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石岩: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四章 禅机 通情达理的生活
2014/9/4   热度:173
郑石岩: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四章 禅机 通情达理的生活 如果你让自己交给真我,那么就活泼自在起来。所以,你要放下我相的执著。禅的宗旨是:“万缘调直。”当你把虚假的妄缘放下时,就能做到所谓:“心地若空,慧日自现。”这时真我渐渐展露出光明和积极的力量。在生活适应和工作的表现上,会气定神闲,不慌不乱地展现开来。当一个人能充分运用自性时,一种源源不绝的创意,就会在生活与事业中披露出来。 禅法中所谓的披露自己,就是用自己的真我去生活,去展现人生。这是说先放下虚妄或不合理的抱负水准,洗涤野心和成见,然后好好去成长,去实现,去过自己的丰富生活。 禅就其功用而言,是启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善巧的艺术。禅帮助人从参透生命的究竟、解脱纷扰的烦恼中,展露自性的活力,过实现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禅机。对于现代人,禅最重要的机契有以下几个方面: 回归生活的本身,不受虚妄错误的想法系缚而摧残自己的生活。 放下刻板的意识,经由心灵的开放而获得自在和清醒。 从平实生活中,体验情感和认知的乐趣,丰足现代人的生活。 看出生命的圆满究竟意义,给自己的一生赋予丰富的体验,并看出生命的庄严之美。 禅,是一种促进人类心智苏醒的法门。禅者深知,人类所以会失去悦乐,陷入无尽的挣扎和苦难,是因为执著在自己所创造的事功上。所以苏醒之道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空”,它正是禅机所在。 在禅家的眼里,贪执不肯放下,就不可能创造。心中的浅见、偏见和刻板的意识一日不清除,就不可能有清醒和自由。生活的成败不在于是否能干,地位是否崇高,学识能力是否丰富;而在于能否接纳和实现自己。接纳自己就是富足,就能实现生活,发挥潜能,体验悦乐。因此,本章要从解脱说起,再由自我的开展、善群和宗教的本质,来说明禅机的本质。 在解脱中成长(1) 维持心智的成长和健全的活动,就像维持身体的体能一样,必须不断地添补养料。人为了适应环境,必须不断求知和学习,消化与创新,要让自己从旧适应中解脱出来,然后才有新适应能力。情性的生活也是一样,如果不能从过去的情感和情绪中解脱出来,就会沉迷于过去而发生情感生活上的困扰。不过,如果没有用功的学习和丰富的经验,便谈不上解脱;缺乏努力和磨炼,也谈不上成长。 解脱成见才有真知 人如果把过去主观经验所得到的片面意见,用作响应新情境的决策指导,就会坠入成见的陷阱。对别人观感不佳,就会排挤他,批评他的美意;对别人观感好,就会一厢情愿地接纳他的欺骗。人世间,有许多难以弥补的错误,都是在成见中铸成的。 成见不一定只是主观的片面观感;过去所获得的见闻或知识,不分青红皂白,顽固地用来处理新的问题,也是一种成见。外表是“现代”而思想带着“古代”情结的人,往往在适应上发生很大的困难。 有一位母亲,在女儿结婚时,传授了许多驯夫术;女儿把它奉作圭臬。母亲赐予的这份幸福秘笈,竟然成为破坏女儿婚姻的利器。成见通常是不知不觉的,所以它常被形容为一种心魔。它破坏人的正知正见,而自己却认为它是必然的真理。这位女士,一直到家庭破碎之后,才向我诉苦说:过去她与先生的误会和冲突,有许多是母亲一手造成的。不过,就这件事而言,成见不仅来自她的母亲,也同时源自她自己的观念。因为她不能认清母亲的话,她完全顺从母亲,不肯检审明辨,这是她婚姻生活的致命伤。人一旦缺乏“了了分明”的思考能力,就很容易走入邪恶和迷信。 决定事情,最忌用道听途说的意见,或根据一己之见作孤注一掷的决策;必须客观无私、清醒地搜集资料,审慎研判,才能作最好的判断。请注意,意见的来源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支持意见的理由是什么。 