,念报慈恩常顶戴。」这是众
  生渴求离苦得乐的心声,但这种厌苦求乐,不是悲观的,也
  不是厌世的,所厌离的是五官欲乐所对的苦,所乐求的是与
  生死苦相对的涅盘乐,有了这种厌离此土,和求生彼土的决
  心,再准备往生的资粮,即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二、往生净土的资粮
  (1) 信心----对西方净土的实有,和念佛必定可以往生
  ,要有坚决不移的信念。这可以从三点去坚定信心:
  A. 信释尊所说不妄----念佛净土法门,是释尊无问自
  说的,在弥陀经中,特别的给我们指出:「从是西方,过十
  万亿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
  在说法。」佛陀是亲证诸法实相的一切智人,大觉者,他所
  说的,都是真语、实话,他决定不会骗人,他的教法,绝对
  没有错误。我们对佛陀的教法要彻底相信,念佛即可往生,
  弥陀经中曾说:「汝等皆当信
  336页
  受我语」,唯有信得真,行得切,方能达到彼土。
  B. 信弥陀愿力不虚----极乐净土,是弥陀愿力所成,
  弥陀因中为法藏比丘时,即发四十八大愿,庄严净土,摄受
  众生,如有众生,称佛名号,即得往生。弥陀四十八愿中有
  一大愿云:「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证明了弥陀广大弘深的愿力,庄
  严了极乐净土,这净土又是六方诸佛出广长舌,说诚实言,
  所共同赞叹的,所以应该决信六方诸佛无诳语,弥陀愿力决
  定不虚!
  C. 信有因必感果----佛教说一切皆不离因果,在此土
  念佛,便即种下了净因,有因必能感果,这是永恒不变的真
  理,弥陀圣号,万德洪名,所谓一历耳根,尚且永为道种,
  何况精勤念佛的人?
  (2) 愿力----弥陀经中劝众生说:「应当发愿,愿生彼
  国。」有了信心之后,还要有恳切的誓愿,方能往生,如果
  是有信无愿,如知道了有好的去处,不想去,不愿去,弥陀
  虽欲接引,也是无能为力。古人云:「愿不坚不生净土」,
  应该发愿远离此土,往生西方,愿弥陀接引,愿与诸上善人
  俱会一处,愿不违赡养,还入娑婆,度脱众生。所以,在信
  心之后,应发恳切的誓愿!
  (3) 实行----如弥陀经中说,行是「执持名号,一心不
  乱」,即是依赖而起行,所谓:「行山填愿海」,有愿无行
  ,犹如开空头支票,如说食数宝,是无济于事的。行,就是
  专念佛名号,
  337页
  所谓口中念佛名,耳根听佛音,心中忆念不忘,这样念至一
  心不乱,至临命终时,自然蒙佛接引,离此土而生极乐。
  信愿行三者,正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必须以信愿去
  导行,以行去实现信愿,这三种资粮皆准备就绪后,无疑地
  ,是必可往生的。
  三、净土宗对中国后期佛教及民间的影响
  净土宗自天台四明门下,月结净土系念道场之后,参加
  念佛者,常不下万人。宋以后之佛教大德,多主张禅净双修
  ,台宗学者,多兼弘念佛,宋、元、明、清各代,净土宗之
  大德如云,居士尤多。尤其民国以来,禅风渐淡,诸真常唯
  心系之大德,莫不以净土为依归,如谛闲、印光诸大师皆是
  。由于净宗诸祖师之弘扬,念佛法门亦已深入民间。宋太宗
  时,宰相王旦,仁宗宰相文彦博等,皆结莲社念佛。至后来
  ,下至愚夫愚妇,村童野叟,皆知「阿弥陀佛」四字,中国
  民间村庄上的「处处弥陀佛,家家观世音」,几乎一句「阿
  弥陀佛」,即代表了中国佛教,甚至毫无宗教信仰者,如遇
  危难,也会不期然地念出阿弥陀佛。由此可见,净土之深入
  民间,及予以我国民众精神安慰之一斑了。
  四、禅净之异同
  338页
  (1) 难行道与易行道----禅宗与净土,由于自力与他力
  的不同,前者被人称为难行道,后者称为易行道。所谓道,
  就是道路,是修行的一种方法,是可以令人从烦恼苦迫中解
  脱出来的,而达到自由安乐的境界的道路,所谓难行道与易
  行道者,也就是指修学方法难易之差别。
