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息念与天台小止观之研究: 兼与龙门丹道比较(上)
2014/9/3   热度:333
持息念与天台小止观之研究: 兼与龙门丹道比较(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些修行人说他做布施等,是因为贪图有大功德利益,这是用地狱之心来做布施。我们布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帮助众生觉悟。为什么?世间的劫难,是众生迷惑颠倒、造作恶业所感得,如果众生都觉悟了,都回头了,都能断恶修善,这劫难自然就化解。我们自己也要知道,在修布施的时候,不贪图自己的利益,全心全力帮助众生、社会,这个利益是无量无边;如果为自己的利益,这个利益很有限,微不足道!如果以贪心来布施,这还是种了下地狱的根。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持息念与天台小止观之研究: 兼与龙门丹道比较
赖贤宗 (国立台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导论
“持息念” (阿那般那念、安那般那念、阿那波那念,梵文: anapana-smrti) 是一种呼吸法的禅修,藉数息、随息等等修炼,观想身体之息,安住于鼻端或眉心,心息相依,从而通过种种止观过程,层层转化,实现还净的身心转化,达到定慧的精神境界。 [1] 又,“阿那”为“入息”,“般那”为“出息”,西汉安世高译出的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就已经详细介绍了此一印度佛教禅修的基本法门,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说:“安为生。般为灭。意为因缘。守者为道也。安为数。般为相随。守意为止也。安为念道。般为解结。……安为受五阴。般为除五阴。守意为觉因缘。不随身口意也。守意者。无所著为守意。……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四谛。是为十黠成”。 [2]
天台止观的重视“持息念”,在此是延续印度佛教“持息念” (阿那波那) 为佛教二甘露门的首要修持法的传统说法,而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体质之中,加以重整和发挥。天台修息止观具有下列三点重要意义:
1. 天台“持息念”止观有天台佛教的文献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六妙门? 等) 做为理论根据,在历史上,它是对大小乘禅法的整理和综合,也向下开启了禅宗的禅修法,在今日这些意义对吾人仍具启示。
2. 天台“持息念”止观是平稳确实的止观禅法,对一般之初修者,易入手起修,而且修行方法之根道果皆清晰,是现在通常所见的数息随息法的静坐教学的本源。
3. 天台“持息念”止观结合心息相依的特殊修法,若能真正使内气能量增强、转化、提升,排除修行的身心障碍,因此止观较易修成。
本文阐释以上三点,解答相关的疑义,阐释天台宗“系缘鼻隔”的“持息念” (内气) 止观法门的背景、方法、进程、学理根据,并进行“持息念” (内气) 止观法门和密宗、儒家、丹道的类似修行法门的会通。本文第二节所阐释的内容提出合于经论文本与禅修理论的若干对于天台“持息念” (内气) 止观法门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基于笔者个人和其他宗派对于相关修持法的体会而有的发挥,也希望藉此能够使此一修法的道次第和若干隐而不显的内涵得以彰显于世。天台“持息念”止观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心灵治疗学 (Psychotherapy)、能量治疗学 (Pranic healing、Energy Healin) 的当代意义,值得吾人进行持续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纲要如下:
第一节 “持息念”在天台止观禅修系统之中的地位
第二节 持息念、内气与止观
第三节 “系缘鼻隔、脐间”的“持息念”止观法门之重整
一. 系缘鼻隔的“持息念”止观法门
1. 系缘鼻隔的“持息念”止观法门的修持法
2. 系缘鼻隔的“持息念”止观法门的修持内证的次第
3. “系缘鼻隔、脐间”的“持息念”止观法门的修行诀要
二. 系缘脐间的“持息念”止观法门
第四节 “系缘鼻隔”的“持息念”止观法门的理论与会通
第一节 天台止观禅修系统之中的“持息念”
