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广法师:大学院校禅修教学之理念与内涵


2014/9/3    热度:181   

  佛法,不只是一套知识性的学问,它更是让生命活得更灿烂、更光明的人生智慧!佛法,不应只是佛教徒的“专利”,任何人都可以从其中汲取养分,丰富人生!笔者于大学院校讲学之际,深觉佛法中洞观的智慧与深彻的慈悲,青年学子们纵然只是浅尝一二,也能受惠无穷;而且佛陀的教法本来就具有超越性与普遍性,只要讲授者如实运用得宜,绝对不会引起宗教、宗派上的对立,更不会让无信仰者有威胁感或排斥心。

  一、佛教的禅修锻炼能补生命教育之不足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历程;顺逆穷通,更是人生际遇所不免,而现代生活又充满着紧张与压力,在在都需要清明的心智与良好的情感调节能力。

  笔者认为:理想的“生命教育”,在人生哲学与宗教信仰的追求上,肯定多元价值;在认知判断与情绪调理的学习上,重视弹性处事与应变的能力。而培养学生坚定自身的人生目标与尊重多元,善处多变的世态,都是“生命教育”所应用心之处。而笔者认为,在根本原则与当机应用的中间,更可提供一种训练,它虽不是价值贞定,但却有助于实现人生理想的能力;虽不是喜乐境界的本身,却有增益吾人调理心绪的能力。此即是专注力和因专注力而增强的意志力。正确的观念,如果没有专注力的对焦与意志力的坚持,则无法实现;而情绪的起落,如果没有能力转念与超越,则负面情绪将益形恶化。

  传统的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予灌输,但是“知道”并不等于能“做到”,知识学习过程中,当我们能清楚地专注于一个学习的情境或对象,并且能以意志力坚持长久的时间,才能提升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所以,没有专注力与意志力的辅助,是不可能有好的成果的。再者,情绪管理更不单纯只是心理认知的层面而已,如面对至亲的死亡,理智告诉自己哀伤无益,而情感上却难以平静如常,只有透过专注力来转移思虑的对象,不再陷溺于无谓的哀伤,并以 坚强的意志力保持心念的平静,才能真正面对并超越一切的挫折与困难。在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中,禅定力的锻炼,就是重视专注力的练习与培养,以及从中增进意志力的坚强,这些对于学习知识,调理情绪,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专注力愈强,则情绪的自 我调理能力也就愈强,学习知识的效果会愈好。而当我们能免于躁动情绪的困扰,也就更有能力与勇气,来面对并处理人生中的许多危机与困境。至于具体教材的施设,笔者以佛教传统禅法中的“安般念”与“慈心念”,作为练习专注力的对象,并说明此一能力的理论内容、实际功效与操作技巧,并附带提及专注力对于增强意志力的帮助。

  二、培养专注力之重要性

  大家都同意,学习有助于心智的成长与能力的增进,而近年从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得知: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因为学习而形塑成新的联结,而且会因频繁的使用而变得更为强韧。脑神经科学知识的进展,使吾人对于原有的教育与学习功能,增加了具体的科学佐证。

  早年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大脑的结构与内容,在童年初期就已固定不变。然而现在已经知道:出生时脑部配备的神经元,在人的一生中都会继续编织路径;脑部会划分出多少位置给身体与心理的活动内容,端视生活中身心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并且一生都持续不断地在脑部留下印记与影响,进而造成神经路径的改变,此称为“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即脑部各区域的互补弹性现象。脑部某区域之功能,能被邻近或其他区域所取代。脑部功能未必特定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一神经群,当某一区域之神经群损伤时,其它细胞会逐渐学习,然后取代受损细胞的部位,例如中风者之运动功能的恢复作用。

  脑神经的此一特性,终生都在持续进行,个人的选择意向与持续意志,更是驱策身心活动的主要因素。这其中,大脑反映的不只是身心讯息的改变,更能具体反映物质与心理互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引导性心灵力量,是形塑大脑路径的重要因素与力量。

