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新唯识论》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
2014/9/3   热度:639
熊十力《新唯识论》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要知道,所谓的冤亲债主,那都是迷惑颠倒的众生,这些众生跟我们是一体,问题是现在他们迷得太深,有坚固的执着不肯放下,所以变成眼前这个样子。我们要清清楚楚,对他们要生出同情心、慈悯心,不能责怪他。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作者: 裴春苓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199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0年
【文章标题】熊十力《新唯识论》与佛教义理融摄的问题探讨
【文章作者】裴春苓
【指导教师】林安梧
【文章页数】117页
--------------------------------------------------------------------------------
【中文关键词】新唯识论|儒佛融摄|空宗|有宗|唯识学|如来藏
【中文摘要】首先,以熊十力所著,《唯识学概论》与《新唯识论》两书的对比理解为主,以便对于“熊十力唯识思想的转变”及“当代儒佛论争的议题”,做进一步的厘清。其次,为了深入了解《新唯识论》融摄佛教义理的其它问题,便又探讨《新唯识论》融摄“空宗”及“如来藏”思想的问题。
本文探讨的问题,集中在《唯识学概论》、《新唯识论》文言文本、《新唯识论》语体文本,这三本书融摄佛教义理的相关问题上。资料来源主要以熊十力先生的相关著作为主,并参考了佛教义理的相关著作,以及国内外学术期刊,所刊载的相关论述。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主要分二部分:1、 从文本的比对到义理的诠释。2、 从义理的辨明到问题的厘清。
本论文研究成果:1、 从“文本的比对”分析《新唯识论》文言文本及语体文本诠释的发展。2、 从“义理的辨明”了解《新唯识论》融摄佛法的相关问题。3、从“问题的厘清”说明“儒佛论争”的关键处。
--------------------------------------------------------------------------------
【论文目次】
第一章 导论 1
一、 研究动机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之特色
四、研究主题的开展
第二章 《唯识学概论》与《新唯识论》的义涵 7
第一节、熊十力“唯识学”的研究 /7
一、民初的唯识学研究
二、熊十力《唯识学概论》的撰述
三、熊十力《新唯识论》的撰述
第二节、《唯识学概论》的义涵 /13
一、唯识学心理分析法
二、阿赖耶识种子说
三、《唯识学概论》的宗旨
第三节、《新唯识论》的义涵 /22
一、翕辟成变说创生
二、功能即实性
三、《新唯识论》的宗旨
第三章 《新唯识论》融摄“唯识学”的问题探讨 29
第一节、《新唯识论》对于“唯识学”的修正 /29
一、从“识有境无”到“境识同体”
二、从“功能差别”到“功能即实性”
三、从“赖耶缘起论”到“本体创生论”
第二节、《新唯识论》“唯识”思想转变关键处 /34
一、从横向的“现象分析”转为纵向的“宇宙创生”
二、从“体用二分”转为“即用显体”
三、从“二能变”转为“翕辟成变”
第三节、《新唯识论》融摄“唯识学”诠释(hermeneutice)方法分析/38
一、援佛入儒
二、同名异义
三、解脉络化(decontextualizing)
四、结论
第四章 《新唯识论》融摄“空宗”的问题探讨 45
第一节、佛教“空”的义涵 /45
一、 原始佛教的“无我即空”
二、 从部派到大乘的“一切法空”思想
三、 “空”的三层义涵
第二节、《新唯识论》融摄“空宗”的诠释 /49
一、 “空宗”乃遮拨一切法相
二、从“方便显体”到“破相显性”的诠释
三、从“无生之生”到“性德之全”的诠释
第三节、《新唯识论》“本体”义与空宗“空寂”义的异同 /55
一、《新唯识论》所诠释的“本体”义
二、《新唯识论》“本体”义与空宗“空寂”义的不同
三、《新唯识论》“破相显性”与空宗“法空性”的异同
四、结论
第五章 《新唯识论》“体用相即”与中国佛教“体用相即”融摄的问题探讨65
第一节、《新唯识论》的“体用相即”义 /66
一、《新唯识论》的“即用显体”义
二、《新唯识论》“异名同义”的诠释说明
三、《新唯识论》“体用相即”义的诠释
第二节、 中国佛教“体用相即”的义含 /71
一、“体用”的融摄会通
二、“相即不二”的义含
三、“相即不二”思想的开展
第三节、《新唯识论》“体用相即”与中国佛教“体用相即”思想的对比理解 /78
一、《新唯识论》“体用相即”与中国佛教“体用相即”本质的不同
二、《新唯识论》“体用相即”与中国佛教“体用相即”理论架构的异同
三、结论
第六章 《新唯识论》融摄“如来藏”的问题探讨 85
第一节、《新唯识论》“本心”义的诠释 /85
一、《新唯识论》文言文本所诠释的“本心”义
二、从“功能即实性”到“即体即用”诠释的说明
三、从“本心与习心之别”到“空不空如来藏”诠释的说明
第二节、《新唯识论》“本心”义与天台、华严“一心”义的异同/89
一、《新唯识论》的“本心”说
二、《新唯识论》“本心”与“习心”之别