解脱障碍才有创意 佛经告诉我们,创意不能开展的原因是心中有了障碍。这就好像视野被阻挡一样,看不清前景,道路被堵塞,无法通行似的。在精神世界里,有三种障碍会破坏生活,阻碍心智的开展: 所知障。 烦恼障。 业障。 绝大部分的人都深信知识是重要的,我们只赞美饱学,却很少注意饱学之后,更需要清醒和自由。古人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指的就是食古不化,会阻碍清醒的独立思考。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记忆知识,缺乏良好的思考训练,在创意上无法突破,研究发展无法达到应有的水准。 在心意活动方面,社会上通常的习俗、价值观念和宗教文化现象,往往以“所知障”的方式,束缚个人思想,发生刻板或狭隘的思考。比如说,宗教的规范和真义就很容易被迷信的观念所束缚,以致教义被曲解,而产生迷信的心理情结。许多不幸的宗教灾难事件就是这样发生的。多年前,美国曾经发生过某宗教团体集体自杀的惨事,那是由于障碍所致。佛法阐扬的是觉。觉必须建立在免除障碍和解脱上,这就是空的本义之一。 其次,烦恼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的紊乱或亢奋,它可以使人乱性,可以使人消沉痛苦,可以令人紧张焦虑。它是一种情性的障碍,会干扰思想,影响生活态度,破坏人际适应。烦恼是从贪婪、愤怒的脾气、无知的执著、傲慢和自卑中延伸来的。诸多烦恼中,以贪婪为核心。也就是说,贪婪能演化为一切烦恼。所以嗜欲越深,烦恼就越重,生活的创意和喜悦就越少。唐朝大珠禅师说: 嗜欲深者机浅。 是非交争者未通。 触境生心者少定。 寂寞忘机者慧沈。 傲物高心者我壮。 执空执有者皆愚。 寻文取证者益滞。 苦行求佛者俱迷。 离心求佛者外道。 执心是佛者为魔。 生活的智慧必须以破除障碍为前提,要懂得解脱和善巧。然而这样的解脱,是不是很容易被认为一无所有呢?大珠的弟子在听完他对解脱和空的解释之后说: “我知道了,空的要义就是毕竟一无所有。” 大珠解释道: “毕竟是你自己,不是毕竟一无所有。” 这位弟子恍然大悟,很高兴地离去。从大珠的谈话中,我们知道空和解脱,是要归到实实在在的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本质或真我也否定掉。 最后,业障是指行为和习气上的障碍,人如果没有恒心,缺乏定力,生活习惯不好或染上恶习,都是恶业。许多人以为自己体弱多病是业障,生意失败是业障,这是错误的。真正的业障是自己被不好的思考、生活和工作习惯所阻碍,人所以有厄运,都是业障形成的。如果能从业障中解脱出来,就能看清事实,发展出得宜的适应。能从业障中解脱出来的人,就是有福气的人。福气不在占有,而是在“能用”;业障阻碍了你的“大用”,以致失去智慧,丧失机会。失去大机大用的人,又怎么能活得幸福,活得成功呢? 人要从所知障、烦恼障和业障解脱出来,生活才显得自在,思想才有自由和创意。不过,我们还须省思:如果没有所知,又怎么能解脱而生智慧呢?没有烦恼,又怎么能体会转识成智的妙法呢?不是因为蹉跎岁月,又怎么会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事实呢?从现在开始,只要你肯改变自己,愿意从执著与沉迷中解脱出来,你就能过成功的人生。 在解脱中成长(2) 解脱占有才有自由 我曾听过一个很生动的说法:一位佛门弟子在临终魂魄脱体时,从一个小门进入一个珠宝的世界,放眼望去,应有尽有。这游魂拼命地攫取,于是陷入痛苦的地狱,走不出来。各种珍玩统统穿戴在身上,这时,地藏菩萨看到了,对他说: “把你占有的东西放下来,不就出离地狱了吗?” 游魂说: “我舍不得。” 游魂继续在那里受着苦。 这段故事是很发人深省的。人一旦走入野心的占有,就会陷入心灵的地狱世界。反之,只要一念能与别人分享,改变占有的态度,即使是经营庞大的事业,也是自由自在的。 解脱执著而后通达 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生活负起责任,为工作尽心力,为某些挑战作坚持。