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十)


2014/9/4    热度:322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之十)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阿难虽然听到如来‘如是见性,是心非眼’的开示,和在座的大众们一起,似乎已经无话可说,但是,心中仍旧没有开悟,还希望得到如来进一步的慈悲宣讲。于是再次合掌,心无旁骛,恭听佛陀慈悲的教诲。”

  {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经过如来一系列的比喻和开导,阿难和大众们明白了“如是见性,是心非眼”的道理。所以,它们似乎已经无话可说,但是,心里却仍旧没有开悟。

  ——为什么呢?因为,仅仅明白了道理,和“开悟”,和“见性”,是不一样的。

  像这样的道理,咱大家听听学学,也都可以明白,可以相信。但是,要做到“开悟”与“见性”,则必须要更上一层楼,当下超越这个明白和相信的“思维心”,当下“明见”这个“见之本性”,并当下认出它就是不生灭的“真心”才可以。

  在这里,“认出”是关键,它就是当下的般若智慧。

  顺应着阿难和大众的愿望,世尊进一步开示“见性”,开示不动摇的如如之心。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这时,只见世尊伸出自己像兜罗棉一样柔软的,带缦网相并放光的手掌,张开五个手指头,教诲阿难以及在座的大众说:我当初成道以后,来到鹿野苑当中,曾经对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以及各位四众弟子们说过:‘一切众生,之所以无法成就菩提佛果,或者阿罗汉果,都是由于被客尘烦恼所迷惑了的缘故。’你们当时,听了这句话,因为什么就开悟了呢?以至于成就了圣果呢?”

  {网相光手}:“网相”是指如来三十二相当中的第五种好相:“手足缦网相”,意思是说如来的手和脚的指头之间是相连的,有皮肤和纹路。不像一般人,指头之间是分开的。“光”就是放光。

  {鹿园}:即“鹿野苑”,佛陀成道后,最初说法的地方,是一个很大的皇家园林。

  {阿若多}:就是憍陈如尊者的名字,“憍陈如”是姓。“阿若多”翻译为“解”,或者“最初解”,佛陀三转四谛法 轮,第一转,也就是“初转”的时候,尊者就心开意解,成就阿罗汉果,因此得名。

  {五比丘}:太子出家以后,其父净饭王派遣了五个人,都是亲族,作为太子的侍卫,后来,这五个人也都出家修行,并成为佛陀最早的五位弟子,全部证得阿罗汉果,合称为“五比丘”。

  其中,三位来自于太子的父系,他们是:1、阿湿婆,翻译为“马胜”,就是那位威仪极好的“马胜比丘”,舍利弗尊者都因他而发心见佛;2、跋提,翻译为“小贤”;3、拘利,翻译为“摩诃男”;还有两位来自于太子的母系:4、憍陈那,也叫“憍陈如”,是尊者的姓,翻译为“火器”;5、十力迦叶(当时,姓‘迦叶’的大德有好几位,尊者是其中之一),翻译为“饮光”。

  {及汝四众}:佛陀为五比丘说法的时候,还没有僧团,难道会有“四众弟子”吗?

  答:当时除了五比丘之外,还有许多天人及菩萨(他们或许也听过《华严经》),在虚空里听法,他们都是如来的“四众弟子”。而他们,许多也都在参与楞严法会。

  {客尘烦恼}:“烦恼”是有来有往的“客人”,而不是常住不迁的“主人”;是动摇不安的“尘”,而不是寂然不动的“空”。

  ——那么,问问自己:常住不迁的“主人”在哪里呢?寂然不动的“空”在何处呢?把这句话参透,就会明心见性。

  世尊特意向大众发问,以便五比丘当中的“初解”憍陈如尊者能够现身说法,给大家解答“客尘烦恼”之妙义。这样,法会才会更加生动,而不会变成如来的“一言堂”和“独角戏”。

  总是有人能够悟入,能够开解,能够得到受用,能够分享心得体会,这样的法,才是活泼泼的妙法。大家,也才会更加有信心。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

  “这时,憍陈如尊者站起身来,恭敬地向佛说道:世尊!我如今被尊为长老,在大众当中,独享“最初解”之美名。我就是因为悟解了‘客、尘’这两个字的妙义,才成就了阿罗汉果。”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

  “世尊!好比旅行的客人,前往旅店当中,或者住宿,或者吃饭。食宿完毕以后,就开始打点行装,继续赶路,没空安住下来。如果真是主人的话,自然不必赶往其它地方。”