三、《新唯识论》的“本心”与天台、华严“一心”义的异同
第三节、《新唯识论》“本体的开显”与“如来藏”思想的异同/94
一、《新唯识论》“本体开显”的义涵
二、《新唯识论》“即用显体”与《起信论》“一心二门”义的异同
三、《新唯识论》“本体的开显”与佛教“即相显性”义的异同
四、结论
第七章 结论103
一、《新唯识论》的时代意义
二、《新唯识论》诠释方法的特色
三、《新唯识论》诠释发展的特色
--------------------------------------------------------------------------------
【参考文献】
(依作者姓氏笔划排列)
(一)、熊十力著作部分:
1、 《熊十力论著集之一——新唯识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2、 《熊子真心书》,收入《熊十力论著集之一——新唯识论》,台北:文津出版 社,1986。
3、《唯识学概论》(一),北京大学印,存北大图书馆,1922,影印本。
4、《唯识学概论》(二),北京大学印,存北大图书馆,1926,影印本。
5、《唯识论稿》,公孚印刷所印行,存北大图书馆,1930,影印本。
6、《新唯识论》文言文本,1932着,收入《熊十力论著集之一——新唯识论》,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
7、《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上、下二册,1940着,台北:明文出版,1991。
8、《十力语要》,台北:明文出版,1975。
9、《十力语要初续》,台北:明文出版,1975。
10、《尊闻录》,后编为《十力语要》卷四,台北:明文出版,1975。
11、《破破新唯识论》,现收入《熊十力论著集之一——新唯识论》,台北:文津 出版,1986。
12、《佛家名相通释》,台北:广文出版,1961。
13、《读经示要》,台北:明文出版,1984。
14、《摧惑显宗记》,台北:学生出版,1988。
15、《原儒》,台北:明文出版,1988。
16、《体用论》,台北:学生出版,1976。
17、《明心篇》,台北:学生出版,1976。
18、《存斋随笔》,台北:鹅湖出版,1996。
(二)、后人研究熊十力之专著(与本论文相涉者为限):
1、李霜青着,《中国历代思想家--熊十力》,台北:台湾商务出版,1987。
2、 宋志明着,《国学大师丛书--熊十力评传》,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3、林世荣撰、《熊十力《新唯识论》研究--以《新唯识论》所引发儒佛之争 为进路的探讨》,中历:中央 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2。
4、林安梧辑,《现代儒佛之争》,台北:明文出版,1990。
5、林安梧着,《存有、意识与实践》,台北:东大出版,1993。
6、岛田虔次着,徐水生译,《熊十力与新儒家哲学》,台北:明文出版,1992。
7、梁漱溟着,《忆熊十力先生》,台北:明文出版,1989。
8、景海峰着,《熊十力》,台北:东大出版,1991。
9、张庆熊着,《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赛尔的现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10、郭齐勇着,《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香港:天地图书出版,1988。
11、郭齐勇着,《熊十力及其哲学》,北京:中国展望出版,1985。
12、郭齐勇着,《天地间一个读书人--熊十力传》,台北:业强出版,1994。
13、郭齐勇着,《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14、蔡仁厚着,《熊十力先生学行年表》,台北:明文出版,1987。
15、萧萐父编,《玄圃论学集--熊十力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出版,1990。
16、刘述先编,《熊十力与刘静窗论学书简》,台北:时报出版,1984。
17、王守常着,〈廿世纪儒佛之争--熊十力与刘定权的争论〉,《当代新儒家人 物论》,台北:文津出版, 1994。
18、王守常着,<近代儒佛关系--梁漱溟、熊十力佛教观合论>,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台北 :华梵大学,1998。
19、冉云华着,<熊十力对佛学的批判--与印度吠檀多不二论排佛学说的比 较>,收入《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 教》一书,台北:东大出版,1995。
20、江灿腾着,〈吕澄与熊十力论学函稿评议〉,《东方宗教研究》第一期,1990。
21、吕希晨、王育民着,〈熊十力的唯心主义新唯识论〉,《中国现代哲学史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 1987。
22、牟宗三着,〈我与熊十力先生〉,《生命的学问》,台北:三民出版,1978。
23、牟宗三着,〈熊十力先生的智慧方向--熊十力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专题讲 演〉,《鹅湖》月刊,125期 ,1985。
