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情有;似有;圆成


2014/9/4    热度:523   

海云继  约三性第三

  狮子情有,名为遍计;狮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变,故号圆成。

  前面讲的缘起是基本观念,这部分是总说。不管是从缘起或从色空来看,都可以看到世间的森罗万象,而这些森罗万象的实际状况总分成三类,叫作「约三性」。一是「狮子情有,名为遍计」,遍计就是「遍计所执性」;二是「狮子似有」,似有就是好像有,名曰「依他起性」;三是虽依他起性,但金性不变,故曰「圆成实性」。从缘起法界来看有这三性,但也因为它是从缘起来看,所以只讲了一半,这就叫作「语言模式」。

  近一千年的佛教学者,在探讨三性时,通常会举这个例子。黄昏近晚时分,走在羊肠小道上,突然看到一条蛇。哇!吓一跳。待回过神再看,原来不是蛇,是一条草绳。吓一跳的那个当下,以为有蛇的那个感觉,就称为「情有」。所谓「情有」是指情绪上的发现有,但实际上没有,称为「情有理无」,也称「遍计所执性」。

  第二个「依他起性」,是指你以为是蛇的那条草绳,其实它是「似有性无」。草绳突然出现在那里,但它却是「似有」,好像有,但本性上没有,所以是「似有性无」。怎么说是「好像有」?因为「狮子不有」,「不有」所以是「似有」。这「不有」的情形,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草绳虽然好像有,但本性上是没有的,所谓的草绳其实只是草而已,再仔细分析下去,会发现他只是一种综合法尘的概念,所以是性无。

  第三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理有情无、性有相无」。就算你了解他不是草绳也不是蛇,就只是草——这个叫存在——在理上来说它是存在的,所以叫作「理有」;理上是有,实际上他也是无,因为它无形无相;本体的部分,虽然在理上分析是有,可是抓不着,也摸不到,所以是理有情无、性有相无。

  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三性是从缘起法界来看;从性起法界,则是三无性。有一个修行法门叫做「如来圣性观」,修密法时特别强调如何转三有性成三无性,转化的过程即是一个行法,但那部分这里不谈。

  世界中的森罗万象,大概分这三类。很多人是活在「情有理无」的情况中,也就是经文讲的「狮子情有,名为遍计」,完全是感情、情绪的作用,如此,痛苦、挫折就会非常大。要知道情绪、感情不是真实的,当中没有真理的部分,因此常常被假相给蒙蔽了。各位要留意,追求感官享乐、情绪、情感作用,通通都是情有,是遍计所执。

  记得我还没出家前,有一天和一群人吃饭,其中一个人带了一瓶陈年XO给大家喝,说一瓶要价十几万,在场的人一听说「十几万」,情绪开始沸腾。接着他倒了一滴在手上搓一搓,给大家闻,每个人都说「好香!」这下可好了,整晚的话题都在这瓶XO身价上打转。其实真的那么好喝吗?真的值得吗?我对酒是不懂,那时我心里想:「果汁都比它好喝,十几万?会不会被骗了!」可是现场它就会塑造一种让人为之着迷的情绪。那个拿酒来的老板说这是最好的,问大家好不好喝,其实现场那个气氛、情绪,它会有一种语言暴力的情况,老板说是,大家就跟着说是。这种情绪、追求感官享乐的状况,通通是情有,不是真实的。

  还有像几年前流行Hello Kitty ,后来又风行葡式蛋挞,一堆人半夜不睡觉,等着排队买蛋挞,真有那么好吃吗?怎么后来店一家一家倒?这都属于情绪引发的感官享乐,都是情有,不是真实的,属于「生、住、异、灭」中「灭」那个阶段里的意识形态。绝大部分人都活在这个范围里,所以很痛苦,因为它是瞬息万变。所谓的创造流行,大家跟着流行走,这都是情有,它本身是非常虚幻的,理上分析不出来的,所以叫情有理无,遍计所执性。

  第二个「狮子似有,名曰依他」。接着来谈「似有性无」在现实生活里的状况。知识分子大都是活在这个范围里,他做什么事,会先知识性的判断,这叫「依他起」;确确实实要有一个依靠,依他来产生。

