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八、执着于行善本身就是恶


2014/9/4    热度:382   

海云继梦法师:解心——心要法门讲记 八、执着于行善本身就是恶

  然迷悟更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而影灭。

  迷、悟是一起的,真、妄也是相对待的,不能单独去找个迷或悟或真或妄。理论的东西和经文不一样,经文会举例子作说明,不像理论它会很清楚地说出来,但是理论说出来,我们却好像知道了,然而却又感觉不到。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迷悟更依”,表示迷、悟是同一个,真、妄也是同一个,我们并不是从理上去知道这个区别就好了,或是知道它的意义就好了。若把迷、悟当成两件事情,那么它怎么也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因为它始终是两个。假如把真、妄看成相对待的话,则真、妄始终是两个,若要它交融在一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在学佛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地去体验,交融一体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交融一体到底是怎么一个状况?学佛首先要从这里建立起正确的认知。例如头发与头是一体的,但是你会觉得头发长出来以后,它是另一个东西;指甲是身体的一部分,它长出来以后又会发现它是独立的一部分。当你认为它是独立的一部分的时候,它就没办法成为一体了。佛法所讲的真理也是一样,对于我们的认知(不要说对于生命的本来面目怎么样),从日常的生活过程里、历史渊源里,意识状态一直灌输,使我们在很纯洁的心灵上染上了很多意识状态。这些意识状态有对有不对,我们现在已没有办法去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挣扎。

  譬如挣扎,这些制度对我好像是多余的,但是我又没办法违抗这些制度,这就是在生命的本质中存在原始、纯真的一部分。而这原始的部分常常引起很大的洄流,因为大家都不敢明讲,可是内心深处却有一股无奈的感受。例如我们说什么叫对?什么叫不对?人类应该和平相处,这句话应该没有错,但是遇到有问题产生时,我们却又要奋起而战,那到底是要和平相处还是要战争?

  刚开始会一直投入战争,但是到了一个阶段以后,又会觉得这样子好像不对,于是问题就来了,社会意识状态是既成的,而我们自己的生命是纯洁的,这时候生命的本质被外面的意识状态一直污染下来,对于这个污染要怎么样才能过滤和澄清,这就是问题所在。

  所以迷是迷在对悟这件事情的不了解,而悟是悟在对迷这件事情的了解上面,因此两个是同一个,也就是迷、悟同一个。迷是迷于自己本来面目的正确认知;悟是悟了对本来面目正确的认知。换句话说也就是它的差异是在认知上,认知正确叫悟,认知不正确就叫迷。

  这样来讲,迷、悟好像是分开的,可是迷、悟的本体却是同一个,迷和悟在相上来看虽是两个,可是这两个还是一个。我们之所以迷,是相对于悟而产生的;而悟是相对于迷而产生的。没有迷就没有悟;没有悟也没有迷。从这个地方来看,各位可能还感受不出来,明明两个是不一样,怎么又会是一样呢?

  举个例子看看:社会上有很多好人就表示又有很多坏人,因为若没有坏人就不知有好人。这个好人是相对于坏人而存在的,这个叫相对立,由于相对立而显现出来的。当这个社会上只有好人或只有坏人时,也就不会有好人、坏人这个问题了。譬如这是一条线A,你只见到一条线而已,不会比较,若再画一条线B,就会发现A比B短,B比A长,因为有两条相比较,长短就比出来了。现在以颜色来作说明,你会发现一是绿线,另一是红线,于是比较又出来了,红线比绿线长。

  所以随着状况的对立,分别也就一直出来,因此从这个相上来看,它的本质只是线而已,它的长短或颜色是我们附加给它的,原来它存在的现象里既没有长短也没有颜色的差异,原来那条线你叫它黑线或绿线或红线……它都是一样的线。又如我们画个图型△,你并不觉得怎么样,当你再画一个图型○,很明显地就比较出来了。像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生的变化那么多样性、趣味性也就在这个地方。

  佛法告诉我们的,并不是说你不能存在于这种状况之下,人对于生活都会去追求最好的,问题是当你想要达到目标的时候,所产生的执着、追求,会给自己造成痛苦和烦恼,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罪过。