24、杜维明着,〈论熊十力〉(上),《鹅湖》月刊,49期,1979。
25、杜维明着,〈论熊十力〉(下),《鹅湖》月刊,50期,1979。
26、林安梧着,〈熊十力体用哲学之理解〉,《当代新儒家哲学史论》,台北:文 津出版,1991台北。
27、林安梧着,〈熊十力先生的孤怀弘诣及其《原儒》的义理规模〉,《原儒》代序,台北:明文出版,1988 。
28、林安梧着,〈当代儒佛论争的几个核心问题--以熊十力与印顺为核心的开展〉,《谛观》杂志,第67期 ,1991。
29、林安梧着,〈论道德实践的根源性动力及根源性实践方法论的建立--以熊 十力《新唯识论》为中心的理 解与诠释〉,《当代新儒家人物论》,台北:文 津出版,1994。
30、林安梧着,〈论熊十力体用哲学中“存有对象的两重性”--从对象的两重性之厘清到存有的根源之稳立 〉,《鹅湖学志》第九期,台北:鹅湖出版,1992。
31、林安梧着,<熊十力《新唯识论》中体用哲学的思考支点>,收入《国际佛学研究》年刊创刊号,台北: 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编印,1991。
32、林家民着,〈熊十力内圣学后期转变说之商榷〉,《哲学与文化》,第十五卷第十二期,1988。
33、林镇国着,〈现代儒家的佛教诠释--以熊十力与牟宗三为例〉,《政大哲学学报》,第四期,1998。
34、周开庆着,〈怀熊十力先生--并述熊先生的思想概要〉,《鹅湖》月刊,125期,1985。
35、施忠连着,〈论熊十力〉,《现代新儒学在美国》,沈阳:辽宁大学出版,1994。
36、陈来着,〈熊十力哲学的明心论〉,《当代新儒学国际会议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1981。
37、陈德和着,〈“体用论”与“明心篇”管窥〉,《鹅湖》月刊,125期,1985。
38、黄惠雅着,〈述熊十力先生的体用不二义〉,《鹅湖》月刊,62期,1980。
39、黄惠雅着,〈熊十力先生论佛家空有二宗评述--兼疏解熊先生对空有二宗的误解〉,《鹅湖》月刊,63 期,1980。
40、曹志成着,〈真谛的唯识古学、玄奘的唯识今学与熊十力新唯识论之唯识思 想初探〉(上)(下),《中国佛 教》,第三十三卷,第三、四期,1989。
41、许义灶着,〈熊十力先生之生命格调〉,《鹅湖》月刊,125期,1985。
42、杨祖汉着,〈熊十力先生事略〉,《鹅湖》月刊,125期,1985。
43、杨祖汉着,〈“体用不二”与体证的方法〉,《鹅湖》月刊,228期,1993。
44、廖锺庆着,〈黄冈内圣学述(一)〉,《鹅湖》月刊,42期,1978。
45、廖锺庆着,〈黄冈内圣学述(二)〉,《鹅湖》月刊,42期,1978。
46、廖锺庆着,〈黄冈内圣学述(三)〉,《鹅湖》月刊,42期,1978。
47、裴春苓着,<当代儒佛论争关键议题之厘清--以《唯识学概论》与《新唯识论》之对比理解为主>,本文 曾获得87年度“悲广文教基金会”研究生论文奖,并于《正观》杂志第9期刊载,1999年6月。
48、裴春苓着,<当代新儒学“儒佛融摄”诠释方法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探讨--以熊十力、牟宗三为 例>。
49、刘绍桢着,〈文化守成主义与新儒家关系之分析--以熊十力及深漱溟为例〉,《鹅湖》,第228期, 1994。
50、刘达朋着,<熊十力论心>,收入《埸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1996 。
51、刘述先着,〈关于熊十力先生的生卒年分的考察与资料的寻访〉,《鹅湖》月刊,125期,1985。
52、刘述先着,〈如何正确理解熊十力--读〈长悬天壤论弧心〉有感〉,《当代 新儒家人物论》,台北:文 津出版,1994。
53、萧萐父着,〈“熊十力全集”序〉,《鹅湖》月刊,190期,1991。
54、谈壮飞着,〈熊十力先生与吕征先生论学函稿〉,《鹅湖》月刊,134期,1986。
55、阎韬着,〈佛学与新儒学--熊十力哲学研究之一〉,《1990佛光山国际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高雄: 佛光出版,1992。
56、赖贤宗着,<熊十力的体用论的基本结构与平章儒佛--熊十力的体用之“体用不二而有分,分而不二”与 平章儒佛>,台北:鹅湖月刊第24卷第10期,1999/4月。
57、谢易甫着,〈评“述熊十力先生的体用不二义”一文〉,《鹅湖》月刊,63期,1980。
58、谢易甫着,〈新唯识论述悟〉,《鹅湖》月刊,65期,1980。
59、谢易甫着,〈荡相遣执与破相显性--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旨趣〉,《鹅湖》月刊,84期,1982。
60、释昭慧着,〈评林着〈当代儒佛论争的几个核心问题〉〉,《谛观》杂志,第 68期,1992。
(三)与本论文相关之唯识学专著与专文:
1、于凌波着,《唯识学十二讲》,台北:慧炬出版,1993。
2、于凌波着,《唯识学纲要》,台北:东大出版,1992。
3、太虚着,《太虚大师全书》,第7、8、9册,法相唯识学(6),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
4、天亲菩萨造,唐玄奘译,《大乘百法明门论》,大正藏三十一册。
5、印顺着,《唯识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1987。
6、印顺着,《摄大乘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1981。
