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石岩:觉·教导的智慧 第九章 结语——对生命的敬重
2014/9/4   热度:142
郑石岩:觉·教导的智慧 第九章 结语——对生命的敬重 每一个人的天赋不同,环境各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使命;认识生命的意义,接纳自己,然后悦乐地展现自己的人生,并负起责任。 我认为教育应该建立在对生命的敬重、了解和终极关怀上。每一个人的天赋不同、环境各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使命:认识生命的意义,接纳自己,然后悦乐的展现他的人生,并负起责任。 展现自己是一件悦乐而有意义的事,还定自己摹仿别人便是一种严重的压抑,它会令人疯狂。就教师而言,教学就是他生命的展现。对父母而言,花心血去教育子女也是生命繁衍的使命。人一旦扮演了教导的角色,而不能展现那个角色的功能,就会产生疏离和自我否定,同时也会造成下一代心智成长的障碍。因此,教育这件事情,关系著教导者自己的生命意义,也牵系著学生与整个社会的脉动。 教导者的教育活动,脱离不了社会文化和历史繁衍的因果链。今天你所教的正是明天你自己要受的。今天所作所为就成为明日自己生命现象的一部分。我深信教师职责之重大。当然,各行各业的每一个个人,也都一样。 科学证验不了生命的永恒性,使许多人怀疑生命就是那么的无奈与虚无。但你也要认识到,除了科学之外,我们还活在哲学、宗教和对自己的期许与希望之中。因此,我们需要用禅的清醒慧眼,在既有的科学、人文与宗教之上,去省思生命的终极意义和教育的理念。我认为禅学不在于提供一个令大家一同遵行的哲理,也不是要告诉价你信仰什么、做些什么,而是要你去关心生命的终究圆满之道:清醒与慈悲。 今(民国八十)年的十月十二日晚间,我应激参加由毕视、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和远见杂志社合办“科学与人文的夜话”节目。这次的主题早“生命的繁复多样”,由周成功教授和我一同主讲。这次演讲会把讲者与听众一同带入对生命的敬重与终极关怀,这是很难得、很令人感动的心灵之旅,有多位听众朋友和我站在华视门廊,为此交谈到深夜。 与谈者之中有大学生,有社会青年,有从事谘商工作者。我们的话题还是围绕在对生命的敬重与心智的开展上。这次会外交谈,似乎有一个默契一般的结论:人只有透过醒觉和慈悲之心才能把握生命的意义,才能看出生命的希望,才能使自己得到心智的开展与肯定。 交谈之中,有一位朋友提及现代教育的缺点说,今天在教育上非常忽略生命的认识与启发。我们的教育几乎偏离这个最重要的课题,以致许多人生活在迷失、心理困扰与挣扎之中。这位朋友的指陈,一直缭绕著我对教育的思考。 我认为教育一定要建立在智慧与爱的信念上。也许这就是佛典上所说的“悲智双运”修行法门。我觉得要让现代人接受这个道德律一般的信念似乎很难。因为我们已学会一种思考上的刻板习惯:没有科学作背景的东西是不能接受的。于是,现在我想引用穆迪(Raymond A.Moody)对生命临终的研究报告,给你在教育思考上作参考。我知道这篇报告有很多的限限制,但他已经尽力而为。他的研究发现,可以做为一个头脑清楚的人,思索生命意义的重要资料。 穆迪是美国的医生,他在一九七五年出版一本书叫《来生》(Life After Life)。他搜集访问了一五O个死而复生的个案,进行临死经验的研究。他发现人在死后,还有另一个“身体”存在与延续。在这本书中,他叙述普遍对死亡的经验之一是: “在我研究过死而复活的案例中,最难令人置信,而且对当事人影响最深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遇到一片强烈的光。一般说来,它刚出现时,朦胧暗淡,但很快就越来越亮,最后达到尘世间所无的灿烂强度。没有人那片光是个人形表示怀疑,而且那是一个很清楚的人。这形体对将死的人散发著爱与温暖,非言语所能形容。他们感到全身笼罩、融合于其中。” “光之人形出现不久,就开始和当事人沟通心意。这是一种直接的沟通,是毫无阻碍的思想交流。和我谈过话的人,都试著把那些思想归纳为:你准备好去死了吗?你这一生做了什么可以展示给我看?你这一生所作所为,自己觉得满意吗?光之形体为当事人展现其生平回顾的全景。” “这种回顾来得极快,每件往事立即出现,照尘世的时间观念,只是心灵之眼一瞥即知的刹那而已。向我报告的人都同意,回顾的情景十分清晰生动。他们目击展现的情景,似乎著重在做人的两大要端:爱人和求知。” “从那些濒临死亡者的经验中,似乎得到显然一致的教训。几乎每个人都强调今世要培养一种极难得的深厚爱心去爱别人。有个见到光之形体的男子,甚至当他毕生往事呈现在那形体之前时,他仍然受到完全的爱宠与接纳。他觉得那光的形体问他是否也能这样去爱别人。他现在认为在有生之年,决以此为己任。” “此外,还有许多人强调寻求新知的重要性。在他们的经验中,他们深深感到,甚至在去世之后,撷取知识仍继续进行。有一位女士自从经历死亡之后,就充分利用所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另一位男子则建议:不论你多大年纪,千万别停止学习。照我看,这是一直进行到永恒的过程。” 穆迪的研究报告是目前我们能知悉最接近死亡的经验记录。我们无需这个资料扩张的解释,只是把这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当做人类临终时的精神状态。光是这样一种认知,也应能引起我们对生命永恒存续的关注,对精神生活之丰中与成长的关怀,以及对行善与求知的乐意。 我深信人是自爱的,在体悟生死大事之时,才会提升到博爱的精神生活层面,展现著大乘佛法的胸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种民胞物与襟怀,在儒、释、道乃至基督的崇高教诫中是无分轩轾的。而这种人性之光辉正是生命之美与悦乐。 做为一个老师和父母、必须对生命的终极意义有所体认,然后才能摆脱尘世中的种种无谓纷扰和引诱,并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也只有能认识生命是永恒的,才会体验到必须为自己和别人负责。如果每一位老师和父母能体验到这一点,很自然的知道该教给孩子些什么。
----------------------------------------------------------------------------------------------------------------- 更多郑石岩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六祖大师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还看到世间这些过失,那不是修道人,一点功夫也没有,凡夫一个。为什么说看一切世间人都是善人?所有一切万法都是自心变现的。我们的心好了,变现的境界全是好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礼敬诸佛。但是一切众生里面的确有顺法性的,有违背法性的。顺法性的我们称之为善,不顺法性的我们称之为恶;善我们赞叹,恶不赞叹,差别就在此地,除这一点之外,没有丝毫差别。善人是佛,恶人也是佛;那个行善我们赞叹,造恶不赞叹,但是恭敬心是完全一样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