目标明确,过程和方法清楚,能清醒地响应所面临的一切挑战,这样的人是通达而负责的;反之,如果缺乏清醒的思考和工作计划,凭着欲心一头栽,像工作狂一样地猛干,或者死心眼儿不肯变通,那就是执著了。 我们应该对工作负责,而不是对工作执著;要为自己尽本分,而不是让自己执著放不开;要有通达的性情,而不是让自己的心思打死结。 佛教有则故事说,有一次某地方洪水泛滥。某人被汹涌的洪水所困。有一位船夫勉强撑船来救他,他说: “我平时用功念佛,我要等观音菩萨来救我。” 他不肯上船,船夫看到水势越来越大,只好把船划开了。洪水越来越高涨。这时,他只听到一个声音: “刚刚我来救你,你为什么不上船呢?” 这位佛门弟子太执著了,以致失去获救的机会。 人的心如果在追逐着物就会执著,死缠着一个顽固念头也是执著;反过来,如果用心来看物,来检讨观念的正确与否,就会通达无碍。大珠禅师说: 心逐物为邪。 物从心为正。 儒家所谓的诚意和正心,正是要破执著,显智慧,要培养“君子不器”的通达胸襟。 解脱执著能使人通权达变。那是自性真如展现的缘故。所以禅家说: 若了了见性者, 如摩尼珠现色, 说变亦得, 说不变亦得。 当一个人不被色相所缚时,就不会执著,成见和刻板的态度自然不起。他超越于变与不变,完全的通达,生活的适应能力也就好起来。 解脱消极才有积极 消极是等待的、惧怕的、逃避的、悲观的。如果生活态度是消极的,那么烦恼就会满篓满筐。等待的人就会错过机会,惧怕的人就会焦虑不安,逃避的人最会累积难题,悲观的人更是沮丧乏力。 有人说,积极是往好处想,肯上进;消极是往坏处想,所以畏首畏尾。我认为积极和消极并非取决于乐观或悲观,而是决定于能否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思想行动,不是正对着解决问题而发,那就是消极,能面对它而设法予以克服或解决就是积极。 父母亲都希望子女用功,绞尽脑汁来鼓励,送他去补习班补习,然而如未能真正了解成绩低落的原因,设法予以补救,那么任何措施都是消极的。反之,如果能协助他克服困难,提升学习效果,那么给他一顿训斥,也不失为积极。 有些人企图心旺盛,看来似乎很积极,但他拈轻怕重,不肯吃苦,不肯用功学习,这就形成欲望和实践之间的矛盾,这矛盾往往加速了消极态度的形成。因为不满、憎恨、嫉妒和逃避的意念,很快就显现出来。因此,人必须先把自心中的骄诳、嫉妒和种种愚迷加以净洗;要把野心和贪婪放下,这才能够接纳自己,了解自己,活个现成,展现自己的潜能。唐朝黄檗大师说: 直下无心, 本体自现, 如大日轮升于虚空, 照遍十方更无障碍。 能够实实在在展现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光明积极的生活态度。 消极的人活在虚伪和狂妄的蕴识世界里。他的行动不是为了丰富或光明生活的本身,而是为了虚妄的意图。他们是疏离的,是痛苦的,是挣扎的。 解脱色心的我,才看到真我 一般人对于色心的我是很执著的,从心理咨询的观点来看,人们为了维护“色心的我”,真是用尽脑筋。许多人在心中经常这样自我对话: “我有我的尊严,这面子是要撑的。”然后又自己回答: “我的颜面受到伤害,害得我无地自容。” 结果许多虚幻的意念,钻牛角尖的想法,不停地在心中浮现盘旋着。时而想要超越,当个强人;时而绝望,自卑彷徨;时而不平,嫉妒愤怒。这些都是围绕着“色心的我”而发出的情绪作用。许多情绪性的冲动和行为,都是在“我相”被侵犯时才出现的。 禅家指出,色心所形成的我相,是过去生活经验中,搜集别人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形成的。它不是与生俱来,不是本来就有的。对于过度执著我相的人,要时时参透它的本质,不要让它成为不断指责自己的压力。也不要为了“死要面子”,不顾是非曲直,而陷入错误的泥淖。 禅家的参禅,就是要帮助人,从参透中解脱色心和我相的羁绊,而成为真正的自由人。以下是一段咨询式的参禅,用来帮助人看出那我相的非实在性。首先,禅者大略说明了真我和我相的本质,他要帮助人参透我相,去接触真我。