  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是超言说、超理论
  的,所谓直接的经验,顿悟的境域﹔在修证上,被认为必须
  是上根利智者,始能领悟,并不是普通根器的人,随便可以
  参到的。因此,其它宗派往往用尽言辞、譬喻,分别解说,
  结果都是归结到「语言道断,心行处灭」﹔而禅宗则直从这
  「无言说处」着手,其道之难行,亦即在此。佛陀所说三藏
  十二部教典中,其最终目的,无非令众生修行,而悟证其本
  来之真性,禅宗把握其最后而重要的一着,直显心性,明当
  下即佛。据此也可以说:教的终点,即是禅的始点﹔教是从
  浅至深而渐修渐证,禅则是循快捷方式而使之顿悟。禅的修证是
  全靠自力,凡夫众生,往往认为自己根钝,力量薄弱,以根
  钝力弱,而求解脱人生粗重的烦恼束缚,与过多的苦迫,都
  认为是甚难领受,不堪修持,故称之为难行道。
  净土的念佛法门,是全仗他力的,他力即是佛力,佛力
  是不可思议的,凭念佛之力,即得佛来接引,这样远较自力
  的禅宗轻松得多了。虽然念佛也有观相念、实相念、持名念
  多种,但就其容易修持方面来说,净宗是特别强调持名念佛
  的。即如上面所说,专持念弥陀圣号,至一心不乱,临命终
  时,佛来接引,达到往生彼土,见佛闻法,断惑证果,究竟
  离苦得乐的目的。甚至如有
  339页
  十恶五逆众生,只要在临命终时,一念悔改,至心十念,亦
  得带业往生。其简便而易行,与禅宗恰好相反,故一般认为
  自己根性,不是修禅法器者,即舍难行而走此易行道。这比
  方从远道回家,如用走路,是吃力而辛苦,如坐车乘船,既
  舒服又容易,故净土法门,现在仍然是极受一般人欢迎的。
  (2) 异途同归----二家同是重实践的法门,禅者向内心
  参究,以达明心见性,净宗虽仰赖他力,亦要笃行念佛,方
  得往生。其次,两者同为不重文字之法门,禅宗明显地高唱
  不立文字,只凭以心传心﹔净土虽依据弥陀经,甚至有净土
  三经五经,但只凭信愿持名,即可往生,并不重知解。虽然
  二者各有不同处,而其最终目的,亦无非令众生还证本来面
  目而已,所以禅净是应该可以相即相入,互摄互融的。在唐
  代时,两派虽曾一度相争,禅者批评净土为引导愚人的「方
  便虚妄说」,慈愍三藏却撰文评击禅宗为狂放,而赞扬其念
  佛往生之说,其门人亦继弘之而抑禅宗。后来,禅宗祖师亦
  有赞同净土者,如法眼嫡传永明延寿大师、宋代之天衣义怀
  大师等,亦皆禅净齐修。其实,这两条不同的道路,以其究
  竟证悟而言,正如西谚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其修行路线虽
  有不同,而殊途同归,其旨趣终无二致,这也就是佛经所说
  的「方便有多门,归源无二路」了。
  340页
  五、结语
  禅净两宗,同是印度佛教流行中国,融摄中国文化之后
  ,所产生的两大实践教派。虽然一切宗派之中,都要谈实修
  的方法,但其最主要而且最普遍的,就是「禅」和「念佛」
  两种,自唐末至现在,教界的主流,还是这两大派的天下﹔
  尤其到了干戈纷扰的今天,念佛法门越来越普遍,几乎成了
  今日佛教的代表法门。禅宗至现在虽然已渐趋没落,但是在
  赤潮恐布的大陆,中国佛教还能苟延残喘,还是深赖禅宗大
  德 (如圆寂不久的虚云和尚) 的自尊自信,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支持。所以,禅宗与净土,为中国佛教建树的功绩,同样
  是不可磨灭,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也是同样不朽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世间一切众生都有恐怖,生老病死是恐怖,天灾人祸是恐怖,生活的逼迫是恐怖,精神、情绪的不安是恐怖,恐怖的事情太多太多!别人有恐怖、有不安,我们能够保护他、帮助他,这就叫“无畏布施”。他心安,他不害怕了,离开一切忧悲苦恼,凡是这一类,都叫做“无畏布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