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壹 初禅定——观照的基础
2014/9/4   热度:486
海云继梦法师: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壹 初禅定——观照的基础 这次夏安居的课程取名为「迈向佛陀的境界」,是期许透过这个课程的训练,可以使我们到达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成就的境界。就一个行者来说,我们都很想了解,二千六百年前悉达多太子是怎么成就的?薄地凡夫的我们该具备哪些条件、进行什么样的工程,才能转凡成圣到达那个不可思议的殊胜境界?虽然大家都很努力、很认真的摸索、修行,但是对于悉达多太子是怎么成就的,可以说是非常地茫然。 首先我们先来建构、了解释迦牟尼佛当时成就的环境和背景,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当初他是怎么样进行的。佛陀尚未成就时,印度就普遍存在着精进修行的风气,跟现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暴戾、赚钱风气截然不同,因为那个时代存在着这样的修行风气,所以修行有成就的人很多,佛陀就是其中的大成就者。那个情况就像现在赚大钱的人很多,不能说只有王永庆一个人赚到钱。问题是,想赚大钱,那就不能用你自己的想法,而是要知道那些成功者是怎么赚钱的;同样的,修行想要有成就,也不是用自己的想法,而是要知道佛陀当初是怎么成就的。 首先来了解悉达多太子当初修行的背景:第一,当时的人都很认真的修行,换言之,当时修行的人都已经具备某种基础条件,这些条件都是现代人所没有的;例如,当时的人都具有禅定基础,对于善知识的指导是绝对的服从,而且保持着不跟人起冲突的基本条件。反观现代社会,「会跟人冲突」成了现代人最大的特色,在这样的条件下修行,一切修行可以说是白费。怎么说?这就像你想要做生意成功,可是每位进来店里面的顾客,你却都要跟他大吵一架,这样有可能成功吗?怎么看都是对方的错,这样怎么修行?修行就是要修正、调整我们自己,老是跟人起冲突,「基本」就已经弄错了,怎么修? 古代有一种锅子的材质是生铁做成的,生铁它成型后就是那个样子,不可以再锻造,修行若是不能修正、调整自己,那就跟生铁一样,不可锻了。所以,假如不能保持「绝对不跟人起冲突」这样的条件,不要说修行,就是连当个凡夫,条件也不够。 各位来这里参加禅修训练,至少要具备这个条件,或许还没有到达百分百,但也应该要到达相当的程度;未到达百分百前的这段距离,是修行真正最难的地方,从百分之六十能转,要把它提升到百分之八十能转;到百分之八十能转,要能够提升到百分之九十,要逐渐到达百分之百都能转的地步跟境界,才能够说「好成就」。接着才可以说「我要找一个善知识完全依止」,不然,即便给你找到天王巨星级的善知识,用不着两天,你就跟他吵翻了,因为是「不可转」的生铁嘛!这个条件没有具足,更遑论禅定了,妄想那么多,哪会有禅定?所以,这些基本条件要先弄清楚,先严格地审定自己,不要等人家来跟你定位,别人跟你讲的有很多都是场面话:「你不修则已,一修很快会成就……。」至于什么时候才会开始修,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看到悉达多太子及当时的修行人都具足了这样的条件,而悉达多太子特别具有一个出众的能力——反省的功夫。悉达多太子从凡夫到达成佛的过程,我们把它划分成七个阶段,从这当中来看看他反省的能力有多强。先来看看他第一阶段的反省能力。悉达多太子未出家前,可说是已经具足凡夫的四个人天福报。第一他是释迦族的王子,富贵已经具足;反观我们,现在都还在追求富贵、还在戒除贪,他是已经到达不贪的地步。第二,他的身体健康,所以可以在竞技大会拔得头筹,赢得耶输陀罗的芳心;而我们呢?我们现在是「怎么吃、怎么补才健康?」还要到处学气功养身,可见现在的人身体都不太好。第三,他受的是宫廷教育,父亲净饭王召集了宫中最好的老师来教育他,各种世间学问、知识,举凡语言、文学、医学、工艺、算数、学术涵养等等的基础都非常深厚,不是不学无术之徒;再看看我们自己,这些该有的知识领域,我们都具足了吗?第四,他家庭生活幸福圆满。 凡夫的四个人天福报条件他都具足了,我们要具足这样的条件是很不容易的,事实上很多人修行就是为了追求这四个福报,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必须要超越这四个部份才有办法真正修行。