以下即是这段对话: 在解脱中成长(3) 禅者:“你有过做梦的经验吧,举个梦来说说看。” 学生:“我做过一个令我欣喜无比的梦。我梦见失去的情人,我好高兴,梦做得很长,觉得好开心……” 禅者:“在梦的主观世界里,真实吗?” 学生:“真实,非常真实,恨不得大梦不醒。” 禅者:“醒来之后,你觉得怎么样,是真的还是假的?” 学生:“醒来之后看它是假的,在梦中却是真的。” 禅者:“在梦的世界里,看醒着的生活世事真实吗?更确切地说,白天的一切能被带进梦的世界吗?” 学生:“不可能,带不进去。” 禅者:“所以就梦而言,醒着的时候,你所拥有的一切,其性质如何呢?” 学生:“相对的不真实。” 禅者:“有没有发现你生活在两个精神世界?” 学生:“我觉得我在梦境时,白天醒境的一切活动都退去了。一旦进入梦的世界,白天所有的东西就不存在了。当我醒来时,梦中的一切也不存在了。” 禅者:“现在,你参‘谁从梦境到醒境,又从醒境到梦境’,那是谁?” 学生:“啊!是……我不会说……呃!” 禅者:“就是那不会说的。它与你的地位、财富、得失、名利都不相干的自己。现在,请念一声‘阿弥陀佛’。” 学生:“阿弥陀佛。” 禅师:“不用你的名字,请问念佛的人是谁?念佛声的源头是什么?” 学生:“就是他。” 当一个人被指引到能看清自己的“他”或真我时,他慢慢从“我相”的执著中解脱出来。他知道得失、是非都只是一个名相的表层。人生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如来,而生活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去披露自己,去实现和布施,去悲智双运,去证入无余涅。 当一个人能从是非心中解脱出来,就能看清是非,且外于是非;能从毁誉中解脱出来,就能不被毁誉所动,而真正过清醒光明的生活。 禅法最重要的就是解脱,有解脱就能开悟,能展露自性如来,就能福慧增长。现在,我们要说明另一个禅法:自性如来的开展。 真我的开展(1) “自我”这个观念是含糊的,如果不加以阐明,就会造成误解。在禅家的眼里,色心所形成的我相,是一般人所谓的自我。这种自我是表层的,往往带着相当的欲心和评价性。因此它的特质是比较和分别,追求的是“比别人好”“胜过他人”和“占上风”。无论是在道德、事业或日常生活,都带着较劲的态度。成功了就高兴自负,失败了就沮丧自卑。这个色心的我不是真我,而是“我”的外衣表象罢了。 那么,什么是真我呢?你先想想,如果你跟一伙人登山郊游,请问你穿着衣服的颜色、样式、新旧、价格、品牌是否跟登山览胜有关?登山的是你,不是你的衣服,也不是你的地位。登山郊游是你去实现它,而不是你的地位、衣饰去实现它。人生也是一样,人生如旅,实现这趟旅行的是你自己,你的真我啊! 你当然可以穿上好质料的衣服登山郊游,虽然你买得起,但你并没有因之欣赏到比别人更多的风景。你可能穿着破旧,但风景并不因为这样而失色。问题是你有没有用“真我”来欣赏风景。所以,如果你把生活交给只会比较挑剔的“色心的我”,那就注定有许多烦恼,而那些烦恼会引开你的视野,看不到悦乐光明的一面。如果你让自己交给真我,那么就活泼自在起来。所以,你要放下我相的执著。禅的宗旨是: 万缘调直。 当你把虚假的妄缘放下时,就能做到百丈怀海所谓: 心地若空, 慧日自现。 这时真我渐渐展露出光明和积极的力量。在生活适应和工作的表现上,会气定神闲,不慌不乱地展现开来。当一个人能充分运用自己的资源时,一种源源不绝的创意,就会在生活与事业中披露出来。 禅法中所谓的披露自己,就是用自己的真我去生活,去展现人生。这是说先放下虚妄或不合理的抱负水准,洗涤野心和成见,然后好好去成长,去实现,去过“你自己的丰富生活”。唐朝的云门文偃禅师说: 要在举起之前, 放下之后, 去披露自性。 这是说,在你走上实现真我之路前,一定要经过一番割舍和努力。未经割舍必然拖泥带水,不能集中心智。没经过一番淬砺,就不可能实现成功的人生。故云: 尘劳迥脱事非常, 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总之,你要把握自己根性因缘的“绳头”来生活,要用真我的光明性去发挥它,那就是真我的展现。