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泉:《摩诃止观》提要
2014/9/4   热度:530
王雷泉:《摩诃止观》提要 《摩诃止观》,原题名《圆顿止观》,十卷(因每卷各分上下,或作二十卷),隋代智顗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五九四)在荆州玉泉寺(在今湖北当阳县)结夏安居期间所说,门人灌顶笔录成书。前后有三本,现行本是第二本(通称广本)的再治本,湛然将此本改题为今名。宋代天圣二年(一○二四),依遵式之奏请编入大藏;淳熙三年(一一七六),大藏开版时校刻。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四十六册,金陵刻经处木刻本等。与《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同称为天台三大部。 《摩诃止观》是智顗晚年最为成熟的止观著述,从全书恢宏博大的体系来看,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佛学导论和禅学巨著。“摩诃”,意为大,指智顗所著渐次、不定、圆顿三大止观著作中最高阶段的《圆顿止观》,所以《摩诃止观》也称作《大止观》。“止观”,从狭义上说,指禅定修行的实践方法。止(梵文samatha,奢摩他),意为“止寂”,指停止或抑制由外境的生起、转变所引发的心之散乱、动摇,形成明镜寂水般的意识状态;观(梵文vipasyna,毗婆舍那),意为“智慧”,在寂静的心境中对现象作如实的观察和自在的对应,获得佛教特定的智慧。从广义上说,通指教理与修证两大部门,称教观二门。《摩诃止观》统摄“止观”上述广狭两方面意义,用于个人修行,是定慧相资,解行并重;用于弘扬教义,组织学说,则是教观二门的相资并重。 全书分作序分、正说分两部分。序分是记录者灌顶略说本书的著述缘起,叙述圆顿止观的师资传承及三种止观法门。师资传承分作金口、今师两种:金口相承指远从佛世尊经过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乃至马鸣、龙树、提婆等脉脉相传,到第二十四世师子遇害而法统绝;今师相承是指北齐时代(五五○——五七七)的天台宗初祖慧文禅师,依龙树《大智度论》及《中论》的偈文,悟入空、假、中三谛圆融之理,由此构成一心三观的禅法。慧文将此法门传授天台宗二祖南岳慧思,慧思把它和《法华经》相结合而构成其独特的实相论,双弘定慧二门。智顗师事慧思,传受渐次、不定、圆顿三种止观。这三种止观,都是大乘法门,俱依住于实相而修。所谓渐次止观,即由浅入深的修习止观,犹如登楼梯、石阶而循序而进,有智顗的早年作品《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法慎记)十卷,本书特点是以“禅”之一字统摄全部佛教,故又称作《禅门修证》。所谓不定止观,是把顿渐、深浅各种法门前后更替、自由活用,如金刚宝石在日光照耀下,光芒闪烁不定,有《六妙门》一卷。所谓圆顿止观,即以最高至深之心境为出发点,如神通开发者,即腾空而起,此即《摩诃止观》所述。智顗为上、中、下三种根机之人,说此渐次、不定、圆顿三种止观法门。其中《摩诃止观》便是发挥他自己的观行体系,显示圆顿止观法门的深旨,行解双运,最为精要。 正说分是智顗讲说圆顿止观法门的记录。按智顗的讲述计划,拟分作十章广说,即大意、释名、体相、摄法、偏圆、方便、正观、果报、起教、旨归,称为十广。其中大意一章,作为概述全书十章内容的导论,再勒为“五略”,即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全书构架合称五略十广。 一、大意章(卷一、卷二)。系全书的概论,因众生从无量数劫以来,为无明痴惑所覆盖,却不知无明当体就是法性之明。现在为使众生开显觉悟心中本具之法性光明,故在此分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等五略阐明之。 第一、发大心,概述十广中前五章的大意。发菩提心是佛教徒确立正确信仰的基础,也是修习止观的前提,分简非、显是二部分阐述。“简非”,即辨别并剔除似是而非的虚假菩提心,有地狱、畜生、鬼、阿修罗、人、天、魔罗、尼犍(即出家的外道)、色无色、二乘等十种非心。“显是”,由四谛(境)、四弘誓愿(誓)、六即(位)三部分构成。