悉达多太子虽然都拥有了,但是他能够超越、不执着。不管各位是不是也拥有了,希望也都能超越这一切,不要执着。悉达多太子十九岁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三十八岁,可是他还很调皮的半夜偷跑出去,至于是翻墙或怎么样把守城的人骗过去了,我们不晓得,总之费尽心思逃离王宫出家去了。他的生活那么富裕、美满,但是经过反省以后能够超越、放下,这是第一个可贵的地方。 记得小时候,爸爸这样跟我说:「你睡觉的样子,好甜好美喔。」悉达多太子看他太太睡觉,可能没有这种感觉,所以就出家了。结婚虽然没有很久,应该也有一年多,当中一定不只一次看他老婆睡觉,经过一再地反省,终于决定出离,半夜逾城出家去了。这是相当伟大的一种生命情操,不知各位能不能感受得到?我不是鼓励大家都要这样,但是一般很容易把它忽略过去了。他出家以后第一位依止的师父,以我们现在来讲叫作外道,可是在当时却是真实的师父。过程中,他也到处参访善知识,花了六年的时间,修证到「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境界。这时,他反省的功夫有发挥作用了,觉得这样的境界还是没有到达究竟。 这里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他是怎么发现「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境界仍未究竟呢?你知道他是如何判定的吗?各位假如连这个智慧都没有,那就别想成佛了,悉达多太子就是有这个智慧。到底在哪个关键点,悉达多太子做了什么正确的决定,使他出类拔萃成为照亮人类万古长夜的圣人? 你若是从一般的佛教故事上来了解,保证找不到答案,这一定要从实修的过程才能发现。他是用「六行观」的修法到达「非想非非想处定」;六行观又叫「欣厌观」,三界分为九地——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又称为九有,分别为:欲界五趣地(五趣:地狱、恶鬼、畜生、人、天)、离生喜乐地(色界初禅天)、定生喜乐地(色界二禅天)、离喜妙乐地(色界三禅天)、舍念清净地(色界四禅天)、空无边处地(无色界第一天)、识无边处地(无色界第二天)、无所有处地(无色界第三天)、非想非非想处地(无色界第四天)——「欣厌观」是比较下地与上地,「厌」下地的苦、粗、障,「欣」上地之凈、妙、离,依此「厌欣之力」,而断下地之惑。 悉达多太子当初在他师父那里,就是用六行观的方法,从欲界这个五趣杂居地,「厌」此地的三个污浊点,「欣」上一地的三个殊胜点,这样往上一再转化,经过九个次第,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可是,当他到达三界的最高终点站,再往上没办法比较了,但他仍旧在三界;出不了三界怎么办?就在这时候,他又发挥他的反省能力,去找「那一个可以离开非想非非想处定、可以出三界」的是什么,这是他用功的地方。 反观我们现在台湾的佛教徒,虽然也很用功,每天也是五堂功课排得满满的,可是当中有「法」吗?你有什么定、什么慧吗?只是拥有很好的人天福报,因为都是在「修养」嘛,不是修行。真的修行,当中一定有个「行法」,行法跟做功课不一样。很多人每天固定做早、晚课,要是哪天早课没有做,一整天就会觉得怪怪的,做完早课才会觉得有精神;或是晚课没做去睡觉,就会怎么样也睡不着,一定要再爬起来做完功课才安心。这种做功课叫作心理安慰,那不是行法,行法本身是要你「用心」——怎么样用心使自己的生命品质得以超越。佛陀一开始虽然在外道学,但是外道也能超越到这么高的层次,各位想想,你现在这样做功课、这样念佛、持咒,生命有没有超越?一定要深入了解啊! 悉达多太子就是一再地超越,到「非想非非想处定」时发现,师父也没办法教了,那怎么办呢?只好离开僧团自己去精进,他用比他师父那边更严格的苦行,这样又修行了六年,修到昏倒被牧羊女救起——一般的传记书或电影都是很简单的记载佛陀喝下羊奶后,马上就恢复健康,实际上不可能那么快,虽然羊奶很滋补没错,但是对于一个长期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的人来说,相信要恢复健康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佛陀恢复健康以后开始思索:「我这样修行对不对?