  罪过是自己要承担的,为什么一定要去追求这些呢?佛法在这里告诉我们,应该对于眼前的状况感到满足,若想追求更好的状况,你应该随缘,而不是刻意一定要追求那个目标。当你刻意要追求达到那个目标的时候,你会产生痛苦和烦恼。佛法告诉我们,生活、生命应该是要多样化的,多样化不是罪过,多样化当中会趋向于一种和谐的统一。假如你的生活是多样化的,而又不能统一的时候,你会发现那是一种很散乱的生活方式,而散乱本身也是一种痛苦。

  今天佛教社会里产生的现象就是不敢追求多样化,所以一直刻板化。而刻板化也不是不好,在学佛初期也确实有必要稍微刻板一点。尤其在这样一个信息太复杂的时代里,我们已经很混乱,因此在这时候有个正确的指导,让我们不要再去贪得信息,把自己定下来,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就应该趋向于单纯化。

  单纯化不是目标,而是过渡的手段,透过这个手段让我们的心达到宁静以后,我们的心应该要起妙用。一起妙用就要多样化,否则不能起作用。这里就告诉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会不会把目的和手段混淆了,我们常常对目的交代不清楚,结果把手段,也就是过程,当作目的。有个同修问了一个问题:“止观的定,锁住一点,可是没办法观,这个要怎么办?”其实这是弄错了,把心锁住一个地方只是个过程、媒介,而不是目标。我们透过用心锁住一个目标,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内心清净没有杂染,这才叫目标。所以“定”的定义就是内心清净没有杂染。可是我们却都把它定义为心锁在一个地方,这就完了,再怎么讲也讲不清楚,你若没弄清楚,在整个修学上问题就很大了。

  除此以外,我们在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几乎都犯了同样的毛病,譬如持戒只是手段,我们透过持戒达到解脱的目的。很多人却锁在戒上而不能去解脱,那岂不是颠倒了吗?我们常把媒介当作目标,这就好像媒人介绍男女双方认识进而结婚,可是当事人却偏偏找上媒人要结婚。媒人只是媒介而已,并不是目标,目前学佛人很多就类似这样找错目标。为什么我们目标没有弄清楚呢?就是在诠释上发生这么严重的问题。禅宗讲“置心一处,无事不办”。把心放在一个地方会产生一个效果——内心的清净没有污染——就是目的。内心清净没有污染的时候,一切境界自然现前,也就无事不办。而现在因为我们一直追求那个过程的成就,结果置心一处就想要达到目标,也就错了。置心一处以后内心会达到清净没有污染的地步,这地步若不现前,那么无事不办也就做不到。

  念佛只是一种手段,透过念佛的手段会达到内心的宁静、安详、和谐,到那时候要起观也就成就了,无事不办了。若一直执着在念佛的手段上,又想要达到它应有的目的,即使念二十年、二百年也没用,这就是学佛的一个关键处。

  这里告诉我们的也是一样,迷、悟只是个手段,手段只是让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所处的境界,是处在迷还是悟的现象里?通常我们是处在迷的现象里。假如我们是处在悟的现象里,那就不必学了。既然我们经常处在迷的现象里,你有没有觉悟到要怎样把迷改过来?事实上当你觉悟到自己是处在悟的现象里,那就已经悟了。

  华严宗分析这个部分就是“三觉五位”,也就是本觉(不觉)、始觉(觉到原来我的本觉)、究竟觉,意思是说当我始觉发生时,我的不觉就消失了,始觉就是觉悟到我有不觉的情况,因此不觉当然就消失了,所以不觉是迷,本觉是觉体,始觉以后才开始修,所以这个地方本觉位、始觉位,最后有究竟觉位。始觉里面又划分名字觉(名字上觉悟了)、相似觉(好像觉悟了)、随分觉(真觉悟了但未圆满),究竟觉位又叫圆觉(圆满了)。我们这地方讲圆觉位、随分觉位、相似觉位、名字觉位、本觉位,这叫五位,三觉就是本觉、始觉、究竟觉。

  这里告诉我们迷、悟之间的关系就在始觉觉本觉,始觉觉本觉时,不觉就消失了,所以悟应从始觉开始讲,始觉悟到我有本觉体,这时不觉就消失了。迷悟之间的关系其实只有一个本觉的关系,所以才叫“迷悟更依”。互相依靠在一起都是本觉,不觉就是“不觉本觉”、悟也是悟到本觉。所以迷悟之间没有差别,它的本体都是本觉。