  此中,专注力与意志力在神经路径发生系统功能的改变上,扮演了重要的关键角色。“注意力”是对于某个目标的警觉、专注作用,这是大脑的认知作用之一,也是认识过程的要素。普通说是“注意”,深刻而言,即感官与事物接触时,如眼见色,耳闻声等,大脑因此一接触而反应和警动,才发而为辨识、了别的作用。大脑此一警动反应作用,即是“注意力”。引起我人产生认知者,是大脑藉由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官能,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等对象,所产生的种种认知活动。这些讯息,平常排山倒海而来地充斥在我们的周遭,但是只有主动的认知,与透过专注力长时地保持觉知,才会对于对象有清楚的认识与掌握,否则杂芜的外界讯息,并不会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或重视。

  本文所讨论的“专注力”,属于人类的精神活动。在英文中,“mind”指意识、思维和感受等能力;“heart"则有具象的“心脏”义;和抽象的“心情”义;“head"是大脑、头脑义。而中文的“心”,一是指“心脏”,属于五脏之一的生理器官;二是指思想、意念、精神作用的“心”,名为心意、心念、心识等。依于中文之惯用义,本文出现之“心”,皆指思想、意念等精神活动。将心念投注于某个目标的警觉、专注作用,在佛教中称为“作意”;它是心所 之一,是心的精神作用,也是认识过程中的要素。如《中阿含经》云:“若内眼处不坏者,外色便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识得生。” ,耳、鼻、舌、身、意、识亦同。此“念”,即是“作意”,浅说是“注意”;深刻地说,即根境和合时,心反应而警动,才发为了别的作用。此心的警动反应作用,即是“作意”。

  有关增强专注力的方法,在佛法中称为“禅定”之学。“禅定”(dhyana),是梵语“禅那”的音译,加上汉语“定”的义译而成的梵汉合称词。意指心念专注于一个特定对象——所缘境,并停息所有的散动乱想,以达到专一安住,平和安稳的精神状态。所以禅定有“心一境性”——心念专注于一个选定的对象而无散乱的特性。在佛教的修行系统中,心念专注的程度,又分有四禅八定等浅深次第不等的定境。

  一般人的心念常是散乱而浮躁的,这种散乱的心念状态,易使吾人意志涣散无力,不但受制于情绪的波动,烦恼的扰乱,也无力于知识的学习与善法的进修。若能习禅而得定,不但能使身心轻安,情绪平和安宁,而且在学习专注力的过程中,也就连带地增强了意志力。以此两种能力来学习知识、调理情绪,才能获得良好的成果,这即是修习专注力——禅定所得的益处。

  我人宜透过专注力的锻炼,养成清楚觉察思维内容的能力,更进而以坚强的意志力,将专注力转移到健康而且正面的思考内容,如:寻求支持,放下心中忧伤的重担等等。以专注力觉察思维与情绪的内容,进一步转向到正确的观念与健康的心情,并且以意志力任持之;于此,纵然有哀伤的情绪生起,都将是短暂而局部的反应,不至于导致新的循环或恶化。以专注力——禅定为基础的学习方法,让学员更清楚知道自己的思维,尤其是警觉到,忧伤的情绪是会恶化的。透过专注力的锻炼,使我们在刚开始感觉烦躁不安的情绪生起时,就立刻警觉,并以“只是觉察而不加以反应”,或是以正面健康的思维来转移与替代,如此运用纯熟之后,不但可以避免与不愉快的思想或记忆强力挂钩,更能避免陷入忧郁与自伤的恶性循环中。

  佛教的禅定之学,即重视依于正确的方法,有次第地练习与增强专注力,以发展自我引导的意志力,这样才能进一步运用清明的观察力,成办一切善法。此中需要注意的是,定学不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佛法的重心在于“般若”(梵:prajba智慧)的观照,称为“慧学”,亦即“观慧之学”。慧学藉由禅定为辅助,以观慧力对于观察对象(所缘境)加以推究与观察,进而现见诸法的自相与共相,证得缘起无自性的般若智慧。

  三、佛教传统禅法之抉择与特色

  笔者在多次的宗教学研讨会中,常碰到一个讨论主题,就是谈论各个宗教的传统修行内容。以佛教为例,何谓佛教“传统的修行内容”?汉传、藏传与南传佛教,都有其各自的传统,所以这“传统”的时间要拉多长?空间要涵盖到哪里?笔者认为问题的解答,还是应该回到佛陀所传授的方法。亦即:佛陀所传授的方法,在当时印度众多的修行宗派与系统中,有何特殊之处?这也正是解答的重心所在。