  但从一真法界、性起法界的立场来看,它无性;好像是有那么一个东西,可是他无法性、无本性,虽各有自性,但不是法性,所以叫「似有性无」。比如,新闻报导或书上引证说,吃什么东西对什么好,也不管好不好吃,我们就会买来吃。所以现在到市场去买菜,卖菜、卖水果的,就会跟你讲,这个对眼睛好,那个对胃好,还有吃这个补肾……。奇怪!个个成了中医师了,也不管你什么体质,菜摊子反倒成了药摊子。这就是依他起。

  第三个「金性不变,故号圆成」,这就讲到本体的部分了。就理来说,「体」是有的;可是从法界来讲,「相无」。本体他没有相。

  所以从「有」的立场来看,就叫作三有性:情有性、似有性、理有性。从性起法界来说,就是三无性:理无性、性无性、相无性。法界的森罗万象大概就分这三个部分,了解以后,你对整个法界应该就能掌握,对于人生就不会慌乱,不管遇到什么境界、看到什么,会很容易进入状况及掌握。性起法界要怎么解的部分,暂时不要管。这个地方讲缘起法界的处理方式,现实生活里这些都可以用。

  人生最难的,就是对现象界没有办法掌握,因为太复杂了。你若是第一次到道场来,可能会不知道从哪里看起,就好像许多人想学《华严经》,却不知从何下手一样。常有人问我「师父!我想学华严,从哪里开始?」从打开经本「如是我闻」开始啊!他接着会问「为什么?」其实,不要问为什么,等你熟悉以后,自然就知道下手处。

  武则天当年也发生跟我们同样的情况,她一脚跨入《华严经》里头,就像陷入泥沼般,即拔不出来,也进不去。其实武则天文学涵养非常好,从她写的《华严经》序文跟「开经偈」便可知晓。虽然她很自大,不过以她当时如日中天的地位与盛况,那很正常,不自大才怪。怎么说?就中国历史上来看,像她权力那么大的、财富那么多的君主并不多。而且她在位的时候,可谓太平盛世,没有真正用兵打过仗。尤其当时高僧云集,各宗各派都很兴盛。从她在位至唐德宗清凉国师时,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唐朝的长安可媲美当今的联合国总部,大华严寺则相当于现在的联合国大厦。在当时那种盛况空前的状况下,给自己取了一个不会跟他人重迭的怪名字,叫武曌。这就是她个人的成就、她的自满。

  这个法界、世界的森罗万象,就分成这三大类,从这三大类去了解,你很容易发现人性,因为它是从人性的立场去切入,跟一般的分类法不一样。这三个了解了,再回头来看缘起、色空,就更清楚了——它前面经文一开始就告诉你整个世界的总相,先讲缘起,然后用色空把它区隔,接着再讲约三性。你看,它一个一个,缘起是一,统称是一,色空是二分法,三性是三分法,那你对这个世间就应该了解了,听到这边还不了解的人,那就是欠打坐,那些有打坐的人还不了解的,那就是欠香板啦!打够了就开悟。
约三性第三

狮子情有,名为遍计;狮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变,故号圆成。

前面讲的缘起是基本观念,这部分是总说。不管是从缘起或从色空来看,都可以看到世间的森罗万象,而这些森罗万象的实际状况总分成三类,叫作「约三性」。一是「狮子情有,名为遍计」,遍计就是「遍计所执性」;二是「狮子似有」,似有就是好像有,名曰「依他起性」;三是虽依他起性,但金性不变,故曰「圆成实性」。从缘起法界来看有这三性,但也因为它是从缘起来看,所以只讲了一半,这就叫作「语言模式」。

近一千年的佛教学者,在探讨三性时,通常会举这个例子。黄昏近晚时分,走在羊肠小道上,突然看到一条蛇。哇!吓一跳。待回过神再看,原来不是蛇,是一条草绳。吓一跳的那个当下,以为有蛇的那个感觉,就称为「情有」。所谓「情有」是指情绪上的发现有,但实际上没有,称为「情有理无」,也称「遍计所执性」。

