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奘法师《心如晴空,佛教禅修》的重点


2014/9/3    热度:350   

明奘法师《心如晴空,佛教禅修》的重点
  第一部分 什么是禅修
  禅修是解决烦恼的修行方法之一
  我们的烦恼具有普遍性、共通性。他随时、随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修行就是要解决这些烦恼禅修是一种有效的修行方法。一切禅修的基础在我们自己,特别是在我们的心。
  禅修是对治我们身心的药,是一场身和心的对话
  “闻、思、修”的智慧中,闻和思慧基本上只对治认识层面的烦恼。是我们读来、听来、看来的,和通过思维道理而获得的知识和智慧,通过这些听闻和思维而来的智慧,能熄灭、止息的烦恼,它的种类是很有限的。修所得的慧,能够帮助我们对治贪、嗔、痴、慢、疑等烦恼。通过修行所带来的智慧,它才能把这些烦恼连根的拔除。
  可以通过几步来获得修所得慧,首先听闻与此相关的知识,然后我们来自己观察,知道出来心、身和环境外,没有其他。我们这样就知道禅修是对治我们身心的药,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愿意喜欢来这样,学习这个解脱方法。如果这样的“善法欲”也是贪的话,就多贪点吧!
  禅定的修行是自证法,不是间接比量的
  禅定的修行完全是内喜、自证的,不依靠外在的条件,必须自己体验的,并无法和人分享,是直接那我们身体当作一个实验器,来检验我们心的问题。禅修是一场身与心的对话,不是间接比量的。作为平静内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且可以和宗教无关。值得我们拿出生命中的一段时间来尝试它。
  禅修帮助我们进入实相层面的智慧
  如果我们从书面上看来关于我们生命是怎样产生的,轮回是如何止息的解释,即使接受了其中的道理,也都是间接经验,都是比量的,比较来的,不是实证的。但是禅定的修行,会帮助我们在身心的层面上,来检验这些文字说的是真还是假,这种检验叫自证法,也叫内证法、是突破了、也超越了文字层面、观想层面的,是完全进入到实相层面的一种智慧。
  问答部分
  禅修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修行人而言,有禅诵经行几样不同的修行方法。禅是四禅八定的修行;诵是反复呤诵佛陀的教诲,也配合禅定的修行;打坐也会累,还可以采用经行的方式。
  如果要把文字般若透过观照般若,契入到实相般若,禅修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禅修对一个修行人而言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禅修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但禅突破种种的差异和束搏,应该大力提倡。
  法门无量“因有一切心,佛说一切法,设无一切心,则无一切法。”个人根基各有不同,观音菩萨的法门是“先以欲为牵,后另入佛智”。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层到深层,由表面形式到内在内容的具体过程。
  禅修是一场直接向内心去体验佛法的修行方式,是内证的,强调的是内证,是内心,内明。对绝大多数执相而求,向外 寻求佛法的人而言,禅修暂时还不是最好的方法。
  第二部分 禅修的前方便
  禅修应该具备的条件
  第一:你想要禅修:生理层面的难受,必然引发心理层面的问题,接着烦恼不安,抵触等心理上恶的情绪都引发出来了,本来就不愿意的话,没有办法来真正进行禅修。
  第二:环境很重要:禅修的环境光线不要太强烈,光线强烈容易使心散乱;但也不要太昏暗,昏暗的光线又令人昏沉。
  第三:正确的方法:数息是天台止观方法的第一基本功,也有听息、观息、随息、观心等等不同方法。还应该注意对自我身体的保护,防风、防寒、防湿。
  还要有一颗保持不变的心。在禅修中经历困难是很自然的,相信选择的正确方法,坚持下去。禅修是一个需要时间的慢工夫。
  相信自己是禅修的根基,层层递进的学习。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适合的方法是“少食多餐”,在我们最渴望坐的时候结束,保持下一次禅修的乐趣。