唐朝时,云门和曹山两位禅宗大师,在这方面的对话是: 云门问:“要如何才能亲近到这个(指真我)?” 曹山说:“不要从秘密处去亲近。” 云门又问:“如果做到了又如何?” 曹山说:“这就是真的亲近。” 云门说:“对极了!对极了!” 在这段对话中,很真实地指出,只有愿意接纳自己的根性因缘,用真我去实现自己,执持平凡踏实的态度,才能活得自在喜悦。禅者总是劝人在色相中,发现真正的“法王身”,它就是真我。故说: 山河及大地, 全露法王身。 这是要你在林林总总的色相中,去披露自己。唐朝的僧肇禅师说: 中有一宝, 秘在形山。 那个自我的宝藏,并没有什么秘密,如果有的话,就是在你自己的根性因缘和日常生活的有形世界之中。 现在,我们要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个宝藏呢?更确切地说,我们究竟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披露自己,而活得圆满呢? 许多人以为,只要把万缘放下,就可以披露自己。我发觉,这样是不够的。因为放下虚伪,并不表示展露真实;放下错误,未必表示已步上正途。以下就实际生活的领域,提出四点实践的方法,作为大家砥砺自己、培养康健人生的依据。它们是自由的心智、独特的自己、善群之美和宗教的希望。 自由的心智 禅的本意就是心智或心灵的自由,也是真我的披露。但这里所谓的自由不是浪漫或纵欲,而是一种禅定与智慧的展现。 自由表示一个人有能力承担自己,接受一切生活的考验。因此,一个肯承担的人,不会找借口推卸责任。他愿意面对事实,厘清问题,设法解决。这是健康的态度,是通往自我实现之路。他的心智是无障碍的,能实现的,自由的。 就精神生活而言,任何人都必须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否则就会陷入困境。负责表示自己的行为具有有效的校正系统,愿意改正和学习,使自我功能渐渐强壮起来。经常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责任的人,精神生活往往不够健康,心智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人活着是艰苦的,一个个的挑战接踵而来,如果一味想逃避,就会走投无路。如果你愿意面对它,认清问题,设法解决,就能不断成长。而逃避使人精神变得不健康,渐渐地把责任推卸出去,对于四周的情境也越来越模糊,无法有效地响应生活的挑战。许多精神陷于困境的人,是因为不肯负责的结果。 肯承担肯负责的人,在无形之中学会许多解决问题的能力,陶冶了练达的待人处世经验。他们容易走入顺境,他们的人格显露出自由的特质: 真我的开展(2) 有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碰到问题不是坐困愁城,而是检讨规划,设法解决。 富于创意,信心较好。 能看清事实,容一时的挫败,减少压力和心理负担。 人若能为自己负责,心智和人格就会不断地成长,能为别人负责,人际适应也会活络起来。负起责任才是自由轻松之道,逃避责任,反而是背负着沉甸甸的包袱,而把自己压垮。心理治疗学家罗洛·梅(Rollo May)说:“恢复健康的心理,必先恢复其责任感,这也同时恢复了他的自由。” 负责和承担是禅的重要教诫。肯承担的人,就能实现人生的抱负,不肯承担的人,处处逃避,自我功能越来越萎缩,是陷入三涂苦的原因。 禅法中的“头陀行”就是要磨炼负责的态度,培养自由的心智,让真我得以展现光辉。头陀行可以解释为成功人生的动力,因为肯负责,能激发我们以下几种行为特质: 真实的行为和态度。愿意诚实地接纳自己,不再自欺欺人,所以能从许多虚伪的意识中解脱出来,能接受自己,自在感也随着出现。 发现自我价值。无须贬抑或剥夺别人的尊严以彰显自己,自己就能发现尊严,而不再陷入一种自卑的情绪状态。 从负责中展现伦理的行为。不是为了名誉和掌声才被动地表现道德,而是主动负责,展现道德的本身。 守得住原则和戒律。不受诱惑,心智是自由的,是独立思考的。 在我的咨询经验中,陷入心理困境的人,唯一的共同特质就是失去人格中自由的能力。他们从不肯负责到失去自由,从推诿到无奈,从消极到绝望。