7、如觉法师编着,《唯识思想入门》,台北:圆明出版,1997。
8、如觉法师编着,《唯识三十颂导读》,台北:圆明出版,1997。
9、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唯识三十论颂》,大正藏三十一册。
10、舟桥一哉着、余万居译,《业的研究》,台北:法尔出版,1993。
11、吴汝钧着,《唯识哲学》,高雄:佛光出版,1975。
12、周志煌着,《唯识与如来藏》,台北:文津出版,1998。
13、高崎直道等着、李世杰译,《唯识思想》,台北:华宇出版,1985。
14、唐大圆着,《唯识新裁撷汇》,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1992。
15、唐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大正藏四十三册。
16、深浦正文着,《唯识学研究》上卷(教史论),日本:永田文昌堂出版,昭和 57年。
17、张曼涛主编,《唯识学的发展与传承》,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4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1978。
18、张曼涛主编,《唯识问题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8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1978。
19、张曼涛主编,《唯识思想今论》,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7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1978。
20、张曼涛主编,《唯识思想论集》(一)、(二)、(三),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5、 26、43册,台北:大乘文化 出版,1978。
21、张曼涛主编,《唯识典籍研究》(一)、(二),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9、30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1978 。
22、张曼涛主编,《唯识学的论师与论典》,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6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1978。
23、慈航法师着,《相宗十讲》,台北:天华出版,1979。
24、杨白衣着,《唯识学读本》,高雄:慈恩出版,1981。
25、演培法师着,《成唯识论讲记》(一)~(五)册,台北:天华出版,1989。
26、演培法师着,《八识规矩颂、唯识二十颂讲记》,台北:天华出版,1989。
27、横山佐一着,《唯识?哲学》,日本:平乐寺书店出版,1979。
28、护法等菩菩萨造,唐玄奘译,《成唯识论》,大正藏三十一册。
29、欧阳竟无讲述,《唯识讲义》,台北:佛教出版社,1977。
30、霍韬晦着,《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出版,1989。
31、霍韬晦着,〈佛家哲学中之转依义〉,《唯识思想论集》(二),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6),台北:大乘文化 出版,1978。
32、霍韬晦着,〈唯识五义〉,《华冈佛学学报》, 第六期,台北:中华学术佛学研究所出版,1983。
33、释法舫着,《唯识史观及其哲学》,台北:正闻出版,1988。
34、印顺着,〈论三谛三智与赖耶通真妄〉,《鹅湖》,第75期,1986。
35、如实着,〈唯识三系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五期,1981。
36、林镇国着,〈“唯识无境”的现代争论〉,《法法杂志》,第56期,1994。
37、陈宗元着,〈护法在《成唯识论》的立场之研究〉,《中华佛学学报》, 第七期,1994。
38、陈一标着,〈真谛的“三性”思想--以《转识论》为中心〉,《东方宗教讨论会论文集》,第四期, 1994。
39、陈荣灼着,〈唯识哲学之“真”“妄”问题〉,《鹅湖学志》,第8期,1992。
40、陈荣灼着,〈当代唯识学研究对谈〉,《法光杂志》,第56期,1994。
41、陈荣灼着,〈印顺法师之唯识研究〉,《法光杂志》,第67期,1995。
42、陈炯彰着,〈章太炎的唯识学〉,《1990年佛光山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1991。
43、陈清惠着,〈护法--唯识思想简介〉,《法光杂志》,第95期,1997。
44、陈清惠着,〈唯识思想简介〉,《法光杂志》,第95期,1997。
45、曹志成着,〈“护法--玄奘”一系与真谛一系唯识学的“闻熏习”理论的思想意涵之探讨〉,《法光学 坛》,第一期,1997。
46、曹志成着,〈护法--玄奘的“有相唯识”与安慧--真谛的“无相唯识” 之唯识思想之比较〉,《1990年 佛光山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1991.
