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观无量寿佛经变相解说词
2014/9/3   热度:378
重庆大足石刻观无量寿佛经变相解说词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历史里面有记载,舜的父母、舜的兄弟是极端的不善,甚至时时刻刻都想到处他于死地,可是在舜的眼睛当中,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就是诸佛如来,纯善无恶。这个观念怎么产生的?无分别心里头产生的,他没有分别,纯孝之心,纯孝就是纯是善心、纯是爱心、纯是服务的心。这就叫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这龛造像亦称“西方净土变”,它高8.1米,宽20.2米,深3米。刻像面积16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堪称全国同类题材之冠。
西方净土变是佛教壁画和石窟艺术中常见的题材,是根据净土宗所奉的净土三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所刻。
净土宗是自唐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佛教宗派之一,其特点是简单易行。修学此宗不需通达佛经、广研教乘,也不需静坐专修,只要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始终不怠,临终时就可往升西方净土。净土三经向人们描述净土世界的美好是无以伦比的。《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记载:西方净土世界以琉璃为天,黄金铺地,莲花作壤,无五浊之垢染;众生个个颜貌端正,智慧高明,超世稀有而且寿命长远康乐无病,无贫富贵贱,无男女生育之污秽,无幼壮衰老之异;他们住着的珠楼、大宝楼阁,其雕梁画栋皆由七宝镶成,里面四季恒温;出门有龙拉车、凤划船;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而且衣服饮食,华香璎珞无不应念即至;净土世界有无量佛光四起,永无黑暗;天乐不鼓自鸣,飞天四处起舞,青雀自由翱翔,事事悉如人意……有百乐而无一苦,故曰“极乐”世界。
由于西方净土的诸般美好和修炼法门的简便易行,使净土法门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自唐以来它便在中国得到特别广泛的流行,并且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西方净土变的绘画和雕刻亦随着净土法门的流行而风行全国,仅在大足县境内就刻有多处西方净土变。
宝顶这龛西方净土变,在上层刻西方三圣和极乐盛况,下层刻三品九生,两侧刻十六观,以饱满的构图,精巧的雕琢,琳琅满目的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当时人们理想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盛况。
在七重栏楯的上方端坐着“西方三圣”主像。中间为阿弥陀佛,其左右胁侍观音和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专门接引众生往升西方极乐净土,亦称之“接引佛”。其头布螺髻,面目慈祥,表情宁静。观音是“大悲”的象征,凡受苦众生,只要念其名号,皆能寻声前往拯救解脱。其头戴化佛宝冠,胸饰璎珞,显示出悲天悯人的气度。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塗,得无上力而得名。其头戴宝瓶冠,身著天衣,气度不凡。二菩萨头顶上方各有十方诸佛并列,背后有祥云缭绕,飞天起舞,青鸟翱翔;左右侧刻有珠楼和大宝楼阁;在七重栏楯的七根莲花柱上,各立有一天国乐童,他们或横笛吹奏,或手持拍板,或吹箫击鼓,共演法音。其形象乖巧,神态专注,似沉醉在优美的天乐意境之中。在栏楯之下刻着图文并茂的“三品九生图”。“三品九生”是佛教把往升极乐净土的众生根据其生前行善积德的多少而划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分为上、中、下三生,即: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并铭文言:上品皆菩萨,中品阿罗汉,下品全凶恶。上品之人,由西方三圣亲自迎入天国;中品之人由菩萨迎入天国;下品之人只要日念弥陀,临终前皈依佛法,经过若干劫后,于莲花之中脱胎换骨而出,方可以佛为师,以菩萨为友,亦可往升天国。在三品九生图下面的栏杆上,刻有许多荷花童子,他们或在荷叶中露脸窥视,或在莲花上参禅打坐,或在栏杆上嬉戏玩耍,显得天真烂漫,为阿弥陀佛主持的佛国世界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盎然生趣。
在“三品九生图”的左右两边,错落有致地刻着十六观法的图像和偈语,所谓“十六观法”即是把心思集于一处,排除诸般杂念,真心想于西方修行方法。其内容有:日观、水观、地观、树观、池观、佛像观等,《观无量寿佛经》对每一观都有详细的说明。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刻的“十六观”主体不再是经书上的韦提希一人,而是社会各阶层人物形象,这充分表现出了当时的主建者对经轨的超越,以及在表现主题思想,在内容、题材取舍方面的创造性。
这龛西方净土造像因岩施刻起伏有致,显得繁而不乱,统而有变,别具一格,犹如似锦繁花,众彩纷呈。它以盎然的意趣和欢乐和谐的气氛来突出了天国的幸福美好,显示出匠师们非凡的艺术功力。造像中所刻的《持念阿弥陀佛》歌,在全国所有的西方净土变相中仅此一例,而且它和《三界炎炎如火聚》这幅铭文一起,与“十六观”相结合,将观想和持念两种修习方法兼收并蓄,这在同类题材的造像中亦属罕见。另外,其“三品九生”的变相与节录的佛经经变文的结合也可谓是天作之合,非常完美,使变相与变文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石窟艺术的同类题材中,变相与变文至善至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西方极乐世界的产生,是佛教信众对自身终极关怀的结果。人死之后将往生何处,是古往今来的人们,特别是佛教信徒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他们力图通过对终极的定位来诠释人生的意义,对充满烦恼的现实人生给予来世的天国补偿,从而使今生的精神得到安慰。净土宗向人们描绘了一个无限美好的极乐世界,并且还为人们策划出一条简便的,通往天国的光明大道,从而使西方净土成为千百年来佛教信众所憧憬、追求的理想境界。
虽然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美好都是虚无缥渺的,但人们祈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却是真诚的。宝顶大佛湾的这龛“西方净土变”正是人们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生活的真实反映,其情其境,堪称石窟艺术中的精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