天台智者大师有三种止观,亦即次第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智者大师三种止观皆重视“持息念” (阿那波那)。以下分别阐述。
1.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的持息念
首先,智者大师的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是天台三种止观中的次第止观,也很重视“持息念”,?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卷一上开出依于“色、心”而有的两类禅门,又进一步于“色”之中开出“色、息”而成为“息、色、心”三类禅门 [3] ,也就是“息为禅门”、“色为禅门”、“心为禅门”。此中“息为禅门”的禅门就是“阿那波那门”,包含六妙门、十二特胜等,都是一种“持息念”,是修习四禅八定的基础。可以说,“色”太粗而“心”太细,都不适合初修者起修,而且若不修炼“息”则也难言“色、心”的提升转化,所以可以说“息”是“色、心”的禅修之中介,所以“色、心”的禅法其实也离不开“持息念”。
所以,虽然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卷一上将“息为禅门”而开出的禅法,虽然只列于“世间禅法”,还不及于“色为禅门”的“出世间禅法”,和“心为禅门”的“出世间上上禅门”,但是在这里其实只是分类上的暂时方便,并不是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之结论性的看法。其实“息为禅门”为禅法的根基,在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是有迹可循的事情。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随后的解释之中,在“释诸禅次第义”中,所谓的“诸禅次第”是分为“有漏禅”、“亦有漏亦无漏”、“无漏禅”。 [4] 所以这里的问题可以分为三部份来加以分析。
首先,其中的“有漏禅”是指四禅八定,这明显是指“息为禅门”的“持息念”的止观法门。
其次,“亦有漏亦无漏”是指六妙门、十六特胜和通明禅,除了此中的“通明禅”是观息色心三者一如而修,表面上看来不是偏重于“息”,但是实际上而言,“通明禅”是观息色心三者一如而修,是必须以息为色和心为中介,才有可能,所以“息”在通明禅也扮演核心的角色。在通明禅之外,另外的六妙门、十六特胜都是“息为禅门”,是“持息念”的止观法门。可见得,智者大师在此以为,“息为禅门”和“持息念”可以停留在四禅八定的“有漏禅”,但是若是由定发慧,发无漏的空慧便可以是“无漏禅”,所以在这里才称之为“亦有漏亦无漏”。所以,很明显的,“亦有漏亦无漏”修持的就是“息为禅门”。
最后,“无漏禅”又分为坏禅和不坏禅,也就是说“坏禅”是前面所说的“色为禅门”,“不坏禅”是前面所说的“心为禅门”,又以观、炼、薰、修来加以说明。坏禅是“观禅”,依于可以坏灭的色而修,包含了九想、八念、十想。另外,不坏禅又包含了观、炼、薰、修等四种禅。其中的观禅包含了“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而炼禅包含了“九次地定”、“三三昧”;薰禅是指“师子奋迅三昧”;修禅则是指“超越三昧”。是不是“无漏禅”是“色为禅门”和“心为禅门”,就和前面所说的“息为禅门”完全无关呢?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坏禅”之中以“色为禅门”,乃是加强对于可坏的色加以禅观,就是观想死后死尸的坏烂散灭等等情状,以增强出离心,而去除细微难知的执著,此中若不是已经在引生禅悦法喜的“内息”上已经有所转化,那么是难以起修,难以降伏其心。其次,“不坏禅”的“观禅”,包含了“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也就是转化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成为四种禅定光明,再依之而修,此中若不是“内息”已经转化,地水火风四大也无法转化成为四种禅定光明,更不会有此后的定慧法门。由以上的讨论可以见出,虽然“无漏禅”是“色为禅门”和“心为禅门”,但是“息为禅门”也在此仍然在幕后起著很大的作用。
2. ?六妙法门? 的持息念