最后,瘫痪在一堆难题之中。 独特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因为生来就与别人不同,生活经验和成长的历程都不一样。长期以来,你构筑了自己,所以注定要为自己而活。“你是独特的”这句话,并不是要标新立异,矫俗干名;而是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实现自己。这就是自我实现。禅家说: 无须往外追寻, 要找的正是你自己。 如果不是依自己的根性因缘来生活,要想幸福简直缘木求鱼。 成功的生活是依据自己的本质和条件订定目标,把能力和经验开展出来,让心智不断地成长,而获得成功。人若能运用自己的特质,智能就会不断地增长。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智能是在不断地同化和顺化中成长的: 顺化是指改变现有的智能结构,以适应新的情境变化。 同化是指吸收了新的经验而使心智成长。 因此,如果不运用自己的资才,从中不断地努力成长,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们的文化很重视“长进”的价值。每一个人从小开始,都被教以长进的观念。这是文化中很珍贵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化所以能日新又新的原因。不过,长进的观念却经常被误用了;我们为了激励自己长进,开始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于是比较和竞争成为现代社会中残酷的事实。因为比较,在精神生活上往往造成不能自我接受。 当自己把比较的眼光投注在别人身上时,心里想的是能和别人一样。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别人能办到的,自己也以为能。这使他的欲望和抱负水准提高,却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接着,残酷的事实却告诉自己,“我办不到,我差劲!”这样的自我批评,使自己矮化了。相对的,也等于否定自己的价值。 你想想,要小鸟儿和一只猫在同一个跑道上竞走,是否合理,这样的比较和竞争是否荒谬?你一定会说,鸟儿应该在天空飞,猫儿当然要在地面跑,而且不能比较。那就对了,你的根性因缘和别人不同,就不应该与别人比较。所以,长进的意思不是赢过别人,而是心智世界的自我成长。 自我成长是生活的真理。人如果拿自己与别人比较,拿别人的目标当自己的目标,就无异放弃了自己,背叛了自己,于是痛苦日深。这痛苦来自两方面: 失败使他自卑,从而否定了生活价值;成功使他自傲,却失去生活的情趣。 他不能依自己的根性生活,而有失落感和空虚感。即使是成就,仍然掩不住自我的空虚。于是要借许多娱乐、色情和药物自我麻醉。 人注定要为自己活出意义和创意的。因为他是唯一的、独特的,他必须肯定自己,实现自己;否则,精神生活就会落空,人格就会出现瑕疵;因为他不能成为一个统整的自己。他开始有了困扰、痛苦,甚至更严重地并发精神疾病。心理治疗学家罗洛·梅的看法是:每个人无论多么想要成为别人,终究是办不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心智的健全就是要接受这个独特性。 就人格的观点来看,健康与苦难的分野正是能否接受自己,用自己的本质和经验,成长为他自己。当一个人一味想扮演别人时,必然要出错,不是失败就是精神上的错乱。 禅就是要你忠实于自己,形成你的个体性。它正是你的本来面目。禅家说: 诸子莫错用心, 无人替汝。 你无法把自己变成别人,别人也不可能替你活出你的本质来。好好地接纳独特的自己,去过实现的生活,那就是“一切现成”地披露了自己的真我。 真我的开展(3) 善群之美 人活着就一定要和别人相处,因为你不可能离群独居。于是,人际关系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范畴。人的自我价值和受尊重的感受,大部分来自社会的适应。