真正菩提心的发起,依赖于对圆满教理的真正理解。所以首先区分生灭、无生灭、无量、无作四种四谛,分别对应藏、通、别、圆四教,说明在教理上要依据圆教的无作四谛,体达法性和一切法无二无别,才是发真正菩提心。进而阐明修菩萨道的行者,必须树立上求下化的四弘誓愿:由对苦谛的理解,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信念;由对集谛的理解,发起烦恼无数誓愿断的信念;由对道谛的理解,发起法门无量誓愿修的信念;由对灭谛的理解,发起无上佛道誓愿成的信念。最后揭示修证的阶位——“六即”。即,指众生与佛一体不二之义,由此在理上确立发心学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但为防止人们循名违实,以凡滥圣,故在修证的进程上,分为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六段,明确发心学佛的阶梯与果位。 第二、修大行,包括第六〈方便〉、第七〈正观〉两章的大意,在此专门叙述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种三昧。三昧,是梵文 samadhi 的音译,意译为“定”、“等持”,乃是制止心的散乱,将之安定于一处,从而在此定境开发智慧。四种三昧,吸收和综合了经论中各种修禅方式,侧重于从外仪方面说修习止观的形式;至于详示修习止观以前的加行,则是第六〈方便章〉所述的二十五法;而从内观的证悟方面广说修行的,则是第七〈正观章〉中的十境和十乘观法的内容。 第三、感大果,阐述了实际上未说的第八〈果报章〉的大意。说明果报有违、顺二种情况:违即偏空、偏假,违于中道圆教,故所感得的是有、空二边果报;顺即依圆中之理顺于实相,所获得的是初住初地以上的胜妙果报。 第四、裂大网,阐述了实际上未说的第九〈起教章〉的大意。叙说行者用止观观心,内慧明了,自证妙理,不但能裂破自己于诸经论所起疑网,而且能转而教化利益于他人。随顺十界众生,或作佛身施权显实,或作九法界菩萨以下种种形像,针对不同根机而弘扬渐、顿法门之教,以裂破其他有情的疑网。 第五、归大处,阐述了实际上未说的第十〈旨归章〉的大意。叙说化他成熟,归入法身、般若、解脱三秘密藏的大涅槃处。 二、释名章(卷三)。分相待、绝待、会异、通三德四点,详细解释止观的名义:(一)可思议的相待止观:先说止有三义:止息止,即止息一切的心想;停止止,即停住于诸法实相真如理上;非止止,即对不止叫它作止。次说观有三义:贯穿观,即妄想的动乱停止;观达观,即体达诸法实相真如理;非观观,即对不观叫它作观。(二)不可思议的绝待止观:超越相互对待与思议,断绝凡情妄想所起的推画分别,真慧开发,直下契证实相境界,这便是绝待止观。(三)会同止观异名:在各种经论中,止或叫作远离,或叫作不住、不著、无为、寂灭、不分别、禅定等;观的异名有知见、智慧、照了等。现于绝待止观中,会同所有止观异名。(四)通三德:止观二字与涅槃的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相通,从而和三菩提、三佛性、三宝等一切三法相通。 三、体相章(卷三),分教相、眼智、境界、得失四点,解释止观的法体与相状。(一)教相:先简别藏、通、别三教的止观相;次说圆顿教三止三观相即互融的止观相,次第三止三观同成一绝待止观,无有障碍,具足无减,这就是圆顿教止观体。次第三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与次第三观(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中道第一义谛观)一一对应。由此次第性、阶段性的说法,进入超越圆顿的一心三观。在此观中,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皆泯绝性相而又历历分明。(二)眼智:由次第三止三观而得的三眼(慧眼、法眼、佛眼)、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由不次第止观而得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三智所知所见的不同,显示从诸门入理就是得体有异,而只有用不可思议一法的眼智能得圆顿止观体。