?六妙法门? 是天台三种止观中所谓的不定止观,也就是随著修行者的角度的不同,同样的“数随止观还净”六个法门 (六妙门) 可以是次第止观,也可以是圆顿止观。“数随止观还净”就是“持息念”的法门。它所讲的十类六妙门,都是围绕于“数随止观还净”六个法门 (六妙门), 可以将十类六妙门对应于藏通别圆四教,展开相关的不同修持法。所以,?六妙法门? 是广泛对于“持息念”的不同层面的意义加以解释。“持息念”在?六妙法门? 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 ?摩诃止观? 的持息念
?摩诃止观? 是阐明所谓的圆顿止观的著作,圆顿止观的修持法以四种三昧为其主要方法,也就是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作三昧 [5] ,四种三昧可以说是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所说的“心为禅门”的“出世间上上禅门”之发挥,关于其具体内容,四种三昧是所谓的“十乘观法”,影响了后来的净土法门和禅宗修持,然而“十乘观法”的观修对象,是所谓的“十境”,十境之中有“观禅定境”,在此的讨论也包含了前述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关于“持息念”止观禅修法的讨论。另一方面,天台智者大师的 ?小止观? 的全名为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亦名 ?童蒙止观? [6] ,被认为是三种止观的 ?摩诃止观? 的纲要书,也被认为是天台次第止观走向圆顿止观的过渡环节,?小止观?是天台智者大师的止观与禅修的重要著作,很重视本文所阐明的“持息念”的修法,以之为主要的修行法门。
第二节 持息念、内气与止观
天台智者大师 ?小止观? 很重视息 (外气和内气) 的“持息念”修持法门,比如“初入禅调息法……出入绵绵若亡若存……守息即定” [7] 、“初入定调心……系念鼻端……系念脐中【而调息】” [8] ,调息修息是止观禅修的初修入门,调身调心调息以“每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 [9] 而心息相依为常修,止观正修之入门以“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隔脐间等处” [10] 为入手,止观的内善根发相则首列“息道善根发相” [11] ,治病患则以止心修息于“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 [12] ,或以“吹呼嘻呵嘘泗”六气和十二息来治病 [13] ,修息之证果则 ?六妙门?“第七,旋转六妙门”论“息即是空,空即是息,离空无息,离息无空”是阐述了修息的空观与假观的证果,而 ?小止观? 证果第十则讨论了“空假中三观”与“了了见于佛性”、“以三德为大涅槃” [14] ,此中也包含了修息的证果境界。由以上的叙述看来,“持息念”是天台智者大师 ?小止观? 的核心修法之一,包含了入手、治病患、证果等等层次,“持息念”是天台止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精确说,应该说修息 (修气) 和觉念 (观心) 是 ?小止观? 的核心修法,“持息念”也就是观心与修气之二门的融合为一。而“念”是情感对象和概念分别 (情和理) 的中介,“息”(气) 则是身与心的中介,所以念和息都具有中介的性格,善用之可以迅速使情理合一、身心统一,从而修成定慧,所以修息和觉念二者在止观禅修上特别重要,有其理之所必至。但是,对于初修者而言,他平常的粗心的念头太粗,而难以修观,而偶然自生自现的细心的念头太细又观不到,只有息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呼吸的一出一入暗中符合止观的原理,所以“持息念”也就成为初修者的“初入禅调息法”,成为入手和彻始彻终的止观禅修法,所以“持息念”、阿那波那 (阿那般那) 也就被认定为诸佛教导的二甘露门之一。
“气”分“内气”与“外气”,就是天台止观所说的“息”。“外气”就是我们口鼻的外呼吸。“内气”的领域包含的领域很广、层次很多,包含丹田呼吸、逆呼吸、胎息、真息、吐纳、道家养生学的种种精气神的修炼、能量冥想,和佛教禅修的阿那波那的观息以上的境界、十六特胜的息长知息长、息短知息短以上的境界、智慧气、佛教密宗报身修持法、天台宗的六根清净位和三种陀罗尼、禅宗禅修所引起种种身心康宁的能量变化 (六根圆通互用等) 和大悟以后的“三身四智体中圆”的境界 [15] 等等。所以,气的修持法在佛教禅修止观之中不能被偏废,而天台智者大师的“持息念”修持法门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者。