47、张廷荣着,〈唯识的宗师、教育的人师--欧阳竟无大师的学养与教育〉,《1976年佛学研究论文集》, 高雄:佛光出版,1995。
48、黄公伟着,〈民初法相学风札记--杨仁山、章太炎、欧阳渐的唯识论〉,《华冈佛学学报》,第二期, 1972。
49、杨白衣着,〈唯识三十颂之研究〉,《1976年佛学研究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1995。
50、杨惠南着,〈成唯识论中时间与种熏观念的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五期,1981。
51、释圣圣着,〈明未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中华佛学学报》, 第一期,1987。
(四)、与本论文相关之空宗、天台、华严专著与专文:
1、木村清孝着、李惠英译,《中国华严思想史》,台北:东大出版,1996。
2、尤惠贞着,《天台宗性具圆教之研究》,台北:文律出版,1993。
3、田村芳朗等着,释慧岳译,《天台思想》,台北:华宇出版,1984。
4、印顺法师着,《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1992。
5、印顺法师着,《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1992。
6、印顺着,《如来藏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1992。
7、安藤俊雄着、演培法师译,《天台性具思想论》,台北:天华出版,1989。
8、宇井伯寿等着,王进瑞等译,《禅宗论集华严学论集》,台北:华宇出版,1984。
9、安滕俊雄着,苏荣焜译,《天台学--根本思想及其开展》,台北:慧炬出版,1998。
10、牟宗三着,《佛性与般若》(上、下),台北:学生出版,1977。
11、李世杰着,《华严哲学要义》,台北:佛教出版社印行,1985。
12、林镇国着,《空性与现代性》,台北:立绪出版,1999。
13、木尾 山雄一等着,许洋主译,《般若思想》,台北:法尔出版,1989。
14、木尾 山雄一着,释依馨译,《空入门》,高雄:佛光出版,1996。
15、高崎直道等着,李世杰译,《如来藏思想》,台北:华宇出版,1984
16、陈英善着,《天台性具思想》,台北:东大出版,1997。
17、陈英善着,《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北:法鼓文化出版,1997。
18、万金川着,《中观思想讲录》,嘉义:香光书乡出版,1998。
19、杨惠南着,《龙树与中观哲学》,台北:东大出版,1988。
20、慧岳法师着译,《天台教学史华严思想史合刊》,台北:弥勒出版,1983。
21、鎌田茂雄着,转瑜译,《天台思想入门》,高雄:佛光出版,1991。
22、龚隽着,《《大乘起信论》与佛学中国化》,台北:文津出版,1995。
23、Richard H.Robinson着,郭忠生译,《印度与中国的早期中观学派》Early Ma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 by/ (copyright 1996 by Right View Publication),南投:正观出版,1996年。
24、 田村芳朗着、释慧岳译,〈天台法华之哲理〉,收录《天台思想》一书中第一部,台北:华宇出版,1988 。
25、任博克着,〈由“相互主体性”的立场论天台宗几个基本关键观念以及山家与山外之争〉,台北:《中华 佛学学报》第十期,1997。
26、 李志夫着,〈天台宗之理事观〉,台北:《华冈佛学学报》,第6期。
27、 李志夫着,<三论宗之理事观>,台北:《华冈佛学学报》,第5期。
28、 李志夫着,<中国禅宗理事观>,台北:《华冈佛学学报》,第7期。
29、 李志夫着,<智者之圆教及其形成之探讨>,《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
30、杜松柏着〈禅宗的体用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
31、杜正民着,<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998。
32、余崇生着,〈僧肇“体用相即”思想述论〉,台北:《国际佛学研究》创刊号,1991。
33、余崇生着,<僧肇之“有无同义”思想>,《东方宗教研究》第一期,1987。
34、吴汝钧着,〈龙树之论空、假、中〉,台北:《华冈佛学学报》第七期,1984。
35、吴汝钧着,〈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台北:《华冈佛学学报》第八期, 1985。
36、吴汝钧着,<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1997。
37、陈英善着,〈评〈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台北:《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1997。
38、陈荣灼着,〈“即”之分析--简别佛教“同一性”哲学诸型态〉,台北:《国际佛学研究中心》创刊号 ,1991。
39、郭朝顺着,<智者的圆顿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5期,1992。
40、庄昆木着,〈略论华严别教一乘与同教一乘之异同〉,台北:《法光学坛》第一期,1997。
41、张曼涛着,〈“空”之中国的理解与天台的空观〉,《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7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 ,1978。
42、 傅伟勋着,〈从中观的二谛中道到后中观的风贤二宗思想对立--兼论中国天台的特质与思维限制〉,台 北:《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1997。
43、杨郁文着,<空之法说及义说>上、下,台北:《中华佛学学报》第四、五期,1991、1992。
44、 杨惠南着,〈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台北:《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一期,1996。