  1、传统禅修法门之内容   佛陀教导初学者修定而入胜义观慧的方便,曾说“不净念” 与“安般念” ,古称为入道的“二甘露门”;后来阿毗达磨论师再加上“界分别念” ,名为“三度门”。其实,由于众生的根机不一,烦恼各有偏重,在《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即说种种之对治法门。如《阿含经》中云:“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寻思)想。”又如:“当修行安般之法……所有愁忧之想皆当除尽;……当修行恶露不净想,所有贪欲尽当除灭;……当修行慈心……所有恚皆当除尽;……当行悲心,……所有害心悉当除尽;……当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当行护心,……所有慢悉当除尽。”

  依声闻禅法 的禅修所缘,《瑜伽师地论》曾将之整理为“四种所缘境事”,其中的“净行所缘”即是专为对治粗重烦恼而修的禅修所缘,故名“净行”。内容除了以不净念、安般念与界分别念之外,再加上“慈心念” 与“缘起念” 。以上五门,因为可以止息心意的五种惑障,故名:“五停心观”,为原始与部派佛教以来重要的禅修法门。南传佛教重要的修行典籍《清净道论》,其中的“定品”,略分“四十业处”为“一切业处”与“应用业处”;前者内容为慈念、死念(或加上不净念),后者则依于修行者之性行倾向而选择业处,其用意在对治贪痴性行中的深重烦恼,如说:贪行者修十不净与身随念业处,行者以四梵住(即四无量心)与四色遍为适宜之业处,痴行者应修入出息念等。并引经说:“应数数修习四种法:为除于贪当修不净,为除恚当修于慈,为断于寻当修入出息念,为绝灭于我慢当修无常想。”《清净道论》的“慧品”,其修慧业处(所缘)计有蕴、处、界、根、谛,缘起等种种法, 其中“缘起”是十二缘起。这是《杂阿含经》中常见的修观所缘,为究竟断除烦恼的胜义观门。就部派佛教而论,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的北传声闻禅法,曾于中国盛行一时,中国佛教早期许多重要的禅经译本,多与此地禅法师资有关。

  禅经内容有不净念,安般念二甘露门,再加上诸界分别,这是说一切有部旧传的禅法;不净、安般念与界分别为“三度门”,若再加上慈心念与因缘念,即成“五停心观”。前后传去中国的鋥宾禅法,亦多说此五门禅。 而传入中国的禅法,如南山律宗道宣法师,曾作《净心诫观法》教示门人自修外化之道,其中即有“诫观五停心观法”。 又天台智者大师,亦于《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明此五门之义。尔后中国佛教虽从判教时期的兼涵声闻,直至诸宗竞立时期的专弘大乘,然而源自北传声闻佛教中的“五停心观”与“止观综合”等禅法技巧与禅修特色,已为天台禅学所吸收。

  再论禅宗,其接引初学摄心之方法。亦多以数息观入门。从原始、部派之声闻禅法转入大乘,公元5世纪初,鸠摩罗什(Kumarajiva,344-413或350-409)译出的《坐禅三昧经》、《禅秘要法经》、《思维要略法》;以及昙摩蜜多(Dharma-mitra,356-442)译出《五门禅经要用法》佛陀蜜多撰,昙摩蜜多译:《五门禅经要用法》,则以“念佛(色身)”代替“界分别”。由于“佛像”的流行,观佛、念佛(色身)之相好光明,成为当时一些佛教部派,以及大乘信仰者共修的禅修所缘。

  总结而言,佛陀所教授的禅修所缘,从二门、三门而至五门,其中,“不净、慈心、持息与缘起”是佛教大小乘各学派与宗门普遍共学的禅观所缘。

  2、传统禅修法门之特色

  先就“传统”而言,佛陀提出的教法切近自身,并没有祈求的“他者”,而是观照有情身心的实际情况,以此方法,即可以离苦得乐,究竟涅?。修行方法一旦牵涉到明显的宗教传统或崇敬的对象,就会有隔绝与对立的不幸,也将导致“信者欢喜,不信者排斥”的后果。佛陀教导弟子们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佛教当时能在宗教文明发达,修行派别林立的印度土壤中,风行草偃,追随者众,想必是因为佛陀的教法内容,具有超越一切(宗 派、崇敬对象)的特性。