?摩诃止观? 卷九上“观禅定境” [16] 和 ?大智度论? 卷十七<禅波罗蜜>讨论到四禅八定的时候,都谈到八触的气感气动,八触须简邪正,正八触“动痒轻重冷暖涩滑”是未到地定和初禅所产生的现象,以及讨论的二禅以上的禅支之中的“喜”、“乐”、“一心”、“内净”、“舍”等等禅支也都是一种高层次的内气的变化和内证。“十六特胜”是息的修法,“气遍全身”是证根本禅的必要条件 [17] 。所以如何利用气来修行,是佛教禅定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此可以说明“持息念”的重要性。
智者大师的 ?小止观? 是 ?摩诃止观? 的纲要书。智者大师的 ?小止观? 第六章<正修行> [18] 指出修止的入手处有“系缘鼻隔、脐间”,“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隔、脐间等处” [19] ,由此可知其入手法门是由息 (内气) 来起修,而由此延伸到体真止和慧观的心地法门,而在天台止观的教学系统之中,以“历缘对境修止观”和觉意三昧 [20] 为归趋,由此可以见出“系缘鼻隔、脐间”的“持息念”法门的重要性。 此如 ?小止观? 第六章<正修行>下文所说:
“修止观有两种: 一者于坐中修,二者历缘对境修。……止有三种,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隔、脐间等处,令心不散。故经云: ‘系心不放逸,亦如猴著锁。’二,制心止者: 所谓随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驰散。……第三,体真止者: 所谓随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则心不取,若心不取,则妄念心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 ‘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第二,云何名为修观? 观有两种: 一者对治观,二者正观。对治观者: 如不净观,对治YIN欲,慈心观,对治嗔恨。如是等观,皆名对治观,今不分别也。二正观者: 即是观诸法实相智慧,如经中具说: “诸法不牢固,常立在于念,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若念一切世间之事,即当反观,所起之心。如是等心,为是有耶? 为是无耶? 若是无者。无则无心……云何有心? ……若不可得,则无有心。复次: 若以生灭为心相者,心为即是生灭,为不即是生灭。……当知,心相不可得,心相无故,则无有心。……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 ……若于一切时中,恒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明修止”。
关于“一者系缘守境止,系心鼻隔脐间”的解释,因为涉及入手初修的所缘境的问题,所以是很重要的问题,这里至少有三种版本的不同: (1) 慧岳法师根据关口真大的 ?小止观? 校定本,此处引文“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隔鼻、脐间等处”,见佛教出版社出的版 ?天台止观、六妙法门合订本? 第三十一页。(2) 关口真大的 ?小止观? 校定本关于“系心鼻端脐间”的注解,则指出“鼻端”可能是“鼻隔”,所以是“一者系缘守境止,系心鼻隔脐间”,并引其他文本来加以解释。参见关口真大的 ?小止观の研究? (山喜房佛书林),页173。在关口真大的 ?小止观? 定本之中,也作“一者系缘守境止,系心鼻隔脐间”,?小止观の研究?页339。(3)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页467上,则作“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所以,此中所说的不同,其实大约就是两种,一作“鼻隔”,另一作“鼻端”。笔者此文的阐释主要采用“系心鼻隔脐间”,因为“鼻端”太过于固定于鼻端的定点,不符合修行的实际。
现在南传佛教的帕奥禅师的禅法的禅修初修所缘的业处是鼻端下的人中上方的一点,也是符合于“鼻隔”(“隔鼻”) 的说法。而南传佛教的马哈希禅师则以“观腹部起伏”为禅修初修的业处,密宗拙火瑜珈和丹道南宗也都有类似的说法,参照这些宗派的共通说法,天台止观的“系心脐间”是较无疑义的。