罗洛·梅的说法是:“神经质的人,主要特质就是无法和他人和谐地相处。他怀疑别人,觉得四周都是敌人。” 人如果不敢信任别人,就会觉得处处危机,任何事情都会使他不安。长期下来,不但孤立了自己,而且对别人的敌意也越深。 敌意和孤立往往阻碍自己的人际交流,影响知识和情感的正常活动。因为破坏了认知的回馈系统,而使自己更易陷入错误。人的社会活动,不只是互助合作和彼此依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透过人际活动,使我们的人格越来越健全。因此,当一个人对他所生存的社会怀有敌意时,他的精神生活状况是困窘的。 社会适应的困难是从哪里来的?心理学家大多认为来自自卑情结。最通俗的说法是:人从婴儿、幼儿、儿童渐渐发展到青年和成年,都是在被保护和照顾中成长的,所以在个人的早期依赖经验中,总是留下“卑小”记忆,它就是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在人生历程中,却成为追求独立、成长和强大的动力,因为他很想摆脱“卑小”,成为强壮的大人。 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幼年及童年时代,如果缺乏成功的经验,信心会相对薄弱,自卑心就随之加强,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障碍。在此必须澄清的是:生活的经验是整体的,成功并非只有好的学业成绩,而是包括解决各种应对进退的经验。有些人学业成绩虽好,但在处理日常事物上经常受到批评,情感上受到过多的压抑,那就有了自卑。因此,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一旦经常受到挫败,都会造成过强的自卑。 精神生活的最大悲剧是拿自己与别人比。自卑感过重的人,很害怕输给别人。他一张开眼,一打开意识的银幕,所看到的都是“不战而败”的预感。于是,他退却了,他“不战而退”了。这就是自卑的悲剧。 当然,自卑也可以透过努力克服。那就是寻找自己的优点,设法实现,期许自己超越自己,愿意锲而不舍地努力,发展潜能。但唯一成功之路是:接纳自己,实现自己,才能找回信心,使自己成为“具有价值感”的人。这时,他的信心建立起来了,他意识到自己能与别人平等交流,这就是自在感。 自卑的情结,是人类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烦恼。在现代社会里,过分强调竞争和名位,以致不能克服这种情结的人越来越多。不能克服自卑的人有两种倾向: 索性把门关起来,不愿意与别人接触:把过错统统推给别人,说别人不好,这就种下人格异常的成因。或者,不断地责备自己,认为自己不行或不好,长此下去,就容易导致精神官能症。 设法夸张自己:用种种欺骗、剥夺、虚张声势、自夸的方式膨胀自己。这样的结果,不是犯错、犯法,就是精神错乱。 人活着不是没有烦恼。禅法中所谓“自性清净”,是要经过修持和历练才办得到的。因此“禅行”之中,仍然强调《华严经》所揭示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它的意义就是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丰富自己,才能获得证悟。《六祖坛经》所谓: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人如果采取消极的做法,让自卑坐大,就会产生麻烦。反之,如果能够依自己的根性因缘去历练和学习,智慧自然增长,自卑情结也就被克服,真正获得解脱。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代表着自己向别人学习,走入人际交流中,克服自卑而不断成长的法门。人如果想让自己健康,展现健全的人格,必须勇敢地接纳自己,努力向别人学习,才能自我肯定,证得自性清净之果。至于离群独居,而以为可以获得清净的,总会坠入精神生活的困境。 禅所谓的闭关,不是生活的目的,而是在与人同在的成长过程中,透过闭关洗涤种种虚妄,让自己更加清纯觉醒,更能实现自己,披露真我。 