万一我死了,这样出家修行有意义吗?」于是,他开始寻找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这是他第三次发挥反省的功夫。经过一番反省以后,他发现了这样的苦行方法不对。 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说「苦行」不对,但是你要了解,佛陀是先经过苦行以后,才深切了解苦行不对,假如我们都不曾苦修过,那就没有资格这么说。所以常常有人这么说:「修行不要太重仪式啦……。」我劝你还是先有仪式的好,等功夫到家了才能这么说。尤其是有些知识份子认为「听经最好」,我常常在讲经,好不好我怎么会不知道?告诉各位,没有修行,光听经成不了佛,不然释迦牟尼佛听经就好了啊,哪需要修得那么辛苦,对不对?一定要透过修行,透过真实的生命改造,才能够成为圣人。 佛陀被牧羊女救起以后,这个时候他觉得这样不对,开始反省他究竟要的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关键。电影版「佛陀的传记」演佛陀喝完羊奶后,没多久马上恢复健康,然后到尼连禅河洗澡,洗完就走到菩提树下禅坐……。电影这样演很快,大概五分钟就拍好了,我估计这当中至少要经过一年的时间,尤其他内心观念的转化更是惊天动地,这部份很难用文字交待清楚。各位想想,悉达多太子在优渥富裕的环境中长大,后来放下一切到森林中精进苦行,乃至听说过着「日中一粒麻、一粒麦」的生活,现在则是要从这样的苦行恢复正常的生活,应该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是。 当中最重要的关键是「七菩提分,八正道」;你留意所有的大乘经典,只要提到成就者的境界,都会提到「七宝池、八功德水」,它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心要浸泡在七菩提分里,行要在八正道上」;这是佛陀这时候最大转变的关键,而这个转变一定是经过一个实习的阶段。 心要泡在「七菩提分」里,意思就是「置心一处」于七菩提分;禅修讲的置心一处,范围相当广泛,每一个阶段置心一处的点都不一样,这个阶段是置心在「七菩提分」上;初学禅的人,一开始先置心在「鼻息」就可以了。 行要行在「八正道」,这部份也很广阔;初学者功夫还不到,所以进到道场来,一定要「安住道场」,也就是所谓的「性命交给龙天,色身交给常住」,你就交给常住、交给龙天,在这个地方好好用功。这是层次上的不同。 释迦牟尼佛这样实行以后,发现这样就对了,开始进行第七个阶段的修行;他肯定到菩提树下绝对可以成就。这个七菩提分、八正道,就是我们第三阶段教学要讲到的「法界三观」——「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三止三观」交替出现的时候,就是「海印三昧」。佛传上描述这个部份讲得很简单:「……佛陀在菩提树下一再地深入,就在第七天即将黎明之际,一颗尚未消退的星星在天际一闪,触动了他那微弱的目光,就这样『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了……。」佛传上这样的记载,你很难体会他当下内心的那种澎湃、激荡、震撼。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形容,这就像有个人拥有一颗宝珠,珠子里藏有无量的宝藏,他使尽各种办法想要打破这颗珠子,总是不得其门而入。有一天他在干活的时候,一边搬着一颗大石头,一边想着要怎么打开这个珠子,就在这个时候一不小心,珠子掉下去,慌张中大石头也掉了下来,同时砸烂了脚、打碎了珠子,这种心情你能体会吗?这种情况究竟他是要哭还是要笑呢?宝藏出现了,这是一直梦寐以求的,可是脚也被砸烂了,这又是很悲哀的事,心中的那种震撼,你很难体会的。 释迦牟尼佛穷毕生之力要去追求那个境界,各位能不能想象得到?当佛陀下定决心在菩提树下连续坐了七天,色身虽然已经精疲力尽、奄奄一息,但内心的境界已经逐渐逼近,当内心里头三止三观——真空绝相止、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止、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止、周遍含容观——那些深浅不一的境界、那个次第一再交互出现时(那时候当然没有这些名词),到了某个阶段,突然天际的一闪星光与微弱的目光一接触,所有的境界全部现前、静止;那一个境界的出现,我把它叫作「心灵工程的满分状态」,生命改造到这个地方才算完成,这才叫作「止于至善」。 