又如天台智者大师的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卷三解释“系缘止”的初修方便,则有五处:“第一先明系缘止法者。略明有五处。一系心顶上,二系心发际,三系心鼻柱,四系心脐间,五者系心在地轮” [21] 。 ?小止观? 所说的“一者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隔鼻、脐间等处”所说的“等处”,在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卷三此处所说的“五处”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可见得天台“持息念”止观法门的初修方便并不限定在“鼻隔、脐间”,而且此处以“系心鼻柱”代替“系心隔鼻”,也较“鼻隔”一语更为语意明确,而且“系心鼻柱”其实更有弹性,可以指鼻尖、眉心、鼻端之下的人中一带等等,这几个初修所缘的点所引发的能量和功能都有所不同,可以对应于不同的禅修进程之需要,其弹性解释是比较符合修行之中的事实。
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在此随后也解释了为何以此五处为初修的方便的理由,例如解释“系心鼻柱”说: “若系心鼻柱者,鼻是风门,觉出息入息,念念不住,易悟无常,亦以扶本安般之习心静能发禅定” [22] ,鼻柱一带是内外气的交换处,容易引生习心静能发禅定的特殊能量,又因为出息入息乃是念念不住,易悟无常,在出入息的交替而心息相泯的状态之中,容易体悟到出入息的生灭变化之中的无常本无生。又解释“系心脐间”说: “若系心脐下。脐是气海,亦曰中宫,系心在脐,能除众病,或时内见三十六物,发特胜等禅” [23] ,脐是中国丹道医学所说的气海、中宫,激发生命元气,能够治疗众病,也容易引生内见身体之内的脏腑的三十六物的透视力,而且有助于发生十六特胜所讲的各个禅支。
第三节 “系缘鼻隔、脐间”的“持息念”止观法门之重整
天台智者大师对于“持息念”止观法门的解说,见于下列文本: (1) No. 1917 六妙法门 (卷1) 天台智者大师,T46,p0549a-555c;(2) No. 1925 法界次第初门 (卷2) 天台智者大师, T46, p0673a-b;(3) No. 1916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卷8) 天台智者大师,T46, p0524a-525b。
天台智者大师对于“持息念”止观法门是整理消化在他之前所传来的印度佛教的禅法,后者的主要文本则有: (1) No. 602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卷1),后汉安世高译 T15, p0163a-173a;(2) No. 1646 成实论 (卷14) T32, p0355a-356c;(3)
No. 1545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卷25) T27;(4) No. 1559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卷16) T29; (5) No. 1546 阿毗昙毗婆沙论 (卷14) T28, p0104a-107;(6) No. 1552 杂阿毗昙心论 (卷8) T28, p0934a-b;(7) No. 606 修行道地经 (卷5) 西晋竺法护译,T15,p.215c - p.219a;(8) No. 614 坐禅三昧经 (卷1) ,鸠摩罗什译,T15, p0273a-276; (9) No. 618 达摩多罗禅经 (卷1),佛陀跋陀罗译 T15, p0301a-310。此中,佛说大安般守意经翻译于后汉安世高,是此法门在中国最早的完整的介绍。
成实论的相关讨论是佛陀圆寂之后的论师的讨论之中的关于安般守意的介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阿毗达磨俱舍释论、阿毗昙毗婆沙论、杂阿毗昙心论的相关讨论都属于阿毗昙学派在中的流传之中的关于安般守意的介绍。
修行道地经、坐禅三昧经、达摩多罗禅经的相关讨论是北方禅学之中对于安般守意的介绍。
底下,笔者并不想在这里探讨智者大师的“持息念”止观法门和他之前传来的禅法的关系,因为这需要很大的篇幅,不是这里所能讨论,但是在这里要注意的是智者大师不是一味重述印度传来的“持息念”止观法门,而是在“慧观”的部分加进去了他自己的“三观”(天台止观的空假中三观) 的思想。又,笔者此文也不只是要探讨智者大师自己如何解释“持息念”止观法门,这样的描述只要读者读诵原典就可以保握了。本文下面所进行的,是将智者大师的“系缘鼻隔、脐间”的“持息念”止观法门,以天台智者大师的止观法门所述者为主,依于心灵治疗学、能量治疗学的原理,参照其他经论与各个宗派实修的情况,并参照笔者自己多年的实践,加以重整。
一. 系缘鼻隔的“持息念” 止观法门
