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念佛 得生净土的性寂法师
2014/9/4   热度:300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专精念佛 得生净土的性寂法师 灵岩山性寂法师是我三十多年的老朋友。解放前同住苏州报国寺时,常蒙教益。师毕生崇仰印光大师,其修持用功悉遵印公教导,专一念佛,求生净土。一生不做执事,行、住、坐、卧念佛不绝。时至功圆,毕竟得遂往生之志。师俗名关玉璋,辽宁人,毕业於东北大学外语系,任教半年。九一八事变南来,拜见印光大师,蒙开示,即发心出家,时年二十六岁。其衣单皆由印公成就之。常住灵岩山,一心念佛,精勤无间。 师于病终前,将生平积馀安排三百元助印《净土十要》,馀款供众结缘。并预写遗书四封,嘱於身后寄发亲友。书中有云:“境界现前,我要去了。”今年(1983年)农历十月初八起,师畏寒卧床,连睡四日,体力渐弱。饮食减少。於第五日,大泻一次,腹内排泻清净。我往访时,问要否请众助念,或用念佛录音磁带。答:“不需,我自有把握”。自是闭门不接访问,一心念佛。於第七日,即十月十四日上午十一点另八分吉祥而卧,身无疾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预知时至,安祥西逝。享年七十七岁,僧腊五十一年。往生后,均按《灵岩饬终》规定办理。由常住委派八名师僧,日夜轮班助念。於次日下午四时入龛时,面目如生,四肢柔软。火化后,灵骨入塔时於骨灰中捡出大小不同之各色坚固子、舍利花、琉璃珠等数十颗,有大如花生米者。师友捡骨者均有所获,我亦捡得一粒如花生,小者数粒,并捡得如黄豆大琉璃珠二粒。瞻仰者莫不称叹! 综观师的一生,以曾受高等教育的人,一闻法音,即便脱俗,且甘愿一生默默无闻,绝不好高骛远,见异思迁,也不攀缘世俗,求知于人。五十余年,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不离身心,试问非有大宿根、大定慧者能如此乎?其临终前遗书中称:“境界现前,我要去了。”并坚定自言:“不需助念,自有把握。”是何等功德成就!按净土一宗,善导大师明专、杂二修,印光大师赞念佛专修。性寂法师,可谓是持名专修,决定往生的楷模了!故我乐为记实如此。 (本文原载《佛教文化》2005.3合订本,查佛教文化电子版,未找到,又载黄念祖居士《净土资粮》附录:当代往生记实等十例) 性寂,俗姓关,辽宁人,毕业于东北大学外语系。九•一八事变南来,拜见印光大师,蒙开示,即发心出家,时年二十六也。其后五十余年,常住灵岩山,一心念佛,精勤无间。一九八三年农历十月初八时,畏寒卧床,连睡四日,体力渐弱,饮食减少。朱智超居士往访时,问:‘要否请众助念?或用录音念佛磁带?’答:‘不需,我自有把握。’自是闭门不接访问,一心念佛。于第七日,即十月十四日上午十一时零八分,吉祥而卧,身无疾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安祥西逝。年七十七,僧腊五十一。往生后,按灵岩饬终规定办理,由常住委派八名寺僧,日夜轮班助念,于次日下午四时入龛,面目如生,四肢柔软。师于病终前,将生平积余三百圆,助印净土十要,余款供众结缘。并预写遗书四封,嘱于身后寄发亲友。书中有云:‘境界现前,我要去了。’火化后,于骨灰中捡出大小不同之各色坚固子、舍利花、琉璃珠等数十颗,有大如花生米者。(宽律法师《近代往生随闻录》1987年) 谦卑、慈祥的性寂法师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山佛学院念书时,有幸接近一些曾经亲近过印光大师的老修行,给我印象最深的性寂老法师,老人家平时话不多,念佛精进,身体健康,神态慈祥,做人谦卑。说到谦卑做人的实例,真是令人感动,如每逢路上遇到任何一位初出家的小沙弥还是出家多年的长老,他都是必恭必敬的站在路边合掌念佛,等着别人走后,老人家才随后举步,甚至来山上旅游的游客也是一律对待,每天中午在厨房取饭菜时,老人家非常温和文静的站在旁边念佛,先让大家取了饭菜后,他才开始走近饭菜桶取饭菜,多年来如一日,在他心里没有自我,只有别人存在的重要;从老人家身上找不出一丝的我慢、傲气,给人见到的只有柔和、安详、庄重的仪表和气质。最后老人家往生时,一切后事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非常安祥的、自在的、没有痛苦的离开人世,在火化时,更是示现了不寻常的功夫,老人家身体所烧出的全是晶亮亮的琉璃和五彩缤纷的舍利子。坐禅功夫相应得力,所表现出的仪表、行持那样的谦卑、慈祥、从容、洒脱,使人敬佩不已。(摘自云外独步《坐禅的心理效应》)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往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我们的菩提心有没有发?没有。想发,发不出来,什么原因?没有十善业道。佛法的大根大本,是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没有十善业道,就什么法都没有!念佛,许多人念得不相应,不相应的原因在哪里?心行不善。《无量寿经》正宗分的前面,佛说得很好,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善护三业”做起,这一句经文比什么都重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三句是什么?这三句就是《十善业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