  以原始教法且贯通部派、大乘的“五停心观”为例:我人可以有任何形式的信仰,乃至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呼吸——安般念;都有身体、感知、情绪、欲念——六界分别;我人身心亦在时空迁流中变化,流转——缘起念;再加上身体会变化、衰老、死亡,腐败——不净念;而且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善念地对待他人——慈心念。所以佛陀所教导的,是超越信仰、宗派对立的,普遍一切,人人可修的禅观法门。

  四、“安般念”之修行方法与特色

  有关于笔者在大学生命教育课程中禅修教学的抉择,主要以“安般念”与“无量三昧”为主。在课程中,笔者教导学员的第一个修行法门是“安般念”,即是以呼吸作为静心修定的对象,它的重点是“观察自然的呼吸”。

  其具体的练习技巧是:将鼻孔以下的“人中”区域,作为观察的范围,专注地觉知气息在此一区域通过时,空气接触皮肤所产生的摩擦、长短、冷热等感觉。至于身体的其他部位,无论有任何苦乐觉受生起,身外的周遭环境,无论有任何动静,都一概不予理会。一再警觉地防止心念飘忽游离,忘失了专注观察(人中范围的)呼吸。只要一觉知自己失念或散乱,就一次又一次地将注意力带回到呼吸的观察上。

  至于练习的时间,笔者安排在每次上课开始时,以十分钟的时间带领大家练习,并请学员在其他空档时间常常练习。只要能持之以恒,专注力就能加强,对于学习能力的增进与情绪的调和平稳,将有很大的帮助。之所以选择“呼吸”作为练习专注力的对象,主要的优点如下:

  1、此一禅修所缘具普遍性

  人类的“呼吸”现象,是超越所有宗教、人种与地域的,普遍的生理现象。世间有许多的宗教信仰,有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然而“呼吸”是人类普遍皆有的生命现象。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神癨,有不同的肤色,使用不同的语言,但是都有呼吸的生理现象。

  以之为练习的对象,不涉及宗教信仰或意识形态的争执,所以是一个很好而能普遍化的练习对象。其实藉以练习专注的对象种类很多,在各种宗教或修行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修炼方法,然而无论是持诵还是忆念,多以信仰系统中的神、佛为念诵的对象;有一些持诵咒语的方法,甚至强调其中的加持与神秘力量。然而校园中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不适合全套模仿或挪用,因为容易使学生陷入宗教信仰的认同或排斥的困扰,而且如果太强调神秘的加持或感应力量,将贬抑或否定自我的觉知与专注能力,丧失自信心而完全依赖外在的力量。

  在现代心理学中,也讨论到许多透过静坐来改变意识状态的方法,其中以“超觉静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简称TM)较为风行而广为人知。“超觉静坐”由印度教士马哈瑞希(Maharish Mahesh Yogi)于60年代创立。此一方法虽然强调“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哲学或生活方式。”(Harold,al.1975)其过程也不采用宗教仪式,然研究的学者认为,它仍然带有几分神秘气息。它的方法是:“学习者必须先行拜师,经接受后,由教师秘秘传授一个咒语(mantra)。咒语通常只是一个不带意义的单字。”据研究者认识的“一位美国普度大学的教授,学习超觉静坐,从教师处领受的咒语是FLOG。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是golf(高尔夫球)的倒写字。此一发现,咒语就失灵了。咒语的功用是供静坐时重复默诵,目的在于使自己意识集中,不为外务分心。”

  所以在70年代以后,哈佛大学医学院之Benson氏,将MT加以简单、科学化,并付之以现代医学的量化研究。 故笔者认为,即使是超觉静坐,都还有神秘而接受咒力的局限,因此,以人人都具足的自然生理的呼吸现象,作为练习专注力的对象,不陷入宗教对立与神秘氛围,应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