  禅修应该调五事: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饮食要以身安为主,吃饱以后一小时内,不要去禅坐。
  睡眠要适当,在体力饱满,精神清明的状态下禅修,情绪不能过分高昂,也不能在瞌睡的状态下禅坐。可以选择在行走中禅修,一边走,一边来观察呼吸,甚至在奔跑中,公交汽车上全可以。很瞌睡的时候,选择去拜佛、诵经、甚至去做体力活,也不要来打坐(同样也不适合念佛)。
  宁可脑子里打妄想,即使一个念头跟着一个念头,也不要任自己在打坐中瞌睡。因为禅修是要高度的注意力在里面,然后在高度注意力奠定的基础上,定力产生智慧,来洞见,观察,那样子在做功夫。
  保持身体不宽不急,体会头、颈、肩到膝盖的放松,但不能松懈。
  禅修是用身心在实践的,肢势带来的微细感受中,有贪嗔痴慢疑的具体表现:
  贪:坐好后向左边轻轻歪一下,刹那间有一种很安详的感受,但这种感受不可以持久,因为太舒服了。
  嗔:坐好后向右边轻轻歪一下,刹那间有一种很宁静的感受,但这种感受如果持久,会升起嗔的力量。
  痴:坐好后向前略微攻一下身体,循间体验中,好象身心世界全不存在,但如果持久,回麻木无知,进入昏沉的状态。
  漫:坐好后向后略微仰一下身体,循间体验舒畅,爽快、意志蓬勃,又不影响平静的感受,但如果持久,会又唯我独尊,傲然群视的骄慢。
  疑:坐好以后,内心被念头追逐,或者随着念头跑,我们会浮现种中怀疑,这种修行方法是否合适我?我是否业障深重?我是否根本不适合禅修?我的老师是否值得信任?
  贪嗔痴馒疑,地狱五条根,在禅修的具体动作中,完全有具体的表现,所以我们在禅修中,不要在理论上下太大功夫,把努力用在身心实践层面上。
  呼吸分为风、喘、气、息四个方面,只有息是调相,其他是不调相,让呼吸就是单纯的呼吸,遵从自然法则,不要刻意去营造某种样子的呼吸。气息的出入既没有声音,而且很通畅,不节制,出入绵绵,若存若亡,深细精明,息相现前时才能守息。观风则散,观喘则结,观气则劳,守息则定。不要着力去控制呼吸,全身放松,放宽胸心,呼吸自然会渐渐洗下来。
  调身、调息、调心是一致的,是同时进行的。心要宽及得所,开放、放松而欢喜。放松好象打开一个很好的宝库,开放,让我们不做判断,接纳一切;欢喜,充满了享受和喜悦。全身心投入来参加禅修,不要被人牵挂住。
  问答部分
  天台智者大师当年教授大家的小止观,也就是《六妙法门》和《童蒙止观》是应该阅读的书籍。止就是定,观就是慧,止观双运就是定慧等持。另外还有译本叫《坐禅三味经》。
  首先心智不太稳定的人,心理不健康的人,还有心力较弱,容易受他人左右、引导的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人,在禅修时候要慎重一点,一定要有具格的老师负责任地指导他禅修。不然的话,一旦进入定竞,如果他不知道选择,很容易去跟随,在五阴境界出现的幻境很多。
  每个人每天有自己最佳修行时间,不必拘泥。神经衰弱的人适合禅修,但不能刻意用来治疗,可以作为休息的方式。
  第三部分 禅修的心法
  我们的心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总是把外在的东西误解成心本来的样子。贪嗔痴馒疑严重遮蔽了我们的纯净心性。如果我们不去认识我们的心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好象我们来禅修。坐在那里调心,但其实是在制造麻烦。
  在身心对话中,不要让心流离失所
  禅修中的生理反应不是禅修的目的,而我们不是和心做朋友,却在跟自己痛觉做斗争,所以心就从应该关注的对象上拉开了。对一个禅修的原则来说,不要让心流离失所在对于痛痒胀麻的感觉上。
  避免让心流失在意识的法尘上,我们的心已经习惯与乱想了,但是浮云是不会干扰蓝天的,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是觉知。认为禅修要阻断一切念头的观念,是错误的认知。是不可能做到的。
  每个念头都来无所来,住无所住,去无所去,它是无主宰的,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我们不拒不迎地对待每个念头,不要被自我惩罚的情绪抓住,接纳还没有完全训练好的心。
  其实禅修的结果是原本就存在的