(三)境界:显示眼、智所对的境界就是空、假、中三谛理,有随情说(即随他意语)、随情智说(即随自他意语)、随智说(即随自意语)权实的不同。(四)最后分别申论藏、通、别三教的得失,而圆教的教证都不可思议,自行化他都得寂照不二的实体,有得无失。 四、摄法章(卷三),说明用止观概括佛教一切权实法门,遍摄一切诸法、一切理、一切惑、一切智、一切行、一切位、一切教。 五、偏圆章(卷三)。用大小、半满、偏圆、渐顿、权实等五双范畴,分别分析止观深浅不一的教义和法门。其中偏圆门阐明五时四教的前四时三教的止观都属于偏,只有圆教的止观、一心三谛是圆。 以上从第二至第五章,都是修习止观的基本知识;以下第六、第七章,详示修习止观以前的加行及正式修习止观的方法。 六、方便章(卷四),说修习正观的加行(预备阶段)有二十五种,分为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五科。(一)具五缘:先须具备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生活、人事、技能、学问)、得善知识等五缘,以为修行入道的先决条件。(二)呵五欲:即外屏色、声、香、味、触等五种嗜欲,隔绝感官与感觉对象的接触。(三)弃五盖:即内净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贪欲等五种盖覆心神、障碍定慧的心理,在意识中清除感官欲望遗留下来的表象和意念活动。(四)调五事:调食,令不饥不饱;调眠,令不节不恣;调身,令不宽不急;调息,令不涩不滑;调心,令不沉不浮。由此使生理和心理调整到适合习禅的状态。(五)行五法:欲,欲离妄想颠倒,欲得禅定智慧;精进,坚持禁戒,弃绝五盖,初中后夜,勤行精进;念,念想世间一切都可轻可贱,只有禅定智慧可重可贵;巧慧,筹量世间乐和禅定智慧乐的得失轻重等;一心,念慧分明,明见世间一切都可患可恶,只有禅定智慧乐可尊可贵。 这二十五法,综合了各种经论,是对一切习禅修行而准备的注意事项,必须具足。本书又把方便分作远、近两种,把这二十五法叫做远方便,而以下面第七〈正观章〉的十种境界为近方便。 七、正观章(卷五——卷十),是本书的中心,详细介绍圆顿止观的观心实践,由此体证三谛圆融的妙理。其中先叙述观法的对象,开作十种,称为十境。次说正修的观法,也开作十种,称为十乘观法。 十境为观心实践中所现起的十种境界,自造业受报的凡夫开始,到尚未证得究竟解脱的大小乘圣人为止,视不同条件而呈现。它们是: (一)阴入界。这是观法的最初,说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但界、入两科所摄过于繁广,因而“去丈就尺”,在三科中搁置十二入、十八界,只以行人现前一期果报之身即五阴为所观境;然后“去尺就寸”,搁置色、受、想、行等四阴,集中观察识阴。更于识阴中,独取第六意识为所观之境。 (二)烦恼境。是由观察阴境不已,能引发烦恼而起炽盛的贪嗔,此时应当舍弃阴境而观察烦恼境。 (三)病患境。是由观察阴和烦恼,四大不调,致发生病患,妨碍禅定,此时即应当观病患境。 (四)业相境。是由修习止观,行人无量劫来所作善恶诸业,在静心中忽然现前,如镜被磨,万象自现,此时即应当观业相境。 (五)魔事境。是由观察以前各种境界,有魔事发生,妨碍禅定,此时即应当观魔事境。 (六)禅定境。是已修魔事观后,真明未发,而过去所修习的各种禅定纷然现起,致令行人贪著禅味,陷入定缚,此时应当观禅定境。 (七)诸见境。在习禅中,因心静而对事物产生类似于悟境的明察,如果以此为足,不思进取,极易产生偏邪的智慧,满足于所得的相似境界,而起种种颠倒的见解,沉湎于世智辨聪中。所以,此时即应当观诸见境(《摩诃止观》说到第七诸见境段便停止,以下三境,系根据正观章的序说补充)。 (八)增上慢境。如果能认识以上各种邪见为非,止息其妄执及贪嗔心,就能降伏五利使与五钝使两类烦恼。对无真实智慧者而言,就认为此时已证得涅槃。在小乘修行者中,有的把尚在色界的四禅境界妄执为已超出三界的第四阿罗汉果;在大乘修行者中,亦有魔对其作已证菩提的虚假授记,这都是并未得到真实果位却说已得,从而产生高傲骄慢心的“增上慢”人。所以,此时应当观上慢境。 (九)二乘境。诸见境和增上慢境既已弃除,心境获得宁静,过去世所修习的二乘心在静中发生,如沉溺于空寂,能障大乘行果,此时应当观二乘境。 (十)菩萨境。如果忆念菩萨的济世本愿,而不堕落于顽空者,即呈现出藏、通、别教等权教的境界。因继续进修,悟入真道,故此时应当观菩萨境。 