  2、利于作情绪之觉察与调理

  人类的呼吸现象,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却又能部分自我调控。以此为练习专注的对象,一则能觉察情绪反应,再者也能借着自我调控,如加深或加粗呼吸等动作,而达到缓和心绪的功效。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包括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其作用不受大脑控制,专门支配腺体、内脏、心肌等非自主活动,以维持身体的恒定状态。其中的交感神经系统,受刺激时所会释出正肾脏腺素;负责控制内脏运动及其分泌活动,会使脉搏加快、呼吸增加,肠胃运动变慢,瞳孔放大等,并加强个体在危急时的应变能力。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与交感神经相对反,专司生理非自主活动的抑制功能。

  我们的呼吸跟情绪有相互影响的关联,当情绪起了变化,呼吸也会跟着加快。呼吸的生理现象,也能少分的自主控制。以“呼吸”作为专注的对象,可以觉察情绪反应呈现在呼吸的状态——平稳的情绪有平静的呼吸,焦虑紧张的心情则会产生呼吸较为急促的反应。所以,长的、短的呼吸,急促的、平缓的呼吸,在在都反映了吾人的情绪状态。观察并觉知呼吸的状态,有助于情绪的自我觉知与调整。一般人也都知道,当生气或紧张时,如果做几次深呼吸,对情绪的平稳就会有帮助。

  3、所缘境易于取得

人类只要生命机能尚存,呼吸现象就恒常伴随,所以呼吸是一个随身可得,而又简易温和的修定对象。不像其他的修定方法,需要特定的佛像、特别的咒语等复杂的观想配备或观想程序。

  藉以练心专注的对象,在佛教的论典中曾经整理为四十种之多,如南传《清净道论》中所云。而其他宗教或修行系统也都有特定的修行方法和对象,其中的繁复与简易,则大有不同。

  笔者的教学内容中,特别提醒学生要“观察自然的呼吸”。所谓“自然的呼吸”,是去接受当下所呈现的呼吸状况——自然而平常的呼吸状态。这不是说大家平常的呼吸是不自然的,现在要去学习自然的呼吸,而是强调以平静安稳的心念,去接受当前每一个呼吸的状态;或许它现在是急促的,伴随着你激动的情绪;或许是缓和的,伴随着你平和的心情。而我们只是观察它、接受它,不加入好恶的评价,不刻意追求让自己舒服的呼吸,也不刻意排斥让自己难受的呼吸。训练自己清楚地觉察内心所有情绪反应出来的呼吸状况,觉察它,面对它,不逃避,不控制。“观察自然的呼吸”,其重点是不以控制或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平抚情绪,只要我们能将专注力安稳而坚定地放在呼吸的觉知与观察上,心绪自然能平稳下来。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但是要达到心念专注的程度,仍需要耐心的练习。平时也应当常常提醒自己不随妄念奔驰,时时将散动的思绪,带回到呼吸的观察上来。经过多次练习,当我们生起妄念时,就能很快地觉察,进而不与妄念的内容相应。如果每一个妄念生起,都能如是地转化,而不与之相应,则妄念就像清晨的薄雾,很快就会被东升的太阳照射得烟消云散。专注力的培养,使我们能客观地觉察自己的感觉,提醒自己不做不当的情绪反应或负面的思维。只注重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更需要运用健康的情绪力量来强化好的认知,而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具足好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地以好的方法来练习。专注力愈强,那么,情绪的自我调理能力就会愈强,学习知识的效果也就会愈好。当我们能免于躁动情绪的困扰,也就更有能力与勇气,来面对并处理人生中的许多危机与困境。

  五、“慈心念”之修行方法与特色

  “慈心”是祝福众生离苦得乐的善净之心,约要而言:“慈心”,广开其义,则为“四无量心”(梵语catvary apramanani),或名“四(种)梵住”、“四无量定”,即依于慈、悲、喜、舍四种善心而修禅定。“慈心”是在定的修持中,观想自己给予众生快乐,使其得到安乐;“悲心”是在定中祝愿有情远离痛苦,并观想众生远离忧恼;“喜心”是知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喜悦,定中亦如是作观;“舍心”是指冤亲平等的观照,可于喜、乐禅境之中再 次超拔,而让心保持平稳清净。

  为何名为“无量”?原来修习此定时,以亲人、无亲无憎者及怨怼者作为所缘境,从一人、少数人、多数人以至于无量众生,从一方、四方以至于十方世界诸有情类;修持者渐次扩充心量,让慈、悲、喜、舍充盈满溢,愿众生离苦得乐。以其缘念十方无量众生,能得无量福报,所以名为“无量”。