第二个「依他起性」,是指你以为是蛇的那条草绳,其实它是「似有性无」。草绳突然出现在那里,但它却是「似有」,好像有,但本性上没有,所以是「似有性无」。怎么说是「好像有」?因为「狮子不有」,「不有」所以是「似有」。这「不有」的情形,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草绳虽然好像有,但本性上是没有的,所谓的草绳其实只是草而已,再仔细分析下去,会发现他只是一种综合法尘的概念,所以是性无。

第三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理有情无、性有相无」。就算你了解他不是草绳也不是蛇,就只是草——这个叫存在——在理上来说它是存在的,所以叫作「理有」;理上是有,实际上他也是无,因为它无形无相;本体的部分,虽然在理上分析是有,可是抓不着,也摸不到,所以是理有情无、性有相无。

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三性是从缘起法界来看;从性起法界,则是三无性。有一个修行法门叫做「如来圣性观」,修密法时特别强调如何转三有性成三无性,转化的过程即是一个行法,但那部分这里不谈。

世界中的森罗万象,大概分这三类。很多人是活在「情有理无」的情况中,也就是经文讲的「狮子情有,名为遍计」,完全是感情、情绪的作用,如此,痛苦、挫折就会非常大。要知道情绪、感情不是真实的,当中没有真理的部分,因此常常被假相给蒙蔽了。各位要留意,追求感官享乐、情绪、情感作用,通通都是情有,是遍计所执。

记得我还没出家前,有一天和一群人吃饭,其中一个人带了一瓶陈年XO给大家喝,说一瓶要价十几万,在场的人一听说「十几万」,情绪开始沸腾。接着他倒了一滴在手上搓一搓,给大家闻,每个人都说「好香!」这下可好了,整晚的话题都在这瓶XO身价上打转。其实真的那么好喝吗?真的值得吗?我对酒是不懂,那时我心里想:「果汁都比它好喝,十几万?会不会被骗了!」可是现场它就会塑造一种让人为之着迷的情绪。那个拿酒来的老板说这是最好的,问大家好不好喝,其实现场那个气氛、情绪,它会有一种语言暴力的情况,老板说是,大家就跟着说是。这种情绪、追求感官享乐的状况,通通是情有,不是真实的。

还有像几年前流行Hello Kitty ,后来又风行葡式蛋挞,一堆人半夜不睡觉,等着排队买蛋挞,真有那么好吃吗?怎么后来店一家一家倒?这都属于情绪引发的感官享乐,都是情有,不是真实的,属于「生、住、异、灭」中「灭」那个阶段里的意识形态。绝大部分人都活在这个范围里,所以很痛苦,因为它是瞬息万变。所谓的创造流行,大家跟着流行走,这都是情有,它本身是非常虚幻的,理上分析不出来的,所以叫情有理无,遍计所执性。

第二个「狮子似有,名曰依他」。接着来谈「似有性无」在现实生活里的状况。知识分子大都是活在这个范围里,他做什么事,会先知识性的判断,这叫「依他起」;确确实实要有一个依靠,依他来产生。

但从一真法界、性起法界的立场来看,它无性;好像是有那么一个东西,可是他无法性、无本性,虽各有自性,但不是法性,所以叫「似有性无」。比如,新闻报导或书上引证说,吃什么东西对什么好,也不管好不好吃,我们就会买来吃。所以现在到市场去买菜,卖菜、卖水果的,就会跟你讲,这个对眼睛好,那个对胃好,还有吃这个补肾……。奇怪!个个成了中医师了,也不管你什么体质,菜摊子反倒成了药摊子。这就是依他起。

第三个「金性不变,故号圆成」,这就讲到本体的部分了。就理来说,「体」是有的;可是从法界来讲,「相无」。本体他没有相。

所以从「有」的立场来看,就叫作三有性:情有性、似有性、理有性。从性起法界来说,就是三无性:理无性、性无性、相无性。法界的森罗万象大概就分这三个部分,了解以后,你对整个法界应该就能掌握,对于人生就不会慌乱,不管遇到什么境界、看到什么,会很容易进入状况及掌握。性起法界要怎么解的部分,暂时不要管。这个地方讲缘起法界的处理方式,现实生活里这些都可以用。