  “这样就想明白了:安住不下来的,就叫做客人;安住不动的,就叫做主人。因此,把无法安住的东西,就定义为客人,烦恼就是如此。”

  {行客}:行路的客人。

  {旅亭}:旅店或者路亭。古时候,在路亭里面,往往有当地人提供开水或者售卖食品。

  {俶(音:处,意思是‘开始’)装前途}:开始打点行装,往前赶路。

  {不遑(音:皇,意思是‘闲暇’)安住}:没有闲暇安住下来。

  {自无攸(音:悠,意思是‘所’)往}:自然不必去往别的地方。也就是总能够安住的意思。

  本段经文,五比丘当中的憍陈如尊者,为大家讲说“客”字的法义,结论是:“以不住者,名为客义”。这是一个比喻,如前文世尊所说“客尘烦恼”是也。也就是说,憍陈如尊者悟解了“烦恼是客人”,“烦恼是尘”,因此而成就阿罗汉果。

  ——烦恼为什么是客人呢?因为它是来来去去的,只不过是一些来无影、去无踪的“念头”而已,只不过是起起灭灭的思维心而已。所以,它是“客人”,而不是咱的“主人”。

  遗憾的是,大家却把这个起灭不定的“思维心”误当做了是“自我”,当做了是“主人”。现在,既然明白了是“误认”,那就好办了,立即就可以放下,如果咱也能够像憍陈如尊者那样,放得一干二净的话,那么,咱也能够成就圣果。

  从今以后,如果大家起了烦恼,陷入了不良情绪当中,咱就应当想起这段经文,想起“客尘烦恼”之法义,知道它是“客人”,而不需要随着它跑;那么,咱那个“不随着它跑的如如之心”就会现前,您请仔细看看,这个“如如之心”难道还需要去往啥地方吗?难道它还需要四处攀缘吗?难道,不攀缘,它会死吗?

  下面,憍陈如尊者继续给大家开示“客尘烦恼”当中的“尘”字之法义。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又比如雨后初晴的天气里,清晨日出以后,太阳逐渐升高,阳光照入缝隙当中,就会发现虚空当中有各种尘埃。尘埃的本质是摇动不停,而尘埃所在的虚空却总是寂然不动的。”

  “这样就想明白了:澄清而寂然不动的,就叫做虚空;浑浊而摇动不停的,就叫做尘埃。因此,把摇动不停的东西,就定义为尘埃,烦恼就是如此。”

  {新霁(音:季)}:雨雪转晴,雨后初晴。

  {清旸(音:阳)}:清晨日出。“旸”就是日出。

  这段经文,憍陈如尊者给大家开示“尘”字的法义,结论是“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在这里,“尘”比喻咱的“烦恼”;而“虚空”则比喻咱的“如如心性”;“阳光”呢,比喻的是“见道的智慧”。

  只有当“阳光”照入“缝隙”当中的时候,咱才会发现“虚空”当中有各种“尘埃”,那些摇动不停的小东西们,很多很多。也正是它们的出现,才反衬出了寂然不动的“虚空”。同样,只有咱大家拥有了“见道的智慧”,让它照入“心念的缝隙”,咱大家才会发现自己的“如如心性”当中,竟然掺杂有许多摇动不停的“烦恼念头”。

  ——正是因为觉察到了这些摇动不停的“烦恼念头”,嘿嘿,有智慧的人呢?也就从这“念头的缝隙”当中,觉悟了本有的“如如心性”,当下明了它本来就寂然不动,因此而“见道”;更进一步,犹如憍陈如尊者,则因此而证得无漏圣果。

  修行,就是这样,先找到“念头的缝隙”,然后,反照出“如如心性”,从而超越“烦恼念头”。不过,需要咱大家反复地亲历与实践,才能够契入。

  佛言:如是。

  “佛陀说道:没错,是这样的。”

  这既是许可,也是印证。憍陈如尊者对于“客尘烦恼”解答得非常清晰,因为,那是尊者之亲证。

  下面,世尊通过屈伸开合手指,为大家显发“见性”没有开合与往来,因此,它不属于“客”;最后又飞出宝光,在阿难的两侧,为大家显发出“见性”没有动摇,因此,它也不属于“尘”。

  既然不属于“客”,也不属于“尘”,所以呢,“见性”也就是咱的“如如心性”,也就是没有往来的“主人”,它寂然不动,犹如“虚空”一样,没有形相可得,而具有着见、闻、嗅、尝、觉、知的六种妙能力。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

  “这时,如来在大众当中,把五个手指头屈抱在一起,攥成拳头,然后再打开为手掌,打开以后,再屈攥在一起。对阿难说:“如今你见到了什么?”

