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一 法会圣众


2014/9/4    热度:950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一 法会圣众

 

  (一) 法会圣众

  我闻如是①,一时②,佛③住王舍城④,耆阇崛⑤山中,与大比丘⑥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⑦神通⑧已达。

  (这是说六成就)

  我(阿难)亲自听到佛这样说。那时,释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外的灵鹫山中,与他在一起的有大比丘1万2000人。这些声闻圣众,都已经修得了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如意等等之神通。

  附记1:凡是佛经,开头都有“如是我闻”或“我闻如是”之句,那是佛临涅槃前,阿难代表大众问佛4个问题:(一)佛住世时,我们依佛为师,佛涅槃后,我们依谁为师?(二)佛住世时,我们依佛安住,佛涅槃后,我们依什么安住?(三)佛住世时,恶性比丘有佛调伏,佛涅槃后,恶性比丘如何调伏?(四)佛住世时,佛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佛回答他:我涅槃后,应依戒律为师;我涅槃后,应依四念处安住;我涅槃后,恶性比丘,应默摈置之;我涅槃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所以后来佛弟子结集经典时,先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次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当阿难登座诵出经藏时,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如是我闻”,那是向世人宣布:这部经是我(阿难)亲耳听到佛这样说的,不是道听途说的。当时他所诵出的每一部经,都得到500大阿罗汉的公认,与佛所说的相符,一字不漏。

  附记2:诸经皆有通别二序,在通序(又名证信序)里,举出六件事以资证明此经确乃佛亲口所说,称为“六成就”。例如本经之经首说“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便具足了六成就:一、以如是为“信成就”,信者,阿难之言,阿难说此经为他如是我闻,以示自己之信顺;二、以我闻为“闻成就”,即此经为阿难亲耳所闻,并非辗转传闻的;三、以一时为“时成就”,即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四、以一佛字为“主成就”,即有说法之主;五、以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处成就”,即有说法的道场;六、以比丘众等为“众成就”,即有听经的大众。凡是讲经的法会,一定要有上述六种因缘,才能成就。

  ◎注释

  ①我闻如是 “我”是阿难尊者的自称。“闻”指此经是阿难亲自听佛所说的。“如是”就是这样的意思。合起来说,就是我阿难亲自听到佛这样说。

  ②一时 是指佛正要讲这一部经之时,也就是师资道合、机教相叩之时。

  ③佛 释迦牟尼佛。

  ④王舍城 梵语叫做Rajagaha,在古印度之摩伽陀国,地点就在今天印度的比哈尔省。

  ⑤耆阇崛 新称灵鹫山(Gijjhakuta MT.),简称灵山,许多大乘的经典,诸如法华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般若经等等,都是在这座灵山上宣说的。它的地点就在今天印度比哈尔省王舍城东北方约10多20公里处。

  ⑥大比丘 指年岁大而且道德高的出家人。比丘含有三义: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资长养法身。二、破恶,此恶是指心中的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贪瞋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脱生死的目的。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众生皆为其魔子魔孙,永远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却在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很认真的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故谓之怖魔。

  ⑦大圣 已经断除妄想、分别、执著的大圣人。

  ⑧神通 神者神奇莫测,通者通达无碍,合而言之,即能使人莫测它之所以,又能为所欲为而毫无障碍。这种神通功夫,凡夫不如小乘,小乘不如菩萨,菩萨又不如佛。

  其名曰: 尊者①了本际②、尊者正愿③、尊者正语④、尊者大号⑤、尊者仁贤⑥、尊者离垢⑦、尊者名闻⑧、尊者善实⑨、尊者具足⑩、尊者牛王(11)、尊者优楼频螺迦叶(12)、尊者伽耶迦叶(13)、尊者那提迦叶(14)、尊者摩诃迦叶(15)、尊者舍利弗(16)、尊者大目犍连(17)、尊者劫宾那(18)、尊者大住(19)、尊者大净志(20)、尊者摩诃周那(21)、尊者满愿子(22)、尊者离障(23)、尊者流灌(24)、尊者坚伏(25)、尊者面王(26)、尊者异乘(27)、尊者仁性(28)、尊者嘉乐(29)、尊者善来(30)、尊者罗云(31)、尊者阿难(32),皆如斯等上首(33)者也。

  (这是说有许多的声闻圣众出席法会)

  他们的名字是:尊敬的了本际长老,(中略)这31位尊者,以及其他前来参加法会的所有一切大比丘,都是当时僧团中的上首弟子,也就是大众的模范。

  附记1:本经一开头,即举出有一万二千的声闻圣众前来参加法会,由此可以想见,这次讲经法会是多么的稀有、难得和隆重!