人生最难的,就是对现象界没有办法掌握,因为太复杂了。你若是第一次到道场来,可能会不知道从哪里看起,就好像许多人想学《华严经》,却不知从何下手一样。常有人问我「师父!我想学华严,从哪里开始?」从打开经本「如是我闻」开始啊!他接着会问「为什么?」其实,不要问为什么,等你熟悉以后,自然就知道下手处。

武则天当年也发生跟我们同样的情况,她一脚跨入《华严经》里头,就像陷入泥沼般,即拔不出来,也进不去。其实武则天文学涵养非常好,从她写的《华严经》序文跟「开经偈」便可知晓。虽然她很自大,不过以她当时如日中天的地位与盛况,那很正常,不自大才怪。怎么说?就中国历史上来看,像她权力那么大的、财富那么多的君主并不多。而且她在位的时候,可谓太平盛世,没有真正用兵打过仗。尤其当时高僧云集,各宗各派都很兴盛。从她在位至唐德宗清凉国师时,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唐朝的长安可媲美当今的联合国总部,大华严寺则相当于现在的联合国大厦。在当时那种盛况空前的状况下,给自己取了一个不会跟他人重迭的怪名字,叫武曌。这就是她个人的成就、她的自满。

这个法界、世界的森罗万象,就分成这三大类,从这三大类去了解,你很容易发现人性,因为它是从人性的立场去切入,跟一般的分类法不一样。这三个了解了,再回头来看缘起、色空,就更清楚了——它前面经文一开始就告诉你整个世界的总相,先讲缘起,然后用色空把它区隔,接着再讲约三性。你看,它一个一个,缘起是一,统称是一,色空是二分法,三性是三分法,那你对这个世间就应该了解了,听到这边还不了解的人,那就是欠打坐,那些有打坐的人还不了解的,那就是欠香板啦!打够了就开悟。

无相第四

谓以金收狮子尽,金外更无狮子相可得,故名无相。

「谓以金收狮子尽」,这是从「金」来看,因为狮子是金子做的,讲金子时,狮子就不见了,全部把它收尽了。「金外更无狮子相可得」,除了金子,更没有狮子相的存在。从这个立场来看,「故名无相」。注意!它讲的相是什么?「狮子相虚,狮子不有」。就金子来看时,狮子相虚、狮子不有,金子的体性穷尽了整个狮子相,所以是无相。

你听了后可能会说,「这种哲学范畴的论调根本没意义啊!你可以说它无相,又怎么样?相还是在啊!金狮子明明还在啊。」其实,这就是只看到相,没有看到金子。从金的立场看,狮子相就被穷尽了、全部摄到金子里去了。若看到的是金子、本体那个部分的话,就不用谈相了。因为,重要的是本体那个部分,至于相,巧匠可以变化——金子可以做成狮子、做成龙、做成马。所以说,相是虚的,而金子不变。重点是要能看到本体,而不是看到那个假相。

现代人的问题就是假相看太多,忘了本体是什么,然后就会停留在假相上一直争。要知道,假相叫似有,更何况你争的,恐怕连「似有」都不是,可能是「情有」,完全是情绪制造出来的,那就更糟糕了。有一次,我到西安,刚好碰到圣诞节,听说有二十万人去参加圣诞活动。其中一个年轻人回家后,爸爸问他「好玩吗?」他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家说去,就去了。」因为他如果没去,怕会被人嘲笑「落伍」,既然大家都要去,就跟着去了,到那边才发现很无聊。这是情有,那是一种情绪。情有是没办法分析的,它是一种极虚妄又末端的部分,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不要活在变异念那种意识形态那边,至少要活在善恶念这边。从修行理论上来讲,善恶念是属于「似有」,当我们对「似有」进行分析,会发现一切相都是假的,就是性无。倘若能从本体这里来看「情有」,那你很快就会知道,「情有」当中毫无道理可言,自然就会放下。