1. 系缘鼻隔的“持息念”止观法门的修持法
收视返听,垂眼帘剩一线微光,观鼻端白 [24] ,或观鼻柱的顶端 (眉心),依照行者相应的法门,任选其一。息入知息入,息出知息出,调息至细匀深长,心地柔和。身心自在,净念相续,缘起性空。
调匀呼吸之后,呼吸细微深长,收摄心念,以开眼久之将容易眼累之故,此时闭眼凝神于鼻端,再摄神专注,将心念放入于鼻端 (或眉心) 的呼吸之中,轻轻地细细地,心息相依,于所缘处显现明点 (能量点),以息濡化心,以心提升息;呼气时,观想将我之贪嗔痴等黑业呼之而去,吸气时,观想迎纳诸佛菩萨的加持力入于我之身心,重覆以上的吸清排浊而心息融一的内息觉观。不久,自然现起明空不二之明点。我在观修之时,并观想众生和我一起进入这样的修行。身心自在,净念相续,缘起性空。
重覆以上内息觉观,若有善恶等境,一切不著,于自然显现之气感或明点,不落两边而禅修。
久修 ?小止观? 的“系缘鼻隔”的修息法门者,可以凝神于“鼻隔”,也就是鼻孔下的径寸之地,配合前述的妙想而止观于此,于口鼻之间的人中的非内非外之妙处,细细轻轻的呼吸,氤缊阖辟,止于此处而观修之,易现起真正的明光,引发内息 (内在能量),使得“心息相依”有真实之著落,使心息不二而能展现前述所说的息空不二的悟境,明空不二。
2. 系缘鼻隔的“持息念”止观法门的修持内证的次第
系缘鼻隔的“持息念”止观法门的修持内证的次第可阐述如下:
1. 初门,这是就善根发相及所证欲界未到地定而言,?小止观? 论“息道善根发相”说:
“息道善根发相。行者善修止观故,身心调适,妄心止息,因是其心渐渐入定,发于欲界及未到地等定。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稳,于此定中都不见有身心相貌,于后或经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将息不得,不退不失。即于定中忽觉身心运动八触而发者,所谓觉身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当触发时,身心安定,虚微悦豫,快乐清净不可为喻,是为知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相。行者或于欲界未到地定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遍身毛孔皆悉虚竦,即以心眼见身内三十六物。” [25]
?六妙门? 的“次第相生六妙门”讨论到“修随证随”说:
“修随者: 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出入,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是名修随。证随者: 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短长,遍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
2. 进阶,空假中三观与修息: 首先,是在息空不二之中,证得空观与假观, ?六妙门?“第七,旋转六妙门”论“息即是空,空即是息,离空无息”,以此为空观和由空观而更进一步的“从空出假”的菩萨禅修,?六妙门? 说:
“今明从空出假旋转六妙门,即是法眼道种智……了所数息,不生不灭,其性空寂,即息是空,非息灭空,息性自空,息即是空,空即是息,离空无息,离息无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息空故,非真非假,非世间,非出世间,求息不得息与非息,而亦成就息念。其所成就息念,如梦如幻,如响如化,虽无实事可得,而亦分别幻化所作事,菩萨了息亦复如是” [26] 。
其次,在 ?小止观? 的证果第十也讨论“从假入空观”、“从空出假观”和“中道正观”,以前二者为方便,而导向中道正观,所以佛性的中道正观是修息 (内在能量) 的最高境界,?小止观? 说“若住此观,即是定慧力等,了了见于佛性……即是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即获得六根清净;即是入佛境界……以三德为大涅槃……?金光明经? 云: ‘前际如来,不可思议。中际如来,种种庄严。后际如来,常无破坏’” [27] 。于进阶之修持中,修持者进而内证自己的心与息的本性的真如平等、自性清净与慈悲无碍,真如平等是报身之般若德、自性清净是法身的法身德、慈悲无碍是化身的解脱德,也就是此处引文所谓的“涅槃三德”和“前中后际如来”,所也这也就是本来自性的三身佛性,这已是天台宗的圆顿止观 [28] 、法华三昧与禅宗禅修的大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