在此十境中,观阴入界一境,恒常呈现于凡夫、圣人面前,不管此境界呈现还是不呈现,应恒常将其作为观心之境。以下的九境则视修行者的根机和条件而相应兴起,故必须通过能观的“十乘观法”加以分别对治。十乘观法又叫作十法成乘: (一)观不思议境。先说可思议境,即大小乘中都说心生一切法,不说心具,所以无论是说六道还是说十法界,都属于可思议境。宇宙全体,不外乎三千诸法。三千诸法由十法界、十如是、三世间构成。十法界,指众生因各自有漏、无漏业力所感不同,而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的存在形态。十如是,依据《法华经·方便品》描述诸法实相的十如是,则生命主体的每一法界都具备实相的十种属性。此即事物的相状(相)、本性(性)、体质(体)、功能(力)、作为(作)、直接原因(因)、辅助条件(缘)、结果(果)、果报(报)、自初相至末报毕竟平等(本末究竟等)。三世间,指生命主体所依存的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等三种生存环境。十法界中每一界众生根据主体意识中无明与法性两种力量的盛衰消长,使业力的染净因果对比发生变化,则在十法界内又可以互相转化、互相包含。如此十界彼此互具,则成百法界。此中每一互相包含的法界,都具有上述实相的十种规定性,如是则成千如。百界千如各有三世间,便成三千世间。“三千”只是一个具象性的约数,是对纵横交错、重重互叠的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的宇宙万物的描述。 次说不可思议境,指众生实用现前六根六尘相对所起一念的妄心,此介尔一念,即法尔具足三千诸法。此一念心与三千世间,并不存在时间上的前后派生关系,也不存在空间上的整体与部分的横向关系。即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寂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 于此一念心,念念用即真、即假、即中三观观察。如观一法即一切法,是为假观;观一切法即一法,是为真观;非一非一切,是为中观。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是总空观;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是总假观;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是总中观。所观照的是三谛圆融的境,能观照的是空、假、中三观,总称不可思议一心三观。 “一念三千”是天台宗为人的存在及修道确立坐标的根本世界观,也是中国佛教哲学中最具思辨力的思想,与圆融三谛和一心三观,同为天台教学中教观二门的中心教义,最能显示天台教学的特色所在。 (二)真正发菩提心。对观不思议境即一念三千的修行不锐利者,当深切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发起菩提心。因为诸法门同具三千而非有缺减,心佛众生具同一体,而我们却自缠自缚而自寻苦恼,若不知迷悟同体,任运相资,即不能拔苦与乐而圆满愿行。众生徒负各种业障而无由得拔,故彼此思维,于此痛切地激励自己,勇猛地发起四弘誓愿。 (三)善巧安心。如因弘愿念念紧张于心,对一念三千的修悟反而不能成就,当反省精神是否缺乏安定感,如此发起善巧安心观。把止与观之心,善巧地安住于法界。体达法界即为生死烦恼的当相,本来皆空,空亦不可得,一一显现其本德,绝迷悟、因果、色心、依正之对立。把心安住于寂静的法界是止,照明其本体的是观。观是体之用,是能安之寂照。一法之体用并互显现,如灯自现灯相。视修行者不同的机宜而有种种不同的安心方法。 (四)破法遍。是依无生教门用从假入空、从空入假、中道第一义谛三观的智慧,彻照三谛,遍破一切诸惑。如藏、通二教只用空观破见思惑,别教虽用隔历次第的空、假、中三观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但无明还没有全断,所以都不能够说是遍。圆教空、假、中三观只在一心,横竖诸法都在一心中具,破心即一切皆破,这就是破法遍。 (五)识通塞。是因苦集、十二因缘、六蔽、三惑等法能蔽塞实相之理,即名为塞;道灭、灭因缘智、六度、一心三观等法显发实相之理,即名为通;而着重于加以识别“于通起塞”,并须破塞。