  附记2:有些修小乘法的人,坚不承认有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殊不知小乘人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便了生死、出三界,出三界之后又去哪里呢?即寄居于诸佛净土。诸佛净土皆有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馀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其中方便有馀土,即为那些已断见思惑之阿罗汉、辟支佛和还未证得法身之菩萨,或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的众生而设之土。《阿弥陀经》说:“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这便是明证。

  ◎注释

  ①尊者 有德可尊,受人尊敬的人。

  ②了本际 即憍陈如。以无漏智证得诸法空性,叫做“了本际”。他是佛最初说法时,五比丘中最先成就的人。

  ③正愿 即马胜,威仪第一,五比丘之一。因做错了一件事,为佛所呵,即立愿永不再犯,故名“正愿”。有一大富长者见了马胜之威仪,心生欢喜,即为僧兴建了60间房舍,成为佛门佳话。

  ④正语 即离婆多,坐禅第一,又名无倒乱第一。因途中遇两鬼争尸,请他作证,他即公正诚实而说,决不妄证,故名“正语”。

  ⑤大号 即摩诃男,是释尊父系的亲族,族姓第一,也是五比丘之一。

  ⑥仁贤 即湏菩提,此是三湏菩提(解空湏菩提、天湏菩提、恶性湏菩提)中之恶性湏菩提。因是小龙临终起一念仁慈贤善之心,得生人中,值佛出家证果,故名“仁贤”。

  ⑦离垢 即维末坻,洁净第一。因打扫寺舍,愿令心无尘垢,见思惑断尽,故名“离垢”。

  ⑧名闻 即摩诃俱絺罗,他是舍利弗的母舅,本是当时最有名闻的大智婆罗门,后舍邪归正,随佛出家,得四无碍辩,随问能答,为佛弟子中,答问第一。以其本来是最有名闻之婆罗门,故立此名。

  ⑨善实 即凡耆,供养第一。因他过去世曾以最美善的果实,供养维卫佛塔,感得91劫常生人天的果报,今世值佛出家证果,故名“善实”。

  ⑩具足 即树提长者,得戒第一。未出家前,曾以旃檀钵置于刹杆上,宾头卢现神通取得,二人都被佛呵责,制订在家弟子不得以七宝或木钵供养比丘。他后来出家,发愿受持佛所制的具足戒而成沙门,故名“具足”。

  (11)牛王 即憍梵波提,华译“牛呞”,受天供第一。因过去世曾嘲笑沙门,故感500世做牛,今得人身,馀习未除,如牛一样虽然不食东西,但口中常嚼不停,故有此名,受天供第一,因他虽证圣果,牛呞未改,故佛勅令他常在天上受供,以免世人见他的样子而讥嫌。

  (12)优楼频螺迦叶 本是事火婆罗门,因见佛在其窟中,以神力降伏毒龙,因而舍邪归正,随佛出家证果,常以四事供养众僧,故为护众第一。

  (13)伽耶迦叶 优楼频螺之弟,随兄跟佛出家而证果,后来常到最难教化的边地去教化众生,故为教化第一。

  (14)那提迦叶 也是优楼频螺之弟,偕兄随佛出家,只7日即证果,故为精进第一。

  (15)摩诃迦叶 又名饮光,因前世作冶金师,与一贫女,共同以金箔严饰佛像,而感得多生身如紫金,光吞馀色,故名“饮光”。他是佛十大弟子中,头陀第一,同时也是禅宗之始祖,又是佛涅槃后结集经典的一大功臣。

  (16)舍利弗 “舍利”华译为“鹙鹭”,“弗”华译为子,因其母之眼似鹙鹭,故号为舍利弗或舍利子,在佛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又名优波提舍,华译为论议,因为他在母胎时,已能帮助其母辩论胜过其舅摩诃俱絺罗。八岁登座议论和说法,十六大国中无一对手,因此得名“优波提舍”。