宗教的希望 宗教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宗教提供了人类寻找自己去来和安身立命之道。宗教的世界,是所有精神活动中最难以理解的范畴。它不属于知性的范畴,却与心灵的根源息息相关。所以它是神秘的,但又是实存的。因为那个不为我们所“知”的世界,不断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对于宗教的需求和活动,成为人类精神活动中,分量很重的一环。 宗教赋予生命新的希望,让个人接触到永恒与究竟。这种希望是事实,而不是自我欺骗。宗教不是知性的,而是你愿意起正信时,才能接触到那不可思议的范畴。我们的一切现象界,似乎都在那个范畴之中。我们的智慧、良知、慈悲和勇气,都是从那儿流露出来的,连科学、哲学、文学都与那神秘世界有关。 人是在越偏离那不可思议处时,才越发神经质,产生迷失或所谓的迷信。当我们越能正信时,就越显得有智慧和光明,这就是觉的世界。依我的观察,越是否定那光明正觉的世界,就越容易产生精神的错乱,越失去那力量的洗涤,就越陷入黑暗与困境。罗洛·梅说得对: “那些与宇宙对抗、否定其意义、断绝与它关联的人,无异于与自己内心深处对抗。人的内在自我是和宇宙相连的。人一旦和那个无限格斗,实际上是把利剑刺入自己灵魂深处,人除了发展自我之外,同时要寻求宇宙精神来源的根。” 真我的开展(4) 高级的宗教,提供了人类寻找精神根源之道。禅则彻底地打开生命之窗,让你亲证究竟与圆满。只有用精神的法眼去看,才看得到它。诚如禅诗云: 举手攀南斗, 回身倚北辰。 出头天外看, 谁是我般人。 当我们接触到宇宙精神根源的法界时,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有如一场戏,而且正在透过法界开展着美妙无比的人生。对于那些逆境和挫败,反而觉得是弥足珍惜的珠光宝饰。这时,你不再挑剔自己,没有高下成败,没有是非得失,只看到生命的如来面目。 禅法就像是一根手指,它指引我们从成见、障碍、占有、贪婪和消极的尘劳中走出来,积极主动地披露真我,同时接触那法界和根本。这时,你已不再狐疑,不再茫然,而人生的顺逆和喜乐,都成为光明法界的一部分,这就自在下来了,狂心也息了。这时,会看到那明历历的自在和圆满,而许多生活的禅机就从那儿流露出来。
----------------------------------------------------------------------------------------------------------------- 更多郑石岩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大众,每一位都是善根深厚,过去生中都亲近过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亲近那么多诸佛如来,现在还当凡夫,还是一塌糊涂!大众不能成就的原因在哪里?就是他不懂得消归自性,完全记言语、记文字,着了言说相、名字相,起心动念着了心缘相,没有离念,所以不能成就。今天把这个毛病真正明白了,痛改前非,这就叫改邪归正。邪是什么?有念!不觉而有其念,这是一切邪知见的大根大本。我们修行从根本修,治病从根本治,从这个地方下手。 成就与否、时间长短,完全在自己,不在别人,与人、与境都没关系,全在自己!佛法里面称为“无依道人”,真是名实相副,就看自己能不能把分别、执着、妄念舍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才起心动念,阿弥陀佛!把那个妄念马上压下去,这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念佛的名号就是修行,提醒你自己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顺境逆境都要觉而不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