  学习到这里,也请大家伸出手来,像如来那样给自己示范一下,问问自己:究竟见到了什么?

  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阿难尊者回答:“我见到如来您那放着百宝光芒的手掌,在大众当中,一会儿开拳为掌,一会儿合掌为拳。”

  阿难尊者只“见”到现象,而不认识“见性”;犹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样,仍然属于“着相之见”。一般人,大多如此。

  如果是已经明心见性之人,则见一切相,即一切心。因此,既不会着相,也不会迷茫。心地无处不安,不需要得到什么,就已经充实无比了。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

  “佛陀继续问阿难尊者:“你见到我的手,在大众当中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合上。那么,到底是我的手有开有合,还是你的见有开有合呢?”

  如来开拳为掌,合掌为拳,只是开合的现象而已。阿难明见了这个现象,他的“见性”也就已经包容了现象的“开合”。但是,无论现象如何地“开合”不停,“见性”都超然于其外,丝毫也不会随着现象而“开合”。

  ——世尊的手掌“开合”,不仅仅发生在“虚空”当中,同时,也发生在阿难尊者的如如“见性”当中,此时,就是明心见性的好时光。聪明的阿难啊,您为啥就不明白呢!

  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

  “阿难回答:“世尊您那放着宝光的手,在大众当中有开有合。我只是见到了您的手在那里开合,而不是我的见性有开有合。”

  在世尊的引导下,阿难尊者逐渐认识到了“见性”没有开合。

  佛言:谁动?谁静?

  “佛陀接着问道:“那么,谁是动摇不住的,谁是寂静安住的呢?”

  这个“动”指的是“开合”、“来去”之类的无法安住,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客人”;而“静”则指的是“没有开合”、“没有来去”之类的寂静安住,也就是前文所说的“主人”。

  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

  “阿难回答:“佛陀的手动摇不住;而我的见性,尚且没有寂静之相,又有谁能够无住呢?”

  {尚无有静,谁为无住}:尚且没有寂静之相,又有谁能够无住呢?

  “无住”就是“动摇不住”,与“寂静安住”相反,相对立。当有一个具体东西的时候,它也就有了“动”和“静”两种状态。但是,如果根本就没有一个具体的东西,比如说“虚空”,它根本就没有形相,咋会有“静”和“动”的问题呢!

  “见性”也是如此,它根本就没有形相,没有“寂静之相”,又咋可能有“无住之相”,或者说“动摇不住之相”呢。因此,“见性”非静非动,了无动静之相可得。所以,它不是“客人”,而是“主人”,是一个连样子都没有的“主人”,怪不得大家都不曾认识它呢。

  佛言:如是。

  “佛陀说道:是这样的。”

  阿难尊者已经正确地理解了“见性”本无动静,不是“客人”,而是一个有些神秘的“主人”。所以,世尊予以认可。

  (征说客尘结束,以下:如来飞光,为阿难验证见性不动,所以不属于“尘”)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

  “于是,如来从自己的手掌当中,飞出一道宝光,落在阿难的右边,当时阿难就扭过头来,向右边看;如来又放出一道宝光,落在阿难的左边,当时阿难又扭过头来,向左边看。”

  {盼}:顾盼,就是看的意思。

  佛告阿难:汝头今日因何摇动?

  “于是佛陀问阿难:“今天,你的头为什么左右摇动呢?”

  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

  “阿难回答:“我见到如来您放出美妙的宝光,飞到我的左右两边,因此左右观看,头自然就摇动起来了。”

  假如咱大家在现场,遇到同样的情形,估计也会像阿难尊者一样,左右摇头来观看吧。这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不过,咱是否能够认识到,无论咱的头如何摇动,而咱的“见性”,却不曾随着头有丝毫的摇动呢?

  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

  “阿难,你为了看佛光,而左右摇动你的头,那么,到底是你的头在动,还是你的见在动呢?”

  这是世尊的善巧引导,让阿难尊者,还有咱大家,都能够观察到那个不曾有任何摇动的“见性”。对此,阿难尊者已然明白。

  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

  “世尊!我的头自己在动,而我的见性,尚且没有静止之相,又有谁能够摇动呢?”