  有四禅以上之定力者,在修习四无量心时,慈心的定中影相将会显现,以慈等四心缘众生,能达到于无量的境界。又其中的喜无量心,因“喜心禅支”只达于二禅,所以修喜无量成就的顶点,只能到达二禅,唯舍无量心已超越乐受,故能达于第四禅。一般初学虽定力薄弱,但是仍然可以借着反复练习的过程,培养自己慈悲的心念。

  “慈心念”的禅修法门,主要的优点如下:

  1、慈等“四无量心”具普遍性

以慈心为主的“无量三昧”,是以人类的善心作为禅修的基本动力。善心是人人皆有的一种心念内容,所有文化、宗教与哲学的领域,亦皆赞扬之,并不局限于某一宗教。以此善心念,选取一个意欲祝福的对象,作为禅修的所缘境而念住于斯,即是“无量三昧”禅修的所缘境。撇开禅定力的修持不谈,这种方法,可以鼓励我人,要于心中常怀“祝福他人离苦得乐”的善良心念,以此逐渐培养并增强关怀众生的道德惯性。

  而且,佛教所说之“慈”,又与“爱”有所不同,前者是依“自通之法”——同理心,故能普覆一切有情;而后者则是来自我、我所有之计度,故容易从人我之别,而演变成非我所属之族类、社群、信仰等或非我所有之眷属、财物等则不爱之“大我”藩篱。再者,“无量三昧”乃以禅修者自身为显发慈心,护念众生之根源,与强调源自奥秘有力之“他者”(如神、佛)的爱,有所不同。

  故同于前述“安般念”与“四界分别观”,“无量三昧”的禅修法,亦有泯除一切宗教、教派、人种隔碍对立之“普遍性”的优点。

  2、常怀慈心则身心轻安,生活愉悦

  “安般念”强调心念对所缘境保持平稳与专注,并且不加以控制和干预;但“无量三昧”则是训练禅修者增强对他人的善意,更有劝发长养善心的,积极生善的意义。修学“无量三昧”之人,能常生慈悲之善念,于日常之处事待人,无争无怨,故能身心喜乐,眠寐安稳,亦为众人之所爱敬——夙植德本,故众人爱敬。此如《清净道论》中所云,修慈之功德有:颜色光彩,安于眠寤,不见噩梦,不为火烧、中毒与刀伤,心念捷利不迟钝,为人与非人爱敬,诸天守护,临终不昏迷等。这些都是因为该诸善念能引生福乐功德而有以致之。

  3、修“无量三昧”能证解脱

  “无量三昧”之为禅观修学的所缘境,不但能增加定力,长养善德,亦能跨越依我、我所而设限的“量”,以此而破我、我所执。既能如此,当即不受“身”之限碍(不念有身),则必得涅?而不复还此界中;如《杂阿含经》中云:若有比丘得无量三昧,身作证具足住,于有身灭、涅?,心生信乐,不念有身。……现法随顺法教,乃至命终,不复来还生于此界。

  可见修学四无量三昧,同样可以达到“证解脱”的效果,而非只是世间禅定而已。在这方面,印顺导师曾抉发经义,提出了一向被声闻佛教所忽略的见地,肯定了无量三昧的出世功能。

  4、“无量三昧”共贯五乘

  法界等流的“四无量心”,是众生的喜乐与安慰,它不似厌离急证的不净观,仅属声闻禅法,而能共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与菩萨乘。故笔者依于印顺导师之研究成果,教以“无量三昧”之修学。以下详述修学无量三昧“共贯五乘”的义利:

  一、普劝众修,则人际关系彼此和谐,学人所到之所,将处处洋溢平和温馨的气氛。   二、因多修“四无量心”故,较不会流于清寂冷酷,自私自利;且有利于回小向大,效法佛陀行谊。   三、修“四无量心”,能得色界禅境,而色界四禅在《阿含经》中,为佛陀称许,是修出世观慧的根本定。   四、发出离心者,依普缘有情的无量慈悲,同样能打破量之界限,契入法空而断我、我所执。   五、依众生苦而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即能养成良好的道德惯性,习于善待众生,从凡夫地直接长养大乘菩提道种,以进趋悲智圆满的佛果。