  (17)大目犍连 佛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第一著称。

  (18)劫宾那 华译知宿命,他善知天象,是当时的天文学家,故为知星宿第一。

  (19)大住 即摩诃迦旃延,他善于议论教法,是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

  (20)大净志 即赖吒和罗,因他常说少事少欲,得安乐住,为声闻比丘之典型,故为“闲居第一”。

  (21)摩诃周那 他是周利槃陀伽的哥哥。

  (22)满愿子 即富楼那,在《法华经》中,佛称赞他为说法人中,最为第一,除了如来,无人能胜过他,故在佛十大弟子中,号称“说法第一”。

  (23)离障 即阿那律,他是佛的堂弟,佛成道后,回国弘法,度之出家。他爱睡觉,被佛呵责,发奋精进,七日七夜,不眠不休,双目失明。佛乃教他修习乐见照明金刚三昧,遂发天眼,观看三千大千世界,如看自己的手掌一样的清楚,故成为佛十大弟子中之“天眼第一”。

  (24)流灌 即孙陀罗难陀,乃佛之胞弟,佛有卅二相,他有卅相,仪容第一,举世无双。家有艳妻,因沉溺于其妻美色,不乐出家,后为佛方便度化,结果证得阿罗汉果。

  (25)坚伏 即宾头卢颇罗堕,他因树提长者以栴檀钵置于刹杆顶上,而现通取钵,被佛呵责,勅令虽得圣果,不得入灭,留在世间,受人供养,作大福田,故为“福田第一”。

  (26)面王 即薄拘罗,因其面貌端正,世间第一,故名“面王”。他是佛弟子中,论法腊、学德、生年、法性都具足的长老,世寿达到160岁才入灭,故为“寿命第一”。又他出家后,少欲知足,故又是“知足第一”。

  (27)异乘 即优婆离,为佛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佛入灭后,就由他与500大阿罗汉,结集毘尼藏(即律藏),后人尊为律宗之第一代祖师。

  (28)仁性 即尸利罗,生性仁慈,乐善好施,救济贫苦,故名“仁性”,又因常行布施,故在佛弟子中,布施第一。

  (29)嘉乐 即牧牛难陀,他在牧牛时遇佛,便以牧牛十一事问佛,佛详细解答,他这才知道佛的的确确是一位无所不知的人,随即跟佛出家,悟道证果。因他经常牧牛,横笛高歌,音声微妙,又常以歌声赞颂佛德,故以“妙声第一”著称。

  (30)善来 即蔡揭,因他也是佛世时1千250善来比丘之一,故特别以此为名。善来者,来佛法中得大善利的意思。佛世时,佛只对人说一声“善来比丘”,那人立刻须发自落,袈娑著身,即得戒而成为比丘,这种事只有佛世才有。

  (31)罗云 即罗睺罗,他是释尊在世的儿子,以“密行第一”著称。

  (32)阿难 又名阿难陀,他是佛的堂弟,也是佛的侍者,在佛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释尊涅槃后,即由他与500大阿罗汉负责结集佛一生所说之经藏。

  (33)上首 座位在听众的前排(首席)。

  又与大乘①众菩萨②俱,普贤菩萨③、妙德菩萨④、慈氏菩萨⑤等,此贤劫⑥中一切菩萨。又贤护⑦等十六正士⑧,善思议菩萨⑨、慧辩才菩萨⑩、信慧菩萨(11)、空无菩萨(12)、神通华菩萨(13)、光英菩萨(14)、慧上菩萨(15)、智幢菩萨(16)、寂根菩萨(17)、愿慧菩萨(18)、香象菩萨(19)、宝英菩萨(20)、中住菩萨(21)、制行菩萨(22)、解脱菩萨(23)。

  (这是说还有许多的大菩萨出席法会)

  又有许多修行大乘佛法的大菩萨,诸如普贤菩萨、妙德(即文殊)菩萨、慈氏(即弥勒)菩萨,以及在此贤劫中将要在此世间出世成佛的一切菩萨们,全都到来参加这一次的法会。还有贤护等十六位皆是志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在家菩萨,也都前来参加法会,他们是:善思议菩萨、慧辩才菩萨、(中略)解脱菩萨等等。