  禅修所有的平静、烦恼的止息、陧磐的境况、是原本就存在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心安住在本来的状态中。不必用所谓的禅修的心创造出所谓禅修的境界。
  让我们无他求、无旁求、无多求、无异求、好象蓝天一样,就那么单纯,漫漫的去体会,心就在这种状态下安住。
  保持放松和开放,身体要放松,心要足够开放,同时有一种平静的欢喜,放松、开放。
  我们的心,不在他方,不在身外,也不住在身内的某个觉受上,它就在自己的地方,在他自己的家,我们没有预想的目标,接受所有感受,不幻想一个好的禅坐,我们接受着自然发生的过程,清楚、明白、全然了知我们正在禅修所发生,所经历的一切。
  不要在禅修中期望得到一个平静之类的结果,禅修无所谓好坏。
  在破除对自我执取的状态下去禅修
  对自我的执取是烦恼因此而立,当我们在破除对“我”的执取的状态下去禅修——没有谁要修,没有谁担心轮回之苦,也没有谁想要去证得陧磐解脱,那仅仅是一次禅修。
  呼吸是自然的,生命是自然的,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只有一个因缘,一个清楚明了的觉知,它知道似乎有那么一个要禅修的因缘而已。
  问答部分:
  我们在禅修中,让大家安住在心的本体和本来面目上,而情绪是心的表层作用,性格是心理的层面,意识、意志是心理的认知层面,也是心的表层作用,他们都不是心的本体,但又不能离开心。
  注意力可以是寻找心本来面目的有效途径,但注意力也不是心的本来面目。往深层讲只是定的一种。
  不担心好坏,本身就是让禅修更好的方法,但这不是放任。不在乎每一次禅修的好坏,本身就是让这次禅修更好的一个有效方法。
  如果知道种种变化如浮云,可能会对人情世故都冷淡起来,有无所谓或看不起遇见的人和事的感觉,但只是一个“见山不是山”的过程,应该彼此尊重和关心。
  禅修是以戒律为基础,在家修行人要遵守好五戒,再尽可能地行十善,有条件的话再向朴素戒靠拢。一这些为基础的人,逐渐地,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越来越向梵行靠拢。戒律是使身心在非常适合的生活方式中进行禅修。
  我们观念头来无所来、住无所住,去无所去,来无所从来,但是她缘起而来,去也不是莫名其妙而去,它缘灭而去。
  第四部分 禅修的方法与障碍
  禅修的方法(数息观、观呼吸法、观心的方法)
  数息观,是一个古老的法门。在佛教中,它和不净观,合称二甘露法门,是一个基本的法门。数息是天台止观方法的第一基本功。
  修安般守意是从一数到十,一呼一吸数一个数字。然后再回来,重复这个一、二、三,一直在数到十,要念念分明,息息清楚,心所缘应该在呼吸上。重要的并不是呼吸,而是对呼吸的觉察。
  观察通过眼耳、觉受或记忆等走进心里的念头,何所来,何所住,何所去,正念是观察心的缘起,而不是痛觉或者呼吸。
  禅修的障碍
  抛开“半个神仙”的想法,也抛开“我痛、我痒、我实在无法忍受、我纯粹是在忍受”之类的想法,禅修只是这段时间的禅修,在这角度上,来自由分享禅修的体验。
  腿痛会变得不再是问题,你的心完全愿意在一种无所欲求的状态下安住,就是让心安住在自己的心上。
  会觉得有妄念存在,但跟我们的正念可以同时同在、共存,互不干涉。也会有一种妄念似乎与我根本不相关,我不知道妄念为何物,只是在这里禅修而已。
  生理的障碍是禅修的必然现象,接受它。从佛教的判断来说,如果突不破身见的烦恼,认为生理的身体是实实在在的我,突不破这个不舒服的我,那么想要深入禅修,是做梦,在这个问题上,或早或晚,总会象鲤鱼跳龙们一样越过的。
  当外境对我们的影响减少时,我们的内心也会干扰禅修。禅修就象对治有情众生烦恼的药,吃药的过程中内心信任无疑也是逐步建立的。相信禅修可以作为平静内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这可以和宗教信仰无关。
  在佛经里早有记载“五十种阴魔境界”这些境界没有好与坏,只不过是禅修中的境界,真正放弃它,才能更深层推进,而不要认为这些地方就是终极的道和真理。
  盲目无知的状态,是昏沉,不叫定,不是禅修的善境界。禅定的境界纯净、全知、了知念头的生灭来去,才是深层的禅定功夫。
  禅修最核心的障碍是昏沉和掉举。禅修基于身心实相,出现障碍是必然的,每个人全无例外会面临。
  对治昏沉和掉举