如前破法遍中,所破的三惑是塞,能破的三观是通,但若于能破的三观又生爱著,这个能著心也同样是塞,也必须加以破除。如此于一一能、一一所、一一心,节节检校,破塞养通,是为识通塞。 (六)道品调适。是更将三十七道品调停适当随意破惑入理,如修四念处生四正勤,四正勤发四如意足,四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觉,七觉入八正道,这是善巧调适。此中道品即四谛的道谛,而无作道谛的三十七品,是基于一心三观而成立的,于此以七科解脱道品的义相,并说假如于前一道品中未能与法性相应,应当次第用其余的道品展转调停,更举藏、通、别、圆四教的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说明道品的功能。 (七)对治助开。是因行人正修观时烦恼忽起,障蔽正念,应当用六度及五停心等加以对治而助开解脱。如修道品时,悭贪忽起,激动心神,当用布施度以对治;破戒心起,当用持戒度加以对治;嗔恚勃发,当用忍辱度以对治;放逸纵荡,当用精进度加以对治;散乱不定,当用禅定度加以对治;愚痴迷惑,当用智慧度加以对治。并当观察这个助道不可思议摄一切法,而事行和理观加以配合,才能够开解脱门得见佛性。 (八)知位次。是令行人了知修行所历的阶位次第,以免生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并叙述四教的阶位次第。 (九)能安忍。是说修行者对顺逆之缘无动于心,若已知自己修行之位次,或入五品弟子位,或入初品,为众所围绕,外招名利,内动宿障,以致废损自行,应当安忍深修三昧,不为名誉、利养眷属等外障和烦恼、业、定见、慢等内障所动。 (十)离法爱。是说行人虽除内外二障,然而住著中道相似之法,心生爱乐,不能真入中道,进至初住;只顶位法中,不进不退,称为顶堕。必须破除这个法爱,才能进入真正的证悟。 十乘观法并非平铺并列,而是以“观不思议境”为主体,此观依“观阴界入境”而得名,指众生日常生活中现前刹那刹那的妄念,既是众生生死之根本,也是解脱之起点。凡心一念即具足世出世间三千法数,这不可能按通常的思维方法去想象,必须以圆融三谛的真理观观照。然后由体起用,把握住一念三千的精髓仍在于破无明、明法性,因为“三种世间、三千相性,皆从心起。一性虽少而不无,无明虽多而不有”。因此,止观观心的目的,是要达到对宇宙原理及其众生本质的认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佛陀的高尚人格,以获得圆满的证悟。 本书的注释,有唐湛然的《止观传弘决》四十卷,《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十卷及《摩诃止观科文》五卷,宋代从义的《摩诃止观辅行补注》四卷,宋代法照的《摩诃止观辅行读教记》六卷。本书的节本,有唐梁肃的《删定止观》三卷。本书的提要,有湛然的《止观义例》二卷,《止观大义》一卷。此外有关的撰述,有梁肃的《天台止观统例》一卷,唐佚名的《摩诃止观科节》一卷,唐道邃说、乾淑集的《摩诃止观记中异义》一卷,宋代从义《摩诃止观义例纂要》六卷,宋代遵式的《摩诃止观义题》一卷,宋代处元的《摩诃止观义例随释》六卷,清受登说、灵耀补定的《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近人研究著作有日本关口真大的《天台止观的研究》,池田鲁参的《摩诃止观研究序说》,新田雅章的《摩诃止观》和王雷泉的《摩诃止观译注》等。 ——陈士强、王雷泉等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 更多王雷泉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善心现善境界,三善道;恶心现恶境界,三恶道。要断除浊恶,恢复清净,必须从心地下功夫。佛在经上特别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人心是贪嗔痴慢疑。贪嗔痴慢疑现的是什么境界?人心有善有恶,你说三恶道苦,三善道也苦!这个世间,天灾人祸,灾难频繁,像地震、水灾、风灾这样的大灾难,我们今天都受到了,由此可知,六道都苦。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