  {尚无有止,谁为摇动}:尚且没有静止之相,又有谁能够摇动呢?

  假如有形体,就会有“静止”和“摇动”两种状态。可是,“见性”根本就没有形体,所以,它连“静止”的样子都没有,又咋会有“摇动”的样子呢!

  如果说,依照前文,“摇动不安”的叫做“尘”,“寂然不动”的叫做“虚空”。那么,超越了“寂然不动”和“摇动不安”的,又能够“明见”这一切的,不就是咱大家的“见性”嘛。因为没有动静之相,所以,它也叫做“如如”。

  佛言:如是。

  “佛陀说道:没错,是这样的。”

  虽然世尊予以认可,但是,此时的阿难尊者,尚未明见“见性”,只是明白了“见性”没有动静之相,不属于“尘”,明白了这个道理而已。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于是,如来告诉在座的一切大众:如果一切众生,把摇动不安的东西叫做‘尘’,把无法安住的东西叫做‘客’。”

  “你们请看,阿难的头虽然在动摇,他的‘见性’却没有什么可动的;你们再看我的手,手虽然有开有合,而你们的‘见性’呢,却根本就没有什么开合舒卷。”

  {舒卷}:舒张与卷起,也就是开合。

  因此,咱大家的“见性”就是“主人”,就如同无处不在的“虚空”一样,就是咱的“无相真心”。而色身呢?它是“客人”,有来有去,有生有死。“思维心”呢?它是“尘”,念念生灭,摇动不安。

  可是,每一个人,如果不学习佛法的话,岂不都会把“色身”当做是“我”,是“主人”吗?把“思维心”当做是“真心”吗?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可是,你们如今,为什么要把这个生死不住的色身当做是自己真实的身体呢?为什么要把那些动摇不安的念头当做是自己真实的心境呢?”

  “像这样从始至终,在念念生灭当中流浪,遗忘了自己真正的心性,所以才会颠三倒四地造作行事。既然把分别心认作了自性,反而就遗失了真正的心性,还把四大色身错认作是自己。于是,就在这个颠倒的认知当中不断地轮回,自己陷入了虚妄的流转之苦。”

  {以动为身}:把这个生死不住的色身当做是自己真实的身体。一般众生都是如此,为了这个“肉体之我”而奔波劳碌,为了贪图感官刺激而造作追求,于是就会不停地造业,陷入了没有穷尽的生死轮回。

  {以动为境}:把那些动摇不安的念头当做是自己真实的心境。一般众生都是如此,为了这个“心想之我”而分别执着,为了维护“我的想法和荣誉”等等而造作追求,于是也会不停地造业,也会陷入没有穷尽的生死轮回。

  {洎}:音:寄,就是“到”的意思。

  到这里为止,世尊把阿难尊者以及一切众生的无明错认,都已经和盘托出,都讲透了。平时,咱大家当做是“我的身体”的那个东西,不过是生灭不住的“客人”而已;咱当做是“我的心境”的那个东西,不过是动摇不安的妄念之“尘”而已。

  因此呢,咱这样流浪在“错误的认知”当中,流浪在这起起灭灭的相续心念里面,为了虚假的“我身”和“我心”而拼命地造作追求,反而遗忘了自己的“真性”,陷入在虚妄的生死轮回里面,不能自拔,岂不可怜呀。

  这时,如后文第二卷所说,承蒙世尊的谆谆教诲,阿难尊者又开了一个“悟”(尊者早已开悟空性,此乃诸多经典所说),明白了“见性”就是不生灭的“心性”,于是,尊者感到“身心泰然”,也颇有回家之感,所谓“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但是,这个本有的“不生灭性”,就当前来说,到底在哪里呢?阿难尊者尚未明见,也就是还不曾“明心见性”,尚未到达大乘“悟无生忍”,尊者因此而心存疑虑。同时,在座的国王波斯匿王,也同样心存疑虑,他便起身向佛请法,引出了后文第二卷“观河定见”的内容,也属于“第三番显见”,将会显发出“见性无迁”。

  (“第二番显见”结束,显示出“见性”不属于动和静,它本来如如。以下进入第二卷,开始“第三番显见”)

  《楞严经》轻松学 卷一 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大家都是人,可是每个人的命运不同,际遇不同,贫富贵贱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满业。满业是你过去所修的福报不相同,所以有人富贵,有人贫贱;有人长寿,有人短命;有人享福,有人受罪。满业不相同,那真是苦乐悬殊,完全不相同!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