  我们现在要讲的凡夫和圣人的差别就在相上不同,本体是一样的。我们现在都不觉,你若觉悟到不觉,你的本觉就现前,所以产这个地方它是一致的,所以是迷悟更依。

  “真妄相待”也一样是同一个而不是两个。譬如我们现在妄想纷飞,我们是处在妄境里面,若说要把妄给除掉,另外求一个真,这是不可能的。若能把妄的相破除掉,当下那个就是真。我们说转娑婆成极乐,极乐就是在我们当下,娑婆就是妄,极乐就是真。

  生死涅槃本非二,本来就是同一个而不是两个,都是指这个意思——“迷悟更依,真妄相待”,烦恼即菩提也是一样,在两句话里统统把它包括了。在这里希望各位能真正去体验这些东西,“迷悟更依、真妄相待、烦恼即菩提、转娑婆成极乐、生死即涅檗、转八识成四智、舍识用根、转识成智……”等等,都是同样情形。

  “识”和“智”差别也就如“真”与“妄”一样。我们曾向各位讲识和智,差别只在识是认知跟分别,智是认知而没有分别。因为识有了分别的作用,一面认知又一面分别,我们说世间人很聪明,他业力很强就是因为他一面认知一面分别。

  我们只要认知就好,不要去分别。譬如你知道这是一串念珠,你又想到念珠要怎么用、怎么恭敬,那就是分别了。若说念珠是菩提子很好,蜜腊念珠更好,这就是分别了。有时叫你不要分别,你反而会傻在那里,那岂不是要笨笨的?笨笨的是连认知都没有,识和智的差别就在这地方,念珠就是念佛用的,要买念珠时看了喜欢就买,若还考虑到菩提子功力加三倍,蜜腊加一百倍……,这就是分别。告诉各位若拿念珠念佛时最好不要有念珠的念头,拿着念珠一直念过去就对了,不要分别才能专心念下去,分别对我们修行有很大的障碍。举种种例子无非让你能够交融,要让你知道它的状况是如此,而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要如何去超越?这一点希望各位多留意。

  “若求真去妄,如避影以劳形”。要求真而把妄给除掉,这是一般学佛人会有的情况,我们要体会即真,而不是求真去妄,若要求真去妄,则如避影以劳形。例如在大太阳下走路,想把影子甩掉,那是不可能的,即使你一直跑,影子还是会一直跟着你跑,这叫避影以劳形(例子出自《庄子》)。人不要当影子,学佛是让你知道当影子是不对的,所以要把影子甩掉,而影子却又是甩不掉的。

  因为只要有体便有相,相是体的作用,所以若要体妄即真,那妄好是真。从相上回过头来认识真的本体,你若是这样体认那本体的话,则似处阴而影灭,只要一进人阴暗的地方,你的影子就消失了,根本就不用跑,体妄即真就是这么的自在。会修行的人似处阴而影灭,不会修行的人则在空旷的地方避影以劳形,虽然非常认真地修行,可是到最后却只觉得好累,好痛苦!因为你一直要把影子甩掉,却没有用对方法,当然就很痛苦啦!在此之所以很认真的把这个理论说明白,主要是要让各位了解真正的道理,然后只要一转就明白了。现在很多人很认真地修行,我们非常地敬佩,只可惜他们如避影以劳形。

  学佛要懂得核心要领,并不是说他们这样做不对,而是他们没有体认到真理的状况,所以才会修得很累,付出一百分却得不到一分。而我们付出一百分,至少能得到一百分的效果,这也就是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的差别。我们希望付出多少能得到多少就好了,实际修行不贪功,但也不要自修了。

  《三圣选读》最后行法——端坐、观照说:“纵经尘劫劳苦修行,不名真实菩萨。”昨晚讲的:虽然常在伊舍那优婆夷身边,便若不是为善友之所摄受,不为诸佛之所护念,虽然你是在我身边,但是你见到的只是外相而非本体。而我们要的是希望大家能见到本体,能体会到体妄即真这一点,本体很自然的就现前了。

  这段论文还告诉我们怎样化对立为统一,真、妄、迷、悟都是对立的,当对立要转为统一的时候,诸位不能够舍一取一,否则就不能成就,当两者要并在一起,这对于理上不通达的人会很困扰。