  附记1:此段经文,菩萨的排列,先是普贤,其后是文殊和弥勒。普贤代表大行,文殊代表大智,弥勒代表大慈。这是启示世人,修行佛法要特别注意实行、智慧和慈悲。本经宣扬净土法门,这也是提示念佛的人,若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大行;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是大智;最后将所修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同生西方,就是大慈。再者,普贤菩萨是法界中净土宗之始祖,故以他为首。

  附记2:经文明明说“贤护等十六正士”,并列出诸菩萨名号,但算来算去,只得十五,不是十六,于是遍查各译,发现少了“慧辩才菩萨”,特此补上。古人都是用手抄经,可能是抄漏了,才会如此。这里将之补上,决不是改经,而是拾遗,特此声明。我们忠于经典,是绝对不敢杜撰经文的。

  附记3:再从贤护等十六位正士的名号看,我们不难发现,那是修行大乘菩萨道的纲要。此亦显示,念佛法门是大乘,而且是大乘中的大乘。

  ◎注释

  ①大乘 梵语摩诃衍(Mah?y?na),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之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地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论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②菩萨 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能自觉又觉他的有情。菩萨的意思,还有开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开士者,以法开导众生之士;始士者,开始觉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实践大乘佛法之士。

  ③普贤菩萨 是华严三圣之一,与文殊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于佛教四大菩萨中,以“大行”著称。于华严会上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又是法界净土宗之始祖。

  ④妙德菩萨 梵语文殊师利(Majuri),华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妙首表信愿为首,妙德表念佛功德,妙吉祥表念佛法门,行契中道,最为吉祥。如是三名,正可代表念佛人往生净土必备之信、愿、行三资粮。

  ⑤慈氏菩萨 梵语弥勒(Maitreya),华译为“慈氏”,这是他的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华译为“无能胜”,他的姓和名合起来,是“慈悲无人能胜过他”,就是具足大慈大悲,没有人能超过他。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之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

  ⑥贤劫 过去的大劫叫庄严劫,未来的大劫叫星宿劫,贤劫即现在的大劫,因为在此贤劫中,有一千尊佛出世,故称为“贤劫”,又名“善劫”。

  ⑦贤护 即跋陀婆罗,因他能保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以自利,又能乐于护持他人以利他,故名“贤护”。他是释迦佛的在家弟子,地位与普贤、文殊相等。

  ⑧正士 正者正知正见,士者修行之士,依正知正见而修行之士,即是菩萨。

  ⑨善思议菩萨 表要时常思维佛法。

  ⑩慧辩才菩萨 表要有智慧和口才。

  (11)信慧菩萨 表要用智慧来信仰佛法。

  (12)空无菩萨 表内要证悟诸法空性。

  (13)神通华菩萨 表外要以神通游化世间。

  (14)光英菩萨 表学佛人要有好的形象,如要容光焕发及英明豪爽等等。

  (15)慧上菩萨 表智慧最上,通达诸法。

  (16)智幢菩萨 表要宣扬佛法以利他,如幢幡之高悬。

  (17)寂根菩萨 表要六根清净以自利。

  (18)愿慧菩萨 表要以智慧来发愿求生净土。

  (19)香象菩萨 是比喻念佛的力量很大,能令人了生死、出三界,往生西方,一生成佛。

  (20)宝英菩萨 表佛性含藏无量宝藏,一切都自然具足。

  (21)中住菩萨 表要把心安住在非空非有的中道之理上。

  (22)制行菩萨 表要时刻克制自己的妄念,以便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23)解脱菩萨 表一心念佛,便能解除烦恼,脱离轮回,往生极乐,得大自在。

----------------------------------------------------------------------------------------------------------

更多陈义孝居士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世间人作善作恶,清不清楚?清楚。如果不清楚,你不是变成白痴?白痴不是佛菩萨。怎么又清楚又平等?我们再用一个比喻说,譬如镜子,镜子照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的人,好丑都在里头,它并不是没有好丑,确实有好丑、有善恶,统统都有,镜子有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是平等的。我们用心要像镜子一样,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心地清净平等,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那个现的相不平等是他的事情,他的心不平等现的相不平等,我心平等在我心里头统统平等,这才与一真、与如来比较靠近一点,这是功夫,这是真正修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