  加重几次呼吸来对治昏沉(对感觉到发冷的情况也有效果)。想象百会上方的光和热可以对治昏沉。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可以用发声方法。
  用克制的方法对治掉举是没有用的,但也不能放任我们的心念,观照是简单而有效的有为法,最省力的办法是陶醉在呼吸中。
  在数息观的禅修中。我们心的工作对象,就是数呼吸,想些别的问题的话,都叫不正念,因为正念是数息,不要失去正念。
  涣散的心,盘踞在过去或未来,是烦恼的最大批发商和零售供应商。思量过去的痛苦是自伤自痛,仍然不能熄灭那些痛苦。对未来的担忧、焦虑,解决未发生的麻烦。
  所有妄念所想都是不圆满的、不可得的、不可把握,是由心而发的执取。
  内、外在的环境是变化的,我们的思想也是变化的,无常生灭的东西依赖各种条件的存在,不能独立做自己的主宰。
  事物遵循了无常生灭的原则,无我的心念也是一样,我们执着实有而产生痛苦。所以,当下心安不需要去关注妄念。安住在心的本来面目,本来惧足,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问答部分:
  数息观的禅修,除了数息,其他都是“不正念”,在适当的时候放下数息,而听息、随息。呼吸是简单实用的,不是作意出来的,数息观安全而容易。
  寻找适合自己根基、习性的方法,开始时,设立的方便,要逐步舍弃掉。
  念佛念到一定的程度,和打坐是一样的,会有一些气动的冲撞,或者听到好象打雷的声音,或者感觉看到好象下大雨前的闪电等,这是自然发生的过程,就只是发生过程而已,知幻既离,这些不过是因缘生灭,不要做对治法。禅修没有好和坏,抛开一切,回到自性的光明。
  阅读一些书籍和经典,来了解禅修的境界和过程。(天台智者大师的《童蒙止观》、《坐禅三味经》等)。可以学习礼佛的禅修方法,如果因业力所致不能禅修,可以忏悔和发愿。
  禅修的境界由初步的功夫开始逐步提升,每一层的四禅八定,都有些特殊的“指标”觉得身体的摇动,也属入定前的一些症状。
  第五部分 什么是禅
  直接、不二、包容
  禅超越了信仰的距离,假名为某某的生命,具备佛陀所有的优良品质的可能性,假如能离开重重遮蔽的迷惑与障碍,本质就自然现前,它本来惧足。
  禅超越了信仰卑与高、圣与凡的对立。禅超越了宗教的层面。佛教其他强调一些形式,比如典籍、经典、教育、教规等。禅强调当下内心烦恼的止息,净化,打破烦恼与智慧的对立。
  在你内心中完成了烦恼的止息和净化,当下打破烦恼和智慧的对立性,你的世界就是另外的世界了。所以禅超越了宗教的层面。
  禅的思想、意蕴,可以提升任何一种宗教,它直接关注生命的本来面目。禅是降伏内心贪嗔痴烦恼的好方法。
  如果真正体会到禅的精神,信什么教都是欢喜的,因为禅超越了文化的隔阂。禅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真正影响了传统儒道学说和老百姓的生活轨迹。
  禅超越善恶、好坏、是非的对立,具有超越对立的承担精神。所以真正的禅者在生活中敢于承担,是因为无常、无我的原则。所以真正的禅者在生命中,在生活中敢于承担所有的苦难。
  禅超越对立,但在生活轨道上,并不破坏伦理原则,之所以如此,因为禅者是向内心寻求的。
  禅超越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所以可以计量的不是禅。禅者是无惧、无忧、无害的。禅突破了“能与所”,才可以更好的帮助这个“所”。
  禅超越了身、心、境的对立,直接回到身心本来处,首先是身心和谐,其次是身心组合体与外境的和谐。
  怎样进入禅
  “姒思即差”,百般思量,万般计较,就不是禅,当下直接,无分别,无能所,没人我对立,只是自然因缘生灭流转,就这么单纯自然,当下是禅。
  当下承担,全体既是,再没有第二面,信的急、信的深、信的切,就是禅。那个禅不是无常生灭之法,不会被丢弃的。对自己、对法、对教导者,三信惧足,真正承担了,随时随地都是禅境界,在生活中体会生命本有的光明。
  包容,禅者的人际关系
  从内心中体验把对人的冷漠和不信任祛除掉,我们恼恨的人往往是最亲密的人,怨恨会是必然的。
  包容,圆融,不是说没有自我。
  传统的认知是以正压邪,但包容可以化解恩怨。以愿心行事,尽力而为,不计算得失。换位思考而怜悯同情对方,尊重包容,以禅的智慧寻找有效方法。
  利他是在智慧观照和慈悲愿望下引发的,是不做而做的自然原则。