45、杨曾文着,<唐代宗密及其禅教会通论>,《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
46、邓克铭着,<智者天台教观中之心的涵义>,《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三期,1998。
47、 谢大宁着,〈试析华严宗“法界缘起”义〉,嘉义:《中正大学学报》,第一卷,第一期,1990。
48、 赖贤宗着,<如来藏与唯识的交涉--以《佛性论》为中心的比较研究>,台北:《国际佛学研究》创刊号 ,1991。
49、 魏道儒着,<从华严经到华严宗学>,《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
50、 韩廷杰着,<摄论师的师承及其哲学>,《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1999。
51、 释恒清着,<禅净融合主义的思惟方法--从中国人的思惟特征论起>,《台大哲学论评》,第14期,1991 。
52、 释恒清着,<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台大哲学论评》,第12期,1989。
53、 释恒清着,<《大乘义章》的佛性说>,《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1997。
54、 释印顺着,<《起信论》与扶南大乘>,《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1995。
(五)、与本论文相关之佛学专著与专文:
1、于凌波着,《中国近代佛门人物志》(第一集),台北:慧炬出版,1993。
2、王晓毅着,<汉魏佛教与何晏玄学关系之探索>,《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1993。
3、 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台北:台湾商务出版,1993
4、 玉城康四郎主编、李世杰译,《佛教思想 (一)--在印度之开展》,台北:幼狮文化出版,1995。
5、玉城康四郎主编、李世杰译,《佛教思想 (二)--在中国之开展》,台北: 幼狮文化出版,1995。
6、太虚着,《太虚大师全书》,第25册,书评(16),台北: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印行。
7、印顺着,《成佛之道》,台北:正闻出版,1992。
8、印顺着,《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1993。
9、印顺着,《无诤之辩》,台北:正闻出版,1975。
10、江灿腾着,《中国近代佛教思想的诤辩与发展》,台北:南天出版,1998。
11、李世杰着,《印度哲学史讲义》,台北:新文丰出版,1987。
12、李世杰着,《中国佛教哲学概论》,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73。
13、邱敏捷着,〈梁漱溟对佛学的理解与批判〉,《谛观》,第74期,1993。
14、吕澄着,《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1982。
15、吕澄着,《中国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1982。
16、林传芳着,《佛学概论》,高雄:佛光出版,1990。
17、洪金莲着,《太虚大师佛教现代化之研究》,台北:东初出版,1995。
18、洪启嵩、黄启霖主编,《欧阳竟无文集》,台北:文殊出版,1988。
19、洪启嵩、黄启霖主编,《杨仁山文集》,台北:文殊出版,1988。
20、洪启嵩、黄启霖主编,《吕澄文集》,台北:文殊出版,1988。
21、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着、高观如译,《印度哲学宗教史》,台北:台湾商务出版,1995。
22、郭朋着,《中国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1993。
23、郭朋着,《太虚大师思想研究》,台北:圆明出版,1996。
24、麻天祥着,《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卷上,卷下,台北:文津出版,1992。
25、涂艳秋着,《僧肇思想探究》,台北:东初出版,1995。
26、徐清祥、王国炎着,《欧阳竟无评传》,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27、许里和(荷兰)着、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Copyright 1972 by E. J. Brill, Leiden, Netherlands),江苏:江苏 人民出版社,1998。
28、鲁迅、容肇祖、汤用彤着,《魏晋思想》乙编三种,台北:里仁出版,1995。
29、黄俊威着,〈从“真如缘起”到“法界缘起”的进路“一心”观念的确立〉,《中华佛学学报》, 第七期 ,1994。
30、张曼涛主编,《民国佛教》,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6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1978。
31、汤用彤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二册,台北:台湾商务出版, 1991。
32、汤用彤着,《隋唐佛教史稿》,木铎出版,1988。
33、程恭让着,《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研究》,台北:新文丰,2000。
34、傅伟勋着,《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出版,1990。
35、傅伟勋着,《佛教思想的现代探讨》,台北:东大出版,1995。
36、傅伟勋着,《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台北:东大出版,1991。
37、杨惠南着,《佛教思想新论》,台北:东大出版,1990。
38、杨惠南着,《禅史与禅思》,台北:东大,1995。
39、杨惠南着,《印度哲学史》,台北:东大,1995。