  由上观之,修“无量三昧”有大利益,有大功德:人天乘依之以净禅德,声闻人依之而解脱出离,大乘更以之为菩提心髓。“四无量心”之妙蕴,实乃无量无边。“人间佛教”既从“人间”出发以彰显佛陀的“护生”悲愿,故于慈悲普覆的“无量三昧”实应多所修习,并依此而顺向胜义。

  六、结 语

  以上所述,系笔者在大学校院教授“生命教育”与“佛教经典选读”课程中,禅修教学单元设计的理念与内容。人们每天都会有无数纷杂的心念内容,浮现在明了意识中,其中大部分的思绪都没有被转化为行动,或甚至完全没被注意到,其中的关键在于专注的觉察力。一个人的选择,取决于心理的价值认定,并伴随专注力与意志力的辅助。只有于我们有益的思维,才是需要重视并实践的;而实践的关键,就在于智慧的判断与定力的任持,这些能力都能透过有效的学习与锻炼而获得;修学佛教的禅修法门,能让我们有效地调理自己的思维与情绪。易言之,这是学生可以获得身心受用的教学内容。复因该教学内容并无鲜明的宗教色彩,因此未招致不同宗教背景的学生之排斥与反感。

  回想2600年前,印度大陆以婆罗门教为主流宗教,东方则有各种沙门团,思想、修行各执一说。佛陀出生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中,在他成道以后,四十五年间大转法轮,整个过程大体平和、稳定,没有异教迫害、倾轧的严重问题,这应归功于佛陀“平和无诤”的人格特质;而此一人格特质,依然是来自佛陀对“法”的体悟。佛陀说法,与其说是“另立宗教”,不如说是让来自不同宗教背景的人,都可依佛法而转化生命,净化生命。

  笔者认为,佛法内涵的“生命教育”,或许可多措心于其“超宗教”的特质。以上所述禅修教学方案,其内容固然是纯度极高的佛法,却正符合这种无排他性的“超宗教”特质。因此笔者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参考文献:

1、“不净念(a-cubha-smrti)”,其修法是取死尸的腐烂、臭秽之不净相,如:青瘀、脓烂、变坏想、膨胀、食啖、血涂、分散、骨锁、散坏等,作为禅观的对象。从烦恼的降伏来说,这是对治贪欲——YIN欲贪,对治爱着身体之烦恼,最好的修行法门。一般称之为“不净观”,今依原文smrti为“念”之意,称“不净念”;smrti(念),指对于所缘境能明白专注之精神作用。

2、 “安般念”:全称“安那般那念(anapana-smrti)”,亦称出入息念、持息念、数息观。梵语 ana(安那)即入息(吸气),apana(般那)即出息(呼气)。于禅修时,一心专念(鼻)息之入与出,可达到止息寻思散乱,置心一处之定境。

3、 界分别念(dhatu-prabheda-smrti),亦称界分别观、界差别念。其修法是念住、观察造就有情之诸法,皆由地、水、火、风、空、识所和合,缘生而有,缘灭则无;依此观无我,能破除愚痴无闻凡夫常于身心起我执之障,以消除刹慢之过恶。

4、 有关声闻禅法之特色,及主要禅修典籍之分析,拙著:《“止观综合”与“定慧分别”——〈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与〈清净道论〉“定、慧”二品处理定慧二学之比较》曾进一步说明。

5、 “慈心念(maitri-smrti)”,又作慈心观、慈悲观。乃为多恚者说:修慈心以祝愿众生离苦得乐,此乃对治恚烦恼之禅修法门。

6、 缘起念(idampratyayata-pratityasamutpada-smrti),又作因缘观、缘起观。其修法之所缘有繁简之分,简要说明,乃顺逆觉观十二缘起相,以明依缘而起之生死流转,空无我,而对治执著为有我的愚痴烦恼。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古人讲的「吃亏是福」,这个话讲得非常正确,吃亏的人到天堂,不肯吃亏的人到地狱。不肯吃亏的人,现前所得到的小福报、小甜头,享受的时间很短。吃亏的人现在很苦,受苦的时间不长,将来到天堂享福的时间长。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