  举实修的例子给各位参考,譬如吃饭、穿衣、睡觉这些都是世俗的,我们叫做妄。体认到佛法的真实义,内心清净一心不乱这叫真。假如说求真去妄就是我要达到内心清净、一心不乱,因而就必须把吃饭、穿衣、睡觉给舍弃掉,若以这方式求真的话就是避影以劳形,大概各位内心还没清净就已经饿死了,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

  你应该“体妄即真”,也就是说吃饭、穿衣、睡觉都是妄的,也都是真的。怎么会是真的呢?它明明是假的,是世间有为法啊!其实怎样能在吃饭、穿衣、睡觉上面一心不乱、内心清净,也就是体妄即真了。各位若能够懂得从日常生活中如扫地、煮菜、拖地……来修行,让我们的内心清净没有杂染,这样子就叫做体妄即真,从妄上面来进行内心的清净无有杂染,这样子就成功了。若是要达到内心清净、一心不乱,而想要把世俗的事抛开,这是不可能的,有如避影以劳形。

  我们若能透过世间这些事来好好修行,不管是当公务员或小职员、小贩……都可以达到一心不乱、内心清净,这也就是体妄即真了。似处阴而影灭,当下就是,成就便是从这儿来,只在于我们自己修行怎么修而已。很多人为了达到修行的目标,不惜舍弃一切住到深山里,不食人间烟火,这样子不见得能成就,倒不如在红尘中转六尘为净域。六尘境界怎么转为清净的国土那才是大功夫,避开六尘不食人间烟火修得很好,最有名的就是密勒日巴尊者,他很精进也很随缘,不沾染尘境精进苦行,因为他是大善根人,他可以如此修行,我们一般人做不到。一般人若像他那样修,会更糟糕,因为一般人没有他的历练。我们修的是随缘行、方便行,在世间从日常生活中的妄境里去修行,这样子就能够有大成就了,不必像尊者那样子。

  我们讲的佛法是生活中的佛法,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开始修行与训练很容易成就,而不会偏差。从生活中来体验“体妄即真”相当容易,若是倒过来“求真以去妄”,那就会累死了。今天很多修行人就是弄错了方向,所以虽然很精进,却修得很痛苦。学佛人如果要很活泼、很亮丽,那就必须体妄即真才有可能做到,若求真以去妄,则活泼不起来,因为你对实际状况没有办法真正地认知。

  若无心忘照,则万累都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圆起。

  前面那一段是以“破”的方法让我们去认知,这一段是用“立”的方法来说明。“无心忘照”告诉我们修行不要太用心,忘是不刻意,忘照是自然现前。“万累都捐”指种种累赘统统捐掉了,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会执着在某一点修,那是不能成就的。

  常告诉各位当执着生起时,正见已消失。不管你执着的是什么,正见一定消失,包括佛法。若执着行善也一样,行善是自然的,不是执着的,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行善的意义?在生命体里什么叫做善?为什么不能行恶?什么叫恶?这个基本定义要有所认知。

  所谓善是你做了以后,对于你的生命能量,它有“十”(正)的作用、增加的作用。恶就是无法增加你的生命能量,乃至于消耗你的生命能量。也许你会说自己在行善,那么自己的生命能量就会增加,如此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执着呢?因为当你执着时你的生命能量就消耗了。执着于行善本身就是恶,行善本身会增加你的生命能量,可是行善是不能执着的。

  执着于行善本身还是恶,要行善则是有机会行善就去做,那是随缘的不是故意要做的,差别就在行善是不能执着的。换句话说,只要你不执着,随缘都可以消旧业。这一句话有很深的道理,你那个要故意去做的“意念”,可能就是前辈子所造的业。当我意念要去做,我告诉自己不要做,我要随缘,这时候前辈子所带来意念的业,就在这个地方被消掉了。意念起就是执着的动机,而随缘没有执着的动机,所以说修行我们都是莫名其妙地修,各位自己去观照内心,这样子的自在没有那个意念就叫无心,因为意念不起就不执着,所以无心就是不执着。

  忘照不是忘记照,灯光、智慧没关掉,而是继续在照,但并不是刻意的去照。各位若与人有过约会等过人的话就知道,随着约定时间的将近、到来、过去,过往的行人由清楚而渐模糊,直至现而未见,到最后心焦如焚总觉得前面那个就好像是我要找的人,我得仔细看一下,其实那个人根本就没出现。