就像前面那个年轻人的例子,一时懵懂,他也会去疯狂一下,因为情绪必须纾解嘛,不能压抑。虽说这是凡夫的假相,但若不找个管道发泄,最后他会扭曲。这一点要留意啊!所以这是教育的手段,跟你对真理的体认有所不同。在教育手段上,可以让他去疯狂、发泄一下,过了,他自己就能稳定下来。假如你不让他去,只跟他讲道理,当下他不会接受;等他疯狂以后回来,那些你要跟他讲的道理,可能就自己体悟到了。这是一种教育手段,但不一定是真理。就真理来讲,「以金收狮子尽,金外更无狮子相可得。」离开金子,你找不到狮子相;不论是他的胡须、毛发等等,须知这一切通通都是金子、都离不开金子,所以叫作「无相」。   


  无相第四

  谓以金收狮子尽,金外更无狮子相可得,故名无相。

  「谓以金收狮子尽」,这是从「金」来看,因为狮子是金子做的,讲金子时,狮子就不见了,全部把它收尽了。「金外更无狮子相可得」,除了金子,更没有狮子相的存在。从这个立场来看,「故名无相」。注意!它讲的相是什么?「狮子相虚,狮子不有」。就金子来看时,狮子相虚、狮子不有,金子的体性穷尽了整个狮子相,所以是无相。

  你听了后可能会说,「这种哲学范畴的论调根本没意义啊!你可以说它无相,又怎么样?相还是在啊!金狮子明明还在啊。」其实,这就是只看到相,没有看到金子。从金的立场看,狮子相就被穷尽了、全部摄到金子里去了。若看到的是金子、本体那个部分的话,就不用谈相了。因为,重要的是本体那个部分,至于相,巧匠可以变化——金子可以做成狮子、做成龙、做成马。所以说,相是虚的,而金子不变。重点是要能看到本体,而不是看到那个假相。

  现代人的问题就是假相看太多,忘了本体是什么,然后就会停留在假相上一直争。要知道,假相叫似有,更何况你争的,恐怕连「似有」都不是,可能是「情有」,完全是情绪制造出来的,那就更糟糕了。有一次,我到西安,刚好碰到圣诞节,听说有二十万人去参加圣诞活动。其中一个年轻人回家后,爸爸问他「好玩吗?」他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家说去,就去了。」因为他如果没去,怕会被人嘲笑「落伍」,既然大家都要去,就跟着去了,到那边才发现很无聊。这是情有,那是一种情绪。情有是没办法分析的,它是一种极虚妄又末端的部分,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我常跟各位讲,不要活在变异念那种意识形态那边,至少要活在善恶念这边。从修行理论上来讲,善恶念是属于「似有」,当我们对「似有」进行分析,会发现一切相都是假的,就是性无。倘若能从本体这里来看「情有」,那你很快就会知道,「情有」当中毫无道理可言,自然就会放下。

  就像前面那个年轻人的例子,一时懵懂,他也会去疯狂一下,因为情绪必须纾解嘛,不能压抑。虽说这是凡夫的假相,但若不找个管道发泄,最后他会扭曲。这一点要留意啊!所以这是教育的手段,跟你对真理的体认有所不同。在教育手段上,可以让他去疯狂、发泄一下,过了,他自己就能稳定下来。假如你不让他去,只跟他讲道理,当下他不会接受;等他疯狂以后回来,那些你要跟他讲的道理,可能就自己体悟到了。这是一种教育手段,但不一定是真理。就真理来讲,「以金收狮子尽,金外更无狮子相可得。」离开金子,你找不到狮子相;不论是他的胡须、毛发等等,须知这一切通通都是金子、都离不开金子,所以叫作「无相」。

梦法师:华严金狮子章讲记 情有;似有;圆成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 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什么是回向心?用现在一句很流行的话,“为人民服务”,这是回向心。在佛法里面,服务的范围比这个更大。佛教我们要把心量扩大,念念都要想到为十法界一切众生服务,这叫回向心。佛法是为一切众生服务,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这就是回向心。身为佛弟子,我们要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要想帮助别人,首先要成就自己,这是现在人所讲的使命感。使命感是个动力,有这个动力,会让你精进不退。为个人无所谓,偷一点懒没有关系,你要想到许许多多的苦难众生都在等着你帮忙,那你不很认真努力学习,你怎么对得起这些众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