  问答部分:
  阿Q是自我麻醉,禅是向内寻求智慧。
  空和有是不二的,性空和缘起要完美结合,学佛的人是心态的无争,不是事相上的无争,竞争但双赢。
  观照烦恼运行的方式而升起菩提智慧,不能太自我了,扩展心量,超越对立来承担。
  明心见性的捷径是从一念之间入手,本立则道生。
  智慧地分别法的相应性,谨慎地培养自己的心,不要对立地帮助别人,也不要被别人动摇。
  分享慈悲的禅修:
  坐在我对面的那个人,或许是我生命中最亲爱的人,或许是我生命中最仇恨的人,但无任是关爱我的,还是仇恨我的人,他们一样对我百般关照。他们想处理痛苦。拥有快乐,我愿意将我内心的平静,将我内心的喜悦,将我内心纯净的爱,无条件,无要求,无所偿地分享给他们。
  在这个光明、智慧、慈悲的心愿中,我接受一切人,我曾经伤害过的一切生命,天上飞翔的鸟儿,水里游的鱼类,地上跑的兽类,乃至同样承担生命苦难的人类。我都请他们给我原谅。我也原谅一切曾经伤害过我的人,吾人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伤害过我,我都彻底地原谅他们。
  没有恶念,没有恐惧,在这个纯净的爱心中,我感谢一切,感谢身下的大地给我的承载;感谢无所不在的空间给我生命的灵动;感谢一切花花草草、绿色的树木,枯萎的树叶、高耸的山尖、感谢他们给我简单的心,给我放松的机会。
  感谢一些打击我的人,因为他们让我变得足够坚强,感谢那些批判我的人,他们让我的心胸更宽阔,感谢那些对我深怀猜疑,深怀指责的人他们让我练就包容、同情,让我从狭隘的指责中知道生命还有另外的存在,另外的生活方式,感谢那些帮助我的人,爱护我的人,因为他们的帮助,他们的关爱,让我艰苦地成长到今天。
  感谢我自己,感谢头颅、双手、双眼、鼻孔、牙齿、肠胃、和双脚,让我的想法变成现实,使我能够完成生命所有的计划和目标。感谢自己有这次禅修的机会,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来感谢对方,愿意和他一起分享这次禅修的功德。这次禅修中他是你最直接的见证人,用你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向他说声谢谢。
  利用眼根、耳根的禅修
  只是看,不琢磨、不思维、不判断,不作意,景象的好坏不用主观判断,眼根接触所看到的境,透过眼识的第一作用,但没有第二念,不再推进大脑的深层做判断,不归纳、不分析。看而不看,不看而看。
  只是单纯的听,可以听到别人念佛的声音,也可以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也可以听其他的声音,声音从哪里发出不重要,如何被我听到不重要。如果是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也可以逐步停下来,安静地听自己不念而念的声音。
  我们也可以在喝茶中禅修,是利用舌根的禅修,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帮助我们来修习禅定。
  行走的禅修
  先不要走动,体会右脚、体会抬脚、在空中漫漫抬起,觉知下在空中移动,然后脚尖、脚跟、脚底同时接触地面,踩实。然后左脚同样这样做。移动不是目的,觉知才是要做的事情。
  也可以闭上眼睛,因为每一步在内心的觉知下进行,用六根的觉知来代替眼睛的判断。
  禅修的禅悦法喜,不依赖于外在条件,完全是由心的平静带来同样的生理感受,动作在平静下开展出来,但这些动作,有这样一个因缘,有这些因缘在生灭,我们的觉知力包容这一切。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现在人一天到晚工作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读经念佛,怎么办?灌顶大师告诉我们,早晚十念,根据四十八愿第十八愿所说的。这个十念法是:一声做为一念,就是一口气,一口气不拘多少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口气叫一声,不管念几句阿弥陀佛,念十口气,这个所需时间不长。早晨念十口气,晚上睡觉之前再念十口气,一生不断,这也是真正修净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