40、蔡日新着,《中国佛教复兴之父》,台北:圆明出版,1998。
41、演培法师着,《佛教的缘起观》,台北:天华出版,1990。
42、欧阳竟无着,《竟无内学》,台北:问学出版,1979。
43、霍韬晦等着,《太虚诞生一百周年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1990。
44、鎌田茂雄着、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第四册,高雄:佛光出版,1993。
45、蓝吉富主编,《欧阳渐选集、吕征选集、王恩洋选集》,现代佛学大系丛刊,第51册,台北:弥勒出版, 1984。
46、蓝吉富主编,《太虚选集、印顺选集》,现代佛学大系丛刊,第52册,台北:弥勒出版,1984。
47、蓝吉富主编,《梁启超选集》,现代佛学大系丛刊,第53册,台北:弥勒出版,1984。
48、蓝吉富主编,《杨白衣选集、霍韬晦选集》,现代佛学大系丛刊,第54册,台北:弥勒出版,1984。
49、 蓝吉富主编,《宋儒与佛教》,现代佛学大系丛刊,第26册,台北:弥勒出版,1984。
50、蓝吉富主编,《中印佛学泛论--傅伟勋教授六十大寿祝寿论文集》,台北:东大出版,1993。
51、蓝吉富着,《二十世纪的中日佛教》,台北:新文丰出版,1991。
52、释妙然主编,《民国佛教大事年纪》,台北:海潮音杂志社,1995。
53、释恒清主编,《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台北:东大出版,1995。
54、冉云华着,〈现代概念及其对佛教的意义〉,《1990年佛光山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 1991。
55、李志夫着,〈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中华佛学学报》, 第八期,1995。
56、周志煌着,〈近代中国佛教改革思想中“回溯原典”之意涵及其实践进路--以太虚、印顺、欧阳竟无之论 点为核心的开展〉,《中华佛学研究》,第一期, 1997。
57、柳存仁着,〈王阳明与佛道二教〉,《清华学报》,第13卷,12期,1981。
58、陈仪深着,〈中国佛教现代化的尝试与挫折(1912~1949)〉,《1990年佛光山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高雄 :佛光出版,1991。
59、许明银着,〈现代佛教与现代佛学〉,《1990年佛光山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1991。
60、张曼涛着,〈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华冈佛学学报》, 第一期,1968。
61、张永隽着,〈二程先生“辟佛说”合议〉,《哲学论评》,第五期。
62、曾锦坤着,<从存有论与心性论谈儒家与佛教的区分>,《孔孟学报》第58期,台北:孔孟学会出版, 1989。
63、葛兆光着,<关于近十年中国近代佛教研究著作的一个评论>,《思与言》第37卷,第2期,1999。
64、楼宇烈着,〈中国近现代佛教的融和精神及其特点〉,《1991年佛学研究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 1991。
65、赖永海着,〈佛教与人生--论“人生”是现代佛教的主题)〉,《1990年佛光山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 ,高雄:佛光出版,1991。
66、赖永海着,〈儒佛之异同及其相互影响〉,《圆光佛学学报》,第一期创刊号,1993,12月。
67、赖永海着,〈佛儒交融与人生佛教〉,《1991年佛学研究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1991。
68、释恒清着,〈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台大哲学论评》,第12期,1987。
(六)、与本论文相关之哲学专著与专文:
1、王守仁撰,《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出版,1992。
2、王宗昱着,《梁漱溟》,台北:东大出版,1992。
3、成中英着,《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台北:联经出版,1985。
4、吕希晨、王育民着,《中国现代哲学史新编》,吉林:吉林人民出版,1987。
5、宋全成、张志平、傅永军着,《现代性的踪迹》,济南:泰山出版祉,1998。
6、牟宗三着,《中国哲学的特质》,台北:学生出版,1983。
7、牟宗三着,《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学生出版,1983。
8、牟宗三着,《现象与物自身》,台北:学生出版,1975。
9、牟宗三着,《心体与性体》第一册,台北:正中书局出版,1996。
10、牟宗三着,《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北:台湾商务出版,1971。
11、牟宗三着,《时代与感受》,台北:鹅湖出版,1984。
12、牟宗三着,《五十自述》,台北:鹅湖出版,1989。
13、吴汝钧着,《儒家哲学》,台北:台湾商务出版,1995。
14、余英时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台北:三民出版,1992。
15、杜维明着,《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台北:联经出版,1989。
16、杜维明着,《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台北:东大出版,1997。
17、杜维明着,《十年机缘待儒学》,香港:牛津出版,1999。
18、房德邻着,《儒学的危机与嬗变---康有为与近代儒学》,台北:文津出版,1992。
19、林安梧着,《当代新儒家哲学史论》,台北:明文出版,1996。
20、武东生着,《现代新儒家人生哲学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1995。
21、周群振等着,《当代新儒学论文集--内圣篇》,台北:文津出版,1991。
22、金耀基着,《从传统到现代》,台北:时报出版,1992。
