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老和尚──“喝我一声,让我放下”
2014/9/4   热度:1093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灵源老和尚──“喝我一声,让我放下” 我在军中那些年,累积了许多问题,此时(见老和尚)正好是个难得的机会,所以犹如泉涌的问题,说出来请老和尚开示。老和尚耐心的给与一一解答, 突然间,老和尚用力一拍床板,发出一声巨响,同时喝道:「放下着,睡觉去!」顿时使我在一瞬间觉得云消雾开,好像问什么问题都是多余的了。 和尚字宏妙,法号灵源(1902—1988),公元一九○二年四月初八日生于浙江省临海县,父傅公映庚,母谢氏美云,均笃信佛教。和尚自幼多病,三岁时右颊生大肉瘤,其母祷于观音大士而痊。和尚开始学语,其母即教念佛,并教唱歌:「教你曲,教你歌,教你劈篾做淘箩,教你牵牛过大海,教你一心念弥陀,教你晓得生死苦,教你念佛出娑婆,娑婆世界苦无边,无边生死永不休,念佛了得生死苦,从此不再见阎罗。」幼承慈训,菩提之芽早萌。和尚十二岁因患天花而致麻面,成丑陋相,后念观音圣号,并读《楞严经》征心无处而大发疑情,遂手抄《楞严经》,麻皮尽脱,诸病不药而愈,是年十五岁也。 一九二一年,和尚二十岁,卒业于浙江第六中学,并于是年结婚。旋任教席于其乡间小学及中学。先遇仙师降乩而知学道,继因接触佛法而改学佛。年二十五,潜至天台山出家,然为其父得知追回。至一九三二年,和尚三十一岁,厌离之心大炽,乃赴闽省福州之石鼓山涌泉寺,依止虚云长老披剃出家,叙为徒孙。翌年三十二岁,受具足戒于该寺,应慈长老为羯磨阿阇梨,讲《梵网经》,戒期圆满,追随应老至宁波天童寺,结夏三个月后,再回石鼓山,入法界学院,亲近慈舟长老,听八十卷《华严经》,研四分大律等,历三年毕业。 一九三六年,和尚三十五岁,再度亲近应慈长老,随行至上海、常熟、南京、宁波各地,于宝岩、兴福等诸寺,听讲四十卷《华严经》、《楞严经》、《楞伽经》、《法华经》等诸大乘经,兼习《华严五教仪》等论典。一九三七年夏,礼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因遭日本入侵,爆发芦沟桥事变,交通中断,无法南返,便在广济茅蓬阅藏,三易寒暑。至一九四○年回到上海,三逢应慈长老,预六十卷《华严经》讲筵,时经三载。一九四三年,和尚住持三昧禅院;一九四六年,朝地藏于九华,礼普贤于峨嵋,觐观音于普陀,至此已礼毕四大名山。旋回上海,先住青莲寺,复住普济寺。当时江浙两省,凡有讲经法会,无不恭逢;高旻与金山之禅期,亦去随喜。 一九四七年,和尚四十六岁,奉虚云长老之召至广州南华寺,翌年即任该寺住持,复住江西云门寺。一九四九年,遽逢世变,和尚避乱香港,卓锡大屿山之宝莲寺。一九五三年秋,应南怀瑾及鲁宽缘居士之邀,藉周至柔将军之助,杯度台湾,先住基隆佛教讲堂。次年于基隆市郊择得山坡地一块,兴建十方大觉禅寺,越载而得顾定生行者来皈,披剃后法名惟定,襄助和尚筹划募建。至一九六六年,计已完成大雄宝殿、祖堂、五观堂、念佛堂、禅堂、讲堂、地藏殿、观音殿、安乐塔等殿堂建筑,此地背山面海,风景殊胜,俨然宇内丛林之规模。一九六四年春,传授三坛大戒,嗣办大觉佛学院,和尚亲授《梵网经》、《五教仪开蒙》、《大乘起信论》、《八识规矩颂》。一年后由于因缘不足,学院停办,而缁素四众慕道来山者日多。 和尚俭朴持身,行履谨严,毘尼清净,谦以自牧,和以待人,外现头陀相,内密菩萨行,恒将念佛为参禅工夫,毕生专志,精勤不倦。和尚夙具智慧,佛学文学兼优,亦善书画艺术,尤其工于人物,观其所作,不论佛像、菩萨像、罗汉、高僧像无不栩栩如生,风格别树。故其著作之行于世者,有《山居杂语》、《梵网经集义句解》、《净业纲要》、《心经集注》、《灵源梦话集》,以及《佛菩萨圣像画集》等。一九八八年七月十七日(农历六月初四日)上午四点,在四众弟子念佛声中,安详示寂于十方大觉寺之丈室。世寿八十有七,僧龄五十有六,戒腊五十五夏。 (一九八八年七月二十六日弟子慧空圣严、知刚惟柔沐手恭撰于中华佛学研究所) 更多近现代百年高僧事迹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有很多人相信,人死了有轮回,人死不过是身体死了,灵魂没有死,灵魂又去找一个身体去投胎。我们身体就好像我们穿的衣服一样,灵魂就像我们自己本人一样,衣服旧了,脱了,再换一件。所以这个身有生死,身命有生死,灵魂没有生死。灵魂将来再换一个身,换什么身?如果这一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他那个身愈换愈庄严,福报愈来愈大;即使他再得人身,来生一定比这一生幸福。如果他造作一切罪业,他换的身比这一生就差了,他变畜生、变饿鬼、堕地狱,越换越差。懂得这一个事实真相,接受这个说法,自自然然他会断恶修善,你对于这一生的际遇就不重视了,重视来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