  若自己是迟到的人,则赶着赴约定地点,走起路来像飞弹一样,其它从旁经过的路人都像影子一般,那是有照有心啊!“看”已变成有照。当你今天没事时,悠闲的走在街上看看众生相,每一个过路人你都会看得很清楚——忘照。当你锁定一个目标时,所有的过路人你都是视而未见——有照,这就是忘照与有照的差别,分别心实在是非常的强烈。

  所以能达到不执着、不刻意的时候,则万累都捐,那些操劳全部可以丢掉了。以上例子各位去体会看看,内心的执着是不是一种累赘?当无心忘照的时候,累赘就统统丢掉了。今天我们在修行,但我们是有心明照,我们背负重要的使命,我一定要做什么……,所以修了老半天成了怪物一般不正常的情形,这就是弄错了。

  “若任运寂知”。任运就是自在如行云流水,寂知是寂静。知与智有少许差别,智是名词,知是动词,在寂静当中本体现前,所知道的知不是认知,知是一种能力,是认知的能力,但没有起认知的作用。

  在寂知本身来讲,“寂”是本体的能力、智慧观照的能力,在任运自在的时候,那本体观照的能力现前,在现前的时候众行圆起,众行圆起就是我们所要行的统统圆满。各位若能真正掌握核心,确实有所认知,这时候怎么做怎么对,这叫“众行圆起”。

  若是不知道为什么,则怎么做怎么错,自己却还一点也不知道,还自认依教奉行做得很好。其实你只是从名字相、文字上来执着而已,这在佛法的本体来讲毫无意义,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修行人应当要如何自在、悠游于菩提道上。

  菩提道并不离开我们的生活,你的心要如何用在道上?而用在道上的时候,自己要能够掌握住,从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进来,这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确实是在菩提海里,你会发现日常生活中无有一事、无有一法不是真理。若不是这样子的话,你会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没有一个好人,我们自己更是非常的孤独。

  学佛若有很多标准订下来,人家和你相处时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这时候你就没有在菩提道上,而是在条木上。既是在条木上就容易造成虚伪,因为真法无法修,只好在形相上去让人家认为你在修行。

  而真正的修行人并不在形相上取得人家的认可,因为修行是为自己修的。自己要怎么进入那个状况,就必须掌握菩提道上的方向。自己若能掌握到方向的话,就可以不在乎别人;若是不能掌握到方向的话,问题就来了,你一定会在事相上去跟人家认同。

  当你在事相上跟人家认同的时候,你在本质上就已经丧失了,那你要去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期望各位自己掌握好怎么进入菩提道,在整个进入菩提道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在、悠游。

  怎样把日常生活当中的一切都转化过来,使它成为我们觉悟的领域?若能这样子做的话,则整个社会生活会像在菩提海里一样,这时你会发现娑婆世界已经变成了极乐世界,你已转变成功。当你不是这样转变的时候,即使是极乐世界,也会被你转成娑婆世界。因为你没有趋向于觉悟,反而会把觉悟的境界转变成娑婆世界,觉悟的境界是清净的,娑婆世界是污浊的。

  好多人他本来生活的环境非常的好,到最后为什么会弄得很糟呢?这就是转极乐为娑婆,好的生活没掌握到,却反而弄成不好的生活环境,这是一种类举法。我们既然在修学,既然进入佛门中,应该进入真的境界,要把妄的转过来,体妄即真。

  可惜一般人进入真的境界却不会用,反而舍妄求真,为了舍妄,于是整个烦恼都起来了,这就是会修与不会修之间的差别,关键差别不大,只在于自己能不能够转。你要是抓住根本核心,怎么做都对,否则怎么做都不对。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 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定要学佛。佛是怎么教导我们?佛是怎样处事待人接物?完全是以平等心,完全是以慈悲心,一定没有差别。对于一切人,都要慈悲,都要容忍,要能够包容,要能够“和颜爱语”,这非常非常重要。化解内心对人事物的对立与冲突,我们的身心就会协调、安康。古人常讲:“学问深时意气平。”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有涵养;越是有道德的人,越能够包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人不是圣贤,免不了有过失。对于人的过失要能够包容,不要憎恨,不要嫉妒,这非常非常重要!人与人过去生中是有怨来的,“包容”可以把“怨恨”化解掉。你包容别人,别人包容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你。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要学会“以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以包容自己的心包容别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