23、香港岭南学院翻译系译丛,《解殖与民族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1998。
24、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豫、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5、胡平生着,《中国历代思想家--梁漱溟》,台北:台湾商务出版,1987。
26、侯外庐、邱汉生、张屺之主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7、唐君毅着,《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台北:学生出版,1989。
28、唐君毅着,《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台北:学生出版,1990。
29、唐君毅着,《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台北:学生出版,1992。
30、高宣扬着,《解释学简论》,台北:远流出版,1991。
31、韦政通着,《儒家与现代中国》,台北:东大出版,1984。
32、秦家懿着,《王阳明》,台北:东大出版,1987。
33、陈荣捷着,《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北:学生出版,1992。
34、陈荣捷着、廖世德译,《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台北:文殊出版,1987。
35、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1996。
36、陈来着,《宋明理学》,台北:洪叶出版,1993。
37、陈来着,《哲学与传统》,台北:允晨出版,1994。
38、陈德和主编,王邦雄等着,《当代新儒学的关怀与超越》,台北:文津出版,1997。
39、毕养赛着,《中国当代理学大师马一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2。
40、梁漱溟着,《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台北:九鼎出版,1982。
41、冯友兰着,《中国哲学史》上、下二册,台北:台湾商务出版,1990。
42、冯友兰着,《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台北:台湾商务出版,1990。
43、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出版,1995。
44、单世联着,《反抗现代性--从德国到中国》,广东:广东教育出版,1998。
45、张京缓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台北:麦田出版,1998。
46、张博树着,《现代性与制度现代化》,上海:学林出版,1998。
47、傅伟勋着,《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台北:正中出版,1994。
48、劳思光着,《新编中国哲学史》(一)、(二)、(三)、(四),台北:三民出版, 1997。
49、越德志着,《现代新儒家与西方哲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1993。
50、郑家栋着,《当代新儒学论衡》,台北:桂冠出版,1995。
51、郑大华着,《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台北:文津出版,1992。
52、蒙培元着,《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53、谢大宁着,《儒家圆教底再诠释》,台北:学生出版,1996。
54、Hans.Georg Gadamer原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台北:时报出版,1993。
55、Paul Ricoeur原著,林宏涛译,《诠释的冲突》,台北:桂冠出版,1995。
56、Richard E.Palmer着,严平译,《诠释学》,台北:桂冠出版,1992。
57、Umberto Eco等着,柯里尼编、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香港:牛津出版,1995。
58、杜维明着,林镇国译,〈梁漱溟〉(上),《鹅湖》月刊,60期,1980。
59、杜维明着,林镇国译,〈梁漱溟〉(下),《鹅湖》月刊,61期,1980。
60、林安梧着,〈论刘蕺山哲学中“善之意向性”--以(答董标心意十问)为核心的疏解与展开〉,《国文编 译馆馆刊》,第19卷第1期,1990。
61、林安梧着,〈当代新儒家的实践问题〉,《鹅湖》,第190期,1990。
62、林安梧着,〈五四前后的中国儒学〉,《鹅湖》,第143期,1987。
63、林安梧着,〈“当代新儒学”及其相关问题之理解与反省〉(上),《鹅湖》,第223期,1994。
64、陈荣灼着,〈儒家的时代课题〉,《鹅湖》,第147期,1987。
65、陈荣灼着,〈儒学与现代(一)〉,《鹅湖》,第202期,1992。
66、郭齐勇着,〈儒家现代化过程的整体反思〉,《鹅湖》,第186期,1990。
67、陈立强着,〈论近百年来儒家的文化发展构想--从“体用”范畴的理论涵蕴看晚清“中体西用”的思想 困局〉,《鹅湖》,第202期,1992。
68、戴琏璋着,〈从易传看儒家的创造精神〉,《鹅湖》,第125期,1985。
69、裴春苓着,<从《五十自述》探讨牟宗三先生早期“儒佛融摄”思想进路>,本文曾获得88年度“悲广文 教基金会”研究生论文奖。
70、Anindita N.Balslev , philosophy and Cross-Cultural Conversation: Some Comments on the Project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METAPHILOSOPHY, Guest editor:Richard Shusterman ,The Metaphilosophy Foundation an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7,N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