现在大家也都很想要有这样的境界,常常跑来问:「师父,怎样可以到达那样的境界?」「法界三观啊……」回去坐了老半天,结果「一观」也没有,你看不到的啦,基础功夫没有,怎么有办法直接过去?基本的禅定功夫一定要先训练才可以。我们的基本禅定训练分为两个部份,一个叫坐禅,一个叫行禅;坐禅观鼻息,行禅观心法。坐禅观鼻息,主要训练定力、摄心;行禅观心法,主要在训练觉性。这部份完成以后,才可以进行种种的修法,这时才能够说「念佛殊胜呢?还是参禅殊胜?还是持咒修密殊胜?」那才有可能。这些都必须在禅定的基础上来讲的,这时才可以转入真正的大乘行法。 大乘禅行法我把它统称为「六根觉性的训练」,第一阶段的训练属于基本禅法,我们选定的是「数息观」。六根觉性的训练还是按照传统,主要训练的是「六根」,其他要靠自己;也就是二十五圆通你要全部打开,但重点还是在意根「念佛是谁?」你要运用耳根圆通也可以。这部份简单的浏览一遍,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就要带入「华严禅」的训练。这一次的课程,「透过华严禅怎么进入法界三观」这部份只能简单提一下。大概未来的几年之内,「华严禅」跟「六根觉性」的训练会比较重,再往后就以法界三观为主。法界三观想要成就,前面的禅定基础一定要有,不可能直接从这里下手成就,那只能成就知识而已,不是成就佛法。修行要想成就,基础一定要稳固。为什么要从基本禅定来?因为欲界的众生有三多——烦恼多、欲望多、妄想多,这三个要破除,至少要具备色界初禅定的基础。达到初禅以后,要不要再往二禅、三禅、四禅前进,那是个人的决定,但是初禅定的基础一定要有,因为到达初禅定以后,才能止息一切妄想,才能起观,不然都只是「观想」,不是我们讲的「观照」,两者的品质完全不一样。那就好像是仿的劳力士手表,看起来很像,但他就是假的;观想是假的观照。很多人讲的观照,其实只是观想而已,那是妄想的一种;观照不是用想的,没有禅定的基础,根本无法观照。所以大家在用功的时候,还是从基础来,有了禅定的基础,观照才能起;观照起,才有办法讲「大乘行法、华严禅怎么训练」,否则都是空谈,弄到最后只是一堆知识,那不是我们要的。 学佛有三个层面,一种是求知识的,叫作佛教学者或佛学专家;另一种是专门讲佛教故事、佛教常识或因果观之类的,碰到好人就讲一些天王的故事,碰到坏人就多讲一些阎罗王的故事,看起来好像也有那么一点教化作用;第三种讲佛教修行的方法,我们讲的就是属于这一种。希望各位从这个地方找到自己真正的法门,每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同的修法,最重要的第一步,一定要先让自己的法门现前;找到自己的法门,接下来才有办法讲行法怎么着手的问题。以上只是开场白,各位进到道场,要懂得自己究竟要追求什么?不管你过去有没有学佛,基础好或不好,从现在开始都要重新来过,你才会知道自己应该要走的方向。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首先要自觉。我们讲到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第一个要自觉,自觉什么?我现在一身的病。你有病,你觉得了,你才会求医,才会有恢复健康的指望。如果一身病,自己不知道有病,不肯求医,这个人就等死,没希望了。所以知道自己有病,这就是自觉。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有病,什么病?迷是病、不觉是病、烦恼是病、邪见是病、染污是病,太多太多了。佛法把这个病归纳为三大类: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这个病不轻!无始劫以来,我们的法身慧命就害了大病,到现在这个病是愈来愈严重,所以一定要自己觉悟,我们确确实实是有病。我们想想我们现前,一切时中常生烦恼,这就是有漏。有漏是凡夫,无漏是圣人